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几天,就到了正月十五捏面灯、送灯的日子了。下午,我们冒着时断时续的纷纷扬扬的小雪,来到82岁的王树花大娘家,想了解了解老辈人十五送灯的习俗。没想到,这一啦,还真有不少收获。
王大娘虽然已经到了耄耋之年,但精神矍铄,记忆清晰。刚进入话题,她就给我们讲起了过去的人过十五,从早上就要准备材料,做十二生肖灯,做月灯、勺子灯,做鱼灯、圣虫灯;刻萝卜灯等。然而,令我们感到惊讶和惊喜的是,老辈人过十五送灯,还有很多的忌讳。
在过去,家里死了人的,三年不能蒸面灯,要靠附近的邻居,亲友送,一家送两个。有的人缘好的人家,能收到很多面灯,但是不能点着。面灯点着是不能吹灭的,都是让它自己灭掉;点灯的数量,要看家里几口人,往往是几月出生的就点几月份的灯。这天晚上不能点煤油灯,因为“煤”与“没”谐音,也不能用整根蜡烛,怕后代出光棍。以前还要蒸一个大龙灯,留着二月二龙抬头的时候下水龙吃。 民间传说,元宵节的灯光,是吉祥之光,能驱妖避邪除百病。所以人们往往端着灯互相照照脸庞,还要照一照屋内屋外的各个角落。在没照照全身之前,小孩是不可以拿着面灯出去玩耍的。有句俗语说:照照脸,不瞎眼;照照腚,不生病。总之这天晚上,家里家外,一片光明。到坟头上送灯,点完灯磕完头离开坟地回家时,不准往后看,一直到村子或有岔路口时,才可以四处张望或交头接耳。路上遇到熟人也不能说话打招呼。
另外,胶东还有正月十五新媳妇要“躲灯”这一习俗,即结婚后的第一个元宵节新媳妇不能在婆婆家过,不能见婆婆家的灯,说这样对公公婆婆的健康有利——俗语说“正月十五不躲灯,死完老爹死公公”。
网友凌波仙子给我讲述了他亲身经历的一件往事:
大约在1974年前后,有一个新娶了媳妇儿的街坊。婆婆是个很老实、很倔强也不太会处事的人。老实得本地话叫太熊了,倔强得跟亲戚和本家的妯娌们相处得很不融洽。可是,正月十五快到了,总得有人搬新媳妇“躲灯”呀!婆婆急了,去商量妯娌们搬。但是妯娌们或严辞或委婉地拒绝了,商量其他亲戚,他们也没有同意的。老人急了,到我家问我母亲怎么办。觉得新“将”(当地人叫“娶”媳妇为“将”)的媳妇没有人家搬,是很没有面子的事情,做婆婆尤其没法儿面对新媳妇。邻居也会议论的。我母亲说:侄媳妇,你先问好了你的妯娌和亲戚,他们如果真的都不搬,我就搬孙子媳妇!你不用急。我会按规矩请客,好好伺候!知道母亲的安排后,我们姊妹们都反对母亲的做法,一是距离远,从来没有人情上的来往,二是费事,还破费。老母亲说:救人急难,是积德的好事!自己吃了填坑,人家吃了传名!最后,到底是搬了新媳妇,请了一桌女客,全是本家的大妈、婶子的,四盘子八碗地好好地招待了一番,圆满地办完了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