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雨的云七十年感怀短文600篇》
446篇 那个小院的那个多礼女邻居
人们都喜欢别人对自己有礼貌,比如孩子见了叫一声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便笑逐颜开,回一句:真是个好孩子、乖孩子,如果不叫一声,他们一定不会这样的兴致勃勃,甚至可能觉得这孩子缺少教养。
可是也有人——或者仅仅是有时候,反而不喜欢别人多“礼”,太多“礼”了很不自在,甚至觉得是个精神负担,常常不太乐意看见多礼的人,甚至是躲开。
街对面院子的一个熟人就告诉过我,一个女人因为太多礼而令人烦。每见面一次那女人必问一声:“去哪里呀?”一天里来来回回许多次都得回答多么麻烦。有时候还不太好回答,所以常常很尴尬,不得不绕开了走。
那女人又正好住当道上,来来回回非得经过她家门口,路过她家门口时她必定要问:“去哪里呀?”偶偶尔一次两次没什么,可一天几次追着问:“去哪里呀?”“从哪里来呀?”岂不叫人烦,叫人嫌啰嗦。
有一天几个人凑在一起聊天说起这事,竟然几个人都有同感,都遇到过尴尬。
有一人常常先在阳台上看准她是不是正在门口,如果正在门口就等她进屋,看见她进屋了便赶紧三步并两步下楼。可是事情就那么凑巧,常常才下得楼来正要从她家门口“冲”过去时偏偏又出现在面前,还得听她那热情的一声问:“去哪里呀?”或者“下雨还出去呀?”“大太阳还出去呀?”
另外一人说,路过她家门口时常如同跳探戈舞,一到该到的时候突然一扭把脸转向另一边。可是可即便把脸转开了,她照样热情洋溢的大着嗓门问:“去哪里呀?”或者“都要吃饭了还出去呀?”无可奈何呵。
有一人说,有时候很不乐意人家问自己去哪里,可是人家既然开了口又不好意思不回答。总不能如同孩子一般“懒得搭她!”还不能总如同跳“探戈舞”,一发现就突然把脸甩向另一边,况且转开了脸也非万无一失,照样要被问那么一句。这人一段日子里炒股正赔钱,每路过时她偏“哪壶不开提哪壶”,问一句:“炒股去呀?”然后再追一句:“赚钱了吧!”
赚了钱可以高高兴兴的回答,可恰恰赔了,怎好意思回答呢?她真怕她问自己,明明赔钱那女邻居偏问赚了没有。谁晓得她心里怎么想的,是不是在笑话挖苦:“财迷心窍,偷鸡不成蚀把米!”所以总是千方百计的躲开。
又一人说常常被弄得哭笑不得。一次在院子里看见她在前面,就故意放慢脚步、磨磨蹭蹭,可是她也放慢脚步,还一步一回头,像是非得等着到了她面前,问过一句之后才算完成了任务似的。更有一次眼看就要到岔路口“分道扬镳”,她竟突然一回头问道:“下班了,好晚下班哦!”
真是麻烦,如果是哪个女孩正“筛选”男朋友,今天是一个过几天是另外一个,她那么问一句:“这个男朋友好帅呵!”言外之音岂不是:“怎么又换了一个男朋友?”
又一人说了自己的一次喜剧性“遭遇”:看见她正在前面便不得不停下了脚步,装作正在想事。忽然看见她回头望,便只好蹲下“系”鞋带磨磨蹭蹭的拖时间。不料她竟然被“地心吸力”吸住了站在原地不动。他情急之中忽生灵感,和门卫搭腔说话挨时间。
哪料和门卫搭腔才结束,正起步往前才走几步,那太讲究礼貌的女邻居却忽然一个急转身,朝着他来了,他进退两难之中只好如同是有急事,一挥手迈一边迈快步过去。嗨!那个太讲究礼貌的女邻居几乎是当成任务非得完成不可。诗人杜甫是:“好句不成誓不休”,她成了:“不问一句心不甘。”
俗话说,“礼多人不怪”。遇上这样的尴尬人和尴尬事,脸上虽然不怪,心里却是总疙疙瘩瘩。比如偶尔毛毛细雨,几十步路谁也不在乎,可人家就是要追上给撑把伞,推也推不开。本来是该感激,可她又问了:“才上班呀?”“才下班呀?”“这样晚才回来呀?”“这么晚怎么还要出去呀?”烦不胜烦哦。
可能是没话找话,或者是出于礼貌说说客套话,或者是表示热情与友好。可是总爱问这问那,怎么办呢?不告诉又不好,如果不搭她又叫她难堪,叫人家觉得“热脸蛋遇上了冷屁股”,真是进退维谷。
又有一人说,他不喜欢这样的人,这种热情使人不舒服,老是问去哪里、哪里来,像是监视别人,真讨厌。各人活各人的有什么好问嘛。
有人分析,一定是儿时妈妈对她的礼貌教育太多,也有人说可能是受父母的影响。她是个独养女,儿时天天随着父母。
母亲是居委会主任,常牵着她东颠西跑,这家叫爷爷奶奶那家叫叔叔阿姨,这个爷爷奶奶给她糖吃那个叔叔阿姨给她饼吃。她爸爸又是“绷紧阶级斗争的弦”年代一个单位的门卫,也许受了爸爸当年的“多看”“多听”“多问”的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熏陶,又受了母亲去各家各户关心群众生活的影响。
有人说,礼貌本是好事,太讲礼貌就必然物极必反,好事变成坏事。胸怀坦荡倒是不碍大事,心里有鬼的人被她这样突然一问,岂不要出一身冷汗、起一身鸡皮疙瘩。
只要不问这问那问东问西的,热情倒是好事,互相关心,见面时彼此问个好、点点头、笑一笑、望一眼,大家乐乐呵呵、喜笑颜开,一片和谐与融洽的气氛,又不是查户口,这问东问西的叫人想起了过去的查户口。
据说国外就不问人家,用眼神、表情、动作打个招呼,不论生人熟人远远的“哈罗”一声,招呼后各走各的路,不“追问”别人去哪里、从哪里来。
说句不适当礼貌造成的趣话,中国的传统习惯熟人见面时爱问一句:“吃了没有?”可并非时时刻刻都能这样问的。如果习惯成了自然,不分环境,如厕时遇见熟人也来句:“吃饭没有?”或者“吃了没有?”会令人多尴尬啊。
俗话礼多人不怪,实在多了真无奈;
一会问你哪里去,一会问你从哪来。
只好远远的躲开,或者把脸一边崴;
岂料人家特热情,三步两步追上来。
想起一些年代商业学先进,店堂摆着小圆桌和椅子,顾客一进门就“请坐!”然后一杯凉水送来。你如果往哪个货柜一望,就马上把牙膏、袜子、毛巾送来你的手上,简直是“逼迫”顾客买东西。要是没有带钱或者不打算买东西,那就得赶紧出门,要不然情面难却,不得不随便买一样,一出门就后悔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