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报名
加入收藏
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
网 络 连 接 世 界
|
首 页
|
文学在线
|
小说分类
|
散文分类
|
诗歌分类
|
杂文分类
|
长篇文集
|
短篇小说
|
随笔游记
|
电子杂志
|
文学专题
|
当代文学
|
现代文学
|
个人文集
|
论 坛
|
网络文学
|
女性文学
|
校园文学
|
诗词韵律
|
古典文学
|
外国文学
|
歌词创作
|
影视创作
|
国学精华
|
精品佳作
|
理论研究
|
视频教学
|
作家书库
会员管理
用户名:
密 码:
忘记密码
主编邮箱
文章搜索
---作者---
---标题---
作家排行榜
带雨的云
558
篇
王风
372
篇
作协推荐
307
篇
运河散人
263
篇
零度
261
篇
古月重升
210
篇
郑永涛
173
篇
张天珍
169
篇
轻舞飞扬
154
篇
孙新坤
154
篇
小说分类
第二种忠诚(中篇小说...
第十二章 山神土地...
第十一章 除魔告城隍
第十章 都城隍判官互...
第九章 化梦点才子...
第八章 化梦点才子(...
第七章 遇仇人禅定...
第六章 与地藏菩萨对...
第五章 悟德收妖僧
第四章 乱法坛悟德羞...
散文分类
楼梯寄情
她说什么了
吴稚晖何许人也
《爱,能勿劳乎?忠,...
枫叶的招摇
自在杨花
“地坛”的魅力
田间小路
人散茶已凉
发自病榻的心语
诗歌分类
浅伤
溱沁
孤煞
梦魇
奈何
道
淡然
天道
超脱
英雄决
当前位置:
首页
国学精华
>>
华夏文明
>>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
·添加到收藏夹
·给作者留言
·
查看作者资料
·
浏览作者文集
分享到:
更多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
来源:我们的文明网 作者: 王央央 日期:2008/3/3 1 阅读:
8738
次 【
大
中
小
】 A级授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传统节日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得转生
经过20世纪近100年来好了对,传统文化的摧毁,传统的东西似乎被摧毁了,失去了传统文化的我们就如无鱼之水,失去了对历史、祖先的记忆的我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空虚,失去了传统的支撑,失去了对传统道德的信念。改革开放后,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人们似乎除了金钱已经不知道还有什么东西了,为了追逐短暂的自我利益,毒大米、瘦肉精、劣质奶粉充斥着市场;在市场中人们相互伤害着对方,为了房地产开发商的利益,可以毫不犹豫地摧毁一宝贵的文物古迹,拆掉古老的建筑,在推土机中我们感受到了城市似乎已经成了一座钢筋水泥筑成的空壳。在全球化进程中,在对西方文化的盲目推崇中,我们越来越感觉到真正属于自己民族的东西越来越少了,民族文化的失落感萦绕于我们心中。孟子曰:“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一个不尊重自己民族传统文化的民族,是会走向毁灭的;一个没有了传统文化的民族是会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迷失自我的。
在历史上,传统节日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的演化,整合着的。由于历史和知识的局限性,民间节日这种传统文化,不免显出它的局限性,乃至于落后性。因此,有些被淘汰、筛刷了,另一些则以改变了的形态乃至机能被保存下来。韦政通先生在《伦理思想的突破》一书中,饱含着深情写到:一个有悠久传统的社会,在它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生活上的一个理想情况,应该是传统价值观念与逐渐抬头的新价值之间能相互融合,这样一方面不致陷入心理上无所归属的状态,另一方面又可使新的价值指南在渐变中达到更新的目的○13。在都市化进程中,如何使传统节日在都市生活中获得传承与转生,获得新的载体,却又保持其民族性。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维持夏历和西历并存的历法制度。
阴阳合历(夏历)是我国劳动农民体认自然,阴阳和谐宇宙观的独特体现,是与四时节气,农业耕作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可是近代以来,由于受西方强势文化的影响,在节日文化方面,就是以西历新年取代夏历新年,而把农历新年变成“春节”。可是,这种脱离实际的文化变革并没有得到全体国民的响应,公历新年也并未能深入民众生活成为真正的节日,基本只是一个法定假日而已。百姓的日常生活还是以夏历为主。可是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都市化进程,夏历渐渐淡出了都市年轻人的视野。近年来,一些包含日历的印刷品只有公历,竟没有写明相应的夏历,更没有夏历节日。一年之中出现两个“新年”容易使人迷惑,甚至有人想到用元旦代替春节。这是对传统节日的漠视,更是对自己民族文化的漠视。
所以建设传统节日不能离开与之息息相关的夏历,对此,政府应该声名:夏历和西历并存是现政府的历法制度,报纸、电视台等媒介也应该夏历与西历并用,也许会觉得繁琐,可是却是对民族文化的觉醒意识,对自己民族传统的珍视。不至于让我们在全球化的今天迷失自我,失落最宝贵的东西。
第二,将传统节日适当增加为法定节日。
我国现行的法定节日中,只有春节是民族传统节日,而其他的有些是政治性节日:如国庆节,五一国际劳动节等,从拉动经济增长,促进消费出发,来设置了七天长假,少了文化底蕴,节日的欢愉,却多了浮躁与喧嚣。在传统节日与现代政治性节日比重大大失谐的情况下,尊重人们的风俗习惯,适当增加传统节日为法定节日,显得迫切并必要。
在2005年的两会上,60多位香港特区代表又联名提案,呼吁把清明节、中秋节增设为国家法定假日,各地人大代表门也纷纷建议将增设传统法定假日纳入议程之中。中国人民大学的纪宝成教授多次呼吁增加中国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日。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意义也为越来越多的人士所关注,所探讨。
第三,加强对下一代传统文化的教育。
在国外的中小学中非常重视传统文化的熏陶,但是在中国由于种种历史的,教育体制的原因,传统文化的教育一直很薄弱,多开设传统文化课程,让学生对传统节日的来龙去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通过教育使他们有一种对传统节日,对本国节日的温情和敬意感,在传统节日的良好社会氛围形成之前,社会教育的功能缺位必须由学校教育来补充,才不至于出现传统节日的“断代”。
第四,需要民俗学学者的努力,社会对民俗学的重视。
民俗学家在发掘传统节日文化意蕴,传统节日在现代社会的转生具有重要作用,所以社会应该重视民俗学家的工作,其中政府也应该在此起积极的引导作用,如在除夕夜发表新春贺辞,创设各种条件,引导民众对传统节日的喜爱,使传统节日既不失其文化意蕴,又在新时代下,增添了新的载体,新的方式为年轻人所喜爱。使年轻人在快乐地过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时同样不忘记我们自己的节日,对我们的传统节日多一份温存和敬意,对洋节多一份宽容。
华夏传统节日该如何回应全球浪潮(全球化)和生活方式的转变(都市化),已经成为考验传统节日在社会生活领域能否继续具有现实生命力的标志。但是传统节日的现代转生并不意味着抛却固有的传统和精神内核,一味地去屈就现代化、都市化。而是在都市化、全球化浪潮中给人们以精神的慰藉,自我身份的认同。
华夏传统节日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需要我们好好地珍惜,保护,我们的政府应增设传统法定假日,加强民众对传统节日的认同感。给人们充裕的时间来体味节日的美好,重温传统节日的美好意蕴,保护传统节日,同样也是保护我们的民族文化,使我们在全球化的今天不至于迷失方向。
注 释:
○1《论语?学而》记载孔子弟子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根据历代注解,这句话说的是对丧祭之礼的重视及其对民风民德的影响。首先,何晏的《论语集解》记载孔安国的注解说:“慎终者,丧尽其哀;追远者,祭尽其敬。君能行此二者,民化其德,皆归于厚也。”后来朱熹在《论语集注》中基本上沿用这一注解而稍作发挥:“慎终者,丧尽其礼。追远者,祭尽其诚。民德归厚,谓下民化之,其德亦归于厚。盖终者,人之所易忽也,而能谨之;远者,人之所易忘也,而能追之:厚之道也。故以此自为,则己之德厚,下民化之,则其德亦归于厚也。”而本文以此作题目是因为节日起与祭祀,宗教信仰,对百姓移风易俗起着重要作用。
○2○3○4《风俗通义校注》序言,应劭
撰,王利器
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第2页。
○5《中国节日框架的建构与重构》,高丙中,载《文化年夜饭网话央视春节晚会》,中华书局2003年1月第1版,第189页。
○6 对于端午节起源的传说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端午节源于于夏至说,着眼点是夏、商、周三代的夏至习俗。这种解说注意到了时令,不过,我过古代许多节日,初期并不是固定的,是在逐渐的发展中才固定下来的。所以夏至习俗做端午广义的源头则可,狭隘地理解则有些牵强。另椐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端午节的历史教育》中的考证认为端午节之成因是对龙图腾的祭祀,是先民希望证明和显示自己的“龙子”身份,以此祈求龙保佑健康与安全。古代的吴越民族以“龙”为图腾,每年的五月五日都要以刻画成龙形的独木舟在水上竞渡,娱神娱己。但端午的节俗远不止此,何况竞渡之举也非吴越独有。
○7 爆竹和春联一样,最初作用也是趋辟妖魔鬼怪。最初发明的爆竹并不像现在的鞭炮,而是真正的竹子,即焚烧竹子,发出劈啪之声,惊吓鬼怪。据东方朔的《神经异》说:西方有个一尺来长的怪物,叫“山魈”,人要是冒犯了它,就会得寒热病,但这个怪物害怕声响,听见劈啪之声就逃走了,所以人们才把竹子扔在火中来惊吓它。梁宗懔的《荆楚岁时记》则明确地指出了:“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燃草、以辟山臊恶鬼。”这里的焚烧竹子使其爆响,正是爆竹的原义。
○8《伽达默尔集·戏剧的节日特性》,伽达默尔,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1月第2版,第547页。
○9 张者:《冯骥才:在空谷中呐喊》,《文化自白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http://book.news.sina.com.cn/longbook/1096528532_wenhuazibaishu/49.shtml.
○10 王蔚、倪红梅、刘畅:《中国人将西方圣诞节变成自己的欢乐》,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4-12/24/content_2377232.htm.
○11 柏林:《反启蒙运动》,出自《世界著名哲学家丛书》,约翰格鲁著,马俊峰、杨彩霞路日丽译,昆仑出版社。第42页。
○12 张潮:清、《幽梦影》,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年11月第1版,第62页。
○13 韦政通:《伦理思想的突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
参考文献:
[1] 张 君.神秘的节俗[M].广西: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
[2] 鸿宇遍.中国民俗文化——节俗[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
[3] 徐杰舜、周耀明著.汉族风俗文化史纲[M].广西: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
[4] 陈 烈.中国祭天文化[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
[5] 陈绍棣.中国风俗通史——两周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
[6] 乔继堂.细说中国节——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与内涵[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
[7] 刘连喜
主编,文化年夜饭——网话央视春节晚会[M].北京:中华书局,2003.
上一页
首页
[1]
[2]
[3]
[4]
尾页 下一页
本文共有评论
0
篇︱
查看本文的评论
姓名
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 换张图试试
发表
取消
相关文章
倚天奇秀 西岳险峰——华山
1792 次
2008/6/1
中国历代帝王年表(4)
2160 次
2009/1/30
中国历代首都列表
1652 次
2008/11/21
62画zei字是“汉字之最”?专家称只是文字游戏
1615 次
2012/3/26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
8738 次
2008/3/3
网址:http://www.chinanwa.com 电子邮箱:
1009068986@qq.com
版权所有:
网络作家网 『 中网协 』
Copyright ◎ 2003-2020 www.chinanw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297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