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 络 连 接 世 界

会员管理
 带雨的云 558
 王风 372
 作协推荐 307
 运河散人 263
 零度 261
 古月重升 210
 郑永涛 173
 张天珍 169
 轻舞飞扬 154
 孙新坤 154
  •  第二种忠诚(中篇小说...
  •  第十二章 山神土地...
  •  第十一章 除魔告城隍
  •  第十章 都城隍判官互...
  •  第九章 化梦点才子...
  •  第八章 化梦点才子(...
  •  第七章 遇仇人禅定...
  •  第六章 与地藏菩萨对...
  •  第五章 悟德收妖僧
  •  第四章 乱法坛悟德羞...
  •  楼梯寄情
  •  她说什么了
  •  吴稚晖何许人也
  •  《爱,能勿劳乎?忠,...
  •  枫叶的招摇
  •  自在杨花
  •  “地坛”的魅力
  •  田间小路
  •  人散茶已凉
  •  发自病榻的心语
  •  浅伤
  •  溱沁
  •  孤煞
  •  梦魇
  •  奈何
  •  道
  •  淡然
  •  天道
  •  超脱
  •  英雄决
    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分类 >> 杂文原创 >> 郑建山 谈通州的传统农具(下)
  • 郑建山 谈通州的传统农具(下)
  • 来源:原创 作者: 运河杂志 日期:2012/7/15 阅读:1323 次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郑建山 谈通州的传统农具(下)

     

     

     

    棒子镩子  最简单的脱棒工具,主要是镩棒子粒儿。找一宽四、五寸,长一尺左右的厚木板,用刨子将其刨平,以手握为宜,中间有“圆坑”;将磨出尖的钢筋头,嵌在“圆坑”里,略高于“圆坑”,这就是棒子镩子。如果说棒子粒儿在棒子上排列的样子似牙齿,那么,棒子镩子就是“牙签”了。这“牙签”在棒子(牙)缝儿里一“剔,”棒子就“噼里啪拉”地掉。在棒子上隔着穿几行,随手一拧,棒子上的粒儿就利索了。还有一种工具像锥子,我们叫它“剪子股”,可以用它锥棒子。棒子的粒儿长得结实而拥挤。不用棒子镩子和“剪子股”是很难将它脱下来。因此,每到深秋的夜晚,家家户户油灯底下,人们手持棒子镩子镩棒子,那“哧楞、哧楞”的声音一直响到半夜才消停。上个世纪70年代,由于脱粒机的使用,棒子镩子退出历史舞台。现在,人们对棒子镩子的形象有些模糊了。

    粮囤    直圆筒形,囤底用荆条编制,四周用荆条排子、玉米秸、高粱秸或苇席围成,囤顶攒尖式。主要用于贮藏玉米、高粱等。粮囤有大有小,大的可贮粮2000余公斤,小的贮粮500公斤—1000公斤。

    铡刀    铡刀由“床子”与“铡刀片子”两部份组成。床子用硬杂木做成,要有相当的分量,用起来才能稳定。床子上方有刀槽,一侧有出口,一端横置穿孔,贯穿两端和刀槽。刀片顶端有孔眼,使用时,用专门钉条通过床子与刀片上的孔眼将床与刀连在一起。刀片用钝时,可卸下,用磨刀石重磨锋刃。可铡草、小麦穗头,玉米秸等。铡草时,一人坐在床子外,将草收束成把,节节送向刀口处,名为“续草”,一人站立,躬身按下刀片,名为“按铡刀”,一续一按,配合精到。

    碾子  提到通州的粮食加工工具,自然就想到碾子了。碾子由碾台、碾盘、碾滚和碾架等组成。碾盘中心设竖轴,连碾架,架中装碾滚子,碾盘和碾滚上分别由石匠凿刻着很有规则的纹理,其目的是增加碾制粮食时的摩擦力,通过碾滚子在碾盘上的来回滚动达到碾轧加工粮食作物的目的。通州的石碾为了遮风挡雨要盖敞房,称之为碾棚。碾子为公用。用碾子风俗:如果某家要压碾须要在早饭前先把一把小苕帚或炊帚放到碾盘上占位,向同村人表示有人要用碾子。推碾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人工推,推碾者最少二人,石磙两端碾框一边可插一木棒,称之为碾棍。一人用力前推;一人一手推碾,一手持笤帚扫碾台边因碾压崩出的粮食粒或面粉。另一种就是使用牲畜拉了,一般使用的是小毛驴。给牲口蒙上“捂眼”(用旧衣服或一块老布料蒙上牲畜的眼睛),这样,既可以防止牲畜在拉的过程中,趁人不注意偷吃石盘上的粮食,还可以令其专心干活,不要存什么幻想。碾出现较晚,明代《物原》说:鲁般()作砻磨碾子。《洛阳伽篮记·景明寺》:碾硙舂簸,皆用水功。《北齐书·高隆之传》:又凿渠引水,周流城郭,造治碾硙,有利于时。上述皆是水碾,估计用人力或畜力带动的碾,其历史应更早一些,有可能早到汉代。至唐代,碾的使用较为普遍。宋元以后,石碾更成为农村的主要加工农具。通州的石碾使用到上个世纪60年代,60年代后,石碾逐步被“小钢磨”、“面粉机”所代替。

      亦称石磨,与碾子一样,也是通州重要的传统粮食加工机械,主要用于加工各种粮食为面粉 磨的构造并不复杂,其主体用两块扁圆柱形的石料制成,被称为磨扇。下扇中间装有一铁制的短立轴,上扇中间有一个相应的空套,两扇配合使用,下扇固定,上扇可绕轴转动。两扇相对的一面,留有一个空膛,叫磨膛,膛的外周凿成一起一伏的磨齿,上扇有磨眼。使用时,谷物通过磨眼流入磨膛,均匀地分布在四周,被磨成粉末,从夹缝中流到磨盘上,经过罗筛去麸皮便得到成品。磨产生于春秋战国时代,初称硙(wei),《世本》载:“公输般作硙。”(传说是鲁班作硙)汉代开始称磨。《诗经·柏舟》:“我心匪石,不可转也。”说的就是石磨。王祯诗云:“斫圆山骨旧胚胎,动静乾坤有自来。利齿细喷常日雪,旋机常吟不云雷。临流须借水轮转,役畜其劳人力推。一自世间多食饼,便知元是济民材。”诗人将用石头作成的两个圆圆的磨扇,比喻作上动下静的“乾坤”,乾坤旋转发出阵阵雷声,锋利的磨齿把谷物加工成白雪似的面粉,从齿隙中喷吐出来。好大的气魄噢!作者用优美的语言将磨的结构和功能活灵活现展现出來。当然,他说的是用水流带动的水磨。曹雪芹《红楼梦》五十回末黛玉谜语曰:“騄(lù)駬(ěr)何劳缚紫绳?驰城逐堑势狰狞。主人指示风雷动,鳌背三山独立名。”谜底是:小毛驴儿拉磨。通州的磨盖有磨房。磨为公用,由牲畜(毛驴)牵引,也有用人推的。用磨的风俗与用碾一样。磨基本使用到上个世纪60年代。后逐渐被“小钢磨”、“面粉机”取代。

      筛面用,有大小两种,小罗圆形,大罗如面盆。以樗木薄板,弯成圆帮,俗称罗圈,于罗圈的一面,张马尾编成细网,叫作罗底。又以罗底扣眼的大小,分粗罗与细罗。罗面(又称筛面)时,先备一大笸箩(有条编、纸瓤拍制等式样),笸箩中安一矮长木架,名为罗床,置罗其上,推拉磕碰,罗面于笸箩中。

    另,其它传统农具

    粪叉  三四个齿,铁制,木柄,主要用来起猪圈。猪圈粪很不好起,必须用河锸,插下去才能把猪粪起出来,因为猪圈垫了很多的草压制的农家肥,没有完全腐烂的草没有河锸是不行的,以上这些农具都是干活的大家伙,家家户户都少不了,生产队的活需要这些家什,家里的活计也需要这些家什,这是干活的家什,也是吃饭的家伙,谁也离不了它们。

    粪勺  勺铁制,木把,用于捡拾畜粪、掏粪、供取液体粪尿,多用于园田施肥至今有零星使用。

    粪叉子  五股,木柄,形制轻便,用以挑背粪筐在野外拾粪。

    粪箕子   旧时通州农家拾粪工具。粪箕子如簸箕形,三面有帮沿,一面敞口,上有“T”形梁连结两帮和后堵。为了拾粪方便和便于肩背,粪箕子横梁中间与后堵上方系一“门”形木弯梁,这样拎着木梁上弯处,不用弯多大腰便用粪耙子将地面上的粪收到粪箕子里面,既可把弯木梁背在肩上,粪箕子里的粪也不会掉下来。

    坯模子   通州旧时脱坯用的模具。“坯模子”由两块长条板与两块堵头揢在一起而成的长方形立框。将一块硬泥摔几下后放入模子中,捧一捧水淋在硬泥外边,用手将其抹均匀,把硬泥压满坯模子,再向泥与模间洒少许水,重新把模子里的泥抹平,然后轻拎坯模子两端,慢慢地将坯模提起,一块土坯就这样脱出来了。反复使用此法便可脱出许多坯,用于垒墙、搭灶、棚炕、垒鸡鸭猪狗窝等。

    苫子  用麦草或山草打成的长帘,用以覆盖垛顶。

    绞子  用苇篾或高粱秸篾编成的窄长条席,用在打谷场上临时围造粮食囤储粮。

     

    本文写到这里,也许您会说,通州的传统农具还有很多,是啊,通州是传统的农业区,传统的农具当然不止这些。可我只知道这些,况且通州地区的差异是非常大的,“十里不同俗”,运河两岸差距就非常大,西集、马驹桥、永乐店等地区差异就更甭说了。我写此文的目的就是希望大家帮助我,将通州全部的传统农具尽量搜集全,这样就能对我们的后代有个交待。过去,我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解有些偏差,过于片面、狭窄了。认为只有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民间技艺、岁节时令才叫民俗文化,而恰恰忽视了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那就是生产习俗。中国是农业大国,曾创造灿烂的农业文明,通州又是农业大县,漏掉这些恐怕不太合适吧。现在,中国正在崛起。通州呢,正在进行现代化国际新城建设,各种思想文化在激烈的碰撞,生产、生活习俗正在这碰撞中发生巨大的变化,这是中国几千年来所没有的啊!我们曾引以为豪的农业文明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正在衰落,工业文明正在兴起,这是一个建设和破坏的伟大时代。我们当然要欢呼这个时代,跟上这个时代,在这个时代中搏击。但是,时代变化的太快了,有时快得使我们来不及看一眼,眨眼间,一个个农村消失了,农业呢,机械化作业,连农民自己也不知道什么传统农具了。我们抓住这个历史碎片,留住我们的记忆,因为这是我们的历史啊!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浓缩影像,一个时代的人群也会有一个时代人群的思想烙印,一个时代也更会造就一个时代的原生态文明与文化。无论这种时代背景下的原生态文化与文明是高雅还是低俗,是进步还是落后,都需要后人能够记住,不能够忘却,也都需要后人能够学习,不能够抛弃,因为正是这些刻有深深时代印迹的原生态文明与文化才造就了今天的先进文明和更加灿烂的辉煌。                                                 

 相关文章
 张永奇 神仙村名小考    1363 次 2012/7/10
 郑建山 母亲的君子兰    1512 次 2012/7/12
 伟峰谈经济之五:《打开舆论监督的那扇“天窗”》    1280 次 2013/5/29
 黑猫崽崽白猫崽崽打起来了    1621 次 2008/11/30
 郑建山 谈通州的民间谚语(上)    1472 次 2012/7/13
 
  • 网址:http://www.chinanwa.com 电子邮箱: 1009068986@qq.com
  • 版权所有:  中国网络作家协会 『 中网协 』
  • Copyright ◎ 2003-2020 www.chinanw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297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