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昱 夯歌王传奇——架设芜湖浮桥
1959年赵庆福妻子生第二个儿子十多天时,河北省交通厅杨厅长来到赵庆福家。见孔秀荣正在坐月子很不好意思。赵庆福是位快性人喜欢当面锣对面鼓直说。他见杨厅长不好开口,就对杨厅长说,有事儿,您请说,我决不含呼。杨厅长嘿嘿笑着,点燃了香烟说,唉呀,真不好说呀,赵庆福拍拍胸脯说,杨厅长,您不了解我吗?您说说,哪件事儿,我小赵song过。杨厅长拍拍赵庆福肩膀说,小赵啊,要说真有件急事儿,已经火烧眉毛啦,眼下正修长江大桥呢,在芜湖县(现芜湖市)长江处有条青 弋江,那里原来有座桥,已经塌坏了。因此呢,急需架座浮桥,好运输公粮商品等物。安徽省委很着急啊,当地人都不会搭浮桥,人家求咱们来了。唉呀呀,可你家里……赵庆福说,您把话打住,我去。杨厅长听到这铿锵有力的声音,激动地抓住赵庆福的双手说,哎呀,这,这让我咋说好呢……
赵庆福告别了坐月子的妻子,从首都机场坐飞机到安徽,然后改坐火轮船到芜湖县。芜湖果然是个好地方,位于长江和青弋江汇合处。宁钢铁路从此通过,它是安徽省东部沿江地区的物资集散中心,三刀(菜刀、剪刀、剃刀)、三画(铁画、堆漆画、通草画)久负盛名。赵庆福无心欣赏山川与名作,径直来到青弋江边。当地的主要负责人都在那里等候,也有搭棚的人员。江边堆放着杉篙和竹竿。领导立即鼓掌欢迎远方来的贵客。寒暄后立即扯到浮桥上。青弋江水很深,八米竹杠够不到底儿,领导要求,建吊桥,木桩不须夯入河底,不用时全拆走。赵庆福与领导研究后决定:吊桥造在破桥旁,在河两面各卧二个绞关(绞盘)绞住钢丝绳,用卡子卡死。绞关后面稳住后,前面钢钎砸入地下挡住。稳绞关的钢丝绳绑成十字,埋入土的部分夯实。在绷紧的钢丝绳接近水面处绑紧杉篙,在一人高处绑稳杉篙。一根接一根固定住钢丝绳。两根钢丝绳上铺平板材。板材上面使用转送皮带机,将200来斤的麻袋粮食转送过去。在河两岸各做水旱码头。麻袋转送到码头时,俩人一抬,一人一手叉腰一低头麻袋放在肩上,然后颤颤悠悠地装在运输卡车上。
赵庆福站在河堤上,叉腰欣赏着自己的创造。这时,忽然传来了长江出仓号子声。他立刻来了精神头,点燃一支烟,认真地听着。心中琢磨,运河出仓号子要比长江出仓号子接号慢,慢到一倍到一倍半,正如当年奶奶告诉他说,运河水稳,不像长江、海河那样湍急那么冲,号子就要稳些慢些。
一辆辆满载粮食的汽车轰轰从堤下驶过,赵庆福舒心地笑了。
赵庆福在1962年5月20日,响应党的号召,自愿回到盐滩,由市民户转入农民户,全家人除了他都是市民。在生产队时,他干活儿任劳任怨积极肯干,多次被评为五好社员。生产队解体后,爱人孔秀荣已退休。赵庆福年岁已大,他与爱人组建了秧歌队,健体强身心情愉快。由于扭得好,动作漂亮利落,赢得广大群众喜爱,好多人踊跃参加秧歌队。后来,领导很重视,被命名为新华办事处秧歌会一队。印制有会旗。在演唱运河号子时,使用大运河秧歌队会旗。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的和谐,通州区有很多村都来请赵庆福夫妇教秧歌,像张家湾、上店、古城、双埠头等村。赵庆福的运河号子与夯歌是本地家传为主,学习别人为辅,又有姨父指点,带有浑厚的北运河底蕴,保持着原汁原味的特色和地域特点。
在国家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后,赵庆福夫妇便忙呼起来。总有记者、作家,电视台、政府部门的人去找,了解即将失传的运河号子、夯歌。北京电视台、通州区电视台、房山电视台等单位都演播了赵庆福的运河号子。
北京市人民政府、通州区人民政府都给赵庆福颁发了市、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证明。北京市文化局还授予赵庆福为:“通州运河船工号子代表性传承人”的证书。
一年四季,每当霞光映照大地的时候,西海子公园里已锣鼓喧天、喇叭声脆,人头涌动。赵庆福夫妇领着全体秧歌队队员以优美的动作扭起了秧歌,这秧歌扭出了大运河的情感,扭出了中华民族的气派。
2008年7月15日于潮白河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