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 络 连 接 世 界

会员管理
 带雨的云 558
 王风 372
 作协推荐 307
 运河散人 263
 零度 261
 古月重升 210
 郑永涛 173
 张天珍 169
 轻舞飞扬 154
 孙新坤 154
  •  第二种忠诚(中篇小说...
  •  第十二章 山神土地...
  •  第十一章 除魔告城隍
  •  第十章 都城隍判官互...
  •  第九章 化梦点才子...
  •  第八章 化梦点才子(...
  •  第七章 遇仇人禅定...
  •  第六章 与地藏菩萨对...
  •  第五章 悟德收妖僧
  •  第四章 乱法坛悟德羞...
  •  楼梯寄情
  •  她说什么了
  •  吴稚晖何许人也
  •  《爱,能勿劳乎?忠,...
  •  枫叶的招摇
  •  自在杨花
  •  “地坛”的魅力
  •  田间小路
  •  人散茶已凉
  •  发自病榻的心语
  •  浅伤
  •  溱沁
  •  孤煞
  •  梦魇
  •  奈何
  •  道
  •  淡然
  •  天道
  •  超脱
  •  英雄决
    当前位置:首页   文学在线 >> 网文精选 >> 媒体叹中国诗歌衰落:诗人由万众景仰变成神经病
  • 媒体叹中国诗歌衰落:诗人由万众景仰变成神经病
  •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作者: 吴文召 日期:2012/6/25 阅读:1395 次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赚钱,是最重要的。人想活下去,必须赚钱。而写诗恰恰相反,它需要人安静的坐下来,去品味这个社会。你可以想象一下,当你周围的人都在忙于赚钱的时候,你是否还有定力坐下来去写诗?"先锋诗人王松预测说,诗人想通过出版诗集或者写诗换稿费生活的可能性基本接近于零。

      我们的时代,不仅写诗对于诗人自身而言,无法满足物质需求。社会对于诗人的评价也由万众景仰变成了"神经病"。

      大学生写诗:融入对生活的思考

      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院长陈义海曾感慨:"现在很少能发现大学生会写诗的了。手机、网络进入生活之后,大学生阅读的时间大大减少,也不愿意沉下心来读经典,缺乏崇高感和敬畏感。有人说现在的孩子更浪漫,但我觉得上一辈人才更浪漫。现在大学生不会写诗、不会欣赏纯音乐,喜欢实用、娱乐,怎么能谈得上浪漫呢?"现代大学生到底还有多少人在写诗?

      近日,中国新闻周刊网记者联系到了安徽师范大学江南诗社。江南诗社成立于1983年,先后培养出二十多名全国著名诗人。其社刊《江南诗刊》(原《冷风景》),在全国的民间文学刊物中享有极高的知名度。谈到诗歌创作,曾担任诗社社长的余敏认为大学生写诗,是因为喜欢文学才走进诗歌:"因为喜欢文学,继而接触了诗歌,慢慢的一种天然的情愫就在我心中诞生了。我开始尝试写诗,就好像田地里的瓜熟了,需要别人去采摘一样,一切来的顺其自然。我一直坚持,将诗歌作为心灵的一部分,写诗便是和自己的心灵相互对话。我想面对自己,我们完全可以拆除一切束缚,本真、深刻、慈悲,这是我面对内心的态度,也是面对写诗的态度。"

      在周江华的大学生活中,读书、写诗、探讨诗歌占去了他上课以外的绝大部分时间。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网,最开始写诗的人是因为得到表扬:"不否认初期写古体诗部分是附庸风雅,毕竟在一堆还读不懂古诗的孩子眼里能写古诗,并得到老师的表扬,是一件很牛气的事情,虚荣心得到很大的满足,"周江华认为大学生写诗应融入对生活的思考,他总结写诗有三种好处,一是对自身的一种审视,或者说是审判;二是对社会百态的关注和持续思考。三是诗歌可以挽救自我,有助于自我疗伤。

      尽管现在写诗的大学生日益减少,但中国作协成员、中国新时期朦胧诗派的代表诗人梁小斌认为,未来伟大的诗人会在校园里产生。

      女诗人写诗:最喜欢"自我挎问"

      柳哲发表的《女诗人的北漂人生》中详尽道出了北漂诗人王采玲的生活状况。为了实现文学梦,王采玲孤身一人从安徽老家来到北京,住过各种各样的地下室,过过无数个没有暖气的冬天,至今仍孤身一人。沉重的生存压力,慢慢的抹去了王采玲诗人的灵气,写出来的诗歌也慢慢没有原来具有才情。

      著名女诗人安琪针对女诗人写诗说:"伍尔芙有一句表述如此中肯的切入诗歌的命脉,她说,人类原始的冲动是向着诗歌的方向的。而生理学也告诉我们,女性较男性更具备人类原始的冲动。如此看来,是不是诗歌的优秀者都由女性包揽了呢?事实当然并不如此,事实却是,优秀女性诗人在中国当下的比例,远远低于男性诗人。"

      阿B作为女诗人群体中知名的活跃分子,其创立的"干草部落女诗人公社"经常组织当代女诗人用绘画、雕塑、诗朗诵等形式,展现女诗人寻找精神家园的心灵轨迹。她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网:"女性诗歌写作开始于自觉与醒悟,其写作诉求主要是关爱、分享与自我挎问。"她认为女诗人与诗具有相同的阴柔特质,女诗人写作最喜欢爱情、亲情和自我三大主题,"无论时代的变化还是现实对诗歌提出的崭新课题,都无法彻底的改变女性诗歌内容的大致走向--自我空间、情感空间。因此,女性诗歌过于忧患、敏感、自怜的状态既是女性诗歌的特点又恰恰是女性诗歌无法缝补的伤痕,它对女性诗歌以及诗歌整体的建设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如今周围的人都在忙于赚钱,独立自主的女性自也不可避免,很少难静心写诗。对此,阿B不无忧虑地说:"当代诗坛,依旧没有摆脱物质拥挤,精神密不透风的市井气,诗歌的随意化,网络化,口语化影响诗歌的深刻与高贵,所以诗人越来越没有了风度。我们不得不偶尔反思一下大众娱乐替换个体抒情的好处是什么?现代文明的土壤究竟适合什么样的诗歌存在?换句概念,什么样的诗歌令当代诗坛的繁荣真实可靠。"

      青年诗人:写诗会变穷但不放弃

      他们是在大学之外的写诗群体,他们没有了象牙塔里的青涩,但依然年轻代表着未来,或者简单归之为"青年诗人群体"。许多余就是其中之一,作为80后,他在《诗歌周刊》担任执行主编。

      许多余理解的青年诗人气质是,"直接、纯粹、热情、智慧,生命力旺盛,处处闪烁着人性的光辉。"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网说,"不论古代,或者现当代,诗人都是一个最善良的群体,他们不懈地追求真理,勇于担当,肩负公平、正义和良知,爱国,忧民。"许多余的乐观在谈到现代诗人生存现状时变得不适,他说现代诗人"不被认可,被世人不齿,被认为偏执和不务正业,有些怨恨的说,这难道不是因为世人的价值观出现问题了吗?"

      但他也反思自己曾带着功利主义去写诗,"我上中学时家里很穷,每星期的生活费只有5-10元人民币,而我发表第一首诗歌的稿费是50元。直到后来,诗歌的现实处境每况愈下,我想抽身时,发现自己已经完全深陷其中无法自拔。"现在的他也写小说,但写小说疲倦了又写诗,"从精神层面来说,写诗只会让我变得更敏感更尖锐;同时在物质层面只会变得更贫穷。"

      但诗歌已成为许多余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诗歌目前成为我寻找可能丧失的语感和语言灵敏度的某种介质。打个比方吧,就像一个女人,我始终坚贞不渝地爱她,不管她会(或已经)给我带来了多少沮丧和伤害,我还愿意被她伤的更深。"

      官员写诗:古今官员写诗之风从未断

      第五届鲁迅文学奖,将诗歌奖颁给了车延高,他的官员身份迅速成为网民和媒体关注的焦点。其以女星徐帆、刘亦菲为主题创作的口语化诗歌更是为网民津津乐道,被称作"羊羔体"。

      官员写诗,在今天为什么会引起关注?现任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办公室副主任的陈廷佑,同时也是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业余时间酷爱写诗的他并不认为官员写诗是稀罕事,"古代写诗的大部分是官员,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都是。因为作为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诗歌是必须的考试内容。不会写诗,写不了好诗是不会做官的。所以,官员写诗在古代是很普遍的。"即使在当今中国诗坛,官员写诗也不计其数。"前任主席江泽民、总理朱镕基,这些学理工科的领导人都会写诗,还是写古典诗歌,足见文化修养之深。官员写诗、官员会写诗这是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这是无可厚非的现象。"

      虽然,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地方官员,写诗之风从未断绝,但与古代备受推崇不同,现在社会上对"官员写诗"颇多争议。在陈廷佑看来,"现在中国选拔官员的制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阶段的中国官员选拔制度,传统文化素养不再作为重要的考核部分。很多官员的文化素养,特别是诗词素养缺失,有的官员身上霸气、匪气多于文化气,不会写诗变得正常。"

      著名作家蒋子龙力挺官员写诗,称现在好的诗词依然产生于官员、经济学家,或者是企业家,而非专业的学者、作家。陈廷佑也提倡官员要写诗,但要写"好诗",他反对官员发表不讲平仄格律的"假冒伪劣诗词"和误导子孙后代的所谓毫无章法可循的诗歌。他说,"中华文化不能'转基因'。"

      草根写诗:原始的抒情和单纯

      在"主流写诗"之外,还有哪些人也在诗坛默默耕耘?阿B说:"介于知识分子写作和民间写作之间的群体--'第三条道路'的诗人,谯达摩、莫非、树才、牧野、严家威、庞清明等,目前正活跃在当代诗坛上。"

      同时"打工诗歌"与"网络诗歌"创作也不可忽略。其中"打工诗歌"的动力来源说明农耕文明与城市文明视野互换下的陌生、新鲜和冲动感,"打工诗歌"群体被确定是他们原始的抒情和单纯。诗歌可以是每一个个体,无论他是谁。而"网络诗歌"群体的出现是一种必然,便捷的发布途径是个体精神内在抒情的最好通道。虽然鱼龙混杂,但就诗歌的写作方式无可厚非。"

      著名作家赵本夫认为,诗歌是最快捷的表达方式,可以直白地表达一个人的情感,例如在汶川地震后震出现的"不会写诗也写诗"的现象,许多灾区的农民也以诗歌来表达情感,看上去就像顺口溜,但不能否认,这是一种情绪非常饱满的表达,是不由自主的。

      中华诗词学会驻会名誉会长郑伯农说,"诗词界的人没有什么专业诗人,都是业余写诗词,这大概是传统,屈原也不是专业诗人。"重振中国诗歌精神,任重而道远。(文实习生/吴文召)

     

    媒体叹中国诗歌衰落:诗人由万众景仰变成神经病

    陈廷佑诗词书法

      陈廷佑

      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现任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办公室副主任。河北省深州市人,1954年出生,1972年参军,1985年转业到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自幼由父兄启蒙,学习古文诗词;后法乳萧劳、孔凡章、启功、林锴诸大家。几十年创作、发表大量诗词、散文、随笔、特写等作品。诗词专著《西抹东涂集》由线装书局出版;诗文集《诗文骈翼》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陈廷佑作品选读

      七律观沈鹏先生书展

      2011年8月16日

      行能豪健草能狂,佳什新挥老更苍。

      一任毫锥中并侧,百般锋颖露时藏。

      诗书联辔堪珠璧,韵墨同伦继汉唐。

      出入凡尘真巨匠,耄期不倦弄晴光。

      哭利锋

      伊人去後雨霏霏,解意长天亦泪垂。

      忍顾卓刀泉脉永,悲侵太液月晖迟。

      庸流不识阳春雪,俗子徒夸白玉姿。

      从此尘心归淡泊,登临应是断肠时。

      看爹娘遗像

      爹娘是我眼中佛,朝霭春晖报未多。

      千里烧香寻古庙,何如敬此两弥陀!

      阿B

      阿B,真名毕翼。曾用名亦水。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学历,现为北京传媒科学研究院院长。北京佰家佰秀家饰品工作室总策划。北京树.凤凰文化创意工作室总策划。

      60年代后生人,以醒来的干草自居。恩泽于母亲的调教,善于创造与修饰,艺术与现实中追求特别与大自在。穿梭于电影院或麦田、街道或菜市场之间亦或光线之间建设自我。向往非洲和印度。以善结善缘,以平常心看淡过往。

      1986年开始创作,先后在《诗刊》、《诗人》、《作家》、《诗神》等刊物上发表作品。部分作品入集《由来游去》、《跨域时空的想念》、《干草部落》等诗集。1989年成为中国作家协会吉林分会会员;中国装帧协会吉林分会会员。先后进修过吉林作家文学院、北京鲁迅文学院。北京干草部落女诗人公社发起人。原北京阿币休闲城策划创始人、90年代娱乐经营文化概念--心情调养最早倡导者。曾做过报社记者、美编、电视台编导、策划、休闲城经营者。曾在人民大会堂、北京饭店以及左岸公社等策划过多场新闻发布会和诗歌朗诵会。参与组织《创造在中国》07全球首届"中国汉语诗歌"诗人作品手稿拍卖活动。

      代表作:《躺在温泉里读谁的诗》入选《2011年中国诗歌排行榜》阿B文集诗歌集《以醒来的方式》散文集《疼痛之美》出版中阿B日记《可以照亮内心》和纪实小说《守寡岁月》在整理创作中。

      阿B诗歌作品选读

      把尖叫挂在两耳之间

      --新世纪干草部落的声音之二

      一旦选择尖叫我们别无退路

      起码生活的北斗星已高悬在久仰的树杈上

      落日下流浪的孩子双脚粘满城市的垃圾

      肮脏的目光里正在滚动着一丝渴望

      无助而胆怯的渴望向着我们大胆地爬来

      天那我们不止一次这样尖叫过

      我们的眼睛无法躲过扑面而来的灼伤

      这些被春天叫醒的干草们张大干渴的咽喉

      隔过时间企图收听自己清脆而坚强的叫声

      拎起自己瘦弱的两耳时春风已在他乡招摇

      有关战争的话题在城市与城市之间闪电一样炸响时

      一双宗教的泪眼一个文明的头颅在春耕下对天绝望

      看来我们无法聆听全世界的风吹草动

      我们不过是几棵醒来的干草而已

      2003,3.12午夜第1稿(上文为节选)

      许多余

      1983年生于安徽金寨,诗人、小说家、学者。著有《最后的盛典》《笔尖的舞蹈》《文学是个什么玩意儿》《远方》《拆迁》《小秘密》等。现自由写作。兼任《特区文学》《南风》等杂志栏目主持,《诗歌周刊》执行主编。

      许多余作品选读

      月光火车

      窗外翻飞着洁白的飘带

      无人问津的乡间小路暗自起舞

      他们在表演一场盛大的舞会

      田野荒草道路柏杨橘子……

      月光让它们变成姐姐、母亲

      妹妹或者女友

      她们拥有着蛇的身子

      在我眼前赤裸

      奔跑或匍匐前行

      偶尔回头

      眷顾我麻木的表情

      池塘逶迤似乎故意

      要把一些话说的婉转

      月光不比我的灵魂苍白

      她的身体饱满的可以拧下水来

      我打开记忆的局部:

      牙齿嘴唇乳房筋络

      我企图打通所有的道路

      最终却无路可走

      2011.12.10-11许多余写于舟山临城新区舟旗宾馆(诗为节选)。

      江南诗社

      成立于1983年,在近30年的发展中,江南诗社作为安徽师大唯一的纯文学社团,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在20世纪80、90年代校园诗坛拥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是这一时期大学生诗派的重要创作力量。这一时期的代表诗人有沈天鸿、祝凤鸣、方文竹、罗巴、查结联、袁超等。江南诗社先后培养出二十多名全国著名诗人。其社刊《江南诗刊》(原《冷风景》),在全国的民间文学刊物中享有极高的知名度。社团成员都是诗歌爱好者,业余时间不间断的进行诗歌创作,硕果累累。最具代表性的成果莫过于在2004年,江南诗社参加《人民文学》举办的首届"新人"杯全国创作比赛,获得两个全国一等奖,三个全国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若干名。

      他,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留名的诗人。

      在他之前,中国诗歌以"大合唱"的面貌出现,是他开创了浪漫的独唱时代。他是诗人,是士大夫,一心报国却无力回天,楚国城池告破那一年他以身殉国,孤独地没入了滔滔江水。他是屈原,他走的那一天是五月初五端午节,从此他以爱国诗人的意义活在民族的追思里。

      屈原死了,诗人们活了下来。几千年来,"他"以各种面目出现在华夏大地上,李白、杜甫、李商隐、阮籍、曹植、陶渊明等诗人相继降世,及大唐王朝达到诗人备出的巅峰。他们或独立于战乱频仍的乱世,在自由散漫的社会环境中个性张扬,譬如阮籍;或活跃于国泰民安的盛世,在重视文化的政策环境中各领风骚,辟如李白。

      诗人们死了,诗歌在历史中不断被传唱。诗人们将自己"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还复来"的理想追求、"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的价值取向、"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家国情怀等融入到诗歌里,或给人情感共鸣,以作宣泄情绪之用;或给人以希望,让人读后发奋自勉;或在时光河流中激荡人们的内心,成为时代的精神港湾。

      那时候的诗人受万人景仰,特别是唐宋时代,诗歌受欢迎程度到了"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的地步。即使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会写几首诗的人也颇得人心。惟今日,诗人们奄奄一息。在这个以恶搞为乐的网络时代,诗歌已蜕变成一种古老的趣味。本是写诗主流的官员写诗被定位为"有时间写诗不如花时间为人民服务",优雅写作的普通人被称为"无病呻吟的神经病",反而是"梨花体"之类的口水诗入了公众法眼。被边缘化的诗人们一边质疑"诗人何为",一边满怀悲情地坚守。诗人北岛忧虑地说,"好诗人都死得差不多了"。诗人谢冕甚至认为,"海子以后,没有一个诗人能够成为代表一个时代声音的诗人。"

      可怕的是,伟大的诗歌也濒临绝唱。大多数人想不起来有哪一首"现代诗"最有代表性地感动时代,感动自己。人们关注杜甫,不是关注他的诗,而是"杜甫很忙"总是被无数人涂鸦,连汨罗江中那一位以身殉节的爱国诗人也逃不了被恶搞的命运:"屈原大叔别跳了,吃个粽子吧"。

      诗人们埋怨说,这个时代太浮燥,对传统文化太淡漠,对诗人不尊重。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积淀,我们无法完好传承也应保持基本敬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恶搞有一个底线,如同印度人不恶搞泰戈尔,希腊人不恶搞柏拉图、英国人不恶搞莎士比亚一样,我们的恶搞之风不应也不该成为常态。

      我们希望自责以自重,也寄希望于诗人自省。君不见,乱世与盛世皆有伟大的诗人。君不见,屈原披着长发,吟唱着"世人皆醉我独醒,世人皆浊我独清"。尽管我们的时代"有用论"之风兴起,写诗对于增加名利"没多大用处",买不起房也买不了车。但伟大的诗人不为权贵所左右,不为名利所迷惑,杜甫骑着小瘦驴也走出了广阔的天地。

      我们的时代还会看见"屈原"吗?我们会看见一个个伟大的诗人立于时代的潮头,引领中国诗歌重回唐时巅峰吗?我们会看到诗歌复兴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相关文章
 2009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12818 次 2009/3/6
 电视迈入“微政治时代”    1258 次 2012/3/19
 “网瘾少年”大逃亡    4682 次 2010/6/25
 英记者冒死偷拍“色情之都”东莞地下妓院[图]    1102 次 2013/5/11
 中国建“空轨”,满嘴跑火车    1197 次 2012/3/23
 
  • 网址:http://www.chinanwa.com 电子邮箱: 1009068986@qq.com
  • 版权所有:  中国网络作家协会 『 中网协 』
  • Copyright ◎ 2003-2020 www.chinanw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297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