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充满弹性的规则
有人戏言,现在的国产食品,除了河豚没毒之外,其他都有毒。这句话还可以进一步解释:河豚天然有毒,而且是剧毒,我们就不必画蛇添足了,可以把有限的精力用在无限的发明创新工作中去。
于是,上千吨含有致癌物黄曲霉素、最多只能喂猪的陈化米被梳洗打扮,堂而皇之流向千家万户;致癌物溴酸盐超标数倍的矿泉水被默默摆上大小超市的货架;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装进奶瓶,喂给中国的3000万婴幼儿;澄清净化后的地沟油重新用来炸油条,涮火锅……海鲜浸过甲醛看起来更鲜,面粉掺上石灰后显得更白,工业染料苏丹红喂的鸭子可以产下“红心蛋”,无根剂、漂白粉泡出的豆芽又白又胖……海南毒豇豆刚刚谢幕,山东又出了毒韭菜,湖北等地有多人输血染上艾滋病,山西100多个孩子打过疫苗后非死即残。
网上最近有一篇帖子广为流传,题目是《宝宝,妈妈不再带你打疫苗》。疫苗不打可以,牛奶总要喝吧?牛奶不喝可以,饭总要吃吧?饭不吃可以,水总要喝吧?水不喝可以,空气总要吸的吧?按照这位母亲的逻辑,中国大概是容不下他们了。所以,有网友建议她赶紧教孩子英文。
不过,绝大多数人还是舍不得(或没办法)离开这片生养自己的土地。这部分人该何去何从?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陈君石教授给出的建议是:食物多样化,什么都吃。陈院士说,我们的食品基本是安全的,但有一部分有问题,如果什么都吃,风险就被化解掉了。他举例说,如果你今天买韭菜农药残留超标,明天你买萝卜还超标?运气不至于这么坏。农业部官方网站称,市面上约有5%的蔬菜农药残留超标,咱们给他加到10%可以了吧?你一星期吃一次韭菜,还有90%的机会买到合格菜。陈院士说,这种食物多样化既有利于食品安全,促进营养均衡,还可以改善你的心理状态。
陈院士这段言论充分表明:知识就是力量。特别是在精神方面。
中国有句话:水至清则无鱼。中国还有句话:不干不净,吃了没病。二者的基本意思一样,都是说不要太讲究、太较真,要有豁达的心胸和包容的态度。中国人在这方面的确也是举世闻名的。任何规则到了我们这儿,都变得充满弹性。我们是一个充满弹性的民族,多少深重的灾难和痛苦都压不垮,打不倒。尽管出了毒大米、毒牛奶、毒面粉、毒蔬菜等等,我们的平均寿命还在稳步提高,而且涌现出姚明、刘翔等一个又一个体育巨星,我们在奥运会上夺得多少枚金牌,在冬奥会又实现多少突破……
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心态也越来越好。三聚氰胺,苏丹红,溴酸盐,地沟油一茬接一茬,你刚唱罢,我又登场。一次又一次地震惊,愤怒,谴责,疑惑后,我们也渐渐摆正了心态,越来越泰然处之。就像陈院士说的:第一,大部分产品还是合格的;第二,运气不至于那么坏。当然,总会有人“赶上”,谁赶上谁倒霉,能有什么办法。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老百姓最关心的还是自己身边那点事儿。网民比较爱折腾,但基本局限在网上。嘻笑怒骂之后该干嘛干嘛。就算齐心协力,进行成功的人肉搜索,下文如何也不在他们的管辖范围。
所以,就算不相信生产者,不相信监管部门,我们还可以相信“心态”和“运气”。当然,我们也可以像捷克作家哈维尔那样,相信良知。在《政治、道德和教养》中,哈维尔说:我们的死亡并不意味着结束,因为每一件事情都在别的某处被永远地记录下来,永远地给予评价。说到底,真正的良心和责任感只能被解释为一种沉默的假设,假设“上面”有人在看着我们,每一件事都不会遗漏,没有东西会被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