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课后,范国梁走上讲台向老师问问题
小屋没暖气,范国梁钻进被窝看书
当52岁的浙江菜贩范国梁得知自己是宋代理学思想教育家范浚的第28代孙时,他的人生起了大变化。
他放弃了家里的卖菜生意,带着几万元积蓄和行李,于2月18日晚上6时只身来到北京,决定在北京大学做两年旁听生。他希望以后能够不再卖菜,转而靠做学问为生。
今天上午,范国梁跟着大一学生一起,上了他大学的第一堂课——中文工具书。
上午现场
“听起来一点都不费劲”
今天早上8点,范国梁穿戴整齐地来到北大理科教学楼。
刚一进入教室,范国梁就吸引来诸多学生惊讶的目光,他眼神中闪过一丝紧张与新奇。
不过,随着老师生动的授课,范国梁变得放松下来,聚精会神地看着黑板,偶尔听入神了也会露出微笑。下课后,范国梁还跑到老师面前询问。
范国梁告诉记者:“老师讲的古诗词我原来都研究过,听起来一点都不费劲,但通过老师的讲解我了解得更加深入了。”
“都这么大岁数了还来上课,说明他求知欲很强,挺佩服他的。”一名学生告诉记者。
范国梁说,这堂课下来,老师对他很尊重,学生也并没有嘲笑他,这让他感到非常的开心,“我一下子就放心了,以后可以踏踏实实地在北大旁听了。”
住处探访
想到北大“就暖和了”
来京的这几天里,范国梁在香山公园东门附近租了10多平方米的小屋,月租700多元。
昨天下午,记者刚走进他的住处,就感到一阵寒冷,原来,他的房间内没有暖气。但范国梁却笑呵呵地说:“冷是冷了点,但一想到能去北大旁听,心里就暖和了。”
房间内陈设十分简单,除了床和桌子之外,就没有别的花哨摆设。但是,摆在桌上的一台电脑和打印机十分打眼。范国梁说,他的积蓄有限,但为了更好地学习,他下狠心为自己添置了这些设备。
由于天冷,房间内的水管也被冻住无法出水。他说,过几天等天气暖和来水以后,就能在家做饭吃了。
●人物介绍
范国梁家住浙江省兰溪市香溪镇,他只读过三年的小学,后因贫穷而辍学,之后与家人以卖菜为生。
2007年下半年,他研究家谱时发现,他竟然是宋代理学思想教育家范浚的第28代孙。从此,他迷上了范浚的诸多著作,并出资重印了《范香溪集》。
但由于不能完全领会文言文的意思,他感到非常困惑,于是只身来京求学。
对话主角
范国梁穿着朴素,言语简单,操着一口家乡话,不时透出些羞涩。他是一位朴实的农民,当记者问到一些尖锐问题时,他会仔细思考再回答,言语中透出坚定。
否认炒作
背井离乡就为“继承老祖宗的思想”
《法制晚报》(以下简称FW):以前只上过三年小学,就来读北大,不担心听不懂?
范国梁(以下简称范):刚开始应该会有困难,但我会努力地学习,虽然我文化水平低,但看的书却不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能尽量听得懂吧。我也会跟老师请教。
FW:到你这个年龄很多人都希望在家过安稳日子,你却背井离乡来北大,你图什么?
范:我的家谱(应为家族,记者注)中出了26个进士,身边有很多朋友也是读书人,我希望能像他们一样,不想一辈子卖菜,希望学有所成,好好的研究家谱,以继承老祖宗的思想。
FW:有人质疑你是炒作,有炒作成分吗?
范:我根本不想炒作。我就希望我能感染到更多有梦想爱学习的人,不要放弃学习和梦想。
未来梦想
希望不再卖菜 靠做学问为生
FW:你有没有具体的学习计划,打算怎样去实现研究族谱的梦想?
范:我计划一边旁听一边去图书馆钻研祖先的著作,平常就在家上网查资料,发表一些对祖先著作的看法,也希望能够认识北大更多的教授,影响更多的学者来一起研究范浚。
FW:你最终的目标是什么?
范:预计先读两年书,争取在北京站稳脚跟,再把妻儿接到北京来,以后不再卖菜,希望能够当一名学者来做学问,靠发表一些稿件为生。
FW:不做生意了,你现在怎么维持生活?
范:我把每天的生活费控制在十元之内,实在不行我就去捡废品,为了我的大学梦,什么苦都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