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 络 连 接 世 界

会员管理
 带雨的云 558
 王风 372
 作协推荐 307
 运河散人 263
 零度 261
 古月重升 210
 郑永涛 173
 张天珍 169
 轻舞飞扬 154
 孙新坤 154
  •  第二种忠诚(中篇小说...
  •  第十二章 山神土地...
  •  第十一章 除魔告城隍
  •  第十章 都城隍判官互...
  •  第九章 化梦点才子...
  •  第八章 化梦点才子(...
  •  第七章 遇仇人禅定...
  •  第六章 与地藏菩萨对...
  •  第五章 悟德收妖僧
  •  第四章 乱法坛悟德羞...
  •  楼梯寄情
  •  她说什么了
  •  吴稚晖何许人也
  •  《爱,能勿劳乎?忠,...
  •  枫叶的招摇
  •  自在杨花
  •  “地坛”的魅力
  •  田间小路
  •  人散茶已凉
  •  发自病榻的心语
  •  浅伤
  •  溱沁
  •  孤煞
  •  梦魇
  •  奈何
  •  道
  •  淡然
  •  天道
  •  超脱
  •  英雄决
    当前位置:首页   随笔游记 >> 人文随笔 >> 西溪,与元好问同游
  • 西溪,与元好问同游
  • 来源:原创 作者: 辛贵强 日期:2013/8/4 2 阅读:1517 次 【 】 B级授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时光将我扔入早春的时候,心情解冻,便想出去转转。于是取道西溪,沿山间野径踽踽独行,去寻找春色。
      我是踏着被人们尊为元代“文坛领袖”的元好问的足迹来的,西溪是他当年经常游赏的地方。我相信,我迈出的每一步,都和他留下的脚印相叠合,一步也不会踩错。
      西溪在县城之西,五里路,就五里路。走出“突中一窝”的山城,爬上了盆沿一样的山梁,小路便斜斜地插下去。现在虽然有铺设了水泥公路,可以乘车,骑车,可我还是选择了步行,追寻着元好问当年留下的足迹,一路徒步而来。
      下,再下;拐弯,再拐。数百米海拔的落差,使这里的春天较之于县城足足早到了一个节令。当年,岁在弱冠求学陵川的元好问,也是冒着太行山巅料峭的春寒来这里寻春的吧?他也是边走边观望深沟两边那两道巍峨山岭的吧?视线中,南边山岭松林遍蔽,墨绿如黛,枝梢抹上一层鲜亮的新绿,在他笔下会如何描绘呢?北边山岭的阳坡巉岩叠奇,浅绿初生,草色遥看近却无,他又会怎样吟咏呢?县城的树冠枝头,刚泛起些许绿意,这里的沟中却已粉杏灼灼,柳色鹅黄,桃花眼看也要爆蕾夭夭开放。沟下流水潺潺有声,与各种鸟儿的啼春组合成一阕明快的春光曲。龙王庙、“二仙庙”(又名真泽宫)和如今叫岭常村的村落,且藏且露于这春柳春花中,装点出一个人间的小仙境。面对本县古八景之一的“西溪春色”,元好问能不沉醉其中,留恋徘徊吗?

    期岁之间一再来,青山无恙画屏开。
    出门依旧黄尘道,啼杀金衣唤不回。


      金衣,是一种黄色羽毛的鸟儿,不住声啼鸣得都要累死了,元好问他们依然徘徊于西溪不忍离去。他在本诗后记中还说,“看千岩之竞秀,增两目之双明,志飘飘然……虽骖鸾跨鹤游三岛者,亦不似于此矣!”他乘兴而作的这首诗,被守庙人留下来,于元代又被人镌刻成碑,镶嵌在“二仙庙”拜殿的后墙,录像般摄下他与他的那伙同窗挚友,以及忘年交的文友,在西溪诗酒酬唱、留恋盘亘的种种镜像,在我眼前一幕幕播放。
      

      元好问是从他读书的“棣华堂”而来的,我从县城出来的时便从它的旧址路过。只是,这座培育出诸多文坛巨擘名士的元代郝氏学堂,在日寇侵华时已被一炬焚毁。现在取代它的,是原来糖酒公司街面楼,已不能得见其旧时风采。
      元好问这位8岁便以诗才获得“神童”美誉的天才少年,是14岁随就任陵川令的父亲元格登临太行,到陵川县就学于一代鸿儒、著名教育家的郝天挺的。那时陵川学风甚浓,一如元好问后来为老师写的《郝先生墓铭》所言,那时的陵川“风土完厚,俊造辈出。……风俗既成,益久益盛,迄今带经而锄者,四野相望。虽闾巷细民,亦能道古今,晓文理。”如此浓厚的学风,使一个太行山上的区区小县于古代竟出了7状元93进士。也正是这个缘故,元好问之父元格方辞中都京官不做,携子“就陵川令之选”。金史卷中记载:“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县)人。七岁能诗,年十有四(1203),从陵川郝天挺(字晋卿)学,不事举业,淹贯经传百家,六年而业成。下太行,渡大河,为《箕山》、《琴台》(“箕山”、“琴台”皆为陵川名胜)等诗,礼部赵秉文见之,以为近代无此作也。于是名震京师。”从这段史料里不难看出,元好问就是在陵川学而大成,一举成名。
      陵川所出的那些状元、进士,绝大多数出在金元之际,其中不少人与元好问是同时期人。同窗学友中,有的虽不曾科第入仕,却颇有才华与名望,如才高气傲的刘昂霄(字景玄),便是其中之一。我从我县考史者文章里窥见这位天生奇人的夺人风采。
      刘昂霄绝顶聪明,博闻强识,为人洒脱不羁,傲骨铮铮,一如其诗所云:“直气南山相与高,争教尘土涴青袍”。其半月即可背诵《太平广记》,甚至可以把商家帐薄倒背如流。六经子史无所不通,对军事亦有很深造诣,有评论者说:“王汤臣论人物,李元纯谈玄,号称独步;景玄刘昂霄则兼众人之所独,愈扣而愈无穷。”常常是“横策兀坐,调头吟讽”,“幅巾奋袖,谈辞如云”,使得“四座耸听,禁不得语”,“遇其饮酒,眼花耳热后,其锋愈不可当”。忽必烈初定中原后,因慕其才,曾封他为庆阳军节度使,被他一口辞掉。我曾在另一篇文章里诌诗赞他:“旷世奇才不为用,宁做林泉布衣人。笑讽天下李白二,惯作狂士醉中吟。”可惜他身体羸弱,“为人细瘦,似不能胜衣”,37岁便弃世而去。元好问痛惜同窗故友,专门为他写了墓志铭,并有《三乡光武庙怀故人刘公景玄》一词留存于世:“熊耳东原汉故宫。登临犹记往年同。底事爱君诗句好。解道。河山浮动酒杯中。存没悠悠三十载。谁会。白头孤客坐书空。黄土英雄何处在。须待。醉寻萧寺哭春凤。”
      如此惺惺相惜的人,元好问当年游西溪所偕同窗诸友中,岂能没有他?当然还会有老师郝天挺之子,元大文学家、史学家、军事家、思想家郝经之父的郝思温,还有后来三举进士不中,恨元兵入侵而成乱世,做了林间羽客的道士秦志安,以及出了三状元一进士的武家同期弟子,也概不能少。
      看见了吗,在这条下坡连下坡,拐弯接拐弯的山径上,走着一伙胸襟带水、志当拿云的侪辈少年,眼观西溪诱人的春色,一路吟诗作对,一路谈笑风生。少年的顽皮,使元好问踢飞了脚下一块石头,轱辘辘滚下山坡……
      

      西溪“二仙庙”,是元好问他们驻足游赏之地。二仙庙又称真泽宫,庙院小巧,两侧两座梳妆楼造型峭拔,拜殿所供奉为冲惠、冲淑二位女仙。碑文记载,庙宇创建于唐乾元年间,宋崇宁年间加封“真泽宫”,金皇统二年扩建,后历代皆有修葺。现存后殿、东西梳妆楼为金代遗构。
      二仙庙拜殿前有唐柏两棵,左右而立,树上有天生十二生肖。元好问与诸友在守庙人指点下,站对角度,一一辨认,突然看出妙处,深感惟妙惟肖下,顿时击节叫好。
      冲惠、冲淑是姊妹二人,原是后母手里受气的两个凡间姑娘,因素有孝行与善举感动上苍,被引渡升仙。姐妹两个位列仙班后,还曾犒军于抗金远征的将士,虽盛饭器具极小,却使千军万马的人食之不尽。因此,民间善男信女多来此求子祈福。我估计元好问他们一定在此对二仙顶礼膜拜过,因为我来此也情不自禁叩拜了二仙。我不看她们是神仙,只感念她们是好人。虽然隔离了遥远的年代,我想大家的心情是一样的。
      在高高崖坎上的龙王庙里,面对那株传说盛世开而乱世萎的金代牡丹,元好问他们也是浮想联翩吧?文人的浪漫会让他们与牡丹仙子相联系起来吗?我比他们幸运,读过他们后世蒲松龄笔下的聊斋,对牡丹仙子印象颇深,便觉庙中的此花定然也有灵性,也会于月朗星稀之夜幻作绝色女子混迹凡尘,向钟情的人巧眸传情,委婉示爱,心中不免遐思顿起,对那花儿作揖打躬过去:小生这厢有礼了!我想元好问他们这些少年才子,浪漫情怀会次于我吗?
      水清见底游鱼可数的八角池边,清流汤汤哗然作歌的溪水之畔,草木遍覆松风萧然的南坡之上,鸡鸣犬吠农舍梯田的田园风光中,肯定到处留下了元好问他们的徜徉的足迹。不过我想他们定然要去家就在岭常村的秦志安家里的,因为其父是自号“西溪老人”的金代名士秦略,他们父子都以裴然诗才而闻名。元好问他们虽然与秦略隔着辈分,但是文人的豁达使他们并不拘泥年龄差异,若干年后元好问有诗句如此评价秦略:“老秦诗最和,平易出深艰。脱身豺虎丛,白发罹恂鳏。”一个“老秦”,不但就将父子俩区别开来,也足见他们熟不拘礼口无遮拦的松宽。
      茶自然是有的,酒更不能少。年少不胜酒吗,活该是文人。一伙人或樽酒小酌,或抱坛痛饮,于酒酣面热间吟诗论文,抵谈掌故,畅谈时政,纵论家国。时蒙古军已呈虎狼之势,对中原大地虎视眈眈,时有侵扰,他们不会不论及国家危势,论及大丈夫当奋身向前,以赴国难。
      元好问与诸友在西溪赏玩风景,读山读水,不但觅得花香春艳,更获得书香缕缕,豪气耿耿!
      

      元好问在陵川郝天挺门下读书六年,虽对西溪这个陵川的“后花园”“期岁之间一再来”。可他毕竟是读书人,随着学业的完成,势必要通过科举之路寻求进身之道。太和五年,元好问赴并(太原)参加科举考试,老师郝天挺专为他写下《送门生赴省闱》一诗,诗中称赞元好问“青出于蓝青愈青,少年场屋便驰声”。祝愿他“此行占取鳌头稳,平地烟霄属后生”。赴试途中,元好问看见一对大雁从天空飞过,被一猎人弯弓引箭,射落一只,另一只在空中哀鸣盘旋,在确信伴侣已死后,像箭一样俯冲下来,以头撞地而死。元好问心中深为震撼,写下那首盛传不衰的惊世之作《摸鱼儿•雁丘辞》:“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时的元好问,年仅十六岁,便显出如此卓越的才华。嗣后,元好问离开陵川,离开老师,携带着满腹才华,也携带着陵川的完厚风土、西溪的慧地灵秀,“下太行,渡大河”,于京师一举成名,享誉“元才子”称号。
      后元好问做官至翰林知制诰。可其时蒙古兵锋南指,上演了一幕改朝换代的历史大剧。丧失了家国的元好问只得在河南获鹿“国亡史作,己所当为”。可惜身处乱世,连这点事情也做不成,“方辟馆,会有沮之者,不果。乃构野史亭,采摭遗事,汗牛充栋,辑《金源君臣言行录》,书未就而卒。”好在他于不惑之年便返回到故乡忻州秀容山下,隐退不仕,潜心著书立说,给世人留下了《遗山文集》四十卷,《遗山乐府》五卷,《续夷坚志》四卷。在他灰色的中、晚年,面对蒙军横扫的遍地狼烟,偏居民间的孤独寂寥,陵川西溪一直是他储存于心间的一个瑰丽梦幻,慰藉心魂的一抹亮色。就在他皓首之年的63岁,偶见陵川人绘的一幅西溪图,触景生情,感念成诗:

    松林萧萧映灵寺,铄石流金不知暑。
    太平散人江表来,自讶清凉造仙府。
    不到西溪四十年,溪光林影想依然。
    忽见画图疑是梦,而今尘土浣华颠。


      透过历史的阴翳,我读懂元好问的一腔情愫:他表面感念的是西溪松林掩映的二仙庙,太行山上的一派清凉,春日的树冠如被水洗涤过一样纤尘不染,四十年弹指而过的光阴……在恍如梦境的这一切后面,是官场的一塌糊涂,乱世的颠沛流离,只剩下对当年的侪辈高朋、陵川浓厚学风的强烈怀念,以及老师郝天挺训诲的话:“读书不为艺文,选官不为利养,唯通人能之。”
      宁做天平狗,不做乱世人。乱世里的一代文化巨匠的元好问尚且如此,何况平民百姓乎!
      站在归程的高处,回望西溪那一凹春色,我直恍惚:今夕何年?

     

    太行风(辛贵强),山西省陵川县人,山西省作协会员。从1970年至2012年的42年工作生涯中,先后从事民办教师、报纸编辑、县委办与新闻部的文字工作,专事“笔杆子”37年,曾获市级五一劳动模范表彰,被市工会文记一等功。文学作品发表于中华文学基金会主办的老《散文世界》、《山西文学》、《黄河》、《芳草》、《参花》、《火花》、《小小说选刊》、《小品文选刊》、新《散文世界》、《华夏散文》、《中国散文家》、《农民文学》、《西部作家》等刊物,发表散文、小说、报告文学50多篇,目前已退休,兼任《西部作家》杂志副主编。

    通联资料:山西省陵川县新闻办 邮编:048300

    手机:13934316630  QQ:921848424  邮箱:xwbxgq@163.com

     

 相关文章
 文学史上耗时最长的一篇短文    1679 次 2008/12/19
 宁静    2084 次 2008/1/24
 孙敦秀 奇迹永伴的艺术大师韩美林    1837 次 2012/7/1
 线条画    2681 次 2009/2/9
 “一直以来”流行解谜    1454 次 2012/6/23
 
  • 网址:http://www.chinanwa.com 电子邮箱: 1009068986@qq.com
  • 版权所有:  中国网络作家协会 『 中网协 』
  • Copyright ◎ 2003-2020 www.chinanw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297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