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雨的云七十年感怀短文700篇》
第259篇 不念《总理遗嘱》了
小学时每星期一早晨和星期六下午,都要背《总理遗嘱》。全校师生一行行站着,面对孙中山先生的遗像,立正、脱帽、三鞠躬、唱国歌,然后由校长领着全体一同背诵《总理遗嘱》。
校长先念第一句:“凡革命四十年”,以后便大家和着声调和节奏一起背,犹如宣誓仪式,一片嗡嗡声,听不清念些什么,越念越快,像是z在赶着时间念完。
最后一句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声音特别大,念完了这一句好轻松呵,“革命尚未成功”我们的纪念可是大功告成了,齐舒了一口气。最后那句写在遗像两旁的对联上,大家都看得见。所以我只知道这前后两句,其它都是一片嗡嗡声。
平日也常常去礼堂上面玩,看得清《总理遗嘱》是什么内容,但从来没有仔细看过。也许校长自己也记不得说些什么,和我们一样动动嘴巴发出嗡嗡之声而已。念《总理遗嘱》,其枯燥比那些年代的早敬、晚敬有过之而无不及,一个个搔首挠耳盼着早早念完。
那时还有《公民》课,内容是“三民主义”“五权宪法”,讲民主民权民生的道理。年纪小根本不懂这些,也没有兴趣,都是应付考试,临时抱佛脚。
有一次听收音机,偶尔听到收音机里呼叫“蒋军弟兄们,蒋军空军弟兄们……”,觉得挺新鲜的。哪想到,收音机连着楼下店面的喇叭。楼下的人赶紧跑上来,才把收音机关掉。是出于好奇心。后来收音机被没收了,再也不能满足我的好奇心。
风声渐紧,一片片愁云惨雾;到处人心惶惶,日日是传言风语,还有许多稀奇古怪的事,什么公鸡下蛋,人长尾巴,石头说话……一人传虚、十人传实。
又有老人说,天有异象预示着龙争虎斗。那些年贪污腐败严重,天怒人怨,百姓盼明君,啊,要改朝换代了。有人信,有人不信,有人妄言便有人妄听。我不懂什么龙争虎斗,听到收音机里的喊声以后心里才有些明白:政府岌岌可危,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朝不保夕,这才相信真的是要“变天”了。
最后一次《公民》考试可是非常轻松,大家都把书拿出来抄。阎王脸的校长平日盯的好紧,这次竟然没看见他影子,连我这最胆小怕事的也从书桌下面把书拿出来抄。
并不是空穴来风。暑假中彤云密布的一天,果然四周的山上有零星枪声响起,街上的行人越来越少,商店一家接一家把门板上起来。大白天从来没有这样安静过,街上几乎没有行人,只闻远处稀稀拉拉的枪声。后来才知道,是邻近的游击队进城。
几个小时后偶尔有楼窗打开,伸出半个头来,左瞧瞧右望望。我也时而把窗打开一点,看看街上有些什么变化。渐渐有人交头接耳,有人走路急急的,有人小跑。再渐渐的,有人拿着红纸绿纸,还有人抬着桌子拿着凳子拎着浆糊桶。没见持枪的,是一种说不出的气氛。
街上的行人越来越多,有人手里拿着小红旗,小绿旗,一伙伙来回走动或奔跑。下午街上的行人越来越多,有些店门打开了。第二天,街上的商店几乎全开门了,有的还挂上了五星红旗。旗是自己做的。
有人来发做新旗的图样。我家是哥哥拿三角板摆弄出来的。每家的旗不太一样,有大有小,角有钝有锐。
暑假后的第一天早晨改升五星红旗,也不背《总理遗嘱》了,公民课不上了,校长不再到处东张西望。大礼堂摆了许多长条椅子,公民课改成了政治课,全校老师同学一起在大礼堂听课。
是新来的 老师,课的内容很新鲜,有些是从来没听说过的,有“自由”“民主”“解放”“人民民主专政”“一边倒”“实事求是”等。
考试的时候不要死背,我第一次考试政治竟然得了78分,全校三个年级中是第二名。其实大多数是是非题(+)和(-),和选择题(1)(2)(3),都是猜到的。
哪知因为成绩好惹了麻烦,非选我当班长。更麻烦的是还要开汇报会。人家班里是一件件好事,我那个班却没有。我正为难时副班长说话了,他和其它的班一样也说了许多,毫不比别的班逊色。我奇了,怎么我一点都不知道。于是我主动“让贤”了。
学校天天早晨锣鼓喧天跳秧歌舞,还演戏,还去乡下帮农民插秧。农民奇怪,城里孩子穿得干干净净跑来干吗。农民怕糟蹋他们的东西,并不欢迎。
也有人不习惯,一时转不了向。一个说话一字一眼穿深灰色长褂,戴有许多圈圈近视眼镜的代数老师,在课堂上大发牢骚:“教了几十年书算是白教,变成了工人!”
五十年代中期,商店货柜背后的人,穿着翻领束腰的蓝色列宁装,盖住里面笔挺的毛料西服,看样子是老板,如果叫他老板他会生气,掏出红红的会员证给人看:“不要叫我老板,我是会员,我这会员证可以进工人文化宫呢!观念完全变了。
几年后下放农村插队落户时,许多文化人想转成工人编制。轰轰烈烈的年代,知识分子瘪了、不光彩了,工人吃香了,人家叫自己知识分子心里挺不是滋味。
现在呢,你称人家老板,他会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如果是个女的,叫她老板娘都不一定高兴,人家喜欢“老板”这两个字。
当年站在玻璃柜台后,西装外面罩着列宁装的人,了不起算个夫妻店的老板,现在多如牛毛,还没有人叫他们老板呢,现如今眼目下老板身上罩上了一层红光,有些工人不喜欢这个十分光彩的称呼了。
知识分子变得荣耀了起来,有人没有文凭还去弄个文凭,假的也行,知识不多也爱胳膊里夹着一本厚厚的书,不像那个年代文凭是“烫手的山芋”。忽然想起那个代数老师不乐意变成工人是颇有远见的。
常想起那时的“大课”,一个个很少听见的新名词,“民主”“自由”“实事求是”……都好吸引人,现在也还充满着魅力。可惜现在不怎样吃香了。自从不念《总理遗嘱》以来的这六十余年的历史演变,凡经历过的老人回味起来都颇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