谈通州的儿童游戏
童年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一个游戏,一段故事;一个游戏,一段童年。从童年走过的你,哪个游戏曾让你乐此不疲,哪个游戏曾让你尴尬捧腹,哪个游戏曾让你在小伙伴面前趾高气扬?
记忆一点点浸润开,一张张顽皮的笑脸也愈发清晰……
游戏,俗称玩耍,是流传于广大民众生活中的嬉戏游乐活动。旧通州民间游戏大体分为两类,儿童游戏和成人游戏。有的游戏儿童和成年人兼而有之,没什么年龄界限,这主要表现在季节游戏中和节日游戏上。
儿童游戏以嬉戏、消遣娱乐为主,其特点是有较强的随机性、趣味性和娱乐性,易学、易会、易传,形式简单、取材方便、灵活多变、内容广泛,能激发儿童的浓厚兴趣。下面将通州旧时儿童游戏作一简要的介绍,算是献给孩子们的一个礼物吧!
捉迷藏 通州叫藏猫儿或藏没儿,是很好玩的游戏。晚上,月亮升起,虫声唧唧,树影婆娑,小伙伴们聚在一起,玩捉迷藏。捉迷藏的玩法简单有趣。先分工:各儿童右手握拳相叠,并握住下一人手指,然后自上而下抽,谁抽到7,谁就是“捉人者”。众人藏,附近场院、柴禾垛、碾棚、磨棚或胡同犄角儿旮旯等都是好场所。一人蒙其双眼。其余儿童各找隐蔽处躲藏起来,毕。被捂双眼的“捉人者”连问三声“藏好没儿”,如没人回答。“捉人者”就开始寻找,月色朦朦,人影绰绰,神神秘秘,找了一段时间没有发现人时,藏猫的人就会跑出来,“格啊格”,一边跑一边喊,招引“捉人者”来堵截,某儿童跑到了事先说好的固定地点,摸到一个预定的实体,没有被捉算嬴。跑动时被捉或躲藏地方被“捉人者”找到,算输,成了下一个“捉人者”。唐代元稹《杂事》诗:“寒轻夜浅绕回廊,不辨花丛暗辨香。忆得双文笼月下,小楼前后捉迷藏。”捉迷藏游戏在中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至于通州捉迷藏游戏起于何时,因为没有相关资料,只好待考了。我想,大概也有上千年了吧。
摔泥盆儿 通州域内叫法不同,有的地方叫摔泥盆或摔泥锅,还有叫摔泥饽饽的。参与者大都是半大小子。将河沟里吸饱水分的胶泥(滋泥)抠起,揉成软硬适度的泥团,做泥盆儿。泥盆直径十一、二厘米。底薄,边儿厚。底薄是指泥盆中部底面要吐唾沫用手指捻薄,边儿厚是指泥盆儿的帮要有适当厚度,这样,摔泥盆儿时才不至于把边儿摔裂。泥盆儿做好,比赛开始。参赛儿童各个精神抖擞,手托泥盆儿,“扑”,吹口“仙气儿”,然后,抡起胳膊朝地猛摔。边摔边唱:“天崩崩,地崩崩,中当间儿摔个大窟窿。喂哇!你来打补丁。”“哇哇哇!我的泥盆儿响不响?响!”泥盆儿中部底面鼓面破碎,“砰砰”,泥片儿四溅,此起彼伏。与此同时,儿童们争看谁的泥盆儿摔的窟窿大,评述谁的泥盆儿摔的响。输了呢,恐怕真的要给“打补丁”了。
跳绳 古称跳百索。在通州域内很是盛行。跳绳方法有两种:即单人跳和多人跳,或“跳短绳”和“跳长绳”。前者为个人游戏。一人持绳两端用力甩动,双腿或单腿在绳圈中跳动,以跳动次数多而不为绳所绊者为胜。后者为集体活动,两人牵长绳上下摆动,数人轮流跳入摆动的绳圈中,以能不为绳所绊者为胜。至于具体跳法,那就多了。有一人抡绳自跳;有两人抡摆长绳一人或数人跳;有两人抡一绳索并跳;还有两人用两条绳索交叉抡,一人在中间两脚跳。有单腿跳、双腿同时跳、一前一后跳等。各个跳法都有名称:什么“前甩”、“后甩”、“前交叉”、“后交叉”、“双摇飞”、“八字形编花”等。跳绳游戏在我国有上千年的历史。唐代称跳绳为“透索”,宋代为“跳索”,明清时称“跳飞”、“跳百索”。《清风阁诗钞》诗云:“太平鼓,声冬冬,白光如轮舞索童。一童舞索一童唱,一童跳入光轮中。”说的就是跳绳。上个世纪60年代初,我上小学,有不少小同学在课间进行跳绳游戏。90年代,我在通县二中教公共关系课,课间休息时,也有不少同学跳绳;2009年吧,通州区文化馆还组织了跳绳活动。搞得还不错,不过,成年人已将游戏变成健身活动了。
“抽汉奸” 本名抽陀螺,在我看过的资料中,好像只有通州人将陀螺称为“汉奸”;我想,这可能是通州人民对背叛祖国,卖身投敌汉奸的痛恨吧。“汉奸”制作很简单,选择一块不大圆的木料,用刀削或镟成圆锥形,尖端钉上转子(滚珠或钉子)。用长约五六十厘米的木棍儿和一块不长的布条或绳子做鞭子。玩时用鞭绳在“汉奸”上环绕数圈,放在地上,后迅速地抽回鞭绳,使“汉奸”在地上急速地旋转。这时要抽上几鞭。后,每隔一定时间要用鞭绳抽打数次,抽时要用力均匀,否则或转不起来或被抽死。“抽汉奸”游戏一般在春天进行,可以一个人玩也可以几个人同时玩。孩子们一边玩一边唱:“打汉奸,抽汉奸,棒子面,涨一千。”非常有趣,不但可以健身,还可以使孩子们玩味历史。
搳拳走步 又称“跳跳猜”。是一项跳跃性游戏。两人或四人参加,两人玩自己搳拳自己走步;四人玩分成两组,每组甲负责搳拳,乙负责走步。以“锤子”、“剪刀”、“布”来决定跳跃的步数。出“锤子”(拳头)的砸“剪子”(伸两个手指)赢走十步;出“剪子”的剪“布”(伸出五个指头),赢走两步;出“布”包“锤子”,赢走五步。场地要求平坦宽敞。先划定起跳点,指定前方大约10 米或20 米处的树或某一标志物为折转点。比赛看谁先重返至起跳线。游戏开始,两人用相同的节奏喊:“跳跳猜”,出拳。如果甲出“锤子”,乙出了“剪子”,甲向前跨跳10 步;再喊:“跳跳猜”,出拳,乙又出“剪刀”,甲出了“布”,乙向前跨跳两步……这样继续下去,看最后谁先返回并首先跃过起跳线为胜。如果最后只剩一步的距离,而获得跳10 步的机会,也可规定再向回跳9 步,这样在终点附近往返,直到以应跳的步数跳过起跳线,结束这一轮的比赛。比赛可规定为三轮两胜。
粘知了 知了本名蝉,俗称“唧鸟儿”。夯歌云:“有一个唧鸟儿那就奔上爬,一爬爬到那树梢儿上啊,回过头来它就往下爬呀……”指的就是这种小虫。粘知了以二三人为宜,一人玩,没意思,没人分享欢乐;人多了也不行,动静大,会引起知了警觉。粘知了工具简单:找一根长高粱杆儿,将顶端一节劈开,用一小棍儿支成梯形,或撅一软树枝,弯成椭圆形,插在高粱秸的头上;到墙角找新织的蜘蛛网,绞,让蜘蛛网缠绕上面。多绞几个可更粘些。这样就可以粘知了了。城里人粘知了的工具是竹竿粘臭胶或面筋。那时,通州的树也多:槐树、柳树、桑树、榆树、枣树、傻青扬……尤其农村大姓人家坟地,大树参天,遮天蔽日,到处都是知了的叫声。听哪棵树知了叫得欢,就猫腰慢慢地一步步靠近,到了树底下,慢慢直起腰,一点点儿把高粱秸往上举,屏住呼吸,让那梯形或椭圆形网逐渐接近知了,在其后快速地往下摁,知了就沾在网上了。通州域内知了有三种:“小热热”、 “大热热” 、“二嘶”。“小热热”很小,颜色淡黑,小眼睛。它出生最早,麦收前,天刚热,就在高槐密柳中唱起来。“小热热”渐衰,“大热热”登场。“大热热”也叫“大马唧鸟儿”,和“小热热”颜色差不多,比“小热热”大。叫声单调,声音很燥,整个三伏天,“热儿呀”!叫得人抓耳挠腮,浑身渗汗。与“大热热”相比,“二嘶”就可爱多了。“二嘶”绿色,形态很美,唱得也好听,“二嘶二嘶”的,很有节奏。此君机警异常,稍有动静,立即飞走。“二嘶”一叫,天也就有些凉意了。另外还有“哑拔(巴)子”(三种蝉都有),屁股有一尾巴,如针状,不会叫,很是讨厌。粘知了要细心,接近时要慢,靠近时往下摁要做到稳而快,稍有不慎,知了飞了还尿一脸尿;另外要用蜘蛛新拉的网,如果是几天前的旧网,不粘,那是粘不得知了的。“天热爬树梢,大喊又大叫,啥事都不懂,偏说知了知了”……
扌得 奤(dēi tǎi) 也叫打奤。参加者多为半大小子。到小树林中“噌噌”上树砍直径三、四厘米的小树干,用刀将枝叶削平,截成一米来长秃木棍儿称砍奤。后仨一群俩一伙地集中在空旷宽敞的场地上扌得 奤。扌得 奤就是用木棍儿敲击另一根木棍儿。先在场地上画一横线,叫“河”。距“河” 两米左右再画一弓背向“河”的半圆称“锅”。扌得 奤开始。先(简称“甲”)扌得 奤者称“开奤”,对方(简称“乙”)在半圆里放奤称“汇奤”,放的位置对方越难扌得 越好。甲用自己木棒狠劲向“河”方向扌得 乙奤,把奤扌得 过“河”为赢,奤归甲,乙再汇奤,甲再扌得 ;没把奤扌得 过“河”,扌得到什么地方,乙就在这个地方接着向“河”的方向扌得 ,扌得过“河”者为赢;没扌得 过“河”,甲继续扌得 ,直至把奤扌得过“河”以决胜负。再由负方汇奤,胜方重扌得 。奤压在“河”线上,对方“剪子腿”(双腿交叉)骑在“河”线上扌得 ;奤没扌得 过“河”,木棒抛过“河”,木棒输给对方;奤和扌得 奤木棒同时过“河”算“平局”。小时候,笔者和小朋友们割草,有时半路上玩得 奤,没有木棒用“甜棒”(不长棒子的青玉米杆,有甜味儿),玩得昏天黑地,晚上回家筐里一棵草也没有。当然一顿骂是少不了的。嘿!现在想起来还蛮有意思呢。
跳鞋牌 游戏者少则二三人,多则十几人。玩法有三,跳踢是其中之一:画直径一米左右圆圈为“锅”;用两种方法决定先后次序:一是画一直线,游戏者站在直线上往背后扔鞋,在规定范围内扔远者为先,二是趿拉鞋往锅里甩,两只鞋都甩进“锅”里者先踢。游戏时把鞋“汇”在“锅”里,游戏者单腿“锅”外“咯噔”,突然“唰”地跳进“锅”里跳踢,踢出一只鞋者为胜,得鞋接着踢;没踢出或压线儿或踢出两只以上者为输,轮下一个跳踢者,如此循环,以得鞋多者为胜。不过,这个游戏玩完的时候很少,大多是玩性正浓时,家长来了见其将鞋弄脏呵斥:“小兔崽子,干什么呢?”大家抢鞋一轰而散。二是猜猜猜,有睹输赢的意思。鞋底儿朝上者为“饽饽”,朝下者为“菜”;跳踢者趿拉鞋问其他游戏者要“饽饽”要“菜”,问应后踩鞋帮奋力跳踢,猜对者为赢,得鞋,可轮跳,猜错了呢,可就输鞋只好再猜了。三是游戏者鞋底朝上一溜摆开,每只鞋距三十厘米左右。确定先后顺序:每人扔鞋于身后,口朝上者为先。跳时单腿赤脚往前蹦,先从一边跳过去,再从每只鞋空绕过来,后从每只鞋上越过去,把最前边一只鞋踢出去,口朝上为赢,接着跳。如果另一只脚沾地或一只鞋踢出后鞋口未翻过仍朝下者则输,让第二个人跳。循环往复。剩一只鞋时,先正、倒各跳转三圈,再横、竖超越三次,后跳踩三次最后踢翻。踢鞋多者为赢。跳鞋牌游戏一般在春秋两季进行,冬季则很少,因为春天正是人们脱棉换单的好时候。
打尜儿 通州儿童所喜欢的游戏活动。“尜儿”用木棍儿削成,两头尖、中间粗、枣核形。长约8厘米,直径3-4厘米。配有打尜儿木板儿一块,木板儿长约60、宽约10厘米,手持的一端削成手握合适者为宜。打尜儿的场地要空旷宽敞。先画“锅”(其实就是直径六七十厘米圆圈)。众儿童分甲乙两组,用“击尜比远”、“猜猜猜”等办法决出先后次序,甲先乙后。游戏开始,乙把尜儿“汇”(放)“锅”里,甲“剁尜儿”(用木板猛击尜儿尖儿),尜儿弹起,甲用木板猛抄,将尜儿击远。乙在中途拦挡,尜儿落地,乙捡尜儿往“锅”里投,甲在“锅”外守卫拦挡。乙把尜儿投进“锅”里换乙打尜儿,甲捡;没投进“锅”里甲可连续击打;尜儿压圈边线,甲(乙)掏腿裆打尜儿称之为“骑驴”。反之,甲剁尜儿时没击中,可以再剁,如甲连续三次没把尜儿剁出圈外算输,换乙去打。乙亦如此。打尜儿是从远古时代击壤活动演变而来,《帝京景物略·春场》云:“(二月)小儿以木二寸,置地而棒之,一击令起,随一击令远,以近为负,曰打柭柭(打尜儿),古所称击壤者耶……”打尜儿游戏多在冬春两季举行。童谣云:“杨柳儿活,抽陀螺;杨柳儿青,放空钟(空竹),杨柳儿死,踢毽子,杨柳儿发芽,打尜尜儿。”
打鸟 现在知道打鸟是错误的,鸟是人类的朋友。那时(五十年前)没有环保意识,更没有动物保护法。甭说孩子,大人们又有几个明白的呢?那么钻钻小树林,打打小鸟,当然是件很快乐的事!打鸟工具有三种,一是弹弓,二是鸟夹子,三是筛子扣鸟。弹弓又称“绷弓子”,其架儿是直径4毫米的“8号弹”(铁丝)“崴”的,或是“丫”型树杈砍下做成;皮筋儿就是自行车或汽车里带(内胎),将其剪成两条长25厘米、宽1厘米的长条;弹座就是剪成的长6厘米,宽3厘米的柔软牛皮或猪皮了。弹丸呢,当然就是小土块或小石子了,尤以泥球最好。从河沟里掏出胶泥,揉成泥球,放在窗台底下,干了就是最好的弹丸了。用弹弓打鸟得去小树林。小树林的鸟也多:有红靛儿、虎不拉、布谷等,有一小鸟叫“柳树精儿”,很小,像柳叶,在树枝间跳来跳去,羽毛黄绿色,叫声宛转动听。打鸟时将泥球放在弹座里,用左手紧握弹弓手柄,右手拇指和食指夹住皮弹座泥球所在的部位,向后拉开橡皮筋,瞄准鸟后,右手松开,泥球“刷”地向猎物射去。
鸟夹子打鸟就很有讲究了。一是要有水。什么沟啊渠啊浇水的园子小河边,都是打鸟的好场所(因为鸟要喝水)。二是要有树,宽阔的田野,几棵孤零零的树,树上有几根干枝子,树下有白色鸟屎,一看就是鸟经常落脚的地方。三是要在田野上观察鸟群活动规律,鸟在什么地方起飞,什么地方落下,很有规律。抓住规律就自然好打了。选好地方后就要下鸟夹子了。鸟夹子又称“橇代”(音),用两根粗铁锬(“8号铁锬”)弯成,用拉簧固定住,中间一根小绳栓着一个大约2厘米长的中空小木棍儿,中间挖一个眼儿称之为“狗豆儿”。把虫(玉米钻心虫)栓在小绳上,用“支棍儿”往“狗豆儿”上一别,用新土或草把夹子埋好,让虫儿在土上爬着。如果鸟夹子下在沟渠河边,只有躲起来等鸟来临;如果是在田野上,要赶鸟。鸟在夹子北面往南赶,吼叫、扔石头。鸟群飞落到夹子旁,这时可要注意了。有的鸟在夹子旁蹦来蹦去,就是不吃食,这是有经验的鸟,它怕中了人的圈套。你趴在地上不要动,要耐心等待。有时要等老半天。突然,鸟群轰地飞起来。哈哈!打中了!迅速地跑到夹子旁,鸟在夹子上挣扎乱叫。打开夹子,捉住小鸟,你就成功了。筛子扣鸟主要是麻雀。冬天雪后,天放晴,扫片空地,支上筛子,撒点瘪谷,用一根细绳栓在“支棍儿”上,人在隐蔽处手握细绳,麻雀飞到了空地上,蹦蹦跳跳到筛子底下抢吃食物,待其没有丝毫防备时,则果断拉绳索,筛子应声倒地,麻雀就会噗噜噜地扣在筛子里,有时会扣十几个。打鸟给童年带来了欢乐,这种欢乐留在人们的记忆里。
踢毽子 现在这个游戏还很盛行。把两个大小相等薄厚相同制钱儿叠在一起,用布缝实,这就是毽子托;把鸡毛直接缝在毽儿托上,根部用线缠缚结实,使之直挺,这就是毽子。鸡毛要用公鸡毛,活的,大尾巴前的一部分。活鸡毛做毽子毛茎柔软而有弹性。踢起来飘逸潇洒。大公鸡毛很不易得,有的小孩明着跟有公鸡的人家要,有的“贼”上哪家公鸡乘人没看见,“忽”地摁住,“噌噌”,拔了两把毛就跑。踢毽子场地简单,室内、室外均可进行。基本动作有盘、拐、磕、蹦等。盘,即用脚内侧交踢,俗称“盘毽子”;拐,即用肢外侧反踢,习称“打拐拐脚”;磕,用膝盖将毽子向上弹起;蹦,用脚尖踢毽。踢起来花样翻新酣畅淋漓。有旋转踢、穿手圈踢,屈一腿另一腿脚连续单踢。常以肩、背、胸、腹、头与两脚配合,做各种姿势,使毽子经久不落地,缠身绕腿,翻转自如。什么“八仙过海”、“苏秦背剑”、“里踢外拐,蹦前过海”(“过海”是一只脚从后侧越过另一条腿掏毽弹起的难度动作)。连续踢之上飞,不使落地。踢毽子有单人赛与集体赛。单人赛以每人踢毽的次数多少判定胜负;集体赛按个人技术高低分组,以总踢次数多少判定输赢。技艺高超者可连踢数千次而毽不落地。另有一种团踢,即一群人共踢一毽。一人拾毽儿,一人踢毽儿,踢出后,众人抢接,接到者踢毽;踢漏或被拾毽人接到,即由原踢毽者为原拾毽者拾毽儿。毽子古称“抛足戏剧”,起于汉代,六朝及唐宋时期已在民间盛行。宋高承《事物纪原》云:“今时小儿以铅锡为钱,装以鸡羽,呼为毽子;三五成群者走踢,有里外廉、拖枪、耸膝、凹肚、佛顶珠、剪刀、拐子各色,亦蹴鞠之遗事也。”明《帝京岁时记胜》载:“都门有专门踢毽子者,手舞足蹈,不少停歇,若背若面,惹背若胸,团转相击,随其高下,动合机宜。不致坠落。”踢毽子是个季节性游戏,一般都在冬天进行。以前每到秋冬之季,通州的女孩子们都要三五成群踢踺子,一边踢一边唱:“一个毽儿,踢两半儿,打花鼓儿,绕花线儿,里踢外拐,八仙过海,九十九个,一百。”现在呢,不单是女孩子,许多中老年人也参加进来,公园里,踢毽子的老人到处可见,而且,季节也不限于秋冬季了。
抓(chuǎ)子儿 玩者一般为女孩儿。不过也不一定,笔者小时一伙伴抓(chuǎ)子儿特溜儿,花样也多,令人眼花缭乱。但他也得一外号叫“假娘们儿”。 “子儿”一副五个,是砖瓦磨制或捡大小相似光滑的圆石子儿;最好是羊蹄儿上的一节趾骨,俗称“拐”。几个女孩子围坐在炕上、碾台上、石阶上或光滑地面上玩。玩之前先用“秉”子儿办法,把五个“子儿”扔上去,用手背接住,再扔上去用手掌接住,在扔、接过程中,按接住多少评出先后顺序。正式玩法大致分十个内容,即①摆子儿,②小动儿,③双动儿,④单接,⑤双接,⑥耠大麦,⑦耠小麦,⑧耠黄花,⑨耠齿菜,⑩小燕儿钻窝。这十项一个比一个难度大。每完成一项加一个“几指开”,“收几指”(由①—⑩)。玩抓子儿可概括为四个基本动作:一、是把右手攥着的五个子儿中抛上去一个子,简称为“上抛”;二、同时把剩下的四个子儿撒在地上,简称“撒下”;三、然后赶快把上抛的子儿接住,简称“接住”;四、再把子儿上抛,并迅速捡回撒在地面的子儿,简称“收回”。这“上抛”、“撒下”、“接住”、“收回”四个招数就是抓子儿的基本动作。把这四个招数加以变化(如上抛一个子儿改为上抛两个子儿;对撒下的子儿用不同的方式收回),再掺杂一些其他动作,就形成了上述十组内容。如果上抛的接不住或撒下的收不回,以及违反各项要求都算失败,换人抓。抓(chuǎ)子儿在明清时期很是流行。《帝京景物略·春场》对此有过精彩的描述:“是月(正月)也,女妇闲,手五丸,且掷且拾且承,曰抓子儿”。我想,这恐怕也是通州当时的情景吧。
弹蚕豆 是女孩子喜欢玩的一种游戏,玩法很简单:准备一把蚕豆,和抓子儿一样,围坐在炕上或平滑的台阶上。开始,几个人各自攥着若干蚕豆,齐声高喊:“出呀,出呀!出大把!不是仨,就是俩!”然后把手张开,谁出的多,别人的蚕豆都交给他,由他先弹;首先把蚕豆撒开,这一撒看似简单,其实很吃功夫,熟练者撤得很均匀,容易弹;并且很少、甚至没有相互挨着的。因为凡是两个或几个蚕豆挨在一起的叫“瞎子”,都要由对方把挨着的蚕豆捡走归对方所有,叫:“择(zhái)瞎子”,择得越多输得越多。随后正式弹,先选容易弹的一对,用小拇指在中间划一下(不许碰)再弹,划的时候手指不许碰蚕豆,弹的时候必须两颗蚕豆相撞,并且不许碰触别的蚕豆。弹着的算赢拿走,然后一对一对地弹;直到弹不着,或碰撞别的蚕豆算输,把剩下的蚕豆交下家接着弹。如果最后只剩下一个蚕豆,有两种处理办法,一种是另外添一个蚕豆再弹;另一种是用“秉”的办法决输赢。
逮蝈蝈儿 六七月间,青纱帐起,正是逮蝈蝈的好季节。蝈蝈生活的地方很复杂,麦子玉米高粱地麻地坟圈子里……凡是沟坎草多的地方,多是蝈蝈活动好场所。蝈蝈很贼,很不好逮。听到蝈蝈叫声,要轻声慢走,循声寻找。发现蝈蝈后,要屏住呼吸,慢慢地靠近。否则,听到动静,它会立刻停止鸣叫。蝈蝈颜色和青纱帐一样,绿,不叫是很难找到的。只有蹲下来,等其再叫。
逮蝈蝈是很有技巧的,如果它孤零零地站在依附物上时,如豆枝尖上(蝈蝈喜欢阳光,习惯趴在最高的豆枝尖上),可以两手一合扣蝈蝈,也可以用衣服捂。如果没扣着,则迅速扒开豆秧,蝈蝈就在地上,不等其反应,立即用手扣住。若是一大片依附物,如杂草等,你就得扑,扑时要以它所处的位置为着附点,一下子将草或麦棵扑倒。幸运的,蝈蝈就在手中了;如果没有,也不要一下子松手,要慢慢的,一棵一棵的草往起放,十有八九它就在草底下(因为蝈蝈不会往出跳,只会往下跳)。麻地里逮蝈蝈和豆子地不同。麻有两米多高,长势好可达三四米,蝈蝈在上面叫根本够不着,逮蝈蝈时要看着地碰一下麻,蝈蝈就会掉到地上,然后迅速扑上去将它扣住。行动迟了,它就会跑掉。特别注意的是,碰麻时一定要低头看地,如果抬着头,蝈蝈跳下来再找就来不及了。蝈蝈牙齿非常锋利,扣住它要防止咬手,咬手时感觉有些痛,要忍,慢慢将手张开,顺势左手拇指和食指瞄准蝈蝈头部,等它要跑时,就会松开嘴,瞬间把它捏住,再揪两个豆叶将它裹了,用草绑上装到兜里。如果感到痛把蝈蝈甩出去,就会被撕开一个口子,那就真的很痛了。逮住蝈蝈后要放在蝈蝈笼里。蝈蝈笼制作很是简单。撅几段干高梁杆儿,剥皮儿,将净皮儿的秸杆儿柱选一般齐的三根做立柱,再折短三根,用高粱杆儿皮做链接,成小三角做底后,在和三根立柱联接,笼子的框架就完成了,再把高梁杆儿皮弄均匀,等距离地将三面空隙均插满,留一块大的做门,这是简单蝈蝈笼儿。再到南瓜地里,掐一朵谎花儿(雄花)放在笼里。蝈蝈会在笼子子里叫一个多月。至于到通州万寿宫市场上卖蝈蝈,那就是大人们的事了。
弹球儿 这是我小时候最爱玩的游戏,那时许多小朋友兜口里都有许多玻璃球。这帮小子放学后急匆匆跑回家,放下书包就往外跑;还有更“邪”的,把书包往院子里“日”地一扔就跑出去玩弹球儿,晚上泥猴似地回家;更有甚者,有时连衣服和书包都玩丢了。弹球儿玩法很多,但概括起来有三种:一是弹锅儿。在空地上画长约25厘米、宽10厘米四框,叫“锅儿”。在“锅儿”约两、三米处画一条与“锅儿”平行横线称“河”。每人把相同数目的球儿,汇在“锅儿”里一字排开。参与者把自己“老子儿”(得心应手的球儿),从“锅儿”弹或“丢”向横线(“河”),按距“河”远近决出先后顺序,先弹者(甲)自“河”处弹“锅儿”里球儿,弹出“锅儿”外,球儿暂归甲占有,从“老子儿”停下地方继续弹,直至没弹出或“锅儿”里只剩一个球儿为止。按上述规则依次由乙、丙续弹。未从“锅儿”里弹出者算“死”,退出本局。弹球时“老子儿”溜进“锅儿”里,如有暂占球儿,把球儿汇回“锅儿”内,罚停弹一次,如果没弹出球儿算“死”;“锅儿”里剩一个球儿停击“锅儿”里球儿,互攻“老子儿”。甲击中乙“老子儿”,乙暂占球儿全部输给甲。甲再攻乙,若第二次又击中,乙算“死”。如果没有击中,换乙攻击任何一个“老子儿”,直到击中最后一个对手,胜利者赢得“锅儿”里全部球儿。弹球时在“老子儿”地方画条短线,不许超出此线;不许“大努儿”(弹球儿时手臂“努”出);“锅”里剩一个球儿时,可把暂占球儿再汇回“锅儿”,借弹此球攻击对方“老子儿”。有一次,我和一个小朋友玩弹球,在决定先后顺序时,我先“丢”球压在(河)线上,心想这回我可以先弹了。没想到那小子说了句:先压没有后压正。结果他“丢”球也压在(河)线上,他先弹了。那天我输了好几个玻璃球,至今印象颇深。二是溜坑儿。距“河”两米左右挖五个小坑,临时确定好坑的编号。决出弹球先后顺序,由甲自“河”向坑儿弹去,目的是进坑儿。如果弹进的不是一号坑儿,必须依次退进一号坑儿,再由一号坑按顺序弹进二至五号坑儿;如果不能一次弹完五个坑儿,下次再弹时仍需由一号坑儿弹起;弹进五个坑儿后,才有资格攻击对手“老子儿”,被击中者叫“死”(输),失败者输给获胜者一定数目的球儿(事先讲好);溜坑儿或攻击“老子儿”,必须在攻击目标的背侧(如向东弹必须在坑儿的西侧)坑沿儿作为弹球儿的起点。其三是撞子。人数不限。在距离墙(或立一块砖)一米多远地方画条横线,然后每个人把自己的“老子儿”用力往墙(砖)上一撞,滚过横线,远者先近者后,决出先后顺序。由甲选择距离自己最近的弹,被弹中者叫“死”,输一个球儿,再继续弹;如没有弹中时,则由乙接着弹,余此类推,最后的胜利者结束一局,重新撞子儿,再开始新一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