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 络 连 接 世 界

会员管理
 带雨的云 558
 王风 372
 作协推荐 307
 运河散人 263
 零度 261
 古月重升 210
 郑永涛 173
 张天珍 169
 轻舞飞扬 154
 孙新坤 154
  •  第二种忠诚(中篇小说...
  •  第十二章 山神土地...
  •  第十一章 除魔告城隍
  •  第十章 都城隍判官互...
  •  第九章 化梦点才子...
  •  第八章 化梦点才子(...
  •  第七章 遇仇人禅定...
  •  第六章 与地藏菩萨对...
  •  第五章 悟德收妖僧
  •  第四章 乱法坛悟德羞...
  •  楼梯寄情
  •  她说什么了
  •  吴稚晖何许人也
  •  《爱,能勿劳乎?忠,...
  •  枫叶的招摇
  •  自在杨花
  •  “地坛”的魅力
  •  田间小路
  •  人散茶已凉
  •  发自病榻的心语
  •  浅伤
  •  溱沁
  •  孤煞
  •  梦魇
  •  奈何
  •  道
  •  淡然
  •  天道
  •  超脱
  •  英雄决
    当前位置:首页   国学精华 >> 诸子百家 >> 孔子 >> 孔子为何“不语怪力乱神”
  • 孔子为何“不语怪力乱神”
  • 作者: 陆平 日期:2008/3/14 阅读:5326 次 【 】 A级授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比如说我们今天的生活当中,经常有人说到超验的东西,说神神鬼鬼怎么样,我们对此大多持两种态度:一种是跟着疑神疑鬼,笃信不移;另一种是断然喝斥说不存在。

    但孔子有第三种态度,叫"存而不论"。

    实际上这是一种很理性的态度,他不会盲从或轻易否定,"六合之外",我们这个世界以外的东西,"存而不论",它有可能存在,但我不了解,我就不去讨论。

    学生问鬼神的事,孔子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人间事,对父母,对国君,对社会,该做的事你做好了吗?你能做到敬事而信,把眼前的事都完成了吗?这点事都还没做好,你还能"事鬼"吗?先不想了,你就活在当下。

    学生又问孔子,老师给我讲讲死亡是怎么回事?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你活明白了吗?你知道这辈子该做什么事了吗?还没弄明白吧?那就好好活着,先不用管死的事。

    实际上这就是儒家的态度,它没有断然去否定神鬼的世界,只不过"子不语"。

    不讨论,不一定是反对。

    所以我说的是一种文化心态,我觉得《论语》在今天的意义,重要的不是对文化基因的传承,而在于一种文化态度的包容。

    也就是在一种文化态度上,很多我们不了解的、误读的、不同立场的东西,不要立马拉出来,一棒子打死,用这样的态度来证明那就是谬误。

    这个世界上有多少绝对的真理和谬误呢?有很多时候是审视的角度不同而已,我们所认识的这个世界或者某种学说,往往有如盲人摸象,摸到耳朵的人说我确实摸到象了,它长得就像扇子;摸到尾巴的人说我也确实摸到象了,它长得就像绳子;摸到象腿的人说它就像柱子;摸到象身的人说它就像堵墙。

    你能说他们谁摸到的不是真象?最后四个人打起来了。

    其实这四个人如果不打,真正进行沟通的话,就无限接近于一头真象了。

    所以今天我们追究世界的真相,就应该具有这种不了解时不武断的态度,可以存而不论,你可以不去讨论,你可以说你自己擅长的那个部分,然后大家汇合起来。

    所以,"子不语怪力乱神"并不一定是孔子说不存在或是怎样。

    其实我觉得很多儒家的东西后来被大家认为是唯我独尊的,要罢黜百家的,这并不是它最本初的意思,它最本初的意思应该是谦逊的、宽厚的,所以它说一言行之终生,行之天下,就是一个"恕"字,为什么非得较劲不可呢?中国人在死亡面前的态度是什么呢?我觉得是六个字:不怕死,不找死。

    所谓"不怕死",是说死亡是生命的另一种形式,你要坦然接受,不要有太多的畏惧;再说"不找死",在历史上,相对于西方来讲,中国自杀的人是比较少的。

    屈原是一个激烈的代表,因为他是殉国,他是楚之同姓,他宗庙没有了,郢都已经被攻破屠城了,他是一个很极端个别的例子,你看整个中国的历史上,文人采取这种激烈的决绝方式的多吗?很少。

    所以呢,中国人是很乐生的,既不怕死也不找死,当死亡没有来临的时候,就好好地事人,不去论这些个世外的"世界",这就是中国人对待死亡的基本态度。(本文摘自《从星空到心灵——易中天于丹演讲对话录》 易中天 江苏文艺出版社)

    上一页 首页 [1] [2] [3] [4] 尾页 下一页
本文共有评论 0 篇︱查看本文的评论
 相关文章
 为什么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    4609 次 2010/7/19
 诸子百家 大学章句    1020 次 2008/6/17
 诸子百家 论语(2)    958 次 2008/6/17
 诸子百家 列子(2)    966 次 2008/6/17
 墨子与水    884 次 2008/6/1
 
  • 网址:http://www.chinanwa.com 电子邮箱: 1009068986@qq.com
  • 版权所有:  网络作家网 『 中网协 』
  • Copyright ◎ 2003-2020 www.chinanw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297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