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 络 连 接 世 界

会员管理
 带雨的云 558
 王风 372
 作协推荐 307
 运河散人 263
 零度 261
 古月重升 210
 郑永涛 173
 张天珍 169
 轻舞飞扬 154
 孙新坤 154
  •  第二种忠诚(中篇小说...
  •  第十二章 山神土地...
  •  第十一章 除魔告城隍
  •  第十章 都城隍判官互...
  •  第九章 化梦点才子...
  •  第八章 化梦点才子(...
  •  第七章 遇仇人禅定...
  •  第六章 与地藏菩萨对...
  •  第五章 悟德收妖僧
  •  第四章 乱法坛悟德羞...
  •  楼梯寄情
  •  她说什么了
  •  吴稚晖何许人也
  •  《爱,能勿劳乎?忠,...
  •  枫叶的招摇
  •  自在杨花
  •  “地坛”的魅力
  •  田间小路
  •  人散茶已凉
  •  发自病榻的心语
  •  浅伤
  •  溱沁
  •  孤煞
  •  梦魇
  •  奈何
  •  道
  •  淡然
  •  天道
  •  超脱
  •  英雄决
    当前位置:首页   外国文学 >> 亚洲文学 >> 印度巴利语文学
  • 印度巴利语文学
  • 来源:原创 作者: 佚名 日期:2008/6/15 阅读:1292 次 【 】 A级授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巴利语是流行于印度、斯里兰卡等国的一种书面语言,是佛教小乘上座部使用的经典语言。在佛教小乘和大乘所有的部派中,只有上座部保存了一套完整的经典。这一套经典,包括律、经、论三大部分,卷帙繁多。但是,绝大部分都是带神话色彩的佛祖释迦牟尼的言行和佛教教义,够得上叫作文学作品的为数不多。  

      《律部》主要条例是和尚和尼姑的清规戒律;其中夹杂着一些小故事,有的故事内容新奇,叙述生动,颇有一些文学意味。《经部》绝大部分是说教,记载了佛陀弟子所述佛陀的言论和事迹。这一部共包括五大部分:《长部》、《中部》、《杂部》、《增一部》和《小部》,大多数不能算是文学作品;但是在这些经典中包含着许多寓言、童话和小故事,它们都来自民间,是第一流的文学作品。从文学的角度来看,最值得重视的是《小部》,其中有许多独立的经典,都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比如《法句经》、《无问自说》、《经集》、《上座僧伽陀》、《上座尼伽陀》、《本生经》等等。《法句经》有汉文译本,都是诗体,与巴利文大体相同。这个译本是三国时代吴国维□难等翻译的,有些小诗,颇有情趣:“所行非常,谓兴衰法。夫生辄死,此灭为乐。譬如陶家,埏埴作器,一切要坏,人命亦然。如河驶流,往而不返;人命如是,逝者不还。”《经集》中有一些文学作品。《上座僧伽陀》和《上座尼伽陀》,作者有名有姓,但不一定可靠。尼姑诗中,有的诉说自己本是妓女;有的诉说三次嫁人,都被遗弃,不得已而出家;有的诉说自己整天推磨,挨丈夫的骂。这些诗篇真是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本生经》文学价值最高。《论部》所收各经,几乎都是讨论烦琐哲学教条的,没有文学意味。 
     
      巴利文三藏以外有一些书,颇有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比如《大史》、《岛史》,其中最著名的是《弥邻陀问经》,汉文译本叫作《那先比丘经》,不一定是从巴利文直接译过来的。这一部佛经叙述佛教和尚那先同国王弥兰谈话的内容。那先回答国王提出的问题,有很多富于文学意味的非常生动的比喻,这部经书被公认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 
     
      巴利文三藏由斯里兰卡传至泰国、缅甸,没有固定的字母,僧伽陀字母、天城体、缅甸字母、泰文字母都使用。近百年来又使用拉丁字母。汉文只有少数几本根据日文译本转译的经典
本文共有评论 0 篇︱查看本文的评论
 相关文章
 泰国的三大文化    1302 次 2008/6/15
 一个爱情故事/村上龙作品    1567 次 2008/6/14
 “透明族”的青春挽歌——关于《近似无限透明的蓝色》    1426 次 2008/6/14
 印度诗学对泰国诗学和文学的影响    1441 次 2008/6/15
 印度巴利语文学    1292 次 2008/6/15
 
  • 网址:http://www.chinanwa.com 电子邮箱: 1009068986@qq.com
  • 版权所有:  网络作家网 『 中网协 』
  • Copyright ◎ 2003-2020 www.chinanw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297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