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 络 连 接 世 界

会员管理
 带雨的云 558
 王风 372
 作协推荐 307
 运河散人 263
 零度 261
 古月重升 210
 郑永涛 173
 张天珍 169
 轻舞飞扬 154
 孙新坤 154
  •  第二种忠诚(中篇小说...
  •  第十二章 山神土地...
  •  第十一章 除魔告城隍
  •  第十章 都城隍判官互...
  •  第九章 化梦点才子...
  •  第八章 化梦点才子(...
  •  第七章 遇仇人禅定...
  •  第六章 与地藏菩萨对...
  •  第五章 悟德收妖僧
  •  第四章 乱法坛悟德羞...
  •  楼梯寄情
  •  她说什么了
  •  吴稚晖何许人也
  •  《爱,能勿劳乎?忠,...
  •  枫叶的招摇
  •  自在杨花
  •  “地坛”的魅力
  •  田间小路
  •  人散茶已凉
  •  发自病榻的心语
  •  浅伤
  •  溱沁
  •  孤煞
  •  梦魇
  •  奈何
  •  道
  •  淡然
  •  天道
  •  超脱
  •  英雄决
    当前位置:首页   国学精华 >> 琴棋书画 >> 翟万增 翟青山与单琴大鼓
  • 翟万增 翟青山与单琴大鼓
  • 来源:原创 作者: 运河杂志 日期:2012/5/22 阅读:3712 次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翟青山与单琴大鼓

     

    翟万增

     

    翟青山(19031951),曲艺单琴大鼓创始人,学名翟玉俊,艺名翟德林,北京通州马驹桥镇柴家务村(俗名柴府)人。翟青山幼时家境贫寒,曾于安次县柴孙洼村外祖母家中寄居,此间,见到了民间艺人刘玉昆及其所开办的子弟班,头一次听到了西河大鼓。翟青山几乎没上过学,仅在10岁时念了一个“冬仨月”,就是一个冬天。从11岁到13岁,学过三次徒,都因年纪小,身体弱,中途而废。后稍大,在家务农,约十六七岁时,参加本村的小土戏班学唱“莲花落”。从此萌发了对文艺的兴趣。

    翟青山有天赋的好嗓子,演唱莲花落装男扮女都可以,深受听众喜爱。1920年前后,在安次县柴孙洼村办西河大鼓子弟班的刘玉昆,带徒弟李德全到柴务村、郭村一带演出,他们是以演唱曲艺来谋生,李德全与翟青山是表兄弟,所以在这一带演出就在翟青山家中吃住。就这样,翟青山便与刘玉昆逐渐熟悉起来。因为刘玉昆、李德全都是盲人,行动不便,于是,翟青山就给他们领道儿,不管走在路上或早晚闲暇时都虚心向师傅们学习,就学会了不少西河大鼓和落腔调的唱段。这年夏天,翟青山和安次县老东塔村的孙德元搭伙去各村演唱,虽然只挣得几十个大铜子,总算获得初步成功。

    以后还继续给刘玉昆、李德全又添上了谭德元三人领路,他们说去哪村他就领着去哪村,并继续向他们学唱。在他们演唱时,翟青山也插上一两个小段,于是演唱技巧大有长进。如此走遍武清、安次、大兴、通县、永清等集镇、庙会,还去北京撂地摊演唱。这时翟青山已学会了《杨家将》、《呼家将》等大书,小段也学会了《蓝桥会》、《三世姻缘》、《卖油郎》、《单刀会》、《战长沙》、《华容道》、《三度林英》、《大上寿》等六七十个唱段,而且还学会了三弦、胡琴、扬琴等乐器。在北京演唱时也去“捋叶子”(即偷艺)。

    翟青山极为聪明,在曲艺演唱上逐渐达到了惟妙惟肖境界,成了曲艺界出类拔萃的人物,并且具有创造精神。约在1927年,他和李德全经过反复试唱,按照“落腔调”调式,创造了“凤调大鼓”(并非东北的“奉调大鼓”)。因为此调起源于凤河之畔故名。这一创造为以后的创造“单琴大鼓”奠定了基础。

    1927年夏,翟青山与孙德元搭伙去了天津卫,在西头三角地“回四把”的书场演早场(当时的书场分早、正、晚和“板凳头儿”、“露水早儿”等场次。早场12点到15点,正场15点到18点,晚场19点到22点。“板凳头儿”是18点到19点)。第一天半堂坐,第二天满坐,门口报子(广告牌)上写“特约西河大鼓演员翟玉俊演唱《杨家将》,风雨无阻,请君早临”。当一开场,书场爆满,其它书场都零零落落甚至空荡无人。于是这些书场说书的,见这个翟玉俊很年轻,又是“玉”字辈的,谁也没见过他,便凑帮来找他“盘道”。那意思是说,在这里说书演出必须要有门有派、有师有徒,任何人随随便便就来演出那是不允许的,不然会被砸场子,踢盘子。翟青山从此只能赶集串镇,天津是呆不下去了。

    翟青山10岁上学时,老师给起名翟玉俊,现在唱西河大鼓,这名字里的“玉”字可不应该用。因为在唱大鼓的门里,要拜师排辈,“玉”字辈辈份很高,那怎能随便用。他思索用什么名字为好,他想俊玉就是美玉,美玉产于青山峻岭,于是改名“青山”。另外,要打算吃曲艺这碗饭,必须正式拜师。就这样于1927年秋,在北京由赵凤蒿资助,梁德贵引荐,同魏德祥一起,同时拜田玉福老先生为师;白云鹏是保师(白是田师兄)。田老师给翟青山起艺名翟德林。鼓书门里的辈份是这样的:

     

    祖师

    苏昆山

    四门

    梅自清青云峰 胡鹏飞 火赵子

    五股

           

    五龙

    姜守义孔会文 姜守旺 王会武 肖龙江

    八元

    (共八元)史占元 王明元……

    刘玉昆王玉珍 田玉福 杨玉荣

    翟德林(翟青山)

    石长岭吴长宝

     

    梅门五股的“辈”字是“守、会、龙、元、玉、德、长、树、华、荣、成”,翟青山师父是田玉福,师爷是史占元,师老爷子是肖龙江。田玉福唱俏口木板大鼓,最擅长演唱的节目是“六部春秋”:《左传春秋》、《吴越春秋》、《英烈春秋》、《金盒春秋》、《走马春秋》、《剑锋春秋》。这“六部春秋”只有这一派独有,翟青山很快学会了其中四部,即:《吴越春秋》、《走马春秋》、《金盒春秋》、《剑锋春秋》。田老师向翟青山说明,以后不管去哪里说书演出,遇有盘道者,第一:说明师承三代;第二:说明鼓、板、扇子、醒木即可。

    翟青山为和艺友密切关系,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有利于在社会上作艺谋生,在1928年前后,共拜了三拨把兄弟:

    第一拨:大哥孙德发、二哥孙德元,三哥翟青山、四弟魏德祥;

    第二拨:大哥常兴旺、二哥常德山、三哥翟青山、四弟周福兴;

    第三拨:大哥赵凤蒿、二哥梁德贵、三哥翟青山、四弟张瑞祥。

    还有一些人与翟青山关系密切:

    刘玉昆(18981952),盲人。原籍山东乐陵,流落到安次县柴孙洼村。因其胳臂比常人为短,得外号“短胳臂刘”。后拜大兴县韩营村井先生为师,学算卦和演唱鼓书,在后又拜安次县下营村王明元为师,此时王明元已故,是其侄子也是鼓书艺人王玉珍代收,刘玉昆嗓音宏亮、清脆,在安次、大兴、通县、武清一带极负盛名,成为一大名家,曾先后在大兴县垡上营村、安次县柴孙洼村、古县村、北店上村等处,办班子弟班,教唱西河大鼓落腔调。翟青山最初学艺即师从刘玉昆(没正式拜师),刘玉昆到翟青山家乡一带演出,长期吃住在其家,并负责演出领路,如此建立起深厚感情。刘玉昆虽未正式收翟青山为徒,却倾其所会,教唱翟青山。刘玉昆在其所办子弟班上,把原来的伴奏只有三弦,又加入了四胡、二胡和扬琴,故更名为“五音圣会”,又名“五音会”、“五音大鼓”。

    李德全,翟青山的表兄弟,大兴县米庄人,是翟青山开始学唱曲艺的老师。

    王德臣,又名王起兆,弹得一手好三弦,于1930年前后曾为翟青山伴奏。

    张岐山,大兴县牛房村人,1934年冬到天津一定要拜翟青山为师,翟认为彼此年龄相近,都是兄弟,何必走拜师形式,于是便教唱“单琴大鼓”。张很聪明,学得很快,在演唱中张与当时天津军阀石友三的七姨太姘居,差点被石友三干掉,回牛房村家中,后被治安军杀害。

    谭德林,大兴县米庄人,演唱西河大鼓和落腔调。

    周嘀咕,此人开轿子房,翟青山演奏扬琴是他教的。

    翟青山的这些结拜兄弟及友人,都是当时京南一带的民间艺人,其中不少是盲人。他们虽生活在社会最底层,但却身怀绝技,或演唱或演奏或占卜算卦,并以此为生。在这个群体里,彼此毫无保守,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翟青山在这些人中逐渐成为佼佼者。第一,会演唱的曲种多;第二,会的唱段多;第三,嗓音甜润,悦耳动听;第四,所会的乐器多;第五,虚心好学,待人以礼以诚,在曲艺界各派各系、年长年少中关系都极好;第六,人长得伟岸、英俊,讨人喜欢;第七,乐善好施,救人于危难之中。

    1928年秋,翟青山约孙德元第二次去天津卫三角地“回四把”书场演唱西河大鼓,场场爆满,颇受好评。翟青山的演唱艺术受到同行和听众的肯定,由其师叔杨玉荣的引荐,收了开山门大徒弟石瑞(通县田府村人),翟青山为其起艺名石长岭,后来给他师爷田玉福伴奏,再后来去了东北在那里红极一时。1935年春节翟青山又收了表弟为徒,艺名吴长宝,后来吴长宝扬琴演奏极好。再后来,翟青山收通县水南村沈青为徒,前后共收徒17人。 

    翟青山长子翟万盛(1930198910岁从父学艺,12岁随父作艺,1950年与其二弟翟万兴(19351994)一起拜张起荣为师,其艺名翟万盛为翟连普,翟万兴为翟连樵。1951年其父翟青山去世后翟万盛承父业,在天津人民广播电台和中行广播电台演出(那时电台是直接播出)。演出书场有谦和庄、下瓦房、郑庄子、塘沽、恕德里、杨宝林等处。演出主要曲目有“四部春秋”。1953123日,兄弟二人正式参加了天津人民广播曲艺团。当时团长是王济,演员有马三立、郭荣启、小岚云、王玉宝、李润杰、程玉兰等。翟万盛、翟万兴兄弟二人,在1956年演播了《左传春秋》、《吴越春秋》,还编演了一些新节目,如《打黄狼》、《百生会》、《吹牛腿》等。1960年困难时期,翟万盛响应党的号召,下放回家参加农业第一线,1989年去世。翟万兴后调到天津市曲艺团、南开区曲艺团拉四弦和教唱琴书,后又调到中国北方曲艺学校工作,1994年病故。

    翟青山在艺术上广学百家,博采众长,除了正式拜师的田玉福外,还有刘玉昆及众多的艺人都是他的老师。时时演出即席博引,即兴发挥,穿插借用,可称达到出神入化境界。这时翟青山又酝酿开创一新曲种,经构思成熟后,便以先前他自己所创造的“凤调大鼓”为基调,广泛吸收多家曲种之精华,再创造,再加工,再提高。经反复探讨、反复试唱,不断丰富、不断润色,得以升华。就这样形成一种全新曲种,于1933年正式定名“单琴大鼓”。取意其伴奏是以扬琴为主之外还有四胡、鼓、板等有如“单弦”、“木板书”等之名。“单琴大鼓”属板腔体,一板三点,是四分之四拍。翌年夏在天津仁昌电台试演播唱,获得极大成功。从此,在祖国灿烂的艺术百花园中又绽开了一枝艳丽新葩,独树一帜,享誉曲坛。于是,个个电台主动邀请翟青山去演唱,待遇优厚。这一时期,他同时在仁昌电台和青年会电台播唱,每唱一段四十分钟,其它时间在去书场,每月收入相当可观,在当时曲艺界里令同行们瞠目咂舌,羡慕不已。

    1935年,百代国乐公司聘请翟青山灌制“单琴大鼓”唱片(当时只有老式留声机,其唱片也是很大的老唱片),其中有《三世情缘》、《乱点鸳鸯谱》、《刘二姐拴娃娃》、《花魁女》、《蓝桥会》、《捡棉花》、《小寡妇上坟》,其伴奏是魏德祥打扬琴,于少章拉四胡,其唱片很快传遍全国。

    翟青山天生一副好嗓音,甜润宽厚,婉转自如,高音不噪,低音不浊,其嗓音微有沙音,被广大听众誉为“云遮月”。每当在电台演出,街上行人多止步,聚集在各大商号门前扩音器旁静听;在书场演唱,听众提前爆满;在庙会上演出,听众如潮,拥街塞道。因“单琴大鼓”深受广大听众肯定与热爱,当时不少曲艺艺人放弃原来自己所演唱的曲种,改唱“单琴大鼓”。据回忆这些人有:李德全、常德山、孙起声、张岐山、张瑞祥、康荣起、魏德祥、孙德允、常兴旺等,就连他的老师及老师辈的人也搭配着演唱“单琴大鼓”,如田玉福、刘玉昆等。就这样,“单琴大鼓”创始于天津,流行于北京、天津、唐山、张家口、保定、秦皇岛、山海关等华北广大农村,可以说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于是广大群众盛赞翟青山为“单琴大王”、“鼓书泰斗”。

    翟青山在创始“单琴大鼓”的同时,对其伴奏也探索改进。原来的曲艺,多以三弦伴奏,由于三弦音量过大,影响演唱效果,后来试着改用扬琴。当时的扬琴有两种,一种是蝙蝠形的,演奏广东音乐专用此琴;另一种是三角形的,即梯形,其音域一样,上面有两排码,每排八路,每路四弦,总共六十四根弦。音域较窄,不能满足演唱“单琴大鼓”的需要。于是,翟青山将每码的八路,该作九路,加上高音四弦,低音四音,改为七十二弦。这样就能满足“单琴大鼓”的音域需要,演奏时也不再用“借音”了。后来的扬琴改革即始于翟青山的创意。

    翟青山解放前演唱的长篇大书曲目有:

    《杨家将》、《呼家将》、《回龙传》、《黄凤配》、《前后七国》、《走马春秋》、《英烈春秋》、《金盒春秋》、《剑锋春秋》等。

    小段:《蓝桥会》、《乱点鸳鸯谱》、《三世姻缘》、《花魁女》、《单刀会》、《战长沙》、《华容道》、《小寡妇上坟》、《三度林英》、《大上寿》、《苏三起解》、《观古画》、《探病》、《捎书》、《小拜年》、《捡棉花》、《刘二姐拴娃》、《吹牛腿》、《罗成托梦》、《告狸猫》、《小王打鸟》、《出塞》、《杜康造酒》、《小姑贤》、《天雷报》、《玉堂春》、《鹦鹉学诗》、《坐楼杀惜》、《翠屏山》、《狮子楼》、《借东风》等共七八十段之多。这其中有不少是他自己编写的。

    解放后的新唱段有:《小二黑结婚》、《王贵与李香香》、《杨靖宇殉国》、《夫妻识字》、《百万雄师过大江》等。1950年天津电台文艺部的孙同志(女)送给一些资料,翟青山根据这些资料编写成新唱段《七七事变》、《枪毙恶霸袁文会》、《抗美援朝》等。

    翟青山所演唱的书词,不少是参照古书原著自己编写,还有只草列提纲(艺人术语称“梁子”)的,即席发挥,现场演唱。

    翟青山演唱所会的曲种有:西河大鼓、落腔调、木板书、乐亭大鼓、平谷调、五音大鼓、莲花落、悲调、梅花大鼓、东北奉调、俏口木板大鼓及自己创始的凤调大鼓、单琴大鼓,还有大量的民间小调、民间乐曲、民歌如《小放牛》、《送情郎》、《凤秧歌》、《农家乐》、《妓女告状》、《光棍苦》、《寡妇难过》、《思春》等。后来还涉猎到京剧。

    翟青山所演唱的书词,不少是参照古书原著自己编写,或只草列提纲(“梁子”),即席发挥,现场演唱。

    翟青山解放前曾播演过的电台有:仁昌电台、青年会电台、燕声电台、冀东电台、伯力电台、增茂电台、胜利电台、中央电台。

    解放后曾播演过的电台有:天津人民广播电台、中行电台。

    所演出的剧场有:小梨园、大观楼、吉祥剧院、燕乐戏院。

    同台演出的演员有:白云鹏、小彩舞、孙书筠、石慧茹、曹保缘、马增芬、程玉兰。每去吉祥剧院演出总是底场(压轴)。

    所演出的书场有:北京三处;天津的三角地、老三不管儿、地道外、小树林、唐家口子、小王庄、谦德庄、三义庄、北塘、下瓦房、郑庄子、恕德里、杨宝林等;走遍了通县、安次、武清、永清、大兴、香河、宝坻、蓟县等地的主要村镇和庙会。

    翟青山所会演奏的乐器有:三弦、二胡、四胡、扬琴等。

    先后为翟青山伴奏的艺人有:孙德元、李德全、王德臣(王起兆)、魏德祥(魏振廷)、吴长宝、于少章、张瑞祥、焦长海、翟万盛、翟万兴、石长岭、沈青。

    日寇侵华期间的1943年,多次去河东(即运河以东,当时为冀东解放区)、1944年到冀中解放区为广大军民演唱。

    1948年冬,通县一带得到解放,这时解放军包围了北平(北京),各村都住满了解放军,翟青山曾多次为驻扎在这一带的解放军四十军、三十八军广大指战员演出。1949115日天津解放,四十军军长动员翟青山去天津电台工作。于是翟青山127日到了天津电台,受到台长鲁狄热情接待,后便在天津人民广播电台播唱。与此同时,也在中行电台播唱。电台播唱之余,还在河东地道外、清河茶社演唱。所唱书目,除传统段子,还编了一些新唱段。1951126日除夕夜,天津电台播出了四个小时翟青山单琴大鼓专场。

    万恶的帝国主义把毒品大量输入中国,赚取我白银外汇毒害我国民身心健康,翟青山亦染上吸毒恶习。解放后政府禁绝毒品,翟青山被“烟后痢”夺去了生命。年近48岁。

    翟青山是个普通农民的儿子,却在曲艺事业上做出了极大贡献。他虽只有小学“半年级”文化水平,却通过刻苦学习汲取和掌握了大量的民间音乐精华,并学会、开创了充满艺术生命力的曲艺新曲种。单琴大鼓就是他所创造的震惊艺坛的艺术奇葩。翟青山的艺术创造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翟青山被广大听众誉为“单琴大王”、“鼓书泰斗”,翟青山无愧于艺术大师的称号。

     

    单琴大鼓的渊源

     

    从清朝晚期道光、咸丰年间开始,在北京周边地区流传着一种民间曲艺乐亭调。乐亭调和当地的民间小调不断融合,于是便逐渐衍化出各种流派的曲艺曲种,在京东一带就形成了大口乐亭调,也就是京东大鼓;京北出现了平谷调;京南则出现了落腔调、西河大鼓,也就是小口乐亭调的一个支派。大口乐亭调和小口乐亭调的区别,主要是尾音的不同,大口乐亭调为直腔,尾音长;小口乐亭调尾音向下甩,有变化而短。当时的曲艺艺人盲者为多,他们为了生存,拜师学艺学唱学伴奏,辗转于农村集镇、庙会演唱,被人称为“说书的”、“唱大鼓的”“弹大弦子的”。1920年前后,在大兴县垡上营村、安次县的柴孙洼村、古县村、北店上村开办西河大鼓子弟班,教唱西河大鼓、落腔调。其伴奏由原来的三弦,又加上了二胡、四胡、扬琴,定名为“五音圣会”,又名为“五音会”、“五音大鼓”。

    翟青山创造“单琴大鼓”之前,先创造了“凤调大鼓”(因创于通县、大兴凤河两岸,非东北的奉天大鼓,也不是魏喜奎所唱的奉调大鼓,更不是马宝山唱的奉调大鼓)。在“凤调大鼓”在吸取众家之长的基础上,翟青山又创造了“单琴大鼓”这一新曲种。单琴大鼓改以前以三弦伴奏为主,而以扬琴伴奏为主,更突出了演唱者的演唱。于1933年正式命名,1934年于天津仁昌电台试演成功,同时,对伴奏乐器扬琴也进行了成功改革。

    翟青山创造的“单琴大鼓”曲调悠扬,行腔优美,演唱有“擞儿”,悦耳动听,深受广大听众喜爱和同行们的赞许、尊重。所以不少同行都改唱“单琴大鼓”,就连翟青山的师父田玉福也搭配着演唱“单琴大鼓”。每逢电台播送翟青山演唱的“单琴大鼓”,商号门前都聚拢大群听众静听,很多人也能跟着哼哼几句,真正做到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单琴大鼓”的诞生是曲艺界的大事,翟青山创造的“单琴大鼓”把我国的曲艺事业向前推进了一步,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2005年春

本文共有评论 0 篇︱查看本文的评论
 相关文章
 [中国书法发展史]完成书体演变的魏晋书法    2063 次 2008/6/18
 中国画技法创新之我见    6036 次 2015/6/17
 魏增宇 听李铎谈书事    2957 次 2012/2/9
 [中国书法发展史]存唐遗风的五代书法    2046 次 2008/6/18
 崔翁墅 赏《通州八家作品集》    2347 次 2012/5/22
 
  • 网址:http://www.chinanwa.com 电子邮箱: 1009068986@qq.com
  • 版权所有:  网络作家网 『 中网协 』
  • Copyright ◎ 2003-2020 www.chinanw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297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