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写乡愁的诗歌比比皆是,《黄鹤楼》是其中杰出的代表,诗中道尽了浓浓的乡愁,把所有人内心深处的那份无所依傍的孤独表达得淋漓尽致,难怪能引起每一位读者的共鸣。然而在不知是第几次引领学生来学习这首古诗的时候,我却突然感悟到:这首诗表达的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乡愁,从更深一层意义上来说应该是对人生意义的追问。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诗的第一二联写昔人已去,从时间和空间上写出了一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空旷境界,自然而然地,会让人产生“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苍茫感,为下文做了足够的渲染。所以,虽然站在黄鹤楼上,看到汉阳鹦鹉洲的树木茂密、芳草丛生,那旺盛的生命力真实可触,诗人还是表达了那么强烈的迷茫感:这些和我有什么关系呢?这不是我的归宿,不属于我。从而引出最后一联,所以这一联也是继续为下文造势的。想来作者此时的人生肯定不是一帆风顺的,肯定有了这样或那样的不如意,所以被隔离于美好的世界之外,被排斥在积极上进的行列之外,于是他便有了浓重的异乡人的孤独无依,有了对家乡的热切思念。在正面与反面的足够的铺垫渲染之后,就有了最后一联的点睛之笔: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暮霭苍茫中作者茫然四顾:“我的家乡在哪里?”难道,作者真的只是想念家乡么?
思乡情结的确是个有意思的问题。古代的男人几乎都是在积蓄了足够的力量之后(至少自己以为是足够了),离开家乡去外面的世界追求理想、实现梦想的,李白少年仗剑周游天下当然也是如此,普通一点的出来参加官府组织的各种人才的选拔活动,比如科举,或者通过名人的举荐,再者就是自己出来凭诗文来赢得名声,从而得到朝廷的重用。即使不是读书人,也都是出外到异地谋生。这个时候,他们都满怀理想,义无反顾地离开家乡,“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此时的家乡,是他们的出发点,被他们毫不犹豫地远远甩在后面。但是,当他们的雄心壮志在异乡受到挫折的时候,他们的理想抱负不得伸展的时候,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生养自己的家乡。他们真的只是思念自己的家乡么?应该不是,此时的家乡成了抚慰他们心灵的母亲,是失意后的一种寄托,是受伤后的一剂良药,收容着他们落魄的精神。寻找故乡,实际上就是寻找归宿。
再往深刻一点想,人生一方面是具体而真实的,另一方面又是虚无而迷茫的。当一个人春风得意的时候,他的眼里只有长安花,只有杯中酒,只有仰天大笑,只有骏马得骑,这个时候的人生在他的眼里是具体的真实的:目标明确,意义鲜明;而失意往往让人茫然失措,一切都缥缈起来,变得虚无,往往就会产生这样的念头:为什么失败的是我而不是别人,为什么社会不能容我?我活在这个世界上有什么意义?哪里才是我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一切外物都被这种失意迷茫隔离开来,任何现实景物即使再美好,即使再有生机,都不能引起他的关注。所以《黄鹤楼》中的景物描写那么优美,却是为表达迷茫作准备的。
痛苦使人深刻,不管是古人还是今人。失意的时候人才能真正的沉静下来,审视周围,审视自己的位置,审视自己所处的这个社会,他们往往在此时才开始真正的思考生活的真谛、思考人生的意义,在没有审视清楚思考明白之前,人避免不了的孤独、迷茫,所以可以这样说:“日暮乡关何处是”的深层含义就该是:我的人生意义在哪里?我的归宿在哪里?“烟波江上”表现的该是自己的迷茫,他想不出也找不到答案,自然“使人愁”了。
世上毕竟失意的人多,失意的文人尤其多,于是乡愁诗几乎开遍每个不得意的文人洁白和不洁白的诗笺,为后人留下不朽的句子,比如陈子昂比如李白比如苏东坡,而文化修养差一点的即使留不下震撼人心的名句,也会从心底欣赏这些名句,使它们不朽,流传至今,比如《黄鹤楼》。
人生的意义、归宿等问题,古人有之,今人亦有之,所以崔颢能引起古人和今人的共鸣,连大诗人李白都心服口服:“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