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叙从史记出发》82--昂立于历史的正义舞台
公元前之九九年, 腐刑①处置司马迁②。
“污蔑主上”罪加身,一帮佞臣是高参。
如此迫害为什么,只为李陵道公言。
《从史出发》③主正义,傅老感慨扼腕叹。
李广之孙名李陵,骑马射箭都精湛。
厚爱部下人品好,官兵敬仰都称贤。
楚地兵士率五千,驻守张掖④和酒泉⑤。
骁勇善战众将士,抗击匈奴来侵犯。
李陵请战击匈奴,孤军挺进浚稽山。
肯特山⑥下遇强敌,以寡敌众势危难。
李陵亲自布兵阵,两个梯队配合战。
此次交锋大捷胜,斩杀匈兵好几千。
单于震惊调外援,增兵人数超八万。
大肆进攻剿李陵,左右夹击楚兵团。
李陵顶住敌强攻,拼死征战斗志坚。
官兵死伤虽惨重,仍斩匈奴兵三千。
李陵率军杀血路,且战且退芦草间。
紧追不舍且鞮侯⑦,茂盛草场放火燃。
李陵残部出火海,退进树林肉搏战。
疲惫将士伤痕累,又杀悍敌好几千。
单于此时已犹豫,怕入汉军埋伏圈。
如此骁勇不惧死,只恐身后有强援。
双方对阵好多天,李陵处境愈危险。
不料此时出叛卒,军中虚实暴露完。
单于率兵再血战,李陵被逼进深山。
遮天蔽日射箭矢,巨石滚落向下翻。
当夜李陵率兵士,向南突围被追赶。
李陵被俘战士死,余部侥幸回边关。
李陵深入敌腹地,朝廷上下明在前。
寡不敌众被包围,中央政府也了然。
初始捷报频频传,朝野欢庆都称赞。
寡不敌众被俘虏,文武臣僚痛责谴。
面对谴责声一片,司马愤慨又心酸:
稳坐朝堂诸高官,荣华富贵享在前;
满口仁义孝悌言,平素效忠挂嘴边;
却对忠良来构陷,投井下石为哪般?
皇帝钦点司马议,司马开口就直言:
李陵孝顺敬父母,善待官兵兄弟般;
奋不顾身先士卒,沙场征战急国难;
只因敌我悬殊大,不幸失败非所愿。
司马接着说战况,入情入理证据全:
李陵率兵五千人,强敌人数超八万;
转战千里被围困,矢尽路绝搏空拳;
尽管被俘仍忠国,自古名将也少见。
此言一出武帝怒,立审司马要严判。
若按法律从轻判,必缴赎金要上万。
司马清廉积蓄薄,哪有巨金来赎还。
只好屈身受腐刑,任人宰割号苍天。
遭受酷刑痛醒后,司马思考羞辱观:
最高品格不辱祖,不能屈膝要尊严;
酷刑拷打穿囚服,甚至肌肤肢体残;
最为可耻是腐刑,受辱至此最不堪。
一代巨匠司马迁,学识越深痛越显。
朝代更迭认识深,羞辱含义有独见。
如今猛虎入牢笼,摇尾乞怜也枉然。
刑前本应寻短见,怎奈书稿未写完。
《史记》中华之宝典,民族光辉照人间。
天地有道人有道,司马之死重泰山。
回首历史堪为镜,感谢傅老《出发》版。
以古鉴今看未来,做人做事意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