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一次离婚的痛,是在梦里。 那是凌晨时分,清清楚楚地,他要和我离婚。本来我早就对他许诺过,如果他厌倦了我们的婚姻,提出离婚,我保证不会扯后腿,可是在梦里我是那样伤心,那样绝望,一直哭到醒来,还好长时间不能从那种氛围里走出来。说不出当时的心情,为什么会有那么浓重的伤心,不是因为多么强烈的恨,婚姻里呆的久了,爱已经淡化成了浓浓的亲情,他成了我的亲人,那份亲切还没有在一瞬间抹去;也不是因为孤独或者对将来的害怕和担忧;也不是因为愤怒。他没心没肺地兴高采烈着,对我对我们的家一点点的留恋也没有,甚至说那个即将叫他继父的孩子也比我们的儿子聪明可爱许多,我是那样的不甘,对,就是不甘,我们的共同生活没给他留下一点痕迹,他竟然如此的无情无意!刚刚还体贴备至温柔敦厚的人转眼就和自己没有半点干系,人心难道就可以这样无常么?多年的夫妻就是这样脆弱么?我绝望,不仅仅是对他绝望,是对人性的绝望,对道德的绝望,对感情的绝望! 醒来还在唏嘘不止,那痛重重地压在我的胸口上,让我喘不过气来。说给他听,他笑我又把别人的故事按在自己身上,那倒是,白天一个同学打电话给我说她离婚了,和他感慨了一顿,就落实到了梦上。 上午上班,大家不知因为什么话题,引起对班里那些离婚家庭里的孩子的评论,大都十分偏执、阴暗、放纵、敏感、冷漠,学习成绩不必说,人际关系非常不好。父母的离异给孩子心灵上留下了浓重的阴影——谁也不能代替他们的父母!爱情可以消失,爱人可以更换,只有父母不能改变,自由的是大人,可怜的是孩子,这是孩子的悲哀与无奈。末了,话题自然集中到离婚的为人父为人母的身上,当然免不了的一番谴责:生下了孩子就该为他负责,这样让他饱受家庭分裂之苦,当初何必生呢? 中午的时候找好友有事,电话打过去,她说晚上没空,喝喜酒,喝学弟二婚的喜酒,然后我们就开始大笑:看看人家怎么混的,学弟都二婚了,咱还原地不动,也太落伍了吧? 晚上我以前的学生过来看我,向她了解她那一级学生的现状,提到的最多的词是结婚与离婚,谁结婚了,谁又离婚了,谁离婚又结婚了。我们还调侃说:现在的年轻人一认识就恨不得马上结婚,一结婚就恨不得马上离婚,爱得快,恨的也快。 这一天过的。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离婚这个词那么频繁的出现在我们的生活里,连上幼儿园的孩子都熟知它的分量,知道那是一个与悲伤不幸相连的词汇。我读过这样一个故事:上幼儿园的孩子忽然执拗地要求他妈妈一定答应他的一个要求,如果爸爸妈妈要离婚的话——让他跟着妈妈并且带上爷爷奶奶和爸爸。孩子幼稚的要求让人捧腹的同时也让人悲哀。能怪孩子早熟么?我们这些成年人是不是该好好反思自己?离婚率飙升,有些地方离婚的比结婚的还多;婚外情泛滥,“情人”、“偷情”、“一夜情”等字眼铺天盖地。处处是躁动的心,不安分地张望着,婚姻即使不被蒙上功利的色彩,也成了一件新潮的衣服,随时都会有淘汰它的心思。没有责任,没有永恒,没有相濡以沫,没有地久天长,利与欲支配着人们的选择。“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成了神话被封存在诗经里,一旦成功的男士首要要紧的是甩掉曾经的妻子,理由是感情不和,不知道曾经的感情怎么会“和”了,如果不和,当初为什么要选择?现在年轻漂亮的就“和”了么?被弃的怨妇便将一腔恨或者全泼在自己身上,使自己沉沦,或者灌输给孩子,也让他们怨恨,牺牲他们的幸福来实现自己的报复。扭曲的中国人!道德沦丧的中国人! 是从什么时候起呢?婚姻的殿堂不再神圣,出来进去的人们毫无顾忌? 对婚姻多一点严肃吧,这不是一场儿戏,玩过了,乐过了,就散了;这是两个人的感情两个人的岁月,两个人的生命的融合,不能抹煞,也不能分割。一个家庭开始于那一纸证书,但是结束的时候却不是一纸证书能解决的。能分清财产,可是能把经历拆开么?能把真情遗忘,能把岁月遗忘么?能反目成仇,能把孩子撕开么?硬生生的一刀劈下去,伤害的不仅仅是对方也是你自己呀! 每一个家庭当初组成的时候,都是温馨的,每一对夫妇当初的缔结,都是恩爱的,至于后来的变化,原因很多,但是当事人的诚心经营该是最最重要的。 给婚姻一份神圣吧,不糟蹋自己也别糟蹋别人,让生命多点责任,也多点坦然;让社会少些遗憾,也少些悲情。 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