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 络 连 接 世 界

会员管理
 带雨的云 558
 王风 372
 作协推荐 307
 运河散人 263
 零度 261
 古月重升 210
 郑永涛 173
 张天珍 169
 轻舞飞扬 154
 孙新坤 154
  •  第二种忠诚(中篇小说...
  •  第十二章 山神土地...
  •  第十一章 除魔告城隍
  •  第十章 都城隍判官互...
  •  第九章 化梦点才子...
  •  第八章 化梦点才子(...
  •  第七章 遇仇人禅定...
  •  第六章 与地藏菩萨对...
  •  第五章 悟德收妖僧
  •  第四章 乱法坛悟德羞...
  •  楼梯寄情
  •  她说什么了
  •  吴稚晖何许人也
  •  《爱,能勿劳乎?忠,...
  •  枫叶的招摇
  •  自在杨花
  •  “地坛”的魅力
  •  田间小路
  •  人散茶已凉
  •  发自病榻的心语
  •  浅伤
  •  溱沁
  •  孤煞
  •  梦魇
  •  奈何
  •  道
  •  淡然
  •  天道
  •  超脱
  •  英雄决
    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分类 >> 杂文原创 >> 周 良 《张瑄与张家湾》一文之不妥处
  • 周 良 《张瑄与张家湾》一文之不妥处
  • 来源:原创 作者: 运河杂志 日期:2012/7/16 阅读:1489 次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张瑄与张家湾》一文之不妥处

     

     

    2011年第3期《运河·文史一家》内刊载《张与张家湾》一文后,我是边读边笑,一直笑到读完最后一段。觉得毛病太多,就访问过执行主编刘祥先生,询问这么糟的文章怎么入刊《运河》了呢?先生笑了,他说文中有些史料不错,特别是张后代带来的张氏家谱那两段话,很珍贵。并且对我说,有什么看法也可以争鸣嘛。我深深了解这位著名作家,打造通州文学之乡贡献最大者刘祥先生,他是通州张家湾人,生于斯,成长于斯,贡献于斯,对家乡十分热爱和敬仰,凡是有关记载张家湾的史料,他都视如珍宝,一点都不舍弃。出于这个原因,刘祥先生才爱屋及乌,认为作者写到这种份儿上,已经很不容易了,故此在《运河》上发表了这篇文章。先生还一再嘱咐我,对事对文对史不能对人。我听了刘先生的话,删去了一些评论作者写作能力与论述能力、研究分析能力较低的语言,成了下面这篇文稿。

     

    2011年第3期《运河·文史一家》内刊载《张瑄与张家湾》一文,里面存在不少毛病。要是作者写通州域内其他不起眼的地方,有点问题也就算了,然而不是,作者写的正是中外古今闻名的京杭大运河北端的其中一座大码头——张家湾,是当今国人十分关注的地方。若此文发表在一个影响不大的报刊上,也就罢了,不值得耗费笔墨和时间去指出文中的不妥之外,可是不然,此文偏偏载在颇具影响力的通州文联办于文学之乡的著名刊物——《运河》杂志上。因此,为正本清源,防止以讹传讹,必须对文中的错讹之处概要指点出来,以正读者视听。

     

    1、“700多年”说。文中第一段说“张家湾是通州地区的古镇,距今已经700多年了。”不然,在元至元三十年(1293)郭守敬开凿通惠河时,当时这里还没有“张家湾”这个村名,所以在《元史》及其他古籍中记载通惠河开挖时是于“高丽庄(今张家湾大高力庄,东距今张家湾通惠河口处约2.5公里)入白河(京杭大运河故道)。可见在距今707年时,“张家湾”村名尚不存在,连个村名都没有,有可能是“古镇”吗?近年来在施工中,于今张家湾村遗址及以西处,曾发现汉、辽、之时期砖墓或石棺,表明此处在元代以前就曾有村庄,不然不会有墓葬,墓葬多在村落附近,若从这个角度看,这里的村落不管大小,也不管叫什么名称,起码在距今2000多年前就存在了。但此文不知道,就随便说张家湾这个“通州地区的古镇,距今已有700多年了”,是有点荒唐。也许有人会说,文中前面讲的是“京杭大运河的漕运码头“距今已有700多年”,这毫无问题,但是顿号以后的张家湾“古镇”就不能那么说了。不能那么囫囵吞枣。

    2、“由海路将江南漕粮运至大都(今北京)”说。此说在文中有三处:第二段说张瑄“首次由海路将江南漕粮运至大都”;第三自然段说“通惠河开通以后,张瑄的海船可以沿白河上行,停泊到大都积水潭”;第10自然段说“次年,朱清、张瑄将南宋库存藏图籍连同被俘的南宋皇帝、大臣、宫女等海运至大都。”作者的这种说法十分谬误,理由有三。第一个是:在作者第10自然段中,先后记述了海运情况,第一次用60艘平底船海运漕米4万余石,第二次运米10万石,第三次运来57.8万石。接着又说在至元二十年(1283)、二十四年(1287)、二十五年(1288)、二十七年(1290)发生的几件事,并指出“当时年海运量已达到150万石至180万石”。记述挺详细,可就有一点,“当时”通惠河还没有开凿,通惠河开凿于至元二十九年至三十年(12921293),这是所有古籍记载的时间。我要问:第一个问题是在通惠河没有开凿之前,张瑄怎能“首次由海路将江南漕粮运至大都”?第二个是:按照此文第12自然段的说法(不管与史实是否符合),在“至元十二年(1275)十一月,朱清、张瑄一同被元军”招降,此时通惠河根本没有影子,怎么“海运至大都”?第三个是:通惠河开凿之后,只能通行小型剥船,连一般漕船都不能通行,哪里容得下“海船”行驶?在古代哪一本书、哪一卷、哪一页、哪一行、哪一句记载说元代“海船”能从“通惠河”航行到“大都积水潭”?!这种胡说八道竟然作为驳论明末清初大历史地理学家顾祖禹关于“张家湾”村名由来的论据,真让人哭笑不得,实不知人间有“拙劣”二字!不少古籍记载元廷在通州设有“乐岁”、“富衍”等13座中转仓,是因为海船或京杭大运河漕船体量大、运粮多,用坝河与通惠河将漕粮向大都剥运,船小载量少,不能将海船或漕船运到通州的漕粮及时转运到大都,才在通州设中转仓,暂时储在通州,慢慢再转运入大都。不然,何必在通州设那么多中转仓呢?如果“海船”或漕船能够从通州直接用“通惠河”运到“大都积水潭”,又何必脱了裤子放屁费二道手呢?此文用自己记述的事情否定了自己的说法或认识,自相矛盾,还在津津乐道地论述着“张家湾”这一重大课题,其糊涂何其甚也!

    3、以天津、河西务、积水潭与太仓港诸地名否定“张家湾”村名由来说。文中第3段列举张瑄海运所经之地直沽(天津)、河西务、积水潭(属臆说)、太仓港,这些地名都未因张瑄督海运所经而不称“张家湾”,因而此文得出结论,“张家湾”也不能是“因张瑄督海运至此而名”。这种推论委实令人鄙薄,原因何在?其一,“直沽”是今天津及其郊区一带72沽之一,在金代时称潞水(今北运河)与卫河(今南运河即隋永济渠故道)会合处的广阔水面,为天津聚落最早兴起之地,以水而名“直沽”。凭什么张瑄督海船一过就非得改名呢?其二,“河西务”与今通州区内的太子务、马家务、田府(田家务)、郎府(郎家府)、郝家府(郝家务)、柴家务等等此类村庄,都是元世祖迁都于燕京后设置的聚落,务农兼有征收税粮任务,是设立于实行海运与京杭大运河形成以前的村庄,凭什么张瑄督海船一过一泊就非得改名呢?其三,用此文自己的文字说,“元代至元十九年(1282)张瑄等自崇明徙居太仓”,表明在张瑄迁此之前,这里已经称“太仓”了,凭什么张瑄督海运自此出发就非得改名呢?其四,甭说张瑄根本没有督海船到达“大都积水潭”,退一万步说,真的张瑄海船到过积水潭,也没有必要因此把早已称名的“积水潭”改名为“张家湾”吧!其五,恰恰“通惠河”入白河(京杭大运河的北运河)之处有村无名,或者是“高丽庄”辖域内的附属小村,元初又是张瑄督海船至此停泊的码头,开始用陆路将海漕之粮转运入大都,通惠河开凿后,京杭大运河上的漕船也停泊在此,为什么不可以把张瑄督海运至此泊船的码头而且又是如何大拐弯的地方称作“张家湾”呢?“张家湾”与直沽、河西务、太仓、积水潭等4处地名历史情况截然不同,用此来相互比附,不仅不能否定“张家湾”由来的顾祖禹说,反而从反面证实了顾说的准确性,此文根本不会论述,不会利用历史资料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4、《明一统志》关于“张家湾”名称由来与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中的由来提法非常吻合,相当一致。文中第4段中引用了比顾书《读史方舆纪要》早230年出版的《明一统志》的记载,说张家湾“在通州城南,即白河下流。相传元时有万户张姓者居此,因名”,而且以此为有力理据,说“居此”与顾说的“至此”有很大区别,以致达到“两者相距甚远”的程度,从而达到否定顾说的观点。此文的严重毛病是不会全面系统地理解和运用史料,而片面孤立地对待宝贵的史料,此处就是一个鲜明的例证。此文盯住了《明一统志》记载中的“居此”两个字,而把更为重要的“元时万户张姓者”这一个名词性词组远远抛在一边,不是视而不见,而是像过去小学语文课本中那个周扒皮那样,顾脑袋不顾屁股。《明一统志》中那句话的“元时”无疑指的是元代、元朝时期;“万户张姓者”必定指的是“张瑄”,不是指张瑄的两个儿子及其后代,因为他们都没有封为“万户”。看,万户张瑄不仅“督海运至此”,而且“居此”。他指挥海船到了此地,通惠河开前用陆路将漕粮转运入大都,开后用剥船转运入大都,在此处将海漕粮米卸船登岸入仓,然后转运,必然用很多时日,“居此”是定然之事,但“至此”是前提,先屋后居,顺理成章,没有丝毫矛盾,“至此”与“居此”是统一的,指的都是张瑄。“明一统志”的提法是顾祖禹提法的佐证,加强了顾说的正确性,并不是否定顾说。瞧,此文就是如此不知道如何研究史料,更谈不上正确运用史料了。

    5、燕京城不辖领诸州县。文中第4段里说“金国将燕京城及所辖诸州县交付宋王朝”,此句暴露了此文即不懂当时历史也不知当时地理。真实历史是:宋金联合攻灭辽朝,从辽朝国土中夺回后晋石敬瑭割给的“燕云十六州”。因灭辽主要靠全国军事力量,故全国只把抢掠后的长城内6个州分给宋朝,另10个州分给了自己,宋朝廷得每年贡献给金国钱帛,而作者文中的“金国将燕京城及所辖诸州县交付宋王朝”这句话就模模糊糊,没有说清当时历史事实!再者,“燕京城”就是一座城市,就是当时金国首都所在地——中都城,它不是行政区划名称,不辖有任何州县,此文将一座城市与州县行政区划的地理概念混为一谈,这个基本常识都弄不清,还在文中侈谈张家湾大课题,能说得明白吗?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不可能!

    6、南宋建立背景说。文中第4段中说“两年后,鉴于宋朝受困于农民起义,被驱逐到江淮以南,从而形成了金与南宋、西夏、西辽以及大理诸国并立的局面”,写的挺热闹,好像颇懂历史,很有文化,其实南辕北辙,糟蹋历史。理由一、北宋末农民起义主要有宋江起义、方腊起义等,但被北宋王朝镇压或招安了,故与“被驱逐到江淮以南”建立南宋毫无关系,风马牛不相及,因而“受困于农民起义”而南迁首都说法完全错误,与历史真实相差甚远,此文在这方面又在闭门造车,说梦话!理由二、谁把宋朝“驱逐到江淮以南”?全国俘虏徽、钦二帝后,继续南侵,赵构被迫南逃而定都在临安(今杭州),不是被“农民起义”驱逐到南方!理由三、“江淮以南”是个极为含混不清的地理概念,长江与淮河一南一北,基本自西而东平行而流,是两个流域,江在淮以南,淮河以南已经包括长江中下游区域了,什么叫“江淮以南”呢?谁听说过这个词语?听谁说用过这词语?没有,那么只有此文的首创了,而这种糊涂又大胆的创造给此文抹了黑!

    7、天津河与建中都有关说。文中第7段说金朝建中都“施工所需的粮食及其他物资,则主要来自于冀、鲁、豫诸州县(河北、山东、河南省简称在古代都有冀州、鲁县、豫州等具体区域名称,这里混淆不清,在此不予细辩),水运至通州,再转运至中都”,而“水运的河道”“一是天津河”,“天津河是香河境内龙湾河改道转至今杨村以南入海以后的名称”,此处又出毛病了,诊脉后确定其病症有二:一是天花乱坠说了半天,“天津河”与通州无关,只是说天津河是龙湾河改道后称呼,只是香河县内通海的一条河流,这条河通不通通州,不知道!这就把此文前面“水运至通州”的说法暗含着否定了。病症二是辽时龙湾河接宝坻县七里海再接宁河县白龙港河入渤海,金朝时此河并未改道,也没改名,也与通州无关,与建设中都无关,无关的东西写入文中,效果何在?一是想得到读者称赞学识广博,一是不会写史地论文,二者必居之一,而想得读者赞诩的效果悄悄溜到了不会写史地论文的一边,合二而一了。

    8、建中都城东南河水运说。此文病入膏肓之处再次出现了。文中第67段中说“金天德三年(1151)金海陵王完颜亮下令改筑燕京宫室”,且于“贞元无年(1153)改燕京为中都”,表明中都建成了,在当年就迁都了,这是历史真实,这一点很实在。但下面说“施工所需的粮食及其他物资”“水运的河道”有“东南河”,接着此文真真切切地又写出真实历史,即“泰和五年(1205)金章宗饬尚书省改凿之。这就产生莫大矛盾了。1153年中都建成了,而1205年才改凿“中南河”,用来送运建中都城中“施工所需的粮食及其物资”,意思是说中都城建成后的52年所开的“东南河”在中都城建设“施工”中运送过所需的粮食和建材,打个比喻也许就更明白了,就是说某人在出生前的52年时就已经在什么地方能写文章了,这可能吗?别捧腹大笑!

    9、“长店”由来说。文中第8段中说“在萧太后河、凉水河与潞河交汇处”“到了元代初期,渐有‘长店’之名,这就是‘张家湾’的前身”。这里有两个毛病要指出。一、在与萧太后河、潞河同时称呼的是漷河(或漷水),明代因是浑河(今永定河)东支,故称作“浑河”,清代才称为“凉水河”。潞水唐称潞河,辽有萧太后运粮河,简称萧太后河,元代还没出现“凉水河”的名字,此文在写元代事物时哪里来的“凉水河”呢?二、既然元代初期有了“长店”之名,为什么在郭守敬开通惠河并且河口就选在“长店”(今张湾镇村,与张湾城隔萧太后河相望)北侧一里之近,却都记载在“高丽庄入白河”?为什么要舍近求远呢?这不符合中国地名规律。比如定一个桥梁、码头的名称,不是取吉语而名,便是以桥梁、码头位置距离附近最近的已有地名而名,就像建在辽金马驹里北侧漷河(今凉水河)上的桥叫“马驹里桥”,后来简称为马驹桥一样。《元史》及其他古籍中都载说郭守敬所开通惠河于“高丽庄入白河”,非常清楚地表明开通惠河时还没有“长店”地名。主观瞻测“长店”名称是“元代初期”已有、实际上在不知趣地否定众多史籍对于通惠河口在“高丽庄”的记载!“长店”是在元代海运和京杭大运河形成并在这里设置转运码头以后而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南北方物资于此交易处的民用码头上形成的长长店铺而名,准确地说,“因万户张瑄督海运至此”而名的“张家湾”在前,而“长店”形成在后,到了清末,“长店”(今张家湾回民村)归称为“张家湾”了。故文中说“长店”是“张家湾的前身”,又是梦呓了。

    9、“江南面积不过全国几分之一”说。文件第9段开头说“1234年蒙古汗国灭金,与南宋对峙。”既然是两国“对峙”,而南宋在江南,蒙古占江北,“全国”指谁呢?是指南宋还是指蒙古?是指“两国”就没有“全国”之说了。此文在谈历史事实时不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去谈,而是古今混谈,这是今人论文中特别忌讳的问题。此文不怕这种忌讳,因为,不懂要有这种避讳!要不是这样,那就是语言表达不清了,除此两点,还有什么第三个原因吗?

    10、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分为南北之始说。文中第9段中说“至元十三年(1276)元军攻灭南宋,形成了北方政治中心与南方经济中心相分离的局面”,这又是此文不懂历史的见证。经济中心在江南,政治中心在北方中原,早在“五胡乱华”的十六国时期开始且逐渐形成了,到南北朝时期早已定型了,故此在隋统一中国之后,于大业年间先后开凿了通济渠,永济渠与江南河,同时修竣了春秋末吴王夫差开凿的邗沟,形成了隋朝的大运河。其开运河的中心目的,就是要通过运河,把江南经济中心的丰富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到政治中心来,以巩固政权,甚至征调经济中心区域的粮物去征讨辽东,以维护统一,巩固边区。故此,“形成了北方政治中心与南方经济中心(应该说经济重心)相分离的局面”,不是始于至元十三年(1276)元军攻灭南宋之时。此文历史知识的浅薄也再次由此显露出来。

    11、河西务接运海运事。文中第10大段中说“至元二十五年(1288)设外漕运司于河西务,专门负责接运海道漕粮”,而“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辖(应该写作‘挟’)制朱、张,免生祸端”。这里又有个毛病,史实是当时白河上浅滩很多,尤其是河西务以北至张家湾段河道宽广,水流漫散,海船进入海河,再进入白河后,只能行驶到河西务处,故此元廷在河西务处也曾设有13座中转漕仓,然后用河船或剥船从河西务处向张家湾转运,这就是文中所指的“接运海道漕粮”事。因此在此设置了漕运司机构,专门负责“接运”事宜。这可不是为了“挟制朱、张二人,免生祸端”的目的!再者说,把漕运司设在“河西务”就能“挟制朱、张,免生祸端”吗?强拉硬扯,不知道史实!海船行驶到河西务,就得用别的小型漕船“接运”了,那么,海船还走哪条水路“停泊到大都积水潭”呢?“海船”不会是现代“宇宙飞船”吧!瞧,此文就是这样在文中乱打仗!

    12、“钞印”事的笑话。文中第13段里说元世祖为让张瑄、朱清用自己的海运船队支援“海上大规模作战”,不仅给张、朱二人任高官,佩虎符,而且“赏赐钞印”,括号是还解释“钞印”是“印刷纸钞的模具”。还说“张瑄掌管钞印长达17年之久。”意是说元世祖让张瑄随便印钞票,所以把印钞票的模具都给了他17年之久。这种胡编烂造和不懂历史的程度简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请问,这一重要历史信息出在哪种史料的哪一页哪一行?“钞印”一词出在哪种史料的啊一页哪一行?假如真有这个词,是哪种训诂书中、哪种词典中、哪种字典中将“钞印”段为“印刷纸钞的模具”?是不是此文偷抄了张瑄后人张耀文这位“方志工作者”的史料了?这位“方志工作者”就这么根本不可能发生皇帝将国家印钞版和印钞权交给被利用者手里的事也能编造出来?如果不是张耀文先生编造的,就是此文编造的。假若真有此事,我就毫不客气地斥责自己是“井底之蛙”而“孤陋寡闻”!其实元世祖赏赐张瑄“钞引”是可能的。何为“钞引”?《词源》是这样解释的:“宋时,商人纳钱于官,官授以文据,商人可执此于他处取得茶、盐、矾等货物。此文据统名钞引。又名交子、会子、关子等。金代始为交钞之制,外为阑,作花纹,其上衡书贯例,左右书料、号、禁条,阑下书行换之法,并有官员押字。印一贯至十贯,分五等,谓之大钞;一百至七百,亦分五等,谓之小钞。后世相沿称纸币为钞票。”元世祖赏给张瑄钞引,就是赏给他大批纸币。说实在话,说是赏赐,实际上可能是比雇海船运送支援前线作战部队应付的钱多一点。此文把“钞引”说成“钞印”还怕读者不知道这个名词,又给解释一番,错上加错!

    13、朱清、张瑄不受信任说。文中第14段里说“因为朱、张系海盗出身,后受元朝抬抚而专门从事海运,并不受信任”。是这样吗?文中第9段中写道:“元世祖忽必烈曾对丞相完泽说过:朱清、张瑄有大功劳,朕把他们视为股肱(股:大腿;肱:小臂,比喻亲信),你要注意保护他们。可见元政府对朱清、张瑄至为倚重”,还要求丞相“注意保护他们”,怎么后头又说“并不信任”呢?文中两处提法判若云泥?请问:文中所说的两种提法,到底哪种提法对?若前头提法对,为什么后头又否定?若后头提法对,为什么前头那么写?再问:如果元廷不信任朱、张二人,为什么文中说把漕运命脉“分别由张、朱二人执掌”?如果元廷对朱、张二人不信任,为什么文中第1213段记述了那么多次海战,而“为此,忽必烈升任张瑄为沿海抬律使、江南行省右丞、佩虎符……并赏赐钞印”……“长达17年之久”?前头说,后头抹,乱拼凑,瞎组合,把不明真相的部分读者全领入迷魂阵里去了。

    14、“海运船工队总部”说。文中第16段里说张瑄把族属迁到长店,并“将海运总部设在长店,因‘长店’不是正式名称,因此命名‘张家湾’。这又是一个奇谈怪论。《元史》等“河渠志”、“张瑄传”及“漕运”方面都没有提到张瑄海运有个“船队总部”,这个总部就设在“不是正式名称”的“长店”,还在第10段中说“朱清完成(漕运)数量居其次”,也就是完成海运总量的“十分之四”,按此处张瑄有“船队总部”的提法,那么朱清海运船队也应该有个“船队总部”,但是《元史》朱清传中也没有提到有这个组织机构。不做任何史料研究与分析,就编出一个“船队总部”来,有点历史知识和原则的人,是不会也不能这样做的。再说‘长店’地名,历史上有谁说过它“不是正式名称”?打开光绪版《通州志》,‘长店’就是一个“正式”地名记入在旧志书里,“不是正式名称”,它怎么在历史上存在数百年呢?不说别处,就通州古代地名来说,有“上店”、“马合店”、“西店”“东店”、“北辛店”、“半壁店”、“江米店”(东关的一条大街,1984年并入上营大街),“五里店”、“杨富店”、“下店”、“新河店”(后简称新河),“房新店”、“杨秀店”、“侉子店”、“供给店”、“杜店”、“大灰店”、“小灰店”、“觅子店”、“两家店”、“永乐店”、“葛布店”等20多个尾字带“店”的村庄或街巷名称,都是正式名称,怎么唯独“长店”不是正式名称呢?有根据地深入分析研究然后得出一个特殊情况不是不可以,但是此文只是自己肤浅而又荒诞地妄定,只能是光屁股追贼了。

    15、“造船基地”说。文中第16段里还说:“元代在通州还没有造船基地,这个基地,也应该是张瑄所创建。”话题突然一转,当不当,正不正在文中猛地插了这么一杠子,说张家湾有个“造船基地”,而且是“元代”“应该为张瑄所创建”,所有元代及其以后的史籍中所提到张家湾的卷页,没有一处载有张家湾有个张瑄所创建的“造船基地”!此文没有任何深入分析研究和论述这个基地的文字,也没有反映出或注出“基地”来源的可靠史料,就这样“基地”在此文产生了,从天而降!好像张家湾在历史上真有过“造船基地”,扭曲历史,欺骗今人和后人,居心何在?

    16、广福寺铁佛事关张瑄说。文中第16段里结尾处又捎上一句,说张家湾原广福寺遗址所“埋藏的十余尊元代铁佛,也应该与张瑄有关”,画蛇添足,在“胡论”完张瑄与张家湾这一主题之后,加了这么一句话,就好像说了一夜梦话之后醒了一会儿,又来个回笼觉,在回笼觉的短暂时间里又说了一句梦话。这句没头没脑的话,没有任何依据,竟把佛教寺庙广福寺遗址埋的铁佛说是“与张瑄有关”,有什么“关”,什么话也没说。根据此文就顾祖禹一句话而写了这么一大篇文章进行驳论的表现,此文是不会放过这个表现机会的,可是此文写不出个理由来,就这么把读者墩在这儿,以此表现学问和卖关子,这是种不健康的心态!

    17、张家湾村落形成说。文中第16自然段落里说“张家湾村落,是张瑄迁本族属以后形成的”,又自打一记耳光!不说在近些年张湾村遗址处施工中发现的汉、辽墓葬,表明在元代以前这里已有个小自然村落了,只不过太小而没名,便依附大村高丽庄,咱只说文中本段内所说的话,就足以反驳此话了。文中说张瑄“将海运船队总部设在长店”,“长店”不就是“村落”吗?作者又说“长店”不是正式名称,“不是正式名称”并不等于不是正式村落!作者接着还说“因此命名‘张家湾’”,也就是说此处先有个村落叫“长店”,此文说它“不是正式名称”,才给这个已有的小村落“命名张家湾”,表明是先有个村落叫“长店”,这个叫“长店”的“村落”是张瑄“迁来族属”,以前就已经有的,怎么能说是“迁来族属以后形成的”呢?此文在这一小段里就这么前言不搭后语,驴唇不对马嘴,其论述能力也就可想而知了!

    《张瑄与张家湾》一文中还有其他一些无关紧要的毛病,不再赘述了,留给其他读者去评说。我只在此提出17个问题,这些问题不是对应文中17个自然段提的,而是通读全篇,综合分析研究而后提出来的。一篇不长的论文,大毛病太多,如果不指出来,在这样一份有分量有影响力的文学刊物上发表,一是歪曲历史,一是贻误当今后世。读者本着对历史、对张家湾、对今人后代负责和热爱的态度,向文天祥学习“事宁无成,不敢隐忍以讳言,言宁不用,不能观望以全身,身宁终废,不欲玩愒以充位”,故此,对《张瑄与张家湾》一文提出一些毛病,以告知读者。

    不过,《张瑄与张家湾》一文不是没有可取之处,如文中第4段中提到的《明一统志》中的那句话、第10段中提到的那些运量、第12段中提到那些征伐等。更可贵的是第15段写出的张氏家谱中的那句话:“祖居北京通州张家湾,高祖张瑄。”我没见过这个家谱,更不知道该家谱是什么时代的?是自古沿写下来的还是今人补修的?可信度如何?我不能妄加评论。然而就这句话来说,表明张瑄在被杀之前,一直住在张家湾。还有最后一段有句话:“清光绪年间,张瑄后人、武举张锦屏进京赶考,其间,专程到张家湾吃清明会,场面极为热烈。”仅以这一点记载来研究分析,可以得出这样一个认识或判断:即张瑄被杀后就埋葬在张家湾,而且在光绪年间,张家湾村有张瑄的后人很多,不然不会在这里“吃清明会”,也不会出现“场面极为热烈”的情况,但是就是不明白,此文说在“张瑄的旁系族属被遣回原籍,直系族属则沿今陇海路一线向西流放”到“至今不通铁路的山区”,“落脚”在“今甘肃省文县”以后,什么时候、什么原因而有些族属又回归到张家湾来,是个目前尚不能解的悬念。

    既然此文作者已经掌握了张瑄后人张耀文先生带来的有关张瑄与张家湾的史料,倒不如如实地公开这些资料,并研究分析这些资料,很可能受到广泛的欢迎。而作者不是这样做,而是以为掌握了这个不见得可靠的资料,大张旗鼓驳起顾祖禹大学问家的历史定论来,这就有些不知天高地厚了,弄得《张瑄与张家湾》一文漏洞百出而不堪一击的样子来,反把自己心态与毛病也同文章一样暴露无遗。由此可以看出其所撰述的质量问题了。不对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20112

     

 相关文章
 伟峰谈经济之二十二:新型建筑材料呼之欲出    1180 次 2013/5/29
 张国图 《枉凝眉》序    1524 次 2012/7/7
 八个爸爸妈妈同参加孩子的婚礼    1161 次 2013/7/29
 郑建山 谈通州的民间故事——大运河的传说    2256 次 2012/7/9
 刘福田 吾儿成长记(四)    1391 次 2012/7/13
 
  • 网址:http://www.chinanwa.com 电子邮箱: 1009068986@qq.com
  • 版权所有:  中国网络作家协会 『 中网协 』
  • Copyright ◎ 2003-2020 www.chinanw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297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