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 络 连 接 世 界

会员管理
 带雨的云 558
 王风 372
 作协推荐 307
 运河散人 263
 零度 261
 古月重升 210
 郑永涛 173
 张天珍 169
 轻舞飞扬 154
 孙新坤 154
  •  第二种忠诚(中篇小说...
  •  第十二章 山神土地...
  •  第十一章 除魔告城隍
  •  第十章 都城隍判官互...
  •  第九章 化梦点才子...
  •  第八章 化梦点才子(...
  •  第七章 遇仇人禅定...
  •  第六章 与地藏菩萨对...
  •  第五章 悟德收妖僧
  •  第四章 乱法坛悟德羞...
  •  楼梯寄情
  •  她说什么了
  •  吴稚晖何许人也
  •  《爱,能勿劳乎?忠,...
  •  枫叶的招摇
  •  自在杨花
  •  “地坛”的魅力
  •  田间小路
  •  人散茶已凉
  •  发自病榻的心语
  •  浅伤
  •  溱沁
  •  孤煞
  •  梦魇
  •  奈何
  •  道
  •  淡然
  •  天道
  •  超脱
  •  英雄决
    当前位置:首页   国学精华 >> 诸子百家 >> 孔子 >> 庄子的自由观
  • 庄子的自由观
  • 作者: 陆平 日期:2008/3/7 1 阅读:1090 次 【 】 A级授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作者:蒙培元 文章来源: 第三届庄子国际学术研讨会

      庄子哲学好似一幅恢宏浩渺的画卷,给人们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在无限的宇宙自然界自由翱翔,以“万物齐一”的眼光俯视大地,以此解除人类的"桎梏"、"倒悬",以此实现心灵的超越。

      庄子哲学是境界论的,不是实体论的,庄子的"道"是宇宙生命的标记,不是宇宙实体的概念,归根到底是人的心灵在自我超越中所达到的最高的存在状态。这种状态不是纯粹主观的,而是主客、内外合一的,因而才是自由的。所谓自由就是与"道"合一,"与宇宙精神往来"。这种自由的获得,靠生命体验而不是客观认识(对象认识),从心灵的角度而言,是情感论的,不是知识学或知性论的。所谓"天在内,人在外"这种看似反主体论的语言,其实正是提倡生命的情感主体、德性主体,而反对知性(及其欲望)主体,表明庄子哲学以"无我"、"忘我"的心灵境界为人生的真正自由。

      自由境界是庄子哲学的最高的价值追求,这种自由是超越的"真情自由",不是今人所说的社会自由、选择自由。情感生命是庄子哲学的内在核心。既不是知识论,也不是意志论,而是情感论,才是庄子哲学的真正特色。

      但庄子明明讲"无情",岂不是令人发生困惑?如“喜怒哀乐不入于胸次”,其妻死则“鼓盆而歌”,又与惠施辨“有情”与“无情”,不一而足。这正是庄子哲学的“吊诡”之处,是庄子哲学语言的最大特色。庄子的“无情”上真正的有情而不是无情,正如他所说的“无心”是“真心”一样。用这种“吊诡”式的语言,才能显出他对"世俗之情"的批判精神,也才能显出他所主张的"自然真情"。人们生活在世俗的世界,未免有机巧、是非之心(“成心”),矫饰之情,因此,他常常不是从正面论述何谓“真心”、“真情”,何谓自由,而是以"寓言"和"移情"的方式"明"之("莫若以明"之"明)。大鹏之游、蝴蝶之梦、濠梁之乐、无用大用之辨、天赖人赖之说,真正体现出庄子哲学的精神。

      庄子最赞赏的是自然之乐,甚至主张与自然界的动物共处而同游,这其中有深刻寓义。一方面表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另方面隐涵着对自由的无限向往。在这里,自由与自然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自由即是自然。自然界不是认识的对象,而是生存的环境;不是决定论的因果必然性,而是一切生命的自由敞开。"鸢戾于天,鱼跃于渊",这是儒家的自由观,海阔天空任鸟飞,充满了乐观主义精神。庄子的感受和体验则更加深沉,乐观与悲情是同时存在的。当江湖干涸之时,鱼“相吹(左“口”右“句”)以湿,相濡以沫”,这才是生命的真情,毫无计较之心;人难道不应该如此吗?因此,真正的自由应当是,“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忘”可以解释成忘情,但这是指有我有待之私情。这同“无情”之说是完全一致的。“无情”是从“存在”上说,“忘情”是从修养上说,二者都是实现“无我”之境,“忘我”之境。“忘”是解除"桎梏"的方法,"坐忘"是实现道的境界的方法,"同于大通",就是自由境界。

      但是,这种自由是不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从一个意义上说是如此,但从另一个意义上说则不是如此。从前者说,是指“与道为一”的境界,这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从后者说,是指未能"体道"时的情况,则不能没有各种限制(可说是人为的限制,不是自然本身的限制),要摆脱这种限制而实现自由,就不能没有前提条件,这条件从主观方面说就是"忘"。"道术"不同于"权术",也不同于"学术。是对道的体认、体验,不是方便之计,这种体认只有出于“自然真情”才能作到,而要出于"自然真情",就要"忘情",忘掉人为的世俗之情。这是很难的,但也不是不可能的。真情就是"天在内"者,是人的真性情。要唤起人的真情,就要回到大自然的怀抱。"游于无穷之野"是精神上的"游",但精神之游是从大自然中体会出来的,只有在大自然中才有"天籁",才能"神游",获得精神自由,体验"天 地之大美"。从这个意义上说,"游"和"忘"是并行的。

      人们都说,庄子哲学是美学的,审美的,从庄子哲学中发展出中国的美学。这是很有道理的。但是,庄子哲学中的美,并不是讲纯粹的自然美或艺术美,而是讲人与自然合一的精神愉悦,这在很大程度上是表现人的自由人格的,是表现人的心灵境界的。不计利害、不求“荣华”而向自然界完全敞开,空灵而有光明(“虚室生白”),这样的情感世界是庄子所提倡的最真实的心灵世界。道就是生命之光,道的境界就是生命的自由。这同儒家也从情感出发而实现仁的境界是同源而异趣的。从庄子的“诙谐”可以看到,庄子与儒家孔子并不是根本对立的。儒家强调的是人类的同情心、不忍之心,庄子强调的是个人的无待之心、无心之心,即心灵自由,但二者都出于“真情”则是一致的。庄子没有提出道德上的所谓"意志自由" (儒家是否也有西方式的纯粹的"意志自由”也是可以怀疑的),却开创了中国哲学的"真情自由" (“真情自由”语出朱谦之)。

      庄子哲学没有"实用价值",他本人不主张道有任何"实用价值",但是,庄子哲学对于提高人的心灵境界,培养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乐趣,实现人的心灵自由,具有极重要的价值。"人如何生活?”“人如何生活得更好”?各种哲学都在回答这个问题,庄子哲学从情感心灵的角度为我们作出了极有意义的回答。

本文共有评论 0 篇︱查看本文的评论
 相关文章
 孙子与水    857 次 2008/6/1
 重新分析孔子人格:言不由衷 性格冲动    4836 次 2008/3/14
 孔圣人是怎么炼成的?    2980 次 2008/3/14
 诸子百家 大学章句    1001 次 2008/6/17
 诸子百家 列子(2)    952 次 2008/6/17
 
  • 网址:http://www.chinanwa.com 电子邮箱: 1009068986@qq.com
  • 版权所有:  网络作家网 『 中网协 』
  • Copyright ◎ 2003-2020 www.chinanw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297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