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辰翁《兰陵王·丙子送春》赏析
兰陵王·丙子送春 宋·刘辰翁
送春去,春去人间无路。秋千外,芳草连天,谁遣风沙暗南浦。依依甚意绪?漫忆海门飞絮。乱鸦过、斗转城荒,不见来时试灯处。
春去,谁最苦?但箭雁沉边,梁燕无主,杜鹃声里长门暮。想玉树凋土,泪盘如露。咸阳送客屡回顾,斜日未能度。
春去,尚来否?正江令恨别,庾信愁赋,苏堤尽日风和雨。叹神游故国,花记前度。人生流落,顾孺子,共夜语。
本词题为送春,实际上是一首悼亡词。宋恭帝德祐二年(1276),元军攻入临安,挟恭帝及太后等北行。至此,南宋实已亡国。这首词从字面上来看是写春天,实际上却暗示南宋大势已去,恢复无望。“送春”就是哀悼南宋的灭亡。在词中作者描绘故国沦陷后的衰败景象,反映南宋遗民所经历的种种苦难。以送春象征亡国,借自然景象写人世苍桑,凄绝哀怨,寄托遥深。
《兰陵王》是词中的长调,全词分为三阕。上阕写临安失陷后的衰败景象及词人的感受:
“送春去,春去人间无路。”春天已经结束,南宋王朝山穷水尽,灭亡已成为现实,历史不可逆转。
“秋千外,芳草连天,谁谴风沙暗南浦。”伴随着荡悠悠的秋千,连天的芳草凄凄苦苦的倾诉着离情,风沙漫天,摧残践踏着南宋的故土。
“依依甚意绪?漫忆海门飞絮。”依依惜别的情绪苦不堪言,南宋幼帝端宗南下从海上逃亡,自此后君臣及百姓如柳絮一般将要到处飘泊,无依无靠。
“乱鸦过、斗转城荒,不见来时试灯处。”狂噪的乌鸦在颓城上空掠过,一夜之间,城池倾颓,元宵前夕本应是华灯璀璨的临安城,到此时已漆黑一片,寻不到一点灯的光亮。
中阕写春天归去以后,南宋君臣与庶民百姓遭遇国破家亡的凄苦:
“春去,谁最苦?但箭雁沉边,梁燕无主,杜鹃声里长门暮。”春天结束了,谁受的苦难最深?被掳北去的君臣,如同被射中的大雁,坠落到遥远的北方,永无归日;南宋的庶民百姓,大厦将倾,凄惶无依。整个的临安宫苑笼罩在暮色苍茫之中,凄惨悲凉,唯有杜鹃啼血而已。
“想玉树凋土,泪盘如露。”别说那些仁人志士为国家沦陷而悲痛,就连那金铜仙人也不免有辞离故国的悲伤,凄惨悲苦地流下了冰冷的泪滴。
“咸阳送客屡回顾,斜日未能度。”此番离去,正值月冷风凄,临安处处呈现出一派萧瑟悲凉的景象。南宋君臣就像魏明帝时金铜仙人离开咸阳一样,依依不舍,对故国有无限的依恋。
下阕抒发国亡后的哀思:
“春去,尚来否?正江令恨别,庚信愁赋,苏堤尽日风和雨。”春天已经过去,还能再来吗?这正像江淹的《别赋》与庾信的《愁赋》所抒写的那种亡国之痛的郁抑之情,沦陷后的临安如同杭州西湖的苏堤一样,笼罩于风雨飘摇之中。
“叹神游故国,花记前度。”可叹啊,故国的繁华景象只能在梦中依稀得见了。离散在外地的人,回到沦陷之后的临安,昔日如花美景已荡然无存,不禁触目伤情。
“人生流落,顾孺子,共夜语。”自此后人生飘泊,前途未卜,只能和儿子在凄风苦雨的夜里倾诉胸中的亡国之痛了。
作者:
刘辰翁(1232—1297)字会孟,号须溪,庐陵(今江西吉安)人。23岁举于乡,景定元年(1260)补太学生。景定三年(1262)进士。咸淳元年(1265)授临安府学教授,屡受江万里荐举,曾主管中书省架阁库。德佑元年,文天祥起兵勤王,辰翁参与江西幕府。大德元年卒,时年66岁。有《须溪集》一百卷,《须溪词》三卷。
注释:
①丙子:即宋恭帝德佑二年(1276)。①南浦:泛指送别之地。这里借指江南水乡。②海门飞絮:海边飞絮。指南宋幼帝端宗南下从海上逃亡。③斗转城荒:指转眼间南宋都城临安变成一座荒城。④箭雁沉边:箭雁,中箭而受伤的大雁,指被俘虏的南宋君臣。沉边,去而不回,消失于边塞。⑤梁燕:梁上寻觅旧巢的燕子。这句指留在临安等地散落无主的士大夫。⑥长门:长门宫,汉武帝时,陈皇后贬居的冷宫。这里借指宋亡后临安的宫殿。泪盘如露:指汉武帝在建章宫前造神明台,上有铜人手托盛露铜盘。魏明帝命人把铜人从长安搬到洛阳,在拆卸时据说铜人眼中流下泪来。这里以铜人泪滴露盘表示亡国之痛。⑦江令:即江淹,南朝著名辞赋家。他曾被黜后任建安吴兴令。见《梁书·江淹传》。陈亡后著有《别赋》。⑧庾信:南北朝时诗人。梁朝庾信出使北周,被留在北方不回,著有《愁赋》。这两句是说南宋士大夫被俘北上,满怀离愁别恨。⑧苏堤:西湖长堤,苏轼守杭州时所筑。⑨孺子:辰翁有子名将孙,也善作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