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5日01:30 三秦都市报
本报讯 (记者 杨晔)8月上旬,北京河东柳氏文化研究会负责人、著名谱牒文化研究专家,河东柳氏后人柳哲应邀到西安市长安区斗门镇和杜陵镇寻找柳宗元的故居和陵墓。昨日记者电话连线了柳哲先生,他希望通过本报呼吁西安有关部门恢复柳宗元的陵墓,并在其故居或墓园建立柳宗元的相关纪念设施,以纪念出生西安并卒葬西安的历史文化名人柳宗元。
柳哲告诉记者,他是柳氏的后人,出生在浙江省金华市,出于对家族文化的热爱,从十七八岁开始收集柳氏家谱,在近20年中,收集的柳氏家谱达30余种,对柳下惠、柳宗元、柳公权、柳永等柳氏名人的家史有特别的研究。柳哲说:“西安是柳宗元的出生地、生长地、中举地、卒葬地,至今没有任何他的纪念设施,就连他的故居和墓地也已不复存在。西安作为一个文化古都,不该忘却了这位历史文化巨人。”
柳哲在电话里说:“他是研究柳氏文化时先从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为柳宗元写的《柳子厚墓志铭》上得知:柳死后,葬在西安。后来,他还在不少的柳氏宗谱中得到了印证,并在《陕西省志》、《西安府志》等史书中查到了明确的记载。他先后到过山西运城、陕西铜川、西安、安康等地,寻找祖先的家谱和柳氏族人。去年5月,还和浙江、山西等地的4位柳氏宗亲,专程来到西安寻找柳宗元的墓地和故居,据初步的调查和考证,已基本确定柳宗元故居在长安区斗门镇,墓地在杜陵镇,具体位置还要进一步调查考证。另外他在调查中发现了柳宗元是柳下惠的40代孙,柳公权是41代孙,同时在长安区发现了两处柳氏后裔聚居地。”
柳哲说,他们8月上旬来陕西时在长安区少陵塬之北往杜曲去的朱坡和西杨万中间地带(杜陵镇)找到墓址,但令人遗憾的是,墓址周围一片绿油油的麦田,没有任何标志。对于柳宗元在长安的故居,他也肯定地表示是在长安区斗门镇东边(古时称昆明池畔相府,现为斗门镇政府所在地)。
柳哲说:“每个家族都可能有重要影响力的名人,作为后人,有必要对自己祖先的故居或墓园进行保护。历史上柳宗元和韩愈齐名,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做了不少于国于民有利的大事,西安作为柳宗元的出生发、生长地、中举地、卒葬地,有着不可分割的“亲缘”关系,作为一座驰名中外的历史文化名城,如果再能建立柳宗元的相关纪念设施,使历史文化名人和历史文化名城相互衬映,散射出更加耀眼的深厚文化光彩,那将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