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 络 连 接 世 界

会员管理
 带雨的云 558
 王风 372
 作协推荐 307
 运河散人 263
 零度 261
 古月重升 210
 郑永涛 173
 张天珍 169
 轻舞飞扬 154
 孙新坤 154
  •  第二种忠诚(中篇小说...
  •  第十二章 山神土地...
  •  第十一章 除魔告城隍
  •  第十章 都城隍判官互...
  •  第九章 化梦点才子...
  •  第八章 化梦点才子(...
  •  第七章 遇仇人禅定...
  •  第六章 与地藏菩萨对...
  •  第五章 悟德收妖僧
  •  第四章 乱法坛悟德羞...
  •  楼梯寄情
  •  她说什么了
  •  吴稚晖何许人也
  •  《爱,能勿劳乎?忠,...
  •  枫叶的招摇
  •  自在杨花
  •  “地坛”的魅力
  •  田间小路
  •  人散茶已凉
  •  发自病榻的心语
  •  浅伤
  •  溱沁
  •  孤煞
  •  梦魇
  •  奈何
  •  道
  •  淡然
  •  天道
  •  超脱
  •  英雄决
    当前位置:首页   作家协会 >> 文学沙龙 >> 作家的气质秉赋
  • 作家的气质秉赋
  • 来源:原创 作者: 春晓 日期:2008/4/25 阅读:5570 次 【 】 A级授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灵魂里没有音乐的人,不会为甜蜜和谐的乐声所感动……
      ——莎士比亚

      你读过屈原的《离骚》吗?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中所包含的忧国忧民,追求理想的衷情。你读过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吗’那“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所体现的胸怀大志而孤处当世的戚伤和悲愤。古有李白的“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今有鲁迅的“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无题》);郭沫若的“我们要去创造个新鲜的太阳,不能再在这壁龛之中做甚神象”(《女禅之再生》)……
      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就中我们除过领会到作者的深刻思想、伟大抱负,欣赏到作者的艺术才华、挺拔笔墨之外,分明觉得,从诗句的字里行间,我们或隐或显地体察到了作者的处境、人格、内心结郁,甚至各不相同的表情态度及其丰富的情感世男的传达方式。
      这就是作家的气质使之然!
      蒋子龙在一篇创作谈中一开始就说:“‘遗传学’用令人信服的科学根据,说明了孩子为什么象父母,为什么有其父必有其子。创作也是一样,作家的气质、性格、秉赋直接影响他(她)的作品,即所谓‘文如其人’。”
      我们不能不说,这实在是行家里手之谈。


      当然,不光作家有不同的气质。大到人类种族,小到个体人生,都有气质不同之分。这是

    古人在其生活、交往过程中就已注意到了的。
      中国的古代医学,按人的好动或喜静,把人分为五种类型:好动者有太阳型、少阳型,喜静者有太阴型、少阴型,动静适中者为阴阳和平型。古希腊和罗马的医学则按照人体四种体液——血、粘液、黄胆汁、黑胆汁——多寡不同的假设,把人的气质分为胆汁质(性情急躁、动作迅猛)、多血质(性格活跃、动作灵敏),粘液质(性情沉静、动作迟缓)和抑郁质(性情脆弱、动作迟钝)。还有1904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获得者、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他根据对动物和人的观察研究,提出四种基本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兴奋型、活泼型、安静型、弱型的概念。
      另外,心理学家关于人的气质的分类还有各种不同途径和方法。如荷兰心理学家海曼斯以情绪的强弱、活动的快慢、初级功用和次级功用二者的比例作为标准,将人的气质分为神经型、多情型、多血型、粘液型、胆汁型、急性型、无状型、无情型人种类型。德国心理学家梅伊曼根据人的情感的品质、强度、持久性、主动还是被动等不同,将人的气质分为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抑郁质、欢愉质、愁思质、恬静质、阴沉质、快乐质、赏心质、沮丧质、严肃质等十二种类型。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又以人的心理倾向性为尺度,将人的气质分为外倾型和内倾型两类。外倾型的人以环境作为行为的出发点,凡事要求适应环境,是一种动的、客观的、现实的倾向Z内倾型则相反,以自我作为行为的出发点,凡事尽其在我,带有一种静的、主观的、想象的倾向性。
      总之,气质作为人的高级神经活动在行为方式上的表现,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它主要表现在人的心理行为过程中情绪的强弱,思维的快慢,意志力的大小,注意力集中和转移的难易以及心理活动的内、外指向等方面。这当然和作家的创作活动及其特征有着密切的联系。

    上一页 首页 [1] [2] [3] [4] [5] 尾页 下一页
本文共有评论 0 篇︱查看本文的评论
 相关文章
 
  • 网址:http://www.chinanwa.com 电子邮箱: 1009068986@qq.com
  • 版权所有:  网络作家网 『 中网协 』
  • Copyright ◎ 2003-2020 www.chinanw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297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