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 络 连 接 世 界

会员管理
 带雨的云 558
 王风 372
 作协推荐 307
 运河散人 263
 零度 261
 古月重升 210
 郑永涛 173
 张天珍 169
 轻舞飞扬 154
 孙新坤 154
  •  第二种忠诚(中篇小说...
  •  第十二章 山神土地...
  •  第十一章 除魔告城隍
  •  第十章 都城隍判官互...
  •  第九章 化梦点才子...
  •  第八章 化梦点才子(...
  •  第七章 遇仇人禅定...
  •  第六章 与地藏菩萨对...
  •  第五章 悟德收妖僧
  •  第四章 乱法坛悟德羞...
  •  楼梯寄情
  •  她说什么了
  •  吴稚晖何许人也
  •  《爱,能勿劳乎?忠,...
  •  枫叶的招摇
  •  自在杨花
  •  “地坛”的魅力
  •  田间小路
  •  人散茶已凉
  •  发自病榻的心语
  •  浅伤
  •  溱沁
  •  孤煞
  •  梦魇
  •  奈何
  •  道
  •  淡然
  •  天道
  •  超脱
  •  英雄决
    当前位置:首页   随笔游记 >> 社会随笔 >> 底层的珍珠
  • 底层的珍珠
  • 来源:原创 作者: 何静 日期:2008/5/24 阅读:1957 次 【 】 A级授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布拉格的一家废纸回收站里,一个浑身脏兮兮的中年男人正在地下室里把运来的书籍压碎、打包。这是一个单调乏味的工作,可他依然快乐。他的快乐正是源自这堆废纸。在还没有被压碎的废纸里,他找到了尼采、老子、歌德等人的著作,然后像饥饿的耗子一样贪婪地啃噬着。他一边干活一边阅读,“每次只读一句,含糖似的含在嘴里”,然后将这些糖带回家,晚上借着一盏永恒的小油灯,每天把思想注入这盏灯……

    这是小说《过于喧嚣的孤独》的主人公汉嘉的生活,而这也正是小说作者的真实写照。这位作者便是捷克当代著名作家博胡米尔·赫拉巴尔———一颗“底层的珍珠”。

    赫拉巴尔1914年3月28日出生于捷克的摩拉维亚,虽然从小和继父生活在一起,但他的继父是一家啤酒厂的老板,对他视为己出。本来他是可以过上体面的生活,然而取得过法学博士学位的他却“自甘堕落”,将自己的大半生都扔进了布拉格的贫民窟里。他除了像汉嘉那样干过废纸收购站打包工,还干过碎石工、抄写员、仓库管理员、列车调度员、保险公司推销员、剧院布景工等等十几个工作。

    丰富的生活阅历为他提供了取之不竭的创作素材,《过于喧嚣的孤独》就来自他1954年至1958年当废纸收购站打包工的经历。

    和张爱玲所谓“出名要趁早”正相反,1963年,49岁的赫拉巴尔才发表处女作。这部名为《底层的珍珠》的短篇小说集一问世就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赫拉巴尔也由此登上文坛。此后,赫拉巴尔仅用18天就写出了代表作《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而历时四年完成的《过于喧嚣的孤独》则是他自认写得最好的一部。

    赫拉巴尔大器晚成,却迅速成为20世纪下半叶捷克最伟大的作家。他一生获得各类文学大奖无数,并于199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此外,他的很多作品都被改编成电影和戏剧,并获得柏林电影

    节金奖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捷克著名作家米兰·昆德拉曾对他给予高度评价:他是1968年“布拉格之春”后,捷克最伟大的作家。而捷克一家著名杂志则将他列为“捷克最伟大的50名作家”的第二位,仅次于《好兵帅克》的作者哈谢克。

    赫拉巴尔堪称世界文坛的一匹黑马,他在文学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连他的妻子艾丽什卡都极为不解。在她看来,丈夫是一个“邋里邋遢无可救药的家伙”,白天趴在桌上写些“坏牛奶”一样的字,晚上就到小酒馆去灌一肚子啤酒。因此,她一直惊讶,“不知为什么有人会如此缺乏文化,竟然把赫拉巴尔看成一个有文化的文化人。”

    正如妻子所说,赫拉巴尔的确是个“没文化”的人,从小学三年级起,他就是一个差等生,“分数全得三分”。他最大的理想是当一名泥瓦匠,而这个远大理想也很快就实现了。然而,谁也没有想到,就是这样一个“没有前途”的人,却几乎一夜之间成了捷克当代最伟大的作家。

    不错,赫拉巴尔的理想是当一名泥瓦匠,但他是要通过做泥瓦匠“成为整个时代的见证人”,就像他“作为列车调度员,见证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一样。他的人生宗旨是“先从事可能从事的任何工作,而唯独不当作家”,对他来说,“最重要的是生活、生活、生活,观察人们的生活,参与无论哪样的生活,不惜任何代价。”

    他付出的“代价”是住在一个破房子里,撅着屁股用草根刷子刷地板。他干各种各样的粗活儿,和各种各样的“粗人”在小酒馆里吹牛聊天,毫不犹豫地将一生都投身于“比我以往所了解和信仰的一切都更加伟大和美好的事物之中”,并“意外”地成为一名作家……这,大概就是赫拉巴尔成功的所谓秘诀吧。

    北京 李浅予

本文共有评论 0 篇︱查看本文的评论
 相关文章
 淳小宝的“南柯一梦”    1687 次 2011/9/19
 废墟上绽放的花朵 (随笔)    1674 次 2008/5/19
 呵护孩子的生命安全    1479 次 2013/9/17
 一堂“阶级斗争教育”课    1321 次 2011/6/17
 记忆里的儿时若干事    1392 次 2008/10/24
 
  • 网址:http://www.chinanwa.com 电子邮箱: 1009068986@qq.com
  • 版权所有:  网络作家网 『 中网协 』
  • Copyright ◎ 2003-2020 www.chinanw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297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