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 络 连 接 世 界

会员管理
 带雨的云 558
 王风 372
 作协推荐 307
 运河散人 263
 零度 261
 古月重升 210
 郑永涛 173
 张天珍 169
 轻舞飞扬 154
 孙新坤 154
  •  第二种忠诚(中篇小说...
  •  第十二章 山神土地...
  •  第十一章 除魔告城隍
  •  第十章 都城隍判官互...
  •  第九章 化梦点才子...
  •  第八章 化梦点才子(...
  •  第七章 遇仇人禅定...
  •  第六章 与地藏菩萨对...
  •  第五章 悟德收妖僧
  •  第四章 乱法坛悟德羞...
  •  楼梯寄情
  •  她说什么了
  •  吴稚晖何许人也
  •  《爱,能勿劳乎?忠,...
  •  枫叶的招摇
  •  自在杨花
  •  “地坛”的魅力
  •  田间小路
  •  人散茶已凉
  •  发自病榻的心语
  •  浅伤
  •  溱沁
  •  孤煞
  •  梦魇
  •  奈何
  •  道
  •  淡然
  •  天道
  •  超脱
  •  英雄决
    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分类 >> 社会全景 >> “老棺材”的幽默与抒情
  • “老棺材”的幽默与抒情
  • 来源:原创 作者: 带雨的云 日期:2011/2/1 1 阅读:1306 次 【 】 A级授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带雨的云七十年感怀短文500篇》

    第402篇“老棺材”的幽默与抒情

     “老棺材”名字是老伴起的,其实比她大十多岁而已,那年代夫妻差十多岁是很大的差别。老棺材是个打铁匠,五星红旗升起那天文工团找他打几个挂幕布的铁钩。

    老棺材做事认真,铁钩打得漂亮,而且不肯收钱:你们是为穷苦人翻身得解放,为穷苦人说话的,我也是穷苦人,几个铁钩哪要钱,你们旗子上还有我天天用的“铁锤”“镰刀”是我一年到头敲敲打打的活儿呢,我也是国家的主人嘛。他常对人说,把我们工人阶级的吃饭家什都放在那面大红旗上了,能不做点贡献吗?

    后来文工团需要铁器就照顾老棺材的生意。没活干的时候他去看排戏,有重活也主动帮忙。

     渐渐熟了,觉得他的阶级觉悟高就喜欢上了他。于是有人建议招他参加革命。那年代不需要指标,团长一句话,权力大着呢,生气时可以说:“我毙了你!”当然只说,拿枪比比划划而已,不敢动真格的,不像现在,毙了又能怎样,说你企图什么什么的。

    文工团初期是轮流做饭,演出任务越来越多大家忙不过来,就问他会不会做饭,愿不愿意去他们那里做革命饭。老棺材当然满心欢喜,表示一定做好革命的“伙夫”,于是就参加革命做革命饭了。           

    老棺材是个孤儿,打铁师傅看他为人本分把他收下学打铁,打铁师傅没老婆,算是徒弟又当半个儿子。老棺材把师傅当父亲一样倒屎倒尿,师傅死时披麻戴孝。

    老棺材和师傅一样娶不起老婆,不仅继承师傅的手艺,还继承了师傅的光棍传统,四十多没有老婆,没钱又没文化,谁嫁给他。      

    一个要饭的女孩要饭,老棺材心地好,把剩下的饭菜给那女孩。那年代单位吃包伙,年轻人不想吃或者吃几口就上馆子,剩下饭菜倒掉可惜,他挑没吃过的送给那女孩,没浪费又做了人情,最后,不花钱娶上了媳妇。

    媳妇就那要饭女孩,长得眉清目秀、端庄可人,干干净净、慈眉善目。挺勤快的,洗衣做饭,把个家安排得熨熨贴贴的。老棺材挺满意,老婆生了个胖儿子就更高兴了,还写诗,他是这样写的:

    两个眼睛一般大,鼻子长在最正中;

    嘴巴不大也不小,走起路来一阵风。

    低头不语真秀气,低声说话嗲嗲的;

    缝补浆洗好能干,做事细心又麻利。

    女孩开始时嫌他年纪大,想想也无奈,要饭的日子不好过。再说他为人善良又有恩于自己,和自己一样是孤儿,同是天涯沦落人。

    文工团的人也帮着撮合:别看老棺材年纪大,很有一把力气,不一定比不上年轻小伙子呢。说得女孩羞答答。于是大家哈哈一笑走了:排戏去咯!

    如同现在的“裸体婚姻”,什么也没有,就两人搬在一起住了。文工团的人自愿凑钱合买一个热水瓶、一个脸盆送他,他也买了喜糖请大家吃。

    老棺材的名字是老婆后来给他“取”的。本来是后话,既然说到这里就干脆说完,省得听的人心里总痒痒的。她对邻居说:“这个死老棺材,一大把年纪了深更半夜还拉拉扯扯扯!”不知道他老婆说这话是高兴还是生气,是褒还是贬,话一传开,“老棺材”就名声远扬。他不在乎,抿着嘴笑笑去了。

    回正题,不是叫《老棺材的幽默与抒情》吗?他没上过学,师傅教他认了一些字,后来不认识的字问问文工团的人便又多学会一些,常常看排戏演戏还学几句文绉绉的咬文嚼字,关键时露一手。

    “大跃进”运动轰轰烈烈,为了粮食产量“放卫星”,机关、单位学习文件动员积极报名充实农村,改变农村的一穷二白。那个年代兴写诗表决心,比如有一首这样的诗:

    自古水往低处流,谁见河水翻山头;            

    人民智高力量大,指挥江河有自由。

    龙王一见愁上愁,告老还乡去退休;

    调动一切积极性,还是把他社里留。

    老棺材也报了名,写了诗表决心,是这样写的:

    打铁叮叮当,做饭铿铿锵;

    都是干革命,现在来下放。

    中央一声喊,粮食要高产;

    紧跟党中央,明天卫星放。

    六亿尽舜尧,下放喜洋洋;

    总路线万岁,人民齐声喊。

    人家告诉他,干部上山下乡没他的事。他说,不管有没有他的事,要表示自己对政府和对大跃进的态度。如果不批他一定留下好好做饭,发挥出“赶美超英”“大干巧干”“一天等于二十年”精神。

    老棺材留下了,后来果然发扬大跃进精神,做完饭收拾好锅碗瓢盆就去台上帮大家搬布景,有时还“跑龙套”。老棺材评上了先进,参加了党,许多演员享受不到的光荣他享受到了。殊荣呵。

              

    入党后团长要同志们别叫他老棺材,他笑笑,表示叫什么都一样。大家还是“老棺材、老棺材”的,个别人叫他高师傅,团长叫他老高同志。他非常高兴,又写了一首诗:

    打铁是革命,做饭是革命;

    现在入了党,更要为革命。

    为人民服务,要一心一意;

    决心一辈子,心中没自己。

    老棺材退休后叫老婆“老妈里”,“老棺材”和“老妈里”成了般配的一对。

    “老妈里”虽然年轻,孤儿时太苦,结果反而先走了。“老棺材”怀念“老妈里”,凄怆的说:“成了孤雁呵!”他写诗纪念:

    吃饭有稀又有干,日日夜夜有个伴;

    不管偏咸还偏淡,有吃有喝真心欢。

    老来作伴妻走了,形影相吊成孤雁;

    真盼快些随你去,重新相聚缘分满。

    老棺材为人善良。比如1960年粮食紧缺,他看女同事的饭量小粮票有多,男同事的饭量大粮票不够吃,就多给男同事打一些。

    另外一个炊事员则是看地位,擎着一把菜勺左抖右抖,给领导多“抖”一些群众少“抖”一些,领导的碟子里尽是肉,群众的碟子里只见肉皮、骨头、肥肉不见肉。那手抖呀抖的说不出的一股滋味,有时候明明看见菜盘里有几片肉,一下子忽然没了,多想叫一句“不要再抖了啊!”。

    老棺材挺幽默的,包伙改成食堂制后,晚去的人问他还有没有红烧肉,他会生硬的回答:“冇!”然后端出来一碟红烧肉,怪腔怪调的:“五角!”心里正咯噔,掏给五角,他却只收二角:“多了,留着明天吃,长得像根筷子一样!”剩饭没人愿意吃他就放些葱花,一声喊“油炒饭!”大家都抢着要,一点也没有浪费。

        大跃进放卫星的产量达到亩产十万、二十万斤,诗词是这样形容的:

    玉米稻子密又浓,铺天盖地不透风。

    就是卫星掉下来,也要弹回半空中。

    老棺材从来不撒谎,他说粮食放卫星是和演戏一样,是编
    的!因此挨了批评。他是个“伙夫”不能拿他怎么样,只好说他

    是大老粗,胡说八道。

    老棺材九十九岁无病无痛而终。也许老天爷批准他活百岁, “孤雁”的日子寂寞不耐烦了,想赶快去和他的“老妈里”一起,于是提早一年驾鹤西去。

本文共有评论 0 篇︱查看本文的评论
 相关文章
 对国家公务员考试近千人作弊的思考    1413 次 2012/6/23
 谈谈中国人的奴性    3047 次 2008/5/24
 纷纷纭纭的“猫说”    1376 次 2010/10/1
 关于“呼吸税”与“放屁税”    1513 次 2008/11/24
 赤膊罗汉者    1474 次 2008/11/16
 
  • 网址:http://www.chinanwa.com 电子邮箱: 1009068986@qq.com
  • 版权所有:  网络作家网 『 中网协 』
  • Copyright ◎ 2003-2020 www.chinanw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297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