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於當代 傳唱於後世
旅粵詩人柳忠秧長詩入選京港地鐵詩歌坊
[香港商報訊]通訊員楚田報道:客居廣州多年的鄂籍著名詩人柳忠秧近日新聞不斷。兩個月前,曾因被湖北省作協主席、著名作家方方誤會,被方女士在微博上指柳為參評“魯迅文學獎”而四處活動,而一介平民的柳大呼冤枉,結果在中國詩壇引发了一場“方柳之爭”。
據悉,“方柳之爭”已走入法律程序,此事尚未完結,但柳忠秧的詩名亦在江湖上大增。上月北京地鐵運營公司向柳忠秧发出邀請,在京港地鐵4號線推出公益項目“4號詩歌坊”中,將引進包括柳忠秧在內的10名國內著名詩人的詩歌,為北京地鐵線文化品味打造一道亮麗的藝術風景線。本月8日將舉辦的李白故里桃花潭詩歌節,柳忠秧也成為被邀請的重要嘉賓。
入選首都地鐵的柳詩在廣東創作
“4號詩歌坊”的主題詩歌展示已進行到第25期,其中本期以“長江”為主題,內容涵蓋整個長江流域,包括三江源、三峽、黃浦江等。由於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於今年6月已開始全線通水試運行,9月將全線通水驗收,10月正式通水運行。這一改善北京水質的跨世工程將成為中國首都的一件大事。長江主題正合其意。
因此,北京地鐵“4號詩歌坊”用詩歌來傳達對南水北調的感恩之情,再加上以成長於湖北的柳忠秧詩歌作為代表,無疑是再恰當不過的。柳是湖北人,旅居廣州多年,這被各方看好的詩歌其實是在廣東創作完成的。
京港地鐵負責人介紹說,打造人文地鐵是京港地鐵公司一直以來堅持的目標,“四號詩歌坊”旨在利用北京地鐵4號線地鐵列車、車站展示空間,定期以不同主題展示國內外優秀詩歌,從而為乘客提供更為豐富的車旅體驗。
“4號詩歌坊”項目學術顧問、詩人北塔表示,希望詩歌能夠走進交通生活等公共空間,與京港地鐵一道將“4號詩歌坊”打造成為乘客喜愛的又一文化品牌。

比魯獎更重要的是傳唱於後世
古今三千年,關於長江的詩歌多如過江之鯽。柳忠秧今年閉門月余,創作以南水北調為主題的長詩《哭長江》一經推出,便迅速受到追捧,湖北日報、南方日報等多家主流媒體第一時代刊載,關於該詩的評論更是好評如潮。
甚至有不願透露姓名的評論家認為,柳近年創作的《哭長江》、《聖美大江》、《楚歌》等,顯示出這位60後詩人的詩風與氣韻逐步邁向成熟,在唐宋韻律遺風中又折射出現代新體的風格,典故運用恰好到處,經常是一字點晴,一句燒須,有史詩般的氣質,這在當代詩壇上十分難得。如果單純從能否沖擊魯迅文學獎來評判柳忠秧之詩,也許好詩會因“方柳之爭”留下一抹沉重的陰影,但真正的好詩不是用於評獎的,而是流行於當代,更傳唱於後世!
由於篇幅有限,在此節選一小片段。
哭長江(長詩選段)
柳忠秧
崇高的格拉丹東雪山
是您神聖的面龐
一點四億年了
您依然那麼親切
那麼安祥
在江魂深處
您的靈泉在低唱
我仰望您母親的莊嚴
神美和慈祥
您的浪花
日夜傾訴著蜿蜒柔美的樂章
您的乳汁
滋養著千山萬壑、莽原高崗
您的波濤陪伴著沉沉歲月
您的春潮喚醒了茫茫洪荒
您的蔚藍敞開了溫馨懷抱
您的清泉匯聚了愛的海洋
您一百八十萬平方公里的廣袤胸懷
包融了多少苦難與滄桑
作者簡介:
柳忠秧,1969年生於湖北黃岡,客居嶺南,出版有《哭長江》、《自由天下騎黃鶴》、《楚歌》和《聖美大江》等詩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