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报名
加入收藏
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
网 络 连 接 世 界
|
首 页
|
文学在线
|
小说分类
|
散文分类
|
诗歌分类
|
杂文分类
|
长篇文集
|
短篇小说
|
随笔游记
|
电子杂志
|
文学专题
|
当代文学
|
现代文学
|
个人文集
|
论 坛
|
网络文学
|
女性文学
|
校园文学
|
诗词韵律
|
古典文学
|
外国文学
|
歌词创作
|
影视创作
|
国学精华
|
精品佳作
|
理论研究
|
视频教学
|
作家书库
会员管理
用户名:
密 码:
忘记密码
主编邮箱
文章搜索
---作者---
---标题---
作家排行榜
带雨的云
558
篇
王风
372
篇
作协推荐
307
篇
运河散人
263
篇
零度
261
篇
古月重升
210
篇
郑永涛
173
篇
张天珍
169
篇
轻舞飞扬
154
篇
孙新坤
154
篇
小说分类
第二种忠诚(中篇小说...
第十二章 山神土地...
第十一章 除魔告城隍
第十章 都城隍判官互...
第九章 化梦点才子...
第八章 化梦点才子(...
第七章 遇仇人禅定...
第六章 与地藏菩萨对...
第五章 悟德收妖僧
第四章 乱法坛悟德羞...
散文分类
楼梯寄情
她说什么了
吴稚晖何许人也
《爱,能勿劳乎?忠,...
枫叶的招摇
自在杨花
“地坛”的魅力
田间小路
人散茶已凉
发自病榻的心语
诗歌分类
浅伤
溱沁
孤煞
梦魇
奈何
道
淡然
天道
超脱
英雄决
当前位置:
首页
随笔游记
>>
人文随笔
>>
《荷叶莲花藕》序
·添加到收藏夹
·给作者留言
·
查看作者资料
·
浏览作者文集
分享到:
更多
《荷叶莲花藕》序
来源:原创 作者: 郑建山 日期:2008/7/20 阅读:
1896
次 【
大
中
小
】 A级授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月中旬到四月底。二弟病重,住进了医院,我在医院陪了一个多月,后因“非典”逃离了医院。回家后,“非典”闹得人心慌慌,二弟的病还是没有起色,我烦躁不安,坐卧不宁。就在这时,刘祥兄将毛洪其的书稿交给我,嘱我为序。刘祥和洪其都是我的朋友,于情于理我都不能推脱,就答应了。
回来后,我开始阅读洪其的书稿,开始我只想随便翻翻,谁知读着读着,我渐渐融了进去,(我一连读了两遍。)洪其的散文像一股清泉流进我的心里,我的心滋润了,心态平和了,心情开朗了。作为一名教师,洪其的散文写得这么多,这么好,思路开阔,结构严谨,激情如火,如诗如画。这是我没想到的。
中国的散文,自“五四”以来分为两大支派,鲁迅悲愤,周作人简淡。后来的作者大都是沿着这两条路线走下去的。江河不择细流,侧叶旁枝,各呈异彩,然而主脉,不离鲁迅、周作人。对这两大支派的作家和作品,我都是非常喜欢的。可自建国以来,中国的散文仿佛老是在这两个极端中折腾,先是将鲁迅推向了极致,后又把周作人捧上了天,有些作家,不了解这两大支派的精髓,而只吞下些皮毛,令人生厌。最近几年,某些作者,干脆将二者抛弃,花样翻新,或卖弄学问,或玩弄感情,爱呀、恨啊、烦恼啊、我要死了……就自己那点破事,翻来覆去地捣腾,有什么意思呢?当然,我不反对作家强调自我。散文作家,没有自我,怎么能写好文章呢?散文是最能表现自我的艺术。许多大作家的空灵作品我也喜欢读,但我反对那些远离生活,无病呻吟的文字垃圾。
毛洪其的作品仿佛是前者。看起来,他是非常赞赏“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这一理论的。他感谢生活,赞美生活,将自己融合在生活之中,写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而且将这些有意思的“东西”,和时代和人民的命运连在一起,他写“老榆树”、写通州的“塔榆”、写“童年的柳条帽”、写“蝉蜕”、写“蛙鸣”、写“爬树”、写“妈妈的眼泪”……在娓娓的叙述中,透视着家乡的风土民情和灿烂的运河文化,形成独特的艺术氛围。他好像去了不少地方,写了大量的游记。游记是最常见的一种散文形式,古有《水经注》、《徐霞客游记》,现有郁达夫、沈从文等大量的名家作品;当代作家的好作品更是汗牛充栋,要想写好,脱离俗套,相当不易。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他不单单是记录了祖国的山山水水,而是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人和事用心体会,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独特思维。他写大沙漠。写了大沙漠中的“红柳白杨”,写出了大沙漠与几株红柳白杨相融合的那种壮美,但作者并没停留于此,而是用浓重的笔墨透视着沙漠人:他们不以“壮美”为荣,更讨厌那些出卖荒凉用荒凉来赚钱的败家子。沙漠人喜欢绿,一片片绿洲覆盖在广袤无垠的大沙漠上,这才是大沙漠的灵魂。他在“西柏坡”前低吟,“这沉重的历史车轮,曾经有多少人倾之以心,动之以情,付之以力……二十八年灰飞烟灭,五十年诞歌升平,如今谁还给他助力,新世纪它将如何滚动?”“两个‘务必’”“余音缭绕”,“如今还有几人记?”在庄严肃穆中,作者面对党旗,恨不得举手宣誓。但作品的结尾却令人啼笑皆非,在回来的路上,他坐在汽车上,还没有从沉思中清醒过来,汽车猛地刹车,“两个警察不邀而上;‘车上有没有法轮功分子’”。一扬一抑,非常深刻,给人以启迪。他感叹黄果树大瀑布的鬼斧神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跌落也壮观”。他猛醒,400多年前的一位科学家不就是通过跌落创造了新的科学理论吗?第46届世乒赛中韩大战,刘国正与金泽珠那场比赛,不就是跌落也壮观的最好注脚吗?他欣赏布依族姑娘的美丽、维族姑娘的善良,同时,也看到了金钱这个使丑变美,使黑变白,使错变对,使卑贱变成尊贵,使老翁变成少年,使懦夫变为勇士……的东西,它渗透在各个角落中,扭曲着人们的灵魂:在小姑娘天真的脸上,在和尚们的剪刀中,在雪莲花的花瓣里……就连黄山松也不放过,“黄山松是假的”,“是塑料的”,那么,还有什么东西是真的呢?我们还能相信什么?他“寻找牛顿”。牛顿是闻名世界的大科学家,二十多岁就在世界科学史上光芒四射,但他迷恋官场,出卖灵魂,否定自己,50多年,没有任何成果。成为一名庸人……在游记中,作者情景交融,浮想联翩,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多么丰富多彩的世界!这难道不能给我们一点点启示吗?
我觉得还有两篇文章,应该提一提:“代寻嘉陵江”和“请给我一支粉笔”。到不是这两篇文章写得如何精彩,而是它们与众不同,(和本书的其它文章比)有特点,尤其是在选材上。“代寻嘉陵江”写的是20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作者得到的一本日记,日记是30年前,(也就是1952年)新华社成都分社资深记者、作家杨居人先生在川康地区深入生活、实地采访的感情记录。当时杨先生只有28岁,是一个有着丰富经历的老革命。他不辞辛苦,为新中国的建设热情奔波,而女友却与他不辞而别。恋人走了,他的心空了。在嘉陵江边,他痛苦,他徘徊,他悲伤,他低吟浅唱……他要寻找嘉陵江(嘉陵江成了女友的象征)。洪其在文稿中披露了这本日记(日记是1938年到1952年杨先生的整个生命轨迹),他要“代寻嘉陵江”。作者的感情奔放与日记的朴实无华融为一体,使我们不但看到了前辈们的完整人格,而且使文章显得大气,在整个书稿中独树一帜。“请给我一支粉笔”写的是一个人,师院的高材生,不知为什么,成了学校锅炉工。他整天提着个篮子,满校园犄角转悠找引柴。非常乐观的哼着鬼子进村的音乐,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打水来!滚开!”他公式定理背得滚熟,能用多少引柴可以点燃煤,用多少煤可以烧开茶炉里的水,计算得非常精确,可以保留到小数点一位。他没有家庭,困了就睡在煤堆上,这时你根本就分不清哪个是煤,哪个是他。他没有钱治病,“疼起来打滚”,只好用“麻木治疼法”。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走进他潮湿的小屋里,发现他的屋里有许多书籍,不少马列书籍上都有密密麻麻的批注,墙上写满了数学公式,在密密麻麻的公式中,“我”隐隐约约地看到一行小字:“请给我一只粉笔”……读到这里,我的心灵震撼了!我的泪水流了下来……我们不是尊重知识吗?我们不是尊重人才吗?这是什么样的控诉啊!
毛洪其的散文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细节的描写。在某些人看来,好象散文只需要抒情,不需要细节,细节描写是小说的事。其实不然,从某些方面说,散文细节的描写甚至比小说更精更纯。不信,我们可以看看毛洪其散文中那栩栩如生的人物。
当然,我不是说毛洪其每篇文章都好,也许是当老师太久的缘故吧,从整体上看,洪其的散文显得太“规矩”,太过于追求句式的完整,文章写得太“紧”;某些文章语言太“熟”,缺乏质朴感或“生气”和“野气”;结尾有些白,不够含蓄。
以上是我读毛洪其散文的一种感觉,算是一家之言吧!总之,我祝贺毛洪其散文集出版,更希望他今后能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这不是苛求,更不是客套话,我认为,他有这个实力。
2003年6月1日
本文共有评论
0
篇︱
查看本文的评论
姓名
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 换张图试试
发表
取消
相关文章
诸城散文诗歌写手:傅培宏
1729 次
2012/12/8
周祥 悼师兄孟宪良(外一篇)
1659 次
2012/5/22
《观猴有感》读后
1172 次
2014/2/15
康熙帝自省令人振奋
1860 次
2010/12/13
庞旸 牌戏人生
5710 次
2012/2/13
网址:http://www.chinanwa.com 电子邮箱:
1009068986@qq.com
版权所有:
网络作家网 『 中网协 』
Copyright ◎ 2003-2020 www.chinanw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297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