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 络 连 接 世 界

会员管理
 带雨的云 558
 王风 372
 作协推荐 307
 运河散人 263
 零度 261
 古月重升 210
 郑永涛 173
 张天珍 169
 轻舞飞扬 154
 孙新坤 154
  •  第二种忠诚(中篇小说...
  •  第十二章 山神土地...
  •  第十一章 除魔告城隍
  •  第十章 都城隍判官互...
  •  第九章 化梦点才子...
  •  第八章 化梦点才子(...
  •  第七章 遇仇人禅定...
  •  第六章 与地藏菩萨对...
  •  第五章 悟德收妖僧
  •  第四章 乱法坛悟德羞...
  •  楼梯寄情
  •  她说什么了
  •  吴稚晖何许人也
  •  《爱,能勿劳乎?忠,...
  •  枫叶的招摇
  •  自在杨花
  •  “地坛”的魅力
  •  田间小路
  •  人散茶已凉
  •  发自病榻的心语
  •  浅伤
  •  溱沁
  •  孤煞
  •  梦魇
  •  奈何
  •  道
  •  淡然
  •  天道
  •  超脱
  •  英雄决
    当前位置:首页   散文分类 >> 天地人间 >> 我心中的永乐店小镇
  • 我心中的永乐店小镇
  • 来源:原创 作者: 运河散人 日期:2013/10/28 阅读:1630 次 【 】 A级授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通州南部有一个名叫永乐店的小镇。上个世纪40年代,我父亲在小镇经商,我就出生在小镇路北的狮子胡同。3岁时,迁居北京,5岁时,又迁到远离小镇15华里的半截河村。直到我12岁时,才跟着爷爷到小镇赶集,才第一回一睹小镇面容。

       以后的多次拜访,对小镇的了解也就越来越详细,感情也就越来越深厚了。今天细想,这个小镇之所以令我魂牵梦绕,主要还是它那不同凡响的文化渊源,在通州的数个小镇中,能和皇帝扯上一些关系的一个是张家湾镇,一个就是永乐店镇了。大约在500多年前。镇上一位家境一般的商家女儿,被选为皇妃,就是京剧《二进宫》中李艳妃,(《二进宫》诬良为奸,不合历史真实,永乐店地区是不准演出的。)这位李艳妃,又为皇上生下了一位唯一的皇子,这就是后来在位48年,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小镇商人李伟也就是皇上的外祖父了。这绝对不是谣传,不仅《明史》上有明确记载,而且,村子西口的“李良坟”(后人误传为李良)是确实是存在的。只是在十年动乱之时,被毁坏了,在哪地址上,建过一所卫生院。在此之前,我曾经和学友亲眼目睹过这座墓。(史书记载为李伟墓)。它在小镇西口,沿着神道碑进入,两边石人,石马,石骆驼陪伴,古木参天,荒草遍地,鸟儿啁啾,展翅嬉闹。好一派皇家园林图景!据说,永乐店镇这名称,也是明神宗特赐的。

        也许应为有皇亲的这层关系,永乐店镇的建筑布局以及市场布置,显得格外规整。商铺营业和撂地摆摊各安其位,相得益彰。路北的不少店铺门前皆有台阶游廊。大概是供顾客临时躲雨之用吧。在街道的东西两端,各留下一个半个足球场那么大的空地。分别叫“东门外”和“西门外”。这两个空地分工明确,颇为耐人寻味!东门外的这个空地,主要是卖粮食,(农村实行统购统销以后,也艰难地坚持)卖蔬菜、卖小吃。西门外这个空地,主要卖车辆:四网大车,花咕噜大车,小推车,俳子车。还卖牲口:骡子,马、牛、驴。还猪,羊、鸡、兔等小动物的买卖也在这里。我不知道那时是否有人管理市场,搞得如此科学合理,设计的可谓妙绝矣!

        永乐店集市的繁盛,到1956年达到顶峰。赶上节日,除了老人,周围40多个自然村的村民,大多兴高采烈地蜂拥而至。人们肩上挎着捎马子(前后都能装东西的布袋子,如今已很少见。)就是到集上办货来的。也有不少是来出售农场品,换了钱,扯几块花布,做新衣服。须知,那时农村的供销社很稀缺,村里偶然来个挑担货郎,很快就被一圈媳妇、姑娘、和小娃娃们围住。货郎卖的全是小物件,过年过节,还要男人出马,走十几里土路,到集上完成。那时,赶集不是小事,一年之中,有几个集日,称之为大集。赶集购物,全家都高兴。

        永乐店镇在解放初的几年,特别繁华。“李良坟”商贩慕名而来,各种商品八方荟萃。当时市场上的经营者,有供销社的商店,国营饭店,也有公私合营的布店。还有不少纯私营杂货店。至于来自十里八村的农户买卖蔬菜粮食,来自四面八方的商贩,齐聚于此地,集市之热闹,是可想而知的了。除了商家林立,还有书店,图书馆,邮局,照相馆,公交车站等等。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用在这里个小镇上,倒是挺合适的。

      我是在12岁时,头一回跟着爷爷到永乐店镇赶集。在此以后的几年里,独自赶集,就成了我最快乐的一件事。开始跟着大人去,后来就自己去了。15里路上,要经过一个名叫德仁务的大村,要穿过村南的一片松树林,那片松树林子蓊蓊郁郁,仰头看去,不见蓝天。里面也夹杂着很高的桧柏。有的干枯了,仍然高达数丈。上面有鸟窝。我经过时,常常听到乌鸦那“啊,啊!”的叫声。我和伙伴一起走,觉得很有趣。可惜这片林子,因为修水库毁了。留到今天,绝对是一景。

        那时。我喜欢到镇上去一是为看书,一是为解馋。因为那里有书店,没钱买书站着看。一看就是半天,店主不仅不轰我,有时还给我倒一碗白开水喝。除了从书本上求得知识,集市又是我认识世界的大课堂,我看见手工艺者,在街头大展才艺,把柳条编成背筐,用芝麻磨成香油;牲口市上,有的掰开马嘴,就知道马的年龄。有的给驴切掌、钉掌,轻松熟练。卖肉的“一刀准”,买糖果的“一口清”。至于解馋的小吃:焦圈、豌豆黄、薄脆,堆饽饽,灌肠、驴打滚、面茶·····样样俱全,就是囊中羞涩,只是尝尝鲜,炎炎唾沫而已。

        就是在这里,我第一回知道还有自行车这种搞怪的东西。我自语:“车能自己走吗?”只见前面有个招牌:“端详自行车行 ”,我进店里,才知自行车是什么模样。在这里,我第一次知道什么是汽车,长途车站,就在街头,屋里一溜长椅,坐着等车的乘客,汽车来了,我看见他们上了车,心里特别羡慕,目送着汽车艰难地通过拥挤的人流,鸣着汽笛,向远方开去。我心想:“何时我能坐上汽车啊!”

       我到永乐店镇上赶集,不知有多少次,而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有两回。一次是1656年的农历八月十四日。一次是1958年夏历8月28日。虽然时间只差两年,我所见得情景大不相同,心情的变化更有天渊之别。

      从1949年到1956年,我亲眼看见,农家的日子越过越好。几年内村里盖了好多新房。大多粮食多了,尽管国家实行了统购统销,但来百姓的兜里毕竟有些鼓了。赶上中秋节,都要买点东西。那天的几日人特别多。窄窄的街道,人流拥挤,只能一点一点的往前蹭。大约300米的街道,走了好半天。记得街头有几处卖大饼的,都是临时挖的灶台,我可是头一回看见这大的饼直径好歹超过了2尺半,买者甚众,吃得甚香。还有数不清的月饼摊,买的月饼就是两种:自来红,自来白。那时的月饼,就是用纸打包,买月饼的动作飞快,买月饼的满脸欣喜。1956年农民有自己的地,是发自内心的喜欢。到1957年,农民入了社,集市人流大减,赶集的人也大多满脸菜色,脸上喜气没有了。我现在才悟出:“农家没了土地,没了牲口,大车,过日子的热情呢个不大减吗?

       到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那天。集市北边召开大会,会场上红旗招展,口号震天。书记大讲人民公社的美好前景。听会的也就是云里雾里,半信半疑。此时的街道上宣传气氛好不热烈。街道东端,用木头杆子搭起了一个牌楼。上面书写着令人瞠目的对联:“蹬破地球冲破天;实现河网变江南。”横批是:“亩产万二”。今日看来,一派狂言,在当时,居然还是保守。(不过几天,改成两万)墙壁上,有四幅两米见方的漫画,最吸引眼球:第一幅画的是大锅里煮着一个大米粒儿,大米粒儿顶起了锅盖。上书:一个米粒儿煮一锅。第二幅画的是一辆汽车拉着一个玉米。上书:一个玉米拉一车;第三幅画着一个大罗卜,开个门。正有人往里运粮食。上书:一个萝卜当仓库。第四幅画着半个西瓜皮,几个人坐在上面荡船过河。上书:坐着瓜皮过黄河。当时浓烈的跃进气氛,一下子,把小镇宁静平和的环境彻底破坏了。直到今天,也难恢复元气,悲哉!

       今日想来,那时的赶集,真的开眼,真的幸福。直到2012年代今天,我每年还要到这个小镇去几次。倒不是发什么思古之幽情,只想引起我对往事的追忆。有时,看一回,增加一分失落。原先我曾经魂牵梦绕的地方,那些老地方,老商铺,已经面目全非。早已不见原来的神采,有时,又感到欣慰。几十年的沧桑巨变,小镇的经济获得了巨大发展,可是,镇政府领导宁可向东再建一个商品街,也要原封不动地保存了这条老街,包括最早的百货商店,村西的清真寺······。在经济迅猛发展今天,能做到这一点可贵而难能,是很令我钦敬和尊重的。

        小镇永乐店,涵盖了多少丰厚的内容。历史的,人文的,经济的,社会发展以及文化保护的·····最重要的,还是我的浓浓乡情。辛弃疾词句说:“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这是我写此文时,心情的真实写照!小镇永乐店,愿你能够长久地雄踞在家乡的土地上,让更多的人们,能够一睹你的风采。

本文共有评论 0 篇︱查看本文的评论
 相关文章
 运河九章之五:运河魂    1634 次 2011/9/22
 郑连元 昌平红柿赛金衣    1577 次 2012/5/22
 鸽子的岁月    1448 次 2011/4/3
 水之苍茫 古之幽情    1969 次 2008/1/23
 怀念传统瓜果    2067 次 2009/7/31
 
  • 网址:http://www.chinanwa.com 电子邮箱: 1009068986@qq.com
  • 版权所有:  网络作家网 『 中网协 』
  • Copyright ◎ 2003-2020 www.chinanw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297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