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新闻网
按:珠三角,这个热闹、辉煌的“世界工厂”,“灭门之痛”似乎在所难免:上千家鞋厂破产,万余台资、港资工厂关门,数量庞大的中小企业正计划迁离,同时,由此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致使集群链条上的20万家小厂受到影响。河南遂平,一个安静的中原小县城。全国最大塑料厂的猝死,让这个小县城陷入进退两难,7000工人不得不重新寻找工作。企业的倒闭犹如公交车,半天不来一辆,然后三辆一块儿来。山东青岛,2007年,上百家韩资企业卷款裸逃,撂下一地的债务白条和成千上万不知所措的中国工人。在新《劳动合同法》压垮企业的说法喧嚣中,企业破产潮正从南往北袭来:新《劳动合同法》是不是最致命的那把刀?
全国最大塑料厂的猝死:如果不是在县政府门前,如果不是三四十甚至上百人的规模,如果不是两个多月的坚持,倪俊丽们的“静坐”只是些街坊间的闲事。这些“静坐者”被遂平县人看成是种“示威”。这群以中年妇女为主体的“静坐者”,真的按照工厂倒班的模式,分别排了“上午班”和“下午班”。一些工人冲进厂里的办公室,当地出动了数十名警察才平息了事。 门前107国道已经挤满了上千名工人,几百辆经过国道的车辆被堵在了路上
韩资裸逃,中国当地政府不愿公开:对于韩企撤走,政府部门讳莫如深。胶州市政府宣传部的一位工作人员给上司打电话,“又来了记者”,长叹了一口气后他告诉记者,“这个事情不能再提及了”
编辑 潘葱霞 图片编辑 翁倩《南都周刊》记者 莫中客、叶伟民、车黎、陈鸣 北京、广州、河南遂平、青岛 报道(欢迎订阅南都周刊,邮发代号45-139。南都周刊供腾讯深度专稿,转载请注明,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原图 陈海平
青岛城阳区南疃村的工业区里,遍布着这样的厂房招租广告。 记者 陈鸣 摄
工人们的坚决反对,并没能阻止这个全国塑料袋生产商的去意。 贾俊生 摄
倒闭潮还是淘汰潮?
记者 莫中客 北京报道
春风萧瑟,席卷着珠三角那些早已风雨飘摇中的企业。
根据亚洲鞋业商会去年11月的统计报告,在广东鞋厂有五六千家,大中型鞋厂已经关闭1000多家,其中,在两三个月内,惠东的3000多家鞋厂中就有四五百家中小型鞋厂关门。这种景象并没止步于制鞋业,而是一圈圈地波及到诸如制衣、玩具加工、电子加工等整个劳动密集型行业。媒体惊呼珠三角掀起“多米诺倒闭链”。
同样来自该协会的报告称,50%的企业开始计划迁往内地。然而内地也并非乐土一片。河南省遂平县被誉为“中国最大塑料袋生产商”的华强塑胶有限公司宣布停产转让,2万工人一夜之间被隔在了厂门外。
无独有偶,集诸多宠爱于一身的外资企业也卷进这一潮流中。1月12日,一度被当地政府视为明星企业的韩资企业世刚纤维有限公司30多名韩国籍高管人间蒸发了。而被誉为韩企天堂的青岛,也遭遇了韩企卷款裸逃的冲击。
到底有多少企业关门,中国官方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统计数据。但是,有“曹破产”之称的北京思源兼并与破产咨询事务所创办人曹思源的“破产数据库”统计发现,截至2007年年底,中国企业破产立案数首次止跌回升,2007年破产企业比上年增加了12%,达到3207件。
同时,“破产数据库”所描绘的曲线展示,中国破产立案数自1991年起,连续6年以每年超过此前历年总和的速度上升;1997年到1999年有三年摇摆;2001年达到历史最高点的8939件;而后从2002年开始,连续5年下跌,2006年跌至2857件;2007年则是六年来破产案件首次上升之年。
但是“3207”这个数据在曹思源看来,并不准确。中国企业的破产率只在0.1%左右徘徊,远没有达到正常的1%。也就是说,中国企业去年的正常破产立案数应该在32000件左右。
最后的稻草
从春节开工至今,在东莞厚街一家小鞋厂工作的张小梅,被老板安排的任务就是,站在灰尘笼罩的大街上,举着“招工牌”,等待熟练工的出现。没有工人,工厂少承接了80%的定单。在她老板看来,即使把工人的工资提到1500元,还是很难招到满意的工人。
鞋厂遭遇到的“民工荒”,被亚洲鞋业商会负责人李鹏写进了提交给国务院政策研究中心的一份报告中。他或重或轻地罗列了十几个因素: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涨价、劳工成本上涨、“民工荒”、“电荒”等挤压着企业利润空间。政策层面上,出口退税、加工贸易、环保监控也在不断调整,包括制鞋企业在内的外贸出口企业一直负重前行。
东莞港资鞋厂老板梁嘉耀的一席话或许能说明企业的窘境:“人民币持续升值,原材料涨价,工资成本上升,招工难,出口贸易受抑,政策频繁调整,早前又颁布实施了《劳动合同法》和两税合一新政,就像在我们的头上悬起了一把把刀!”
而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被媒体戏称为“五大炮手”之一的张茵炮口直指新《劳动合同法》。“这种状况已经导致国内就业率下降,特别是对低文化层次、技术含量不高的人群冲击更大。”她建议取消“签订无限期合同”一项。在她看来,“签订无限期合同”是一种吃大锅饭式的历史倒退。
北京思源兼并与破产咨询事务所创始人曹思源认为,新《劳动合同法》出台后,确实出现很多反弹的现象。尤其是其中的“永久性劳动合同”引起雇主的恐慌,这样会被误解成将政府的社会保障责任转嫁给企业,没有哪家企业有这么大的能耐。
新《劳动合同法》给企业带来多少成本增加,说法不一:广东省劳动保障部门调查认为,守法企业丝毫没有影响,不守法企业所增加的成本不超过企业总成本的2%。根据南海金履鞋业负责人刘坤的测算,新《劳动合同法》以及两税合一,给企业带来的成本增加超过20%。
“两税合一”也被很多企业主“诟病”。有评论认为,韩企出逃很大原因在此,外资企业不再具有血统优势,而是和中国企业平等竞争,使得一部分竞争力不强的外资企业不负责任地集体外逃。
除了政策性因素外,产业自身因素也使得各企业从产生那天开始就注定了今天的命运。目前珠三角超过70%的产业仍靠“低成本、低利润”的加工贸易模式,始终居于价格链底端,利润仅在5%-10%之间。这种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没有核心竞争力,一旦低成本的比较优势丧失,就直接面对生死抉择。
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自然淘汰?
外贸界有这么一个说法,如果整条产业链的利润有100%,那么以加工贸易方式中国拿到的就只有10%,而前期的研发和后期的渠道可以拿走90%的利润。
2005年,前商务部长薄熙来向欧盟的官员算了一笔账:中国出口8亿件衬衫,才能换回一架空中客车飞机。其中透露出来的是对中国制造业低成本、低利润、缺乏自主品牌与技术含量的现状的无奈。
而目前的政策走向似乎在某种程度上加速了这些低成本低收益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自然淘汰或加速产业升级。
商务部外贸司刚刚完成的专题调研显示,广东出现的企业倒闭潮“无伤大局”。目前涉及的行业主要是制鞋、纺织服装、玩具以及家具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而出口的重头机电类、IT类并未受到波及。而韩企裸逃,其中大多数属于高资源投入高污染的粗放型企业。
广东的加工贸易出口一直占据全国该项出口总额的约4成,去年逾3000亿美元的出口额中,加工贸易贡献接近70%!但广东省省长黄华华在两会期间的发言认为,广东省很多产业处于国际产业链低端,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政府希望把珠三角极其有限而昂贵的土地,腾给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
但产业升级是一个自发的市场过程,通过政策调整起到推动作用的背后隐含着政府调控的影子。曹思源认为,产业升级这是一个缓行渐进的过程,不会也不能过于集中,目前的现象恰恰是违背经济规律的。
出路还是困境?企业在观望,政府也在观望。
《朝鲜日报》2月引述经济评论家朱健国评论珠三角企业倒闭的现象说:“在1958年‘大跃进’运动时期是有人亡,现在是企业正在亡。一个企业死亡,就会有数百至数千名职工失业。情况要比想象中更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