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 络 连 接 世 界

会员管理
 带雨的云 558
 王风 372
 作协推荐 307
 运河散人 263
 零度 261
 古月重升 210
 郑永涛 173
 张天珍 169
 轻舞飞扬 154
 孙新坤 154
  •  第二种忠诚(中篇小说...
  •  第十二章 山神土地...
  •  第十一章 除魔告城隍
  •  第十章 都城隍判官互...
  •  第九章 化梦点才子...
  •  第八章 化梦点才子(...
  •  第七章 遇仇人禅定...
  •  第六章 与地藏菩萨对...
  •  第五章 悟德收妖僧
  •  第四章 乱法坛悟德羞...
  •  楼梯寄情
  •  她说什么了
  •  吴稚晖何许人也
  •  《爱,能勿劳乎?忠,...
  •  枫叶的招摇
  •  自在杨花
  •  “地坛”的魅力
  •  田间小路
  •  人散茶已凉
  •  发自病榻的心语
  •  浅伤
  •  溱沁
  •  孤煞
  •  梦魇
  •  奈何
  •  道
  •  淡然
  •  天道
  •  超脱
  •  英雄决
    当前位置:首页   文学在线 >> 人物故事 >> 西北荣光——为纪念习仲勋同志诞辰一百周年而作
  • 西北荣光——为纪念习仲勋同志诞辰一百周年而作
  • 来源:原创 作者: 作协网 日期:2013/9/20 阅读:13160 次 【 】 A级授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西北荣光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土地革命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先后领导了著名的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和其他地方的一些武装起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步把党的工作重点由城市转入农村,在农村建立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武装和工农政权,开创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从一九二七年到一九三四年,党先后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中央革命根据地、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海陆丰革命根据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陕甘边革命根据地、陕北革命根据地等十多块革命根据地。在这些革命根据地当中,大部分革命根据地位于中国的南方,其中,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和陕北革命根据地位于中国的西北方,1935年春,陕北、陕甘边两块革命根据地合并成立了西北革命根据地。

    一、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历程

        西北革命根据地,位于陕西北部和甘肃东部及陕甘边界地区,由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和陕北革命根据地汇合而成。

        陕甘边和陕北地处西部黄土高原,山脉纵横,沟壑遍野,土地贫瘠,交通不便,村落疏散,人烟稀少,经济文化相当落后。加之军阀混战,土匪横行,苛捐杂税,勒索无度,劳动人民长期处于难以糊口度日的地步。

        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革命的火种也传播到了西北各地。在党的领导下,西北人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帝国主义、反封建军阀、反地主豪绅的国民革命运动,为土地革命战争在西北的开展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在中共陕西地方组织的领导下,共产党人不畏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按照中共中央的指示,揩干身上的血迹,武装反抗蒋介石的反动统治。从1927年10月到1928年,在陕北和关中,中共陕西省委先后组织发动了清涧、渭华、三原、旬邑、淳化、澄城、麟游、咸长等武装起义和交农运动,尤其是清涧起义和渭华起义更是意义重大,一个是打响了西北地区共产党人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一个是规模最大,并且开了武装起义与农民运动相结合的先河,在西北首次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在全国工农革命武装中首先设立政治委员(其它地方在此前后均设立的为党代表)。上述起义虽然坚持时间不长,都被反动派镇压下去,但是它用血与火的语言,宣告了陕西的共产党人不畏强暴、坚持革命的坚强决心。它在西北人民面前树立起一面革命武装斗争的旗帜,标志着西北共产党人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同时为后来的武装斗争积累了经验,锻炼了一大批干部,刘志丹、谢子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一)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在中共陕西地方组织的领导下,经过长期艰苦、曲折的兵运工作,1931年7月,刘志丹在陕甘交界的华池县南梁地区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南梁游击队(亦称陕甘边界游击队)。10月,由杨仲远、阎红彦等领导的陕北游击支队辗转来到南梁,与南梁游击队会合,次年初先后改编为西北反帝同盟军、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谢子长、刘志丹、阎红彦先后担任总指挥。1932年12月,经中央批准,陕甘游击队正式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第二团。红二十六军成立后,经过4个月的斗争,初步建成了照金革命根据地,红军发展到500余人。

        1933年5月,二十六军政委杜衡推行王明“左”倾教条主义方针,强令红二团放弃照金根据地南下,到国民党统治力量较强的渭华地区创建根据地。红二团渡过渭水,进入临潼、蓝田地区时,立即遭到国民党约两个旅的围追堵截,作战失利。红二团几乎全军覆没,仅剩刘志丹、王世泰等领导骨干六七十人分散回到照金。

         红二团500余人,是在三年兵运工作、两年游击战争,经过五年陶冶的队伍,是在艰苦斗争中聚集起来的精华,500颗革命种子,却被杜衡一下子断送了。

        红二团南下后,由三原县武字区和心字区游击队发展起来的渭北游击队,就地坚持斗争,取得了不少胜利。1933年6月,渭北游击队改编为红二十六军第四团,黄子祥任团长,杨森任政委。1933年7月,杨虎城部骑兵团(团长王泰吉,中共党员)在耀县起义,编为西北民众抗日义勇军。同时,中共耀县县委组织了耀县游击队,配合骑兵师的起义。1933年8月,红四团、西北民众抗日义勇军余部以及耀县游击队等先后到达照金革命根据地。

        1933年11月3日,中共陕甘边特委、陕甘边革命委员会和陕甘边红军临时总指挥部在合水县包家寨召开联席会议,清算了杜衡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会议接受刘志丹的建议,决定撤销陕甘边红军临时总指挥部,将所属部队改编为红二十六军第四十二师,开辟位于陕甘边界以南梁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同时,将陕甘边和陕北划分为三路游击战略区,组建三路游击队总指挥部。陕北为第一路游击区,以安定为中心;陇东为第二路游击区,以南梁为中心;关中为第三路游击区,以照金为中心。三路游击区又共同以南梁为中心,红二十六军居中策应,并沿桥山子午岭向南北发展。包家寨会议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表明,陕甘边党和红军领导人在斗争中已逐渐成熟,从而开创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1933年11月8日,在刘志丹、习仲勋等陕甘边区党政领导同志的主持下,陕甘边红军全体军人大会在合水县莲花寺召开。会议宣布恢复红二十六军,成立四十二师,师长王泰吉,政委高岗,参谋长刘志丹,政治部主任黄子文,供给处主任刘约三。下辖两个团,五个连,共500余人。莲花寺整编后,随即挥师北上,创建了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

        南梁根据地的建立和红军的发展壮大,使国民党恐慌不安。1934年2月,十七路军杨虎城部纠集陕甘两省军阀万余兵力,发动了对南梁根据地的第一次“围剿”。红四十二师在地方游击队的配合下,转战于根据地内外,历时3个月,九战九捷,粉碎了国民党的“围剿”,使根据地扩大到旬邑、耀县、正宁、合水、庆阳、华池等18个县的大部分地区或部分地区。

            1934年11月7日,陕甘边工农兵代表大会在南梁荔园堡召开。会议正式选举成立了陕甘边苏维埃政府和陕甘边革命军事委员会,由习仲勋和刘志丹分别担任主席。至此,陕甘边革命根据地面积达3万多平方公里,人口近80万。红四十二师发展到2000人,成为西北地区建立较早、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一支主力红军。

     (二)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开辟。在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开始创建的同时,陕北地区的红军游击战争也逐步开展起来。

        1932年3月12日,刘善忠,高朗亭等人以访友为名,在清涧县淮宁湾缴了邱树楷民团6支步枪,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延川游击队,队长刘善忠,政委高朗亭。同年10月1日,陕北特委决定改名为中国工农红军陕北游击队第9 支队,因刘善忠被内奸暗害,高朗亭为支队长,艾龙飞为政委。这是陕北特委领导的第一支红军游击队。

        1933年7月23日,陕北特委高起家洼会议决定立即发动游击战争,创建革命根据地,并作出开辟神府、绥清和安定三个战略区的决策。8月5日,崔田民在清涧县王家山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陕北游击队第2支队,支队长罗永宽,政委高朗亭。11月7日,马文瑞在神木县松树峰成立了红3 支队,支队长王兆相,政委马万里。1934 年2 月25 日,高长久在吴堡县樊家圪坨村成立了红4 支队,支队长薛俊山,政委马佩勋。3月,红5支队在绥德县王家沟成立,支队长崔正冉,政委马万里。6月,红6支队在佳县成立,队长樊文德,政委王效曾。7月,红7支队在府谷成立,韩峰任队长兼政委。7月15日,红8支队在安定成立,队长栾新春。至此,已有8 支红军游击队,陕北革命根据地初具规模。

        1934年7月8日,中共陕北特委在安定县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陕北游击队总指挥部,谢子长任总指挥,下辖第一、二、五支队,约300人。

        陕北游击战争的全面发展,引起了敌人的极大恐谎。1934年8月,陕北军阀井岳秀调兵力千余人,向陕北根据地发动了第一次“围剿”。谢子长决定集中优势兵力打击敌人,陕北游击队和前来支援的红二十六军红三团密切配合,首战安定景武塌,再战绥德张家圪台,奔袭清涧河口镇,三战三捷,歼敌200 余人,俘敌100 余人,缴获长短枪160 多支,彻底粉碎了敌人对陕北根据地的第一次“围剿”。但不幸的是,谢子长在指挥河口战斗时胸部中弹负伤。

        1934年8月28日,陕北特委惠墕里会议决定正式成立各级工农民主政权,进行土地革命;扩大赤卫军、游击队,广泛开展游击战争;扩大红军编制,创建红二十七军。会后,仅两三个月时间,就新组建了18 个游击支队,陕北红军游击队由原有8个支队,发展到26个支队。并在此基础上,合并改编为陕北红军第一团、第二团、第三团。1935 年l 月30 日,陕北特委在安定县白庙岔举行典礼,宣布将陕北红军各团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七军八十四师。师长杨琪,政委张达志,参谋长朱子休。下辖第1 、2 、3 团,共500 余人。

        随着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和红军队伍的发展,陕北根据地也迅速扩大,至1935年初,陕北地区已建立了赤源、秀延、延水、延川、延长、安塞、清涧、佳县、佳芦、神木、府谷、米东、米西、靖北、吴堡、横山共17个县的革命政权。

        1935年1月29日,陕北省第一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在安定县召开,决定成立陕北省苏维埃政府,推选马明方为主席。至此,南讫延河流域,北至长城沿线,东临黄河,西达白于山的陕北革命根据地正式建立。

    上一页 首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尾页 下一页
 相关文章
 
  • 网址:http://www.chinanwa.com 电子邮箱: 1009068986@qq.com
  • 版权所有:  中国网络作家协会 『 中网协 』
  • Copyright ◎ 2003-2020 www.chinanw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297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