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医生·好方案·好文章
——读《一个“冒险抢救”而挽回生命的案例》
景迅
近日《文汇报》报道了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黄新余医生以“省钱的治疗方案”冒险抢救了一条年轻生命的奇迹。(《报刊文摘》2010年11月22日以《一个“冒险抢救”而挽回生命的案例》摘自《文汇报》11月15日)而记者施嘉奇与通讯员沈艳的报道也写得十分简练、工巧而精彩,读来感人至深。
报道说10天前的凌晨,小毛与朋友结束聚会,在醉醺醺骑摩托回家的路上一头撞上电线杆,当场昏迷。小毛被当地医院诊断为右上臂骨折、肋骨骨折、胸外伤、双肺挫伤,最严重的还是肝脏破裂,腹腔内大量出血,以至于血液失去了凝血功能。急救医生为他紧急手术,输血7000-8000CC。惊心动魄的抢救让这个经济拮据的家庭花费了7万元。可小毛仍然昏迷。万般无奈,医生把止血纱布填塞进小毛的腹腔。带着一肚子纱布,昏迷中的小毛回了家。可是当第二天家人为他准备后事时,小毛苏醒了。而且受伤的第10天他还活着。他的两个远在广东打工的哥哥赶了回来,他们坚持要救一救弟弟,将他送到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由普外科副主任黄新余接手。
终于,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由于黄新余医生和他的全体同事们的同心协力的配合抢救,这个只有32 岁的年青生命奇迹般地得救了。
然而,一条年青生命的存废竟然有这么多偶然性——这一病案无疑为我们留下了诸多思索和疑问:
最先抢救的当地医院让带着一肚子纱布的小毛回家是什么意思?叫他在家里等死吗?为什么塞进肚子里的纱布不是一块一块的,而是被凝血牢牢粘住的一整条长约1米的纱布,以致难以扯出,导致黄医生不得不放弃省钱的第一方案而重新打开腹腔?
如果不是黄医生“再拼一下,能活的”的金子般珍贵的提示,如果不是黄医生“我们尽量节省费用”的千金一诺,如果不是黄医生当机立断放弃原定“最省钱的第一方案”,如果不是黄医生询问护士长“能不能省点费用”,如果不是黄医生商量骨科医生为了省钱“不用钢钉,就打石膏”,如果不是各相关科室全体医护人员的同心协力,如果不是“这家人本分”,不是“很‘搞’的人家”……
哪怕有一个“如果”成立了,小毛的生命还有希望吗?
上海6院的黄新余医生,谭申生副院长,护士长,骨科医生……他们的高尚医德为什么在许多医院绝迹了?都是打着“救死扶伤”、“为人民服务”旗号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医院,上海6院能做到的,为什么有许多医院做不到?报道说“现在的医疗中,其实有很多费用花在保护医生、病人的权益上”,“省钱法”“省了环节和相应的花费,但很可能惹麻烦”。是什么时候开始和为什么失去了医患之间的信任以至本该省的钱而不能省?……
但愿中国多有几个上海6院这样的好医院,但愿中国的医护人员都能像上海6院的医护人员那样救死扶伤,为人民服务。
2010.12.3于岱下
景迅本名孔昭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