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报名
加入收藏
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
网 络 连 接 世 界
|
首 页
|
文学在线
|
小说分类
|
散文分类
|
诗歌分类
|
杂文分类
|
长篇文集
|
短篇小说
|
随笔游记
|
电子杂志
|
文学专题
|
当代文学
|
现代文学
|
个人文集
|
论 坛
|
网络文学
|
女性文学
|
校园文学
|
诗词韵律
|
古典文学
|
外国文学
|
歌词创作
|
影视创作
|
国学精华
|
精品佳作
|
理论研究
|
视频教学
|
作家书库
会员管理
用户名:
密 码:
忘记密码
主编邮箱
文章搜索
---作者---
---标题---
作家排行榜
带雨的云
558
篇
王风
372
篇
作协推荐
307
篇
运河散人
263
篇
零度
261
篇
古月重升
210
篇
郑永涛
173
篇
张天珍
169
篇
轻舞飞扬
154
篇
孙新坤
154
篇
小说分类
第二种忠诚(中篇小说...
第十二章 山神土地...
第十一章 除魔告城隍
第十章 都城隍判官互...
第九章 化梦点才子...
第八章 化梦点才子(...
第七章 遇仇人禅定...
第六章 与地藏菩萨对...
第五章 悟德收妖僧
第四章 乱法坛悟德羞...
散文分类
楼梯寄情
她说什么了
吴稚晖何许人也
《爱,能勿劳乎?忠,...
枫叶的招摇
自在杨花
“地坛”的魅力
田间小路
人散茶已凉
发自病榻的心语
诗歌分类
浅伤
溱沁
孤煞
梦魇
奈何
道
淡然
天道
超脱
英雄决
当前位置:
首页
理论研究
>>
文学评论
>>
千年等一回:荡气回肠读《楚歌》
·添加到收藏夹
·给作者留言
·
查看作者资料
·
浏览作者文集
分享到:
更多
千年等一回:荡气回肠读《楚歌》
来源:原创 作者: 韦树定 日期:2014/5/25 阅读:
1824
次 【
大
中
小
】 B级授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千年等一回:荡气回肠读《楚歌》
韦树定
柳忠秧先生作为楚人后裔,对于楚国这片土地一直有着强烈的眷恋情绪,对于这片土地上曾经拥有的极为灿烂的楚文化有着深深的自豪感和归属感,并由此形成浓重的楚人情结。无论是他平时的谈吐,还是日常的写作,这种深入骨髓的楚人情结总会不可遏止地流露甚至倾泻出来。他近年所创作的史诗巨作《楚歌》,更是对楚文化作了深刻的挖掘与壮阔的呈现,贯穿始终的楚人情结弥漫在字里行间,无疑会对每一位读过这篇作品的读者产生强烈的震颤和深深的感染。
首先,《楚歌》以诗眼观史,以诗心解史,以诗笔叙史,既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又有强烈的个人意识。整首诗在波澜壮阔地叙写楚地文明史时,并刻画了主人公自我的伟岸形象。《楚歌》以时间顺序展开叙述,对于恢弘的楚文化发展史作了立体呈现。从炎帝始创农耕文明,到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兴衰变化、秦末刘邦项羽的揭竿起事……直至近代武昌首义等,纵横五千年,以楚文化为主脉,几乎浓缩了整个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举凡楚地之英雄人物,都予以热情的讴歌,而楚地之神话传说、地理风俗都有生动的再现。所以这首长诗有很强的“史”的性质,是诗坛上史无前例的对于楚文明的综合囊括与挖掘延伸。然而此诗在叙事的过程中,抒情色彩极浓,主人公的个体意识及个人精神,彰显得淋漓尽致。故而我们在看这首诗的时候,绝不会把它等同于客观的历史叙事,而是感觉始终有一颗求索的灵魂在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寻寻觅觅。这颗灵魂是高大的,所以他能俯瞰河岳,仰叩九天;这颗灵魂是自由的,所以他能来往古今,纵览古之风云人物;这颗灵魂是豪迈的,所以他能骑黄鹤赴瑶池,叱猛虎任驰骋;这颗灵魂更是悲哀、孤独的,因为他慨叹民生多艰,常怀千岁之忧,而世无知音,一身独立。昂扬的意志与悲壮的情思交织在一起,曲折多姿的文明史与呐喊呼号的个体生命融汇于一处,造成了柳忠秧诗歌跌宕起伏、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豪放之中不失沉浑。
其次,《楚歌》所刻画彰显的高大自我形象,既再现了楚地先人的伟岸形象,更深化了这种形象。这种艺术形象,具有很高的美学欣赏价值。诗中的主人公个体形象,其实也是对楚人群体形象的一个升华与浓缩。《楚歌》极大程度地张显了楚人的狂气。楚人之狂,非轻狂之谓,乃是一种大丈夫傲岸人格和自信精神的体现。这种狂气,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楚庄王问鼎中原,刘邦见秦始皇车驾,叹曰:“大丈夫当如此也。”这是帝王之狂;接舆狂歌笑孔,屈原豪唱:“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这是文士之狂。无不张扬了一种向上的生命状态。作者说“悬臂可写动地诗,泼墨能抒通天情”、“风云起兮我心狂,挽弓一怒射天狼”、“一方血气凝狂楚,万载精华滋雄邦”等,便是这种楚人“狂”的精神人格的再现。然而楚人更是执著的。《楚歌》对此作了无比热情的讴歌。从卞和三献荆璞,刖双足而无惧无悔,到屈子所说的“余心所善,九死不悔”,直至楚国为秦所灭后,楚人发誓“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种执著所表现出来的百折不挠的生命精神是楚文化赖以生根、滋长、繁荣的重要保障。本诗第二十章从“我心不负我天良”到“我心不负志同酬”,连以八个“我心不负”作为语句开头,正是作者承继、发扬楚先人执著精神的外在表现。楚人也是多情的。屈原在《离骚》中所流露的对于家国人民忠爱缠绵、生死以之的炽热情感,对于其后两千多年中华民族的人格浸染是极为深沉的。它不单是通过“狂”的形式外现,更有以柔的情怀再现。故而我们读《离骚》总会深切感受到屈原对于祖国,对于人民何等一往情深。这不是伦理或教条强加于人的责任,而是主人公发自内心深处的难以抑制的情感。柳忠秧的《楚歌》,无疑表现了这种多情。作者在刻画自我的人格形象时,写道“为伊不惧肝胆裂,为伊消得魂憔悴”、“胸怀仙衷向茫宇,无限柔情死抑生”等,正是体现了这种缠绵不已的情感。与其说是作者有意彰显这种情感,倒不如说是一种不自觉的流露。毕竟它是流淌在楚人血液之中而不能自已的东西。
第三,《楚歌》通过对楚地文化英雄、政治伟人的讴歌与缅怀,一方面渴望一种强有力的力量使楚地文明乃至整个中华文明振兴,另一方面呼吁一种悲天悯人的伟大英雄形象挺身而出,接受时代的召唤,承担时代赋予的重任。从这一点来说,《楚歌》这首诗具有极强的时代意义。任何一个时代的文明,没有文化巨人的出现绝不可能走向繁荣的巅峰。作者对于楚庄王、项羽、刘邦、张居正、左宗棠等政治人物的歌颂,主要不是缘于他们功业的辉煌,乃是基于他们对文明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而作者在提到老子、屈原、李白等文化巨人时,总是会流露出由衷的倾倒与赞叹之情。正是他们的出现,使得当时的时代文明走向了顶端,也使得楚文明成了后人仰望的高峰。尽管李白不是楚人,但是他却实实在在介入了楚文明。长期的楚地客居,以及对屈原文化精神的传承与弘扬,李白与楚文明确乎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作者将他纳入楚文明系统,不能不说是一种独到的眼光。而诗中的自我刻画,也是集屈原忧国忧民、李白张扬个性、老子理性精神于一身的高大形象。柳忠秧是拒绝平庸的,他以强烈的时代责任感自任。他以时代的眼光审视楚地的文明史,用敏感而炽热的诗心来阐述、讴歌、发扬这样的文明史,他的精神无疑是可贵的。他在诗的结尾写道“雄诗澎湃诗如海,笑谈江山吟天地!离骚国里多奇韵,一曲楚歌鬼神泣”,俨然是再现了李太白“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的豪情,这种“舍我其谁”的大自信,纵使被人讥为“狂妄”,我想作者也是不屑计较的。毕竟,楚人之“狂”,不恤人言。这种“狂”,乃是其高贵人格的标志。
第 四,《楚歌》的风格,摒弃了中唐以来渐趋精雅、婉弱的诗风,上追盛唐、汉魏乃至《楚辞》,于继承之中,有拓展之功。《楚歌》是一种狂飙式的风格,读之如疾风漫卷,大河奔泻,澎湃的激情,奔放的气势,很容易让人想起老杜“词源倒倾三峡水,笔阵横扫千人军”的诗句。这种大格局,大气魄,让人颇感震撼。整首《楚歌》,使人感觉天海诗情,扑面而来。历来人们普遍认为,南方诗风比较纤细柔弱,不管唐以前的齐梁,还是唐以后的南宋中后期,皆是如此。诗人想要振衰起弱,往往标举燕赵诗风,以之作为刚健诗风的典型,唐代陈子昂、金代元好问是为代表。清代黄景仁也说:“自嫌诗少幽燕气,故作冰天跃马行。”其实,我们只要翻开《楚辞》,翻开《离骚》,就会发现南方诗歌的源头,本是极其狂放豪健的风格,且融入大量奇情幻彩,较之燕赵诗风绝不逊色。柳忠秧先生直溯其源,自觉继承、弘扬了《楚辞》狂、健、奇、幻的风格。《楚歌》无疑是浪漫主义的杰作,神奇的幻想,瑰玮的意象,邈远的传说,一一驱遣笔端。诗人能于天上人间独往独来,能与屈子同飞,而娥皇、楚妃、神女等神话人物,也络绎而来,充满奇异的魅力。诗人对于万物的驱使,应了王国维所说的“诗人必有轻视外物之意,故能以奴仆命风月”。然而,这种驱使,绝非自大的缘故,而是内在情感喷薄而出的外现。《楚歌》主要刻画的是一位执著的求索者,而非傲岸的主宰者。这种求索者的形象极其高大。屈原曾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种求索之路,是对于个人理想、抱负的不懈追寻。它不但是空间意义上翻山越岭、乘风破浪的跋涉之路,更是时间意义上的反思历史、升华人生的艰辛之旅。任何浪漫主义的杰作,必须基于个人情感的真实,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层揭露,所以它离不开现实主义的土壤。柳忠秧《楚歌》的浪漫主义风格,绝非一时兴起,乃是基于深刻的忧患意识。对于历史的忧患、对于时代的忧患,对于个体人生的忧患,交融在一起,使这首诗充满了悲壮色彩。柳忠秧抒发悲情,绝不凄凄惶惶,既不愿像“诗囚”孟郊那样自叹“出门即有碍,谁谓天地宽”,更不屑像闭门觅句的陈师道那般低吟“闭门十日雨,吟作饥鸢声”。优秀的浪漫主义诗人抒发大悲之情,往往感觉河岳为之变色,万物为之生哀。李白《远别离》中说“日惨惨兮云冥冥,猩猩啼烟兮鬼啸雨”、“皇穹窃恐不照余之忠诚,雷凭凭兮欲吼怒”,屈原《山鬼》也说:“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鸣。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便是现实主义的杜甫也吟道“呜呼一歌兮歌已哀,悲风为我从天来”。这种抒情方式,充满悲壮的气氛,极富感染力。柳忠秧的《楚歌》显然熟练地运用了这一点。他说:“风连风兮春声急,雨接雨兮秋怨长。我向江河吟楚恨,我临龙海龙海怆!”总之,《楚歌》一诗风格偏于狂放刚健,而又充满奇情幻彩,有浓重的悲壮色彩,是典型的浪漫主义作品。
第五,《楚歌》的形式也有创新之处。柳忠秧不愿蹈袭格律诗词,汲取歌行乐府和骚体诗的长处,根据写作内容和抒发情感的需要,创造出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并驾驭得相当纯熟。此诗篇幅既长,内容大开大合,情感大起大落,而变化中又不失整饬,每章十句,每句七字,五十章联贯而下,既适合倾泻情思,高张理想,铺叙历史,而又时时进行节制,放而能收,充满理性。这种大诗格局,对于当下循规蹈矩的旧体诗词,是一种不小的突破。柳忠秧似乎有意为古体诗正名,并自觉发扬这种诗体,极为难得。纵观唐代诗坛,古体诗与近体诗如同大鹏双翼,带动了整个诗坛的腾飞。有些大家、名家的作品,古体诗甚至超过近体诗的成就。李白、李贺以乐府擅场,元稹、白居易的歌行体驰名当世,韩愈也以七古为重。晚唐至宋以后,近体占上风,取径既狭,格局转小,对于书写时代的大风貌,人生的大经历,颇显得不足。诗之式微,是为不争之事实。而清初吴梅村以歌行体书写明清丧乱,清末黄遵宪以古风乐府书写国家危亡,内容丰富,感慨深沉,皆有“诗史”之誉。柳忠秧以古体诗的形式,记录几千年的楚地文明史,融入个人形象,完成史诗创作,这在之前的旧体诗坛上,似乎并没有什么人尝试过。这种黄钟大吕式的作品,其实是想为古诗开辟一条更为宽广的道路。
此次柳忠秧先生出版的诗集《楚歌》,即取这首长诗之名,书中也把这首长诗置于首篇,可见他对这首长诗的重视及自信。我因翻看此书,对于《楚歌》一诗赏读再三,爱不释手,是以不惮词繁,写了上面读《楚歌》一诗的体会及收获。
本书除《楚歌》之外,《国骚》《岭南歌》《天下江山黄鹤楼》《天下洞庭天下楼》《神龙诗章》等几首长诗亦颇精彩,后面的短诗皆有可观之处。长诗中《神龙诗章》一首为整个中华文明、中华儿女而歌,其他皆以楚文化或岭南文化为背景,纵情挥洒,铺叙历史文明,抒发豪情壮志。因柳忠秧先生祖籍湖北,客居广东,深深折服于楚文化和岭南文化的魅力,故而对于这两种文化的情感极深,无时无刻不铭刻于心。
《岭南歌》可与《楚歌》作比较阅读,可以见出两种地方文明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呈现的不同状态。两首诗都采取组诗的形式,诗中对两地历史、地理文明作了浓墨重彩的描述,作者内心的自豪、自信也时时可见。不过两首诗,倒颇有不同。就风格方面,相比《楚歌》而言,《岭南歌》少了几分悲壮,于疏朗明快之中,见壮美之致。就内容方面,《楚歌》对于楚文明古代历史部分的演绎是详尽突出的,而对于近现代的内容着墨不多,《岭南歌》则作了大量叙述,且融入不少新时代内容。且《楚歌》中对于主人公个体形象的刻画是淋漓尽致的,《岭南歌》则没有这种刻画。就形式方面,《楚歌》是七言古体,《岭南歌》是杂言古体,前者见整饬,后者见灵动。通过比较,我们也可以看出,柳忠秧创作,力求变化,不拘一格的特点。两首诗从思想深度及艺术成就而言,《楚歌》更胜一筹。
柳郎一代奇才,对于历史的深刻思索,对于现实的执著热爱,对于人生的自信昂扬,使得他的诗作大气包举,波澜跌宕,充满激情。江山多娇,汉诗何幸!千年等一回,等来了“一曲楚歌鬼神泣”!等来了“挽弓一怒射天狼”!等来了“一曲楚歌鸣绝响”!
2014年5月19日于北京
作者简介:韦树定,男,壮族,广西河池人,著名青年诗人、诗评家。著有个人诗文集《韦树定诗词选 • 那浪吟草》《北牧集》。曾参加2012年中华诗词学会及《中华诗词》杂志社举办的青春诗会,并获首届“谭克平杯”青年诗词创作奖、湖北麻城“杏花村”中华诗词大赛二等奖以及2013年崂山绿石杯诗词一等奖,上海松江赋提名奖,河北女娲赋三等奖,2014年安徽龙裔杯特等奖、河南伊川颂二等奖。作品散见于《中华诗词》、《中国书画》、《书法报》、《书法导报》、《深圳特区报》、《玉林日报》及《商丘日报》等各类报刊杂志及光明网、网易、搜狐等各大网络传媒。
本文共有评论
0
篇︱
查看本文的评论
姓名
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 换张图试试
发表
取消
相关文章
“红学”让中国每天都是愚人节
2129 次
2008/7/23
金庸笔下的假面江湖
2777 次
2011/8/11
摘自野牛文章《诗歌英雄柳忠秧:一个人的诗文学风流》)
51298 次
2014/8/14
“卞藏本”的谎言可以休矣
9861 次
2008/7/23
刘德水 粗人细笔写沧桑
2128 次
2012/5/22
网址:http://www.chinanwa.com 电子邮箱:
1009068986@qq.com
版权所有:
网络作家网 『 中网协 』
Copyright ◎ 2003-2020 www.chinanw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297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