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 络 连 接 世 界

会员管理
 带雨的云 558
 王风 372
 作协推荐 307
 运河散人 263
 零度 261
 古月重升 210
 郑永涛 173
 张天珍 169
 轻舞飞扬 154
 孙新坤 154
  •  第二种忠诚(中篇小说...
  •  第十二章 山神土地...
  •  第十一章 除魔告城隍
  •  第十章 都城隍判官互...
  •  第九章 化梦点才子...
  •  第八章 化梦点才子(...
  •  第七章 遇仇人禅定...
  •  第六章 与地藏菩萨对...
  •  第五章 悟德收妖僧
  •  第四章 乱法坛悟德羞...
  •  楼梯寄情
  •  她说什么了
  •  吴稚晖何许人也
  •  《爱,能勿劳乎?忠,...
  •  枫叶的招摇
  •  自在杨花
  •  “地坛”的魅力
  •  田间小路
  •  人散茶已凉
  •  发自病榻的心语
  •  浅伤
  •  溱沁
  •  孤煞
  •  梦魇
  •  奈何
  •  道
  •  淡然
  •  天道
  •  超脱
  •  英雄决
    当前位置:首页   散文分类 >> 天地人间 >> 莒南纪行
  • 莒南纪行
  • 来源:原创 作者: 傅培宏 日期:2012/12/8 阅读:1872 次 【 】 B级授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知道莒南这个名字,是因了20年前大学时期的一段浪漫情缘。而真正走进并切身感受莒南,则是在山东百名作家“美丽莒南”创作笔会的两天行程里。

        因为“老区”这个特殊而固有的词语,在我的想象中,莒南应该和我见过的沂蒙山区的其它县区并无二致。可当乘坐的轿车驶入县城,感觉告诉我,原来的先入为主的判断显然是一个错误。透过车窗映入眼帘的是宽宽的马路,高高的楼房,齐整的店面,规范的招牌,衣着时尚的行人和格外清亮的阳光。未等我从新奇的浏览中回过神来,车已驶入这次活动的下榻地——桃源大酒店。

        下得车来,举目环视,大堂门口“欢迎山东百名作家莅临‘美丽莒南’创作笔会”的横幅让我顿生暖意,一个念头霎时冒了出来:这将会是一次愉快的行程.

        晚上,莒县的几大班子主要领导出席,设宴欢迎参加笔会的作家。热情的致词,诚恳的邀约,频繁的敬酒,让作家和诗人们心中荡漾起一阵又一阵情感的涟漪。我的邻座是和我同行的诸城青年作家常鸣,他凑在我耳旁说了一句:“看人家这气氛搞得!”是啊,作为一名文学工作者,我也经常参加各地举办的笔会,单就地方领导的重视和热情程度,莒南的领导不能不叫我们感动。饭是淡淡的饭,酒是本地的酒,只是因为这方人的好客和热情,才有了让作家们的开心和感动。老区还是老区,老区人民还是老区人民,变了的已经变了,不该变的依然保持如故,这就是纯真、朴实、厚道、热情。

        正式与会的第一天上午,根据议程安排,县旅游局王兴堂局长陪同作家们进行参观采风。在洙边的万亩茶园,我们和茶农一起采茶,学习采茶技术,了解茶的习性和茶农的收成情况。在玉芽茶厂,我们全程参观了茶叶炒制工序,在茶厂展览室,随着讲解员那动听的讲解,我们更加详细地知晓了茶的历史,当我们从泡茶小姐手中接过一杯杯飘溢着清香的玉芽茶时,仿佛也在体验着胡锦涛、朱鎔基等领导人曾经在此品茗的情与景。在有着“小江南”之称的栗王景区,客车缓缓地行驶在景区逶迤的道路上,吐穗扬花的栗子树的枝叶轻轻地拍打着车窗玻璃,我伸手和花穗相握,似乎握住的是大自然的精魂。在望不到边的栗园里,“栗王”和“栗后”掌管着栗树的世界,300年沧桑走来,收拢天地精华,躬掬心灵甘饴,养育一方民众。置身栗园,便是进入了另一个清新格致的世界,幽幽曲径,流水小桥,青青竹林,啁啁鸟鸣,伴着看林小屋冒出的一缕淡淡炊烟,静静地望着远处漠漠的大山。

        不知不觉已在栗园陶醉了几个时辰,走出栗园,已是饥肠辘辘,在洙边“乡村风情园”用过颇有农家风味的午餐,采风团便马不停蹄地奔赴下一站——大店镇。

        我从小就崇敬军人,共和国十大元帅的丰功伟绩我如数家珍。上中学时,历史教课书中的罗荣桓在山东杭日根据地一节,充满的艰险和抗日队伍的辉煌战绩令我肃然起敬。在春日正午的阳光里,直到我们在大店镇下车后,刻有“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的大理石反射出的阳光刺痛了我的眼睛,我仍旧好似在梦中。这真的是曾经叱咤风云、令日本鬼子们闻风丧胆的将士们的居住和办公地?这就是山东抗日根据地的灵魂所在吗?从车中鱼贯而出的作家们的脸上挂着的惊喜和敬仰看得出,他们的心情是和我一样的,因为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是第一次踏在这块号称“小延安”的红色土地上。

        这是一片白墙灰瓦的精致的房舍,这本是本地名门望族庄姓的庄园。明清两代,庄家的殷实和声望名闻苏、鲁、豫、皖,有七十二堂号,曾有“人走一月不住别家店,马行千里不食别家草”之说。庄家最开明的绅士庄陔兰曾留学海外,任过山东参议会副议长,光绪年间进士,著名书法家。曾任孔子七十七代孙孔德成的老师,病逝后葬于孔林,是孔林里埋葬的唯一外姓人。庄家的士绅开明,加之革命形势使然,庄家庄园便与抗日结下了被历史所记载的缘份。当我们在古朴典雅、气氛森严的深宅大院倾听战争的回音,瞻仰将士的风采,不仅为一代伟人们的英雄气概和不屈不挠所震撼。我注目将军们因生活困难而消瘦的面孔,我抚摸挂满锈迹的冷冷的枪械,我捡拾遗落在房间里的战斗故事,我游戈地图上将士们匆匆的行军路线。我在一幅支前大军的黑白照片前久久伫立,草鞋、麻襻、木轮车、推车人躬起的脊背,拉车人挽起的裤腿……这是一幅战争最直白的图像,这是赢得战争最可靠的力量,这是曾经的一代莒南人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的民族的魂魄。到大店之前,我在所住的宾馆里问同行的文友:“为什么115师司令部会选择在大店?”文友回答:“那是当时中央的决定。”等步出庄园,在夕阳的余辉里再次回望,回望庄园,回望庄园上空盘旋的鸽子,回望庄园立着的这片土地和这片土地上劳作着的人们。我的脑海中便有了清晰的答案,那就是:跟毛泽东要北上陕北一样,因为陕北早已是一片革命的摇篮之地,那里可以孕育更大的革命高潮。大店地区的抗日烽火燃得更为燎原,可以方便部队立足和开展工作。中央选择大店,革命选择莒南,决不是一个偶然,是莒南人民的抗日情绪更为高涨而成为中央和革命选择的必然。在离开115师司令部原址去大店镇党委不足百米的路上,我屡屡回头与其交流,并频频按下相机的快门,尽可能从多个角度记录下那些曾经戎马硝烟的时空。

        离开莒南前的最后一站是参观厉家寨村。“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一个好例”。与其说是一代伟人毛泽东的亲笔题词令厉家寨一夜扬名,不如说是厉家寨人在恶劣环境中战天斗地的精神感动了一代伟人。走进村子,村中央大街尽头立着的高大的主席像告诉我们:到了,仰慕已久的厉家寨到了!

        进入展览馆,一色的放大了的黑白照片把我们带入了50年代那非常的时期。铁姑娘突击队、青年突击队、56吨磨损的钢钎、移河改道、科学种田,一个个今天看来不怎么稀奇的名词和数字,可是厉家寨人在中国农业发展史的词典上增添的新词汇。一代名人陈永贵在这里扶过犁,铁姑娘郭凤莲在这里拉过车,厉家寨的经验被借鉴到大寨,便成为名扬海外的大寨精神。为厉家寨题词六年后,毛泽东再次为大寨题词:“农业学大寨。”单从这个层面上看,厉家寨堪称是大寨的老师。厉日坤、厉日举、厉日耐、厉永森……一个个模范人物都已驾鹤西去。有的生前曾历经辉煌与跌落的起伏,这是历史老人的责任,不能把账算在某一个人的头上,更何况他们是实实在在的模范,实实在在的农民的典型。

        上苍将这一方人放在了莒南。在莒南两天的行程中,路边随处可见立着的巨石和叮叮当当雕凿石头的人们。随行的旅游局王局长告诉我,莒南人民注定要和石头打一辈又一辈的交道。是啊,石头的坚硬铸锻了莒南人的刚强,正是靠着这种刚强打败了日本鬼子,撵走了蒋匪帮,让山河换了新颜。如今的莒南人,茶叶和板栗成为了产业,石雕制品畅销海外,旅游事业正如火如荼……

        告别莒南,又是一个晴日的下午,夕阳的余辉晕染着路边的山山水水,映入眼帘的景物显得格外别致。我想,这应该是一个预示,预示着莒南人依傍这方水土,承传着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定会有一个个更为美好的前景。 

     笔会感言:走进莒南,目的是想学些什么;离开莒南,知道应该坚持什么

 相关文章
 徐天立 浩然还在    1905 次 2012/7/4
 冬日红树林    1642 次 2015/7/3
 伤李全战    1807 次 2008/7/19
 读山    1589 次 2013/9/25
 飞翔的鹰——(我的残联记事)    1443 次 2012/10/12
 
  • 网址:http://www.chinanwa.com 电子邮箱: 1009068986@qq.com
  • 版权所有:  中国网络作家协会 『 中网协 』
  • Copyright ◎ 2003-2020 www.chinanw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297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