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德久 杨家毅散文集《汉水运河》序
当作者把书稿送到我手上,并提出要我作序的请求时,我欣然接受了。还没有品读,我就相信这肯定是一本值得一读的散文集。在书法领域有一句话叫“字如其人”,我也相信在文学领域也有“文如其人”的道理。当我细细读完这本书,我更相信这样的说法了。
这本书就是杨家毅的《汉水运河》。
翻开此书,我立刻被作品的语言吸引住了,是那样朴实无华,没有矫揉造作,娓娓道来,感觉很真实。这很符合杨家毅本人的气质,不太注重表面的东西,常常从内在去修炼。就像他老家的腊肉,看起来黑糊糊的,但是吃起来很有嚼头,很有味道。
我想起了七年前,杨家毅从大学毕业,来到了通州区文化委员会工作。他的专业是文物工作很急需的考古学专业,所以被安排去区文物管理所工作。正式去之前,我对他进行了简单的面试。当我问及会使用碳14年代测定法测定文物的年代吗?他回答说不会,很简单,没有过多解释。
我当时多少有点失望。为了加强我区文物保护力量,我们专门从西北大学挑选了考古学专业人才,但是他连碳14年代测定法都不会。后来我才了解到,作为一种方法,考古学理论都会讲,简单说就是利用碳的同位素碳14的衰变周期来测定器物年代的方法。碳14不断发生放射性衰变,半衰期为5730年。按碳14已知的固定衰变速率进行计算,即可测出该生物体或文物的年代。但是这种测定方法有比较大的误差,主要适用于史前文物的年代测定,例如新旧石器时代发现的生物骨骼化石。一般情况下,老师只把该理论进行介绍,并不教使用方法。当时他没有解释,给我留下的印象并不深刻。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杨家毅不仅有才华,而且综合素质很高,就像山中美玉一样,需要耐心地磨砺才能放出光彩。本书的语言也是这样,看似平淡无奇,需要耐心品味,才能发现其中的从容之美。
最吸引人的地方还是本书的内容。本书由回乡散记、话说运河、山水人文三部分组成,洋洋洒洒近二十万字。“回乡散记”以杨家毅春节回家探亲的时间为轴线,将他在故乡——陕西南部的一个小村庄的所见所闻为内容,对这里的风土人情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描写,为大家展现了一个不同于主流社会,但是又极具生活气息和神秘氛围的生活场景。这里的人还或多或少地遵循着过去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还保留了许多古老的节日、仪式,充满了人情味,充满了神秘气息。“话说运河”对通州地区与运河有关的文物古迹进行了深刻而又视角独到的描述。例如,“通州八景”一文中,对历史上通州八景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带有探索研究性的记述。“三教庙里说三教”一文对“三庙一塔”历史文化景观进行全面介绍,还对宗教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作用进行思考,使得这篇文章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山水人文”是杨家毅与文化名人交往的趣闻轶事以及对不同文化景点的游记,读来也别有趣味。
《汉水运河》是杨家毅出版的第一本书,也是新一辑“运河文库”丛书中的一本。当区作协主席刘祥先生将整理好的“运河文库”文稿放在我的办公桌上,这是我感觉十分愉悦的时候,就像老农看见秋收的果实一样。通州区有文学创作的传统,通州被称为“中国文学之乡”。运河之水曾滋养了刘白羽、刘绍棠、浩然、高占祥等文学名家,新生代力量也在王梓夫、张宝玺、刘祥等人的引导下茁壮成长。但是,文学新人们缺少展示的平台和机遇,为了运河文学的文脉薪火相传,通州区文联设置“运河文库”,意在为更多的文学爱好者们提供机遇,使通州文学这棵在运河文化土壤中孕育的大树,更加枝繁叶茂,生机盎然。
几年过去了,我们欣喜地发现,“运河文库”由当时的涓涓细流发展成为一条水流充沛的大河,不仅涌现出数量庞大的作家群体,而且作品的质量和水平越来越高。正如区委书记王云峰说的那样:“这些作品的根基是大运河畔这一方沃土和生生不息的草根大众,格调沉实、健康、向上,是生命的礼赞、文明的诉说,是历史与现实的活灵灵的艺术再现,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也为通州文化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
当前,全区人民正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全面推进现代化国际新城建设,通州区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大时代孕育大作品”,让我们每一个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出自己的好作品吧。
谨为序!
2010年1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