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 络 连 接 世 界

会员管理
 带雨的云 558
 王风 372
 作协推荐 307
 运河散人 263
 零度 261
 古月重升 210
 郑永涛 173
 张天珍 169
 轻舞飞扬 154
 孙新坤 154
  •  第二种忠诚(中篇小说...
  •  第十二章 山神土地...
  •  第十一章 除魔告城隍
  •  第十章 都城隍判官互...
  •  第九章 化梦点才子...
  •  第八章 化梦点才子(...
  •  第七章 遇仇人禅定...
  •  第六章 与地藏菩萨对...
  •  第五章 悟德收妖僧
  •  第四章 乱法坛悟德羞...
  •  楼梯寄情
  •  她说什么了
  •  吴稚晖何许人也
  •  《爱,能勿劳乎?忠,...
  •  枫叶的招摇
  •  自在杨花
  •  “地坛”的魅力
  •  田间小路
  •  人散茶已凉
  •  发自病榻的心语
  •  浅伤
  •  溱沁
  •  孤煞
  •  梦魇
  •  奈何
  •  道
  •  淡然
  •  天道
  •  超脱
  •  英雄决
    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分类 >> 杂文原创 >> 郑建山 我不想,不想长大——谈通州的儿童游戏(五)
  • 郑建山 我不想,不想长大——谈通州的儿童游戏(五)
  • 来源:原创 作者: 运河杂志 日期:2012/7/12 阅读:1712 次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郑建山 我不想,不想长大——谈通州的儿童游戏(五)

     

    编花篮:集体儿童游戏,少则三四人,多则十人左右。一人勾着一人腿,围成圈儿,边颠边唱歌谣:“编,编,编花篮,花篮底下有小孩儿。蹲下起不来,坐下起不来。起不来,跳起来,唏哩哗啦再重来。喝酒夹菜,吧唧吧唧小白菜,屋里屋外,请你老头看一看。七五六,七五七,七八七九八十一;八五六,八五七,八八八九九十一;九五六、九五七,九八九九一百一……游戏时,孩子们载歌载舞,欢声笑语一片。

    丢手绢:少儿集体游戏,多在幼儿园举行。 十几个人或几十个人围一圆圈,席地而坐。小朋友们拍着手唱起丢手绢歌:“丢呀丢呀丢手绢,轻轻的放在小朋友们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抓住他,快点快点抓住他……”确定一小朋友,拿手绢先跑第一圈,把手绢偷偷放在自己选中的小朋友背后,疾弛如飞,跑回去第二圈,跑到被选中的小朋友跟前,一下子抓住他(她),被抓住的就要被罚到圈中央唱歌。要是哪个小朋友机灵,觉得自己后面好像有手绢,伸手往背后一摸,摸到了手绢,马上抓起手绢。围着圈外就跑去追送手绢的,送手绢的赶快跑到被选中小朋友的位置坐下,要是跑得慢被抓住了,也要被罚唱歌,这种游戏既能锻炼身体也能锻炼才智,还能开发综合能力。

    找朋友:少儿集体游戏,多在幼儿园举行。十几个人或几十个人站立围成一圆圈,圈中一小朋友沿着内圈向前,边踏跳边拍手边唱歌:“找啊,找啊,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再见!”当来到他要找的朋友面前,要边唱边做敬礼和与朋友握手的动作,唱到你是我的好朋友时,要用手轻点对方心窝,再点自己的心窝,说再见时做再见的手势,然后站到朋友的位置,朋友出列,接着继续找朋友,一直循环下去。这个游戏可以增进小朋友之间的友谊和团结。

    捞鱼:少儿集体游戏。用“猜猜猜”等方式决定两个搭网人,两人面对面双手互拉,举过头顶,搭成拱门状(即所谓的网),其余的人排成一队,后边人双手拉住前边人衣服后摆,依次从网下穿过。搭网的两人唱道:“一网不捞鱼,二网不捞鱼,三网专捞小尾(音yi)儿巴——尾儿巴——尾儿巴鱼儿。”可以重复唱几遍,歌声不停,排队的人就要不停地从网下穿过,搭网的人趁穿过的人不注意,在唱某遍结尾处即:三网专捞小尾儿巴——尾儿巴——尾儿巴鱼儿,唱中突然放下搭网的双手,把正好穿到网下的人圈在两人双手中。被抓住的人站到一边去,等下一轮又抓到一人后,两个被抓的人接替成为新的搭网人,新一轮游戏又开始。

    吹泡泡:用肥皂泡一点水,用小玻璃瓶盛着,然后在塑料瓶盖上抠一小洞,再把截一段水稻的杆部插到瓶子里一蘸,随着两个小腮鼓鼓吹起了一个大泡泡。泡泡离开稻杆,在阳光的映照下带着不断变换的色彩飘向空中……最得意的还是几个小孩子在村道上一起表演,偶尔能吹出一个比别的小朋友更大的泡泡,尾巴就会翘到天上去。现在还可以在公园里看到不少儿童玩吹泡泡,不过孩子们买的是现成的泡泡,漂亮是漂亮,可惜没有自己制作泡泡时的乐趣了。

    木头人游戏者二或四人,面对面站立,念儿歌,儿歌云:“我们都是木头人,一不许动,二不许笑,三不许露出大金牙……”儿歌念完,静止不动,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不许说话,动者笑者为输。

    与此游戏相似的还有“蒸糕、炸糕” :游戏者二人或四人,也有多人的,需双数。多为幼童或女孩子。游戏开始,二人对面手拉手,边唱边摇:“蒸糕、炸糕,油脂(荞麦)面火烧,翻过来,掉过去,给老太太(你姥姥)瞧瞧。”唱到此处胳膊交叉,一只互放到对方的脖子后,边转边数:“你推碾子我推磨,老头死了跟谁过”。越转越快,数得也快,直转得东倒西歪为止。

    拉“大锯”:两人对坐,双脚自然盘曲,双手对握,随儿歌节奏做拉锯似的前俯后仰动作。歌谣曰:“拉大锯,扯大锯,姥家门口唱大戏。接闺女,请女婿,小外孙子也要去。先搭棚,后挂彩,羊肉包子往上摆,不吃不吃吃二百。……人家的闺女全来到,俺家的闺女还没来,白天想,黑夜盼,牵肠挂肚不见面。不用请,不用叫,说着说着就来到。骑着驴,打着伞,光着屁股挽着个纂。”游戏多在炕头或场院的平地上举行,两个孩子玩或大人和年幼的孩子一起玩,一拉一送,一唱一合,很有趣味。

    与此游戏相似的还有“点牛眼”。二人游戏,一“大”一小,大人者多为孩子的母亲、奶奶或姥姥。游戏开始,大人们用手点着儿童的小脚丫唱着歌谣:“点,点,点牛眼;牛眼花,卖甜瓜;甜瓜苦,卖豆腐;豆腐烂,摊鸡蛋……”儿童因脚丫受到轻微刺激而咯咯笑,大人再点。童趣盎然,其乐融融。

    跳皮筋儿:民间杂艺游戏,参加者多为少女和儿童。皮筋以细橡皮圈连接结成,后来由市场上出售的松紧带(圆芯的)取代,长度约两、三米。玩儿时由两人各扯皮筋一端或将皮筋固定在两树(杆)之间,供一人或双人跳。基本动作有点、迈、转、绕 、掏、摆勾、摆压、踩、摆踩等。所跳皮筋的高度随难度增加可逐步调高,先是手臂下垂扯皮筋跳一组动作,成功过关后手扯皮筋至腰部,下一关就要举至肩部或头顶,不过关为输,由别人接替,这是单线跳法。另一种玩法是跳双线:把约六米长的皮筋两端连接成圆圈,套在扯皮筋人的身上。可从绕脚脖子的高度开始(需两脚适度叉开),逐渐升至腿腕(膝盖)、臀、腰、胸(也可用双手扯皮筋调高度),跳者要在两线之间做出编花动作。不管是跳单线还是双线都要求动作连贯协调,舒展优美,富有节奏感。跳皮筋时要哼唱儿歌,歌词即兴发挥,很有时代特点。三反五反时期通州的跳皮筋儿歌云:“猴皮筋儿,我会跳,三反运动我知道,反贪污,反浪费,官僚主义也反掉。”

    拍蚂蚱:蚂蚱统称蝗虫,害虫,这倒不是孩子们考虑的。孩子们就觉得它好玩。蚂蚱有多种。有一种蚂蚱叫“大蛋儿”,尖头、绿,是尖头绿蚂蚱。蚂蚱有鞘翅,鞘翅里有膜翅,膜翅是淡淡的桃红色,非常漂亮。说它是害虫吗?我还真不落忍。“土蚂蚱”就讨厌了:身体粗短,方头色黑如泥土,翅上有黑斑。捉住它就会吐出褐色的口水,令人恶心。有一种蚂蚱叫“飞天掌”。此君一般出现在麦收之后,飞起来格格作响,不知道它为什么会发出这种声音。最好玩的是螳螂,我们叫刀郎。绿色或褐色小小三角脑袋,镶着一对大眼睛,不会转,可总是亮晶晶的,好像上面嵌了宝石。细长的脖子挺立着,重心都在肚子上,即善走,又能飞。像是飘舞的一片树叶。叫“花鞋”蚂蚱个头儿中等,外翅膀淡绿,内翅颜色黄中有黑色斑点。此蚂蚱生长在一种野蓬草中,反应灵敏、起飞迅速,逮此蚂蚱非常困难。值得一提的是一种微型蚂蚱。不到一厘米长,身材短小墩实,浑身褐色,翅膀短小,后足有力,跳跃的功夫十分了得,这种蚂蚱叫什么呢?想不起来了……拍蚂蚱的方法很多:一是用拍子拍蚂蚱。拍子是带叉的树枝与细柳条编成,也有用白薯秧的。拍蚂蚱时左手拿棒秸秆儿,右手拿拍子,到草中来回走动,并不时地用棒秸秆扫打。蚂蚱自然惊动而起,后,尾随而至,小心翼翼瞅准蚂蚱所落位置,轻轻拿蚂蚱拍儿拍去,蚂蚱一般就束手就擒了。需要注意的是下手要轻,一重,蚂蚱太早感觉突然飞走,或成为拍下一团肉泥,这就没什么意思了。另一种办法用鞋拍。我喜欢这种方法。发现蚂蚱后脱下鞋蹑手蹑脚地来到其身后,“啪”,蚂蚱就在鞋里了,用这种方法,一次能逮很多蚂蚱。当然也有翻船的时候,一次,笔者到家乡村北一个叫“辛坟”的地方玩耍,碰到一长腿红翅圆脑袋大蚂蚱,脱下鞋使劲一拍,蚂蚱“突”地飞了。嗬!两丈多远,又落下来。再次轻轻地走到它身边猛地一扣,大蚂蚱又飞了……就这样,我拼命地追,大蚂蚱拼命地飞,花踩倒了,草踩倒了,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我追到一个麦地里,大蚂蚱不见了,一望无际的麦浪袭着我的胸。我在麦地里睡着了。咳!说起来此事已有50多年了。

    过家家:传统的儿童游戏。游戏前协商分配角色:有的孩子当“爸爸”、有的儿童当“妈妈”、还有当“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以及“叔叔”、“婶婶”的等等。游戏开始,模仿“爸爸”的孩子“下地”回来抱柴挑水,模仿妈妈的孩子做饭盛饭,饭菜由瓦片儿和小树枝代替。姐姐抱个枕头当“孩子”拍着哄着,“弟弟”、“妹妹”在院中嬉戏,“叔叔”、“婶婶”买菜、洗衣服等等,形象逼真,憨态可鞠,其乐融融。此游戏内容主要是模仿大人过日子,客观上起到了培养儿童生活角色作用。对孩子们的思想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娶媳妇儿”:儿童们模仿婚嫁仪式而成,一名男孩儿当“新郎”,一名女孩儿当“新娘”,其余儿童手臂交叉搭花轿,抬新娘;另由一名男童当“马”背着“新郎”;众人唱:“呜哩呜,哇哩哇,娶个媳妇满脸花”。抬到预定地点,众儿童问:“到家没儿?”一儿童应:“到家了。”众人就会猛地把“新郎”、“新娘”扔在地上,众人大笑不止。当然还有揭盖头拜花堂等仪式。盖头一般由花草代替。

    抬轿坐轿三人一组,两人抬轿一人坐轿。抬轿的两人各自把左手掌握在右手腕上,然后互相把右手握在对方左手腕上,形成一“井”字形。坐轿者双脚各插进抬轿者双手形成的环圈中,坐在手掌形成的“井”字上。玩时各组侧向疾跑,以十米为限,快者为胜。坐轿、抬轿者轮换担任。

    骑马打仗:由几名儿童扮“马”,“马背”上各驮一名儿童称之为“武将”。游戏开始,骑在“马背”上的“武将”们开始打仗:相互推、拉、扯、搡……直到弄个人仰马翻为止。以从“马背”上掉下来为输。这个游戏,还被大人或家长斥为“狗撕皮”。

    捉蜻蜓:蜻蜓又称蚂蛉,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小虫。夏天,大雨过后,天空中到处都飞满了蜻蜓。捉蜻蜓有许多办法:一是用手捉,这种办法随时可用。蜻蜓落在草叶上,要屏住呼吸,悄悄靠近,不能背对太阳,自己的影子不能影射到蜻蜓,手一点一点地伸向蜻蜓,当蜻蜓尾巴进入拇指和食指之间突然一捏,一只蜻蜓到手了。当然,这种办法对橘黄色的蜻蜓“黄儿”比较管用,对黑中带花小蜻蜓还行,对别的蜻蜓就没那么容易了。二是用竹扫帚拍蜻蜓。此方法比较低级。拍蜻蜓一般是在场院、马路等空旷场地。雨后蜻蜓漫天飞舞,大扫帚一拍,非死即伤,有什么意思呢?孩子们要的是健康活泼的蜻蜓。与拍蜻蜓相比,粘蜻蜓就有点意思了。粘蜻蜓和粘知了相似,找一根秫秸杆(高粱秸),七八尺长,再撅一软树枝,弯成椭圆形,插在高粱秸的头上;后到墙角找新织的蜘蛛网,绞,让蜘蛛网缠绕上面。要多绞几个,这就是蚂蛉拍。然后拿着去田野、水沟、小河边去粘蜻蜓。粘知了和粘蜻蜓不同的是知了一般是在树上,蜻蜓是在天上。粘知了是摁,粘蜻蜓是舞。网蜻蜓:用一根铁丝弯成圆圈,绑上塑料网,然后绑在细的竹竿上或竹扫帚苗上。用这样的网,不仅可以网蜻蜓,也可以网蝴蝶。另外就是套蜻蜓了。找一扫帚苗儿或树枝,去牲口棚绕到马后面,趁其不惫“噌噌”揪下几根马尾儿,系在扫帚苗儿或树枝上拴成套儿,就可以套蜻蜓了:孩子们见蜻蜓飞舞,就晃着“蜻蜓套”唱着:“蚂蛉,蚂蛉过过,我跟你一块儿乐乐。蚂蛉,蚂蛉落落,我跟你一块闹闹。蚂蛉蚂蛉过河,东边打鼓,西边敲锣……”蜻蜓真的飞过来,孩子们用“蜻蜓套”一挥,蜻蜓立刻被套在马尾儿上,越挣扎越紧……用它也可以套知了。最有意思的是逗蜻蜓。逗蜻蜓又叫招蚂蛉,从被逮到的蜻蜓找出一只母蜻蜓,用细纱轻轻地绑在其头与大身连接处用手攥紧纱线的另一头,将母蜻蜓放飞半空中,不久就会有“求爱心切”的雄蜻蜓紧紧地钩住雌蜻蜓,随之迅速将雌蜻蜓拉至眼前,用手捉住雄蜻蜓。还有一种方法是用树枝或小竹棍儿栓上线儿,再用线儿栓上母蜻蜓,上下慢舞,一边舞一边嚷:“老刀刘,老刀刘,你的老母在这呢……”公蜻蜓会迅速地飞下钩住母蜻蜓……有一种蜻蜓,黄黑色相间的名为“老膏药”,形状美丽,雄的黄色稍深。有个叫“青头愣”的,个儿大,浑身青绿色的,因尾巴上凸起小铜钱似的小轱辘,孩子们叫它“轱辘钱儿”。红蜻蜓称之为“红辣椒”,异常机警,很难逮,只能用网子捉。孩子们捉蜻蜓的目的其实很单纯,就是玩儿,逮着满把的蜻蜓往天上一扔,就放飞了。至于大人们在万寿宫市场卖蚂蛉,则令当别论了。

    拧柳笛:春天,柳树吐嫩芽,正是拧柳笛的好时节。上树折支嫩柳条,柠。使柔韧外皮慢慢从柳枝脱离,折断柳枝,将柳枝“白骨”(硬梗)从柳皮中抽出,用小刀或剪子截成六、七公分的小段,将柳条一端用指甲一刮,这就是柳笛。粗长柳笛低沉浑厚,细短柳笛尖细悦耳。“折支柳条做柳哨,吹支小曲唱春天。”这是我上小学时课文。想到它,就想起小时候做柳笛嬉戏时情景。

    做哨子:将高粱杆儿细梢儿削成十公分左右的段儿,中间一面破开一公分长宽的槽。将里边内心儿挖空,再在另一面距槽一寸左右的地方,轻轻地破开3毫米左右的小条儿,将这个小条劈过对面的小槽,再把小条儿内的心挖空,使其能和小槽连通,这就做完了,将带有小条的一端放在嘴里一吹就响。想吹啥歌,就能吹成那个调儿。高亢洪亮,极具美感。

    骑竹马“竹马”是一根15米至2米长竹竿或秫秸杆,将其夹在双腿间,左手握竿一端,另一端拖地,右手作持马鞭状。玩时口喊“嘿、嘿、嘿……”向前奔跑。多人玩时同时奔跑,快者为胜。这些模仿现实生活的游戏,对孩子的心志启蒙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憋死牛:又名堵坑,是通州大人儿童都喜欢的土棋。2人组合。棋盘为“区”字形(“区”字口处为坑(井),不可走子)。这个游戏最大的特点是随意,在哪都可以玩,什么上学下学,割草挖菜,都不受影响。棋子就更简单了,什么土块、纸片、小树枝、果核儿……都可以用。游戏开始,甲乙双方将两枚棋子分别摆在对角。 每人每次沿线走一步。先走者,第一次不得走成死局,然后可任意纵横,回避、堵截,直到把对方的子逼得无路可走,掉到“坑里”即为赢。此游戏可锻炼人的大脑反应速度与逆向思维能力。

    下四子儿棋:是通州最常见的土棋。画四条直线相交而成的正方形为棋盘。随便找些石子儿、土块、小柴枝或果核为棋子。棋子8枚,每方4枚。游戏开始前,双方各自把棋子摆放在棋盘两端4个点上。一方走子儿,一方跟随,纵横进退,但每次只许走一步。若一方两子相邻,与对方一子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线上再无别子时,则“吃”掉对方一子。一方只剩下一子无法对阵时为输。下四子儿棋场所不大讲究,小学生放学路上,约个同伴画个棋盘就玩起来;大人们呢,干活累了,在田间地头“歇歇儿”,也可以斗智斗勇。

    打扑克:又称玩牌,在儿童中很常见,内容有“敲三家”、打百分,五十K等。玩法:一般为打对家,也有俩人玩的,如“敲三家”,六人玩变成俩人玩,把牌分为六把,一人三把,具体玩法谁都知道,不用详细介绍。也不赢钱,只记分。规定40分或50分,先得者为赢。现在,这个游戏在儿童中渐弱,在成年人中反而多了。

     

     

本文共有评论 0 篇︱查看本文的评论
 相关文章
 
  • 网址:http://www.chinanwa.com 电子邮箱: 1009068986@qq.com
  • 版权所有:  网络作家网 『 中网协 』
  • Copyright ◎ 2003-2020 www.chinanw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297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