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陆是当了十来年兵才转业到法院的。因为是行武出身而好喝酒,且酒瘾颇大。人喝得骨瘦如柴,三级风可以吹跑。酒喝得越勤,胡须长得越冲,一把络缌胡子镶在瘦长脸上,再加上眼一瞪,真很吓人。街上的小痞子一见忙叫声“陆伯”,这个“陆伯”成了官称,要提他的名字没几个人知道,可要说“陆伯”可是震得痞子的耳朵发麻、发聋。老陆的酒是天天喝、月月喝、年年喝,不喝酒吃不下饭,干不好工作。酒菜要求并不高。一盘煮花生米、几块萝卜,菜虽然一般,酒却不少喝。饭馆的伙计见“陆伯”来了,不用问就端上他的“专利”。并不是没条件吃好点的,是吃习惯了。以前生活条件差,只能吃这东西下酒。现在条件好了,却养成了习惯,不吃萝卜、花生米喝不下去。有人想让“陆伯”少判二年刑,在县城著名的“京宾楼”请陆伯,他还是点花生米和萝卜,结果点个缺儿,弄得经理上街去买。陆伯的酒不是随便请喝的,该喝的才喝。陆伯想:酒归酒,刑归刑。该判刑的不判行吗?那是国家法律规定的,我管得了吗?请我吃饭我不就吃那花生米和萝卜吗!所以说陆伯喝多少酒心里还是有原则的。院长曾经因为喝酒批评过陆伯。陆伯说,我不是因为喝酒就给被告少判二年,那是因为我憎恨犯罪。如果没有犯罪的,我戒酒。陆伯心想:酒是好东西,如果没有酒,我敢枪毙那么多坏蛋吗?这也是酒壮人胆!每逢“严打”枪毙完一批罪犯,陆伯必喝得酩酊大醉,甚至破口大骂罪犯的犯罪行为。只有这时,人们才可以体会出陆伯内心的思想和感情!他是多么憎恨犯罪,他的心有多苦!酒啊,你为什么要出产?犯罪啊,你为什么屡禁不绝?别人净说陆伯的喝酒问题,可他的工作不是一般人可比的。工作起来不分昼夜和假日,整日整夜写判决书,这时没二两酒帮忙真够呛!陆伯看起案卷一丝不苟,瞪着红红的眼睛看得入神,看着看着还骂出来。“他妈的,这个混小子!强奸人家有病的姑娘,我非枪毙了你!”别人问怎么了?陆伯说,这个被告人也可气,人家姑娘有病在家休息,这个混小子入室强奸了姑娘,造成姑娘大出血,临走还不许姑娘报案。真是太可气了,众人也骂。陆伯的业务过硬,判决书语言精炼、字体清晰,一手正宗的柳体字。刚到法院工作时字乱得像蛛蛛爬的,三年书法练下来,字可以和王羲之相比。陆伯的说话有点毛病,说话中的字与字之间停顿过长。尤其是遇上急事结巴就表现出来。在一次宣判大会上,由陆伯瞪起猩红的眼睛说:“判处被告人××有期徒刑三……三……三年。”这一下招致台下的听众哗然大笑,本来严肃的会场喧哗了,院长自然要批评他,他解释是因为酒喝多了!为了避免再出笑话,陆伯的话少多了。话不说别人也不知道他结巴,话一少还显出了官派,领导的话就是少嘛!话虽然少了,该说的还得说。讨论案件时,别人议论了好一会儿,陆伯才发言,却是见解独到、句句要害。驳得院长没了面子,争论起来没有结果,案子上诉回来是陆伯赢了。院长明白了,别看小陆总喝酒,可心里有数,这小子是歪才,庭长还得他当。有人嘻笑陆伯的说话。“陆伯,来首流行歌曲吧,卡啦OK很好听。”陆伯一听就生气,他明白别人的意思,臭小子跟我弄事,看我的。“那我来首要劲的歌。”“陆伯,唱什么?”“乌苏里船歌。”“好!”众人哗然。“啊啊赫赫里拉,啊啊赫赫里给拉给根……”仅此一句,台下来了个满堂彩,句句清晰字字连珠,如珍珠落盘。哟,陆伯是结巴吗?他的嗓音这样好,人们倒怀疑起自己的记忆来了。陆伯的老伴在农村种地,家也安在农村。由于工作忙,陆伯一直住机关,很少回家。几十年了倒也习惯了。别说老伴不满意,陆伯自己也想家,想媳妇,谁能没有情呢?想媳妇了就趴在窗户前看看路上的女人,也算重温一下女人味吧?虽然如此,陆伯的生活作风是过硬的。年轻人爱和陆伯聊天儿,叫起陆伯也自然,陆伯也爱听。“陆伯,您毙过多少人了?”“二百七十八个。”陆伯瞪着猩红的眼,嘴冒着酒气。等第二天酒醒了再问,陆伯答毙了一百七十八个,睡一宿觉少了一百人,从此人们爱和陆伯开玩笑了。“陆伯,听说您也当过法警?”“您抓过人吗?”“我一个人抓过两人。”“怎么去的?”“坐大马车。”众人乐了,陆伯也乐了。话说得有些出边,陆伯的确当过法警队长,可那时法警就他一个人,能不是队长吗?话虽然大点儿,陆伯还是有原则的。“我们这一代法院干警可惜的是文化低,你们要多学业务,多学法律。”“陆伯,您干了这么多年,业务过硬。”“我一晃儿在法院干了二十多年了,老了。”陆伯喝了口水,嗓子一动像喝酒一样,在品水的滋味。“说归说,笑归笑,说真的,法律这行很精深,我干了一辈子,真正体验的是活到老学到老。现在许多新的法律下来,我也不懂,不学行吗?”说着陆伯拿出一本《新罪通论》。“这是我的新老师。”陆伯亲切地望着我们。陆伯干了一辈子刑事工作,定罪量刑,见解独到。刑法的条例张口便出,其司法解释侃侃而谈,如源源不断的酒水一样。陆伯真是扎进刑法里了。许多年轻人也佩服陆伯关于刑法内容的记忆!中医讲:人是各走一经火。我想:也可能是嗜之既深,不期然而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