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叶世斌局长这样怀揣文学梦的官员,并不在少数。远有东窗事发的山东泰安前市委书记胡建学,近的有陕西的“官员作家群”。应该讲,官员有些个人爱好,这很正常。但无论如何,作为官员首务是干好本职工作,而不能因此荒废“官业”。
作者:魏英杰
诺贝尔文学奖曾是许多中国作家最大的梦想,然而每到诺奖候选人推举期间,一定会有娱乐人物出现。今年也不例外。有地方媒体报道,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地方诗人被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机构推举为诺奖候选人。远在瑞典的诺奖委员会大概还不知情,这边却炸了锅似的。这位大名叶世斌的安徽诗人,因此闯入公众的视线。
也许这位诗人不过是想在当地炒一炒,不料却成了众矢之的。仔细想想,在各种炒作手段中,恶搞诺贝尔估计是眼球效应最大,又最没什么风险性、成本最小的办法。难怪近些年,诺贝尔文学奖被中国作家糟蹋得不成样子。
作家炒炒也就罢了。比如王蒙、余华诸位,毕竟还是个文学人物。这位诗人算什么呢?看了介绍——原来这位冲击诺奖的诗人,还是安徽天长市现任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局长、党组书记。这一现象颇耐人寻味。像叶世斌局长这样怀揣文学梦的官员,并不在少数。远有东窗事发的山东泰安前市委书记胡建学,近的有陕西的“官员作家群”。应该讲,官员有些个人爱好,这很正常。但无论如何,作为官员首务是干好本职工作,而不能因此荒废“官业”。这位地方官员兼业余诗人花这么多心思在文学上,除非精力旺盛,否则难免有不务正业之嫌。
话说回来,叶局长真正爱好文学的可能性要大一些,毕竟是中文系科班出身的嘛。只不过要小心,个人也许是真诚的,别人却可能阿谀奉承。搞不好借此套近乎,终归还是看中作者手里那枚发烫的公章。说实话,叶局长附录于报道后面的诗作,不过中学生习作的水平,却被某些人捧上天,意味着什么?如此说来,不仅诺奖,连带这位“官员诗人”也被恶搞了一把。
被恶搞也好,自己太当真也罢。诺贝尔文学奖已被高度娱乐化,叶局长还来凑热闹,实在有些不智。而且,他越是当真,恶搞效果就越被放大。比如他对记者强调:“诺贝尔文学奖是一个相对公正和伟大的奖项,但对于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诗人,肯定不是为了某个奖项和某种鼓励而写作的。”这话看着就像周星驰或另一位诗人——王兆山说的。依我看,当事人用(获奖的)事实说话的机会实在渺茫,还不如对此保持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