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 络 连 接 世 界

会员管理
 带雨的云 558
 王风 372
 作协推荐 307
 运河散人 263
 零度 261
 古月重升 210
 郑永涛 173
 张天珍 169
 轻舞飞扬 154
 孙新坤 154
  •  第二种忠诚(中篇小说...
  •  第十二章 山神土地...
  •  第十一章 除魔告城隍
  •  第十章 都城隍判官互...
  •  第九章 化梦点才子...
  •  第八章 化梦点才子(...
  •  第七章 遇仇人禅定...
  •  第六章 与地藏菩萨对...
  •  第五章 悟德收妖僧
  •  第四章 乱法坛悟德羞...
  •  楼梯寄情
  •  她说什么了
  •  吴稚晖何许人也
  •  《爱,能勿劳乎?忠,...
  •  枫叶的招摇
  •  自在杨花
  •  “地坛”的魅力
  •  田间小路
  •  人散茶已凉
  •  发自病榻的心语
  •  浅伤
  •  溱沁
  •  孤煞
  •  梦魇
  •  奈何
  •  道
  •  淡然
  •  天道
  •  超脱
  •  英雄决
    当前位置:首页   随笔游记 >> 原创随笔 >> 也谈欣赏“中国画”(二)
  • 也谈欣赏“中国画”(二)
  • 来源:原创 作者: 晓岗 日期:2015/5/27 阅读:1271 次 【 】 A级授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中国画如果以题材划分,总体上可分为山水、花鸟(含走兽)和人物三大类。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画创作历来在中国画具有重要地位。可以这样说:看不懂山水画就欣赏不了中国画。西方画家画风景时采用的是“焦点透视”法,而中国传统的山水画采取的是“散点透视”画法,这如同行走看景既广阔又生动,有“咫尺之图,写千里之景”之效果。

    中国山水画极为讲究构图规律,早在北宋期间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针对山水构图提出了“三远”之说,即“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北宋画家范宽所作的《溪山行旅图》就是“高远”构图法。现代绘画大师李可染先生所作的《清漓风光图》是“深远”构图法。由傅抱石、关山月二位先生合作的巨幅山水画《江山如此多娇》为“平远”构图法。中国山水画的画法极多,有“金碧山水”、“大小青绿山水”、“浅绛山水”、“半设色山水”和“泼墨泼彩山水”等。值得一提的是东北当代画家于志学先生创造了“冰雪山水”,这一画法丰富了中国山水画的内容。另外,我们不能忽视对“界画”的欣赏。所谓“界画”是指在绘画中用界尺(直尺)划线,故称其为“界画”。这种画以表现宫殿楼阁为内容,绘制精致工整。清代画家袁江、袁耀均为界画高手。

    中国的花鸟画起源于南北朝至唐代才形成单独画种并分为工笔和写意两大类。由于宋代期间当权统治者的爱好和提倡,此间中国花鸟画尤其是工笔花鸟画达到鼎盛时期。南唐至宋代花鸟画基本上已形成了两大画派,即画史上称之为“徐、黄二体”,并有“黄家富贵、徐熙野逸”之说法。黄筌为宋代画院画家,他作画先以墨线勾出轮廓然后填加色彩,这种画法为“勾勒法”,也即如今作画时采用的“勾线填色法”。由于黄筌作画一贯以富丽工整为特征,故被人称为“富贵”。徐熙作画注重对花卉植物形态的观察,先以墨写枝叶而后着色,形成一种自然质朴的风格,故被人称为“野逸”。宋代时期“文人画”开始出现,这种画多半以竹、松、梅、菊为题材和以笔墨趣味为主,主张“神似”,张扬仕气。“文人画”发展到元、明、清期间已成了中国花鸟画的主流,对后世写意花鸟画有一定的影响。

        中国写意花鸟画注重“笔墨”表现,因而有“有笔有墨谓之画”一说。无笔无墨的画当然不是好的花鸟画;有笔无墨或是无笔有墨的画也不定就是佳作。评价画家的用笔主要是看他画中的线条是否刚劲、有力,在运笔时轻、重、提、顿是否有变化,在用墨方面是否自然流畅、气韵生动。此外,欣赏中国写意花鸟画还要注重揣摩画家对画面的空白处理。空白如果没处理好,整幅画就会缺乏“空灵”之气。

    我们可以现代绘画大师齐白石《墨虾图》作品对中国画墨的运用和空白处理关系进行品析。齐白石在这一幅画中巧妙运用墨的深浅变化描绘出虾体的质感,又用焦墨线条勾勒出虾须附肢和用浓墨点晴,使墨、线、点的结合恰到好处,既生动又形象。画面四周留白不画水但令人感到虾在水中的动感。这幅画笔墨淋漓、韵味无穷,较好地表现了笔墨运用和空白处理的艺术效果。

    人物画是中国画的主要题材。与两方绘画相比,传统的中国人物画在造型方面似乎不是很完美。这主要是中、西方画家对人体造型的理解和把握有所不同而导致的。两方画家为了刻画人物形象,除大量对人体进行写生素描外,有的画家还亲自对人体进行解剖,以求造型的准确严谨。中国古代画家由于受封建礼教的束缚,只注重人物外貌的感受和追求“神”的表现,不用说会对人体进行解剖研究了,甚至对人体的写生(尤其是对女性的裸体)都将被视为“有伤大雅”,故中国古代人物画在造型动态方面存在不足之处。欣赏中国画的人物画要在“传神”方面多下工夫。所谓“传神”是指画家在作画过程中能生动、逼真地刻划出人或物的神情。“传神”一说法最早见于中国古代南朝宋刘义庆所著《世说新语》有关“巧艺”的论述:“顾长康(恺之)画人,或数年不点目睛。人问其故,顾曰:‘四体妍蚩(美丑),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六朝和唐时的常用语,谓“这个”之意)中’”。

        欣赏中国人物画必须对线描技法有所了解有所了解。早在南宋期间画家梁楷用“减笔”画法描绘了《李白行吟图》。此画行运笔简约,将李白月下吟诗的神态刻画的微妙微肖。他的这种“减笔”画法应该说是中国写意人物画的开端。传统线描有“十八描”之技法,尽管变化较多,但人们在绘画中最常用的也只是“兰叶描”、“游丝描”和“铁线描”几种技法。“兰叶描”为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所创。他的人物线描飘逸流畅,其风格被人称为“吴带当风”。 我国当代著名画家刘继卣、王叔晖、贺友直、钱笑呆等人都是线描高手,他们所绘的连环画为中国现代美术史描绘了璀灿的一页。

        明清以后,随着西方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的引进,我国一些画家借鉴西方画家的手法对人物画进行了改进。特别是在“五四”以后受西方绘画的影响,画家徐悲鸿和蒋兆和将西方人体绘画技法尝试运用到中国画创作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尤其是蒋先生创作的《流民图》不仅在主题思想上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而且为中国人物画创新开了一代先河。

 相关文章
 高山是这样形成的    1342 次 2012/12/8
 教师辛酸的理由    1463 次 2012/11/20
 话说节水    1169 次 2013/11/20
 清丽典雅的山水短简    1228 次 2013/10/25
 趣说我的“炒面情结”    1343 次 2012/9/27
 
  • 网址:http://www.chinanwa.com 电子邮箱: 1009068986@qq.com
  • 版权所有:  中国网络作家协会 『 中网协 』
  • Copyright ◎ 2003-2020 www.chinanw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297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