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 络 连 接 世 界

会员管理
 带雨的云 558
 王风 372
 作协推荐 307
 运河散人 263
 零度 261
 古月重升 210
 郑永涛 173
 张天珍 169
 轻舞飞扬 154
 孙新坤 154
  •  第二种忠诚(中篇小说...
  •  第十二章 山神土地...
  •  第十一章 除魔告城隍
  •  第十章 都城隍判官互...
  •  第九章 化梦点才子...
  •  第八章 化梦点才子(...
  •  第七章 遇仇人禅定...
  •  第六章 与地藏菩萨对...
  •  第五章 悟德收妖僧
  •  第四章 乱法坛悟德羞...
  •  楼梯寄情
  •  她说什么了
  •  吴稚晖何许人也
  •  《爱,能勿劳乎?忠,...
  •  枫叶的招摇
  •  自在杨花
  •  “地坛”的魅力
  •  田间小路
  •  人散茶已凉
  •  发自病榻的心语
  •  浅伤
  •  溱沁
  •  孤煞
  •  梦魇
  •  奈何
  •  道
  •  淡然
  •  天道
  •  超脱
  •  英雄决
    当前位置:首页   随笔游记 >> 原创随笔 >> 忆南门老街
  • 忆南门老街
  • 来源:原创 作者: 王凯 日期:2011/8/3 8 阅读:1498 次 【 】 A级授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如果你步行在如今这条武陵街上,你能深切体会到什么叫做车水马龙,热闹不凡。这条堪堪200米不到的双行道马路自北向南,沉静在这平凡的江南小县城里。去年终于捱不住摩肩擦踵般的车流,武陵街的路面颇多毁损,于是政府在路面重新浇筑了柏油,不论四季,行人、客车行进在路上便觉四平八稳,少了往昔的颠簸,却更显小摊、小店的门庭若市,往来商家、食客、留恋于超级大卖场的男女老少更是络绎不绝。

    说起颠簸,我的思绪不自觉飞往儿时的景象。儿时年幼无知的我乘坐在父亲那辆有些破旧的28寸永久牌自行车后座上,屁颠儿屁颠儿的随父亲同去住在南门街的奶奶家探望。现在的武陵街原名就叫做南门街,我曾查阅过县志:明清时期本县地图上南城门的位置差不多就在现如今这条武陵街的南末端,南门街的名字大约便在解放前后或许更早的年代便叫开来了。毕竟当时距离现在已有近二十年光阴,南门街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坑坑洼洼的石子路况,与其说是石子路,不如说是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石块拼凑起来的石块路更为妥切。人走上去脚底板尚且咯得慌,若是走得快些恐怕能葳了自个儿的脚踝。我坐在父亲车子后座时的屁股每次都被颠簸得快似裂了开去,父亲自已也不好受,石块路非但高矮不平,且石块与石块夹缝丛生,最要命的是日久欠修的路面因介日里风吹雨淋落下了一个个深坑,父亲身后又载了一个皮孩儿,这车把就更不好掌控,只见一路车龙头摇摇晃晃,车前轮避过一个深坑却无法避过第二个深坑的时候,只听“砰”、“砰”两声,只把我震得精神抖擞。

    二十年前,差不多就是九十年代初期,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大浪潮多年后的小县城的市容面貌也大为改观,城里头一栋栋新建起来的商品房挺立起来,大大小小的商厦、少年宫、工人文化宫、游乐场也有模有样的形成了一个商业圈。

    印象中唯独南门街仍维持了古街的样式,仿佛与世隔绝了一般,略显狭窄的街道两边是连着的一幢幢深宅大院,白色涂抹的砖墙因年岁的蹉跎暗淡了该有的颜色,涂料斑驳落地显得有些萧索的味道,房屋的顶棚外面大多是由青砖瓦砾铺就而成,里侧一根根横梁起着支撑作用,总体形成一个“人”字形,多户人家合用一个天井,现在想来很有北京四合院的感觉,但多是二合院、三合院的格局。在一处白墙木槛门口停下,这便到了我奶奶家。木槛原本应有二十多公分的高度,经年累月的抬脚翻跨使得门槛打磨得光润成凹型,若是大户人家,那不是显得主人家往来无白丁么。跨进门槛是一小段青石板路,左侧住着一户人家,一家三口住一间约40平的屋子,外间隔着青石板路的是一间狭长的小屋,用以堆砌煤球生火烧水做饭用的,那户人家有个小孩,年纪与我相仿,姓龚,是我小时候在奶奶家时的玩伴,人倒也老实,可是前几年听我爷爷说他父母老早离了婚,小龚和他父亲相依为命,但那小子好像脑子不大聪明,在本地打着零工也常有雇主嫌弃,父子两的日子过着委实艰难,小龚的父亲拉下了脸向我爷爷借生活费,我爷爷念在邻居之情又着实可怜给了他100元钱算是半打发了他。听到这里,我不禁感叹世事的多变,儿时的玩伴许多年后竟会有如此变化。

    过了小龚家门口的青石板路便是大半个篮球场见方的天井,西北角有一口大井,旁边是一方八仙石桌,依稀能回忆起大热天儿的几个打赤膊的小屁孩围在石桌下棋玩耍的情景,我的背脊上还被蚊子叮了好几口大包,只顾着玩耍来不及挠一下,现在想来不禁莞尔。

    我奶奶家底有些殷实,大客堂与东厢房自北由东围绕着这块天井而建,东厢房造在几层石基之上,里面泾深七八米,复有一间小书房,据说这一厢房是我三叔曾经日夜读书的地方。透过宽敞的大客堂朝北,踏上几层土质台阶,豁然又是一爿天井,穿过天井,就是一栋两层复式房屋,底层俨然一处正堂,四扇黄漆大木门,门上窗格嶙峋,样式复古,雕刻有花团锦簇、百鸟争艳之图,正中两扇门上一幅红底金字对联贴挂,遥望颇有大气之意。堂内正中对着门口一方香台,台上供着一尊老寿星,台前置一香炉,台两侧各一张年代久远的太师椅,从角落转道上楼便是我爷爷奶奶的起居室了。

    东厢房的南面,带有石桌的天井东南角也有一户人家,如此这是个三合院,这户人家与奶奶家的东厢房也隔了一条青石板路,这条路弯弯曲曲,两侧种满了红花绿叶,放眼望去,恁的枝繁叶茂,时而蜜蜂扑采,时而蝴蝶翻飞,莺莺融融,令人眼前一亮,倒真是一幅武陵人误入桃花源般的景象呵!小路的尽头又是两户人家,再往前去便是盐铁塘了,附近家家户户每日早晨倾倒马桶于河堤旁,洗洗涮涮好一阵忙活,那盐铁塘的水想必就是如此浑浊了的罢。

    至于这南门街其他的景象,我着实记不大清楚了,只晓得奶奶家往南边不远有一处长春小学,我曾在里头念过一两年小班、中班,拿过几多小红花,也吃过几次罚站,如是而已。不过据我父辈们说,当年南门街北面入口处的菜市场就是如今武陵街的集贸市场的前身,靠着马路的西边,现在路东扩建了个肉类市场,但不管从前还是现在,这个集贸市场都是县城里头最大的一个,品种最是齐全。虽然南门街早已拆迁更名,但我父母不愿搬离于我看来即吵闹又交通拥堵的武陵街,他们认为每日赶赴集市特别的便当。尤其是父亲,如今所居住商品房的位置恰好就在当年奶奶、太奶奶居住过的地方,虽然已时过境迁,老早的南门街已改造的面目全非,盐铁塘上也架起了一座现代化桥梁连接高楼大厦,但自小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他更执著于生活在这里,坚持日复一日在盐铁塘边徜徉散步,固执而沧桑的眼神似乎在向路人追寻着南门街上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不管世事如何变迁,对南门街的那份追忆将会永远沉淀在他的心底。

 相关文章
 《世说新语》值得一读    1242 次 2013/10/5
 岁月漫笔    1696 次 2012/12/8
 初识驻京办    1767 次 2010/5/6
 常富尧(记录) 与运河船工号子传人赵庆福对话    1601 次 2012/7/9
 张春昱 夯歌王传奇——姨父口传心授    1296 次 2012/7/7
 
  • 网址:http://www.chinanwa.com 电子邮箱: 1009068986@qq.com
  • 版权所有:  中国网络作家协会 『 中网协 』
  • Copyright ◎ 2003-2020 www.chinanw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297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