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信息时代 我们该怎样阅读?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如何走向阅读社会,享受阅读快乐,正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关于阅读,有过一个形象的说法:渔民在阅读海洋,农民在阅读大地,医生在阅读病人,气象人员在阅读天空。凡是用眼睛看到的、用心去体会的,都是在阅读。然而,在信息社会到来之时人们才真正感到阅读的必要和压力。
信息社会阅读呈现三大趋势
出版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4月22日,四川省广安市井河镇小学的农村留守学生拿到了当地国税局工作人员赠送的图书,以阅读迎接4月23日世界读书日的到来。新华社发(邱海鹰 摄)
魏玉山为我们描述了当今阅读的三大趋势:首先进入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之后,阅读在生活中越来越重要。各种知识和信息如爆炸般围绕我们,阅读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行为。从大阅读的概念来讲,人们的阅读在增多而不是减少。其次出现了从读纸到读屏,二者并存的时代。读屏也就是看电脑、看手机、看电视转播等,这些图像和文字信息已经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生活。甚至有激进的观点认为,文字的报纸将在2043年消失。事实上,办公室工作的人群已明显感到读屏的时间在逐渐增多;青年人从网络、手机、MP3上获取信息也越来越多;小说、文章也越来越多地以电子书形式出现,视觉关注对象已经出现了重点转移。第三,阅读向离散化、多中心的方向发展。读者集中阅读一本书、一个刊物的情况越来越少,呈现了个性化、多中心的现象,这不仅在国内,国外也是如此。尽管也会出现超级畅销书销量逾百万册的情况,但这种情况越来越少。更多的是兴趣分散化、小众化的趋势,有业内人士表示,现在一般的图书发行几万册,就已经算不错了。这种一本书读的人减少、书的品种增加,阅读呈现多样化、个性化的趋势,其实正是文化发展、文化繁荣的标志。
读纸与读屏缺一不可
2007年7月17日,在泰国首都曼谷的一个榴莲市场上,一名摊主在榴莲堆中看书。(新华社发)
近年来随着读屏的人越来越多,读纸与读屏的争论已成为业内外争论的热点。这对出书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实际上,读书与读屏二者并非是对立的,有你无我,而是二者互相补充,缺一不可。传统阅读内容丰富,可进行有深度、系统的阅读,这种阅读方式在人生成长、文化传承方面仍然发挥着巨大作用。读屏式的阅读也有自己的特色,及时、快捷、片断、浅显,但也还存在不足。目前还不能简单取代传统的、所有的阅读方式。”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总裁聂震宁说,“二者阅读方式各具特色,人们可各取所需。因此我们一方面在坚持出版纸质图书的同时,也成立了数字出版传媒有限公司,进行数字出版。从深层次考虑,我们鼓励编辑更多地进入数字出版、网络出版之中,进而引导数字出版、网络出版向深度、系统发展。”
聂震宁说,传统阅读已经有几千年了,人们有很深的习惯,包括价值取向。这些都应很好地继承,但也不能因为网络、数字的浅显等不足,就满足于现状。应该说,21世纪网络或数字出版是重要的趋势,但不是全部。在这种趋势发展的同时保留传统也是必要的,读者也有广泛的需求。二者一个浅显,快捷;一个专业、深厚。正是这两种层次的矛盾运动构成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因此,不能因传统废读屏或是因读屏废读书。
上一页 首页 [1] [2] [3] [4] 尾页 下一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