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咱胶东的蓬莱、栖霞一带,至今还流传着“看清明”的习俗。
看清明,是指刚结婚的新娘的娘家人,在清明到来这几天(一般是寒食到清明的三天)里,选一个好日子,带着礼品到新娘家出门。有新娘的娘家妈妈、嫂子、姑姑、姨等。每人带着两把鸡蛋,再加上年糕,疙瘩燕(一种用面做的小燕子,从老辈传下来的习俗是,寒食这几天孩子吃了疙瘩燕不腰疼)等。如果新娘有婆婆,还得另外再给婆婆一把鸡蛋。
还有的看清明时附带着“稳锅”,又叫“安锅”;也是娘家这些人。如果要安锅,就要再带着两条鱼,一把筷子,两包火柴,及笸箩、簸箕等居家过日子的日常用品。
看清明也好,安锅也罢,这些千百年来形成的习俗大都是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大家都来帮助刚结婚的晚辈过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