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 创 文 学 新 风 尚 ,引 领 写 作 新 潮 流

会员管理
 带雨的云 558
 王风 372
 作协推荐 307
 运河散人 263
 零度 261
 古月重升 210
 郑永涛 173
 张天珍 169
 轻舞飞扬 154
 孙新坤 154
  •  第二种忠诚(中篇小说...
  •  第十二章 山神土地...
  •  第十一章 除魔告城隍
  •  第十章 都城隍判官互...
  •  第九章 化梦点才子...
  •  第八章 化梦点才子(...
  •  第七章 遇仇人禅定...
  •  第六章 与地藏菩萨对...
  •  第五章 悟德收妖僧
  •  第四章 乱法坛悟德羞...
  •  楼梯寄情
  •  她说什么了
  •  吴稚晖何许人也
  •  《爱,能勿劳乎?忠,...
  •  枫叶的招摇
  •  自在杨花
  •  “地坛”的魅力
  •  田间小路
  •  人散茶已凉
  •  发自病榻的心语
  •  浅伤
  •  溱沁
  •  孤煞
  •  梦魇
  •  奈何
  •  道
  •  淡然
  •  天道
  •  超脱
  •  英雄决
  • 谈通州的民间舞蹈(一)
  • 作者: 日期:2012/7/17 0:16:18 阅读:1716 次 [大 中 小]
  • 谈通州的舞蹈

    民间舞蹈,通州人称之为花会,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初为祈福酬神,后为群众主要的娱乐形式,民俗节庆内容深受群众喜爱。历史上张家湾、永乐店、牛堡屯、西集、马驹桥、城关、通州镇等一百多个村镇均有花会。活动主要集中于春节、元宵节和影响较大的二十余个庙会。其中里二泗、鲁仙观、永乐店、马驹桥庙会最为繁盛。民谣称“京畿花会何可观,十人九说张家湾”,“马桥秧歌牌(楼)营的会,皇木场的竹马排成队”,可见张家湾地区民间花会兴盛。历史上通州民间舞蹈有12123种表演形式,主要有高跷、跑跷、小车、龙灯、旱船、竹马、狮子舞、十不闲、五虎棍、少林、中幡、杠箱、太平鼓、武术双石、花钹大鼓、大头和尚斗柳翠等。

    一、高跷

    高跷(矮的称跑跷),民间舞蹈主要表演形式之一。因双脚踩踏木跷而得名。高跷的历史久远,《列子·说符》云:“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以双枝长倍其身,属其胫,并趋并驰,弄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立赐金帛。”说有一个叫做兰子的人,他为宋元公表演跷技时,小腿上绑着比身体长一倍的两根木棍(),快速地跑跳并向空中循环抛弃七把短剑,五把常在空中,元君看后非常吃惊。从文中可知,早在公元前五百多年,高跷就已流行。高跷是古代百戏之一种,汉、六朝称叫《跷伎》,宋代叫踏跷,清代以来才叫高跷

    建国初期,通州有高跷60多档。上世纪80年代,通县文化馆做民间艺术普查时,初步确定通州有高跷28档。据当时老人介绍,城关镇牛作坊村高跷会始于明代天顺年间(1457—1664,为区内已知组建最早花会之一,至今有五百年历史。台湖乡胡家垡村高跷是明末清初从朝阳区双桥学来的,距今约四百年。大杜社乡六郎庄和宋庄乡翟里村高跷是一百年前组建的;徐辛庄乡平家疃村、侉子店乡卜落垡村、西集乡西集村的高跷均组建于光绪年间。

    通州高跷主要用于祭祀,活动依附于民俗和庙会、春节及其它重要节日,也有重大演出,俗称走会。走会有一定会规,庙会进香前几天,各档高跷要做好准备。正会要下请帖请各督官(各村高跷负责人)研究走会事宜。各督官再下请帖请各位艺人。朝拜先后顺序有所规定,进庙之前各会档要到指定地点集合,叫做“齐会”,不得随意变更时间和地点,亦不能随便赶前错后。待组织者发出指令后方可进庙朝拜。然后走街串巷表演。两会相遇要燃放鞭炮相互换帖,致意恭敬,以防生事。否则,就要被宣布违反会规,停止表演,可见走会纪律十分严格。

    高跷秧歌的形成,通州有两种说法,一是由武术梅花桩演化而来,加强了杂技功夫;二是由梨园行演化而来,原有演员在舞台上踩跷,后来打地摊表演,加高了木跷,一是为表演技巧,二是为便于群众观看,但这些说法均无从考证。然而从高跷现在的表演可以看出,有各种人物角色,有塑造人物形象手段及表演程式,有传统队形变化,有丰富的唱腔内容和各种特技表演。是戏剧、武术、杂技一些主要因素兼而有之的表演形式。

    通州高跷表现内容主要是渔樵生活,同时又有三个故事传说。一是相传宋朝时,金花娘娘与张天师作对,用聚众幡将众妖聚来,缠着一个樵夫作耍,其意在捣乱张天师作法,后人引以为乐。二是梁山英雄劫法场,攻打大名府。卢俊义被抓后,梁山好汉以高跷扮作各种角色,假装进城烧香顶拜,大闹法场,救出了卢俊义。三是人间降妖。传说在很早以前,通州的庵、观、寺、庙、阁经常生事(闹鬼)。永乐皇帝得知后,请来了张天师之子,分别降服妖精并将其聚集到通州的西关娘娘庙等候发落。人们借此扮作高跷表演。

    通州高跷有文跷、武跷之分。仅有一档跑跷来源于天津武清县。多数高跷是文会武跳,文跷腿子(高三、四尺)高于武跷,一般12人至18人表演。陀佗,身穿青缎子镶边白纽袢衣裤,围征裙,扎鸾带,头披长发束金箍,手持一对木棒边走(跳)、边耍、边敲,其他角色都按照他敲木棒的节奏变化行进和表演内容,他类似乐队的指挥。遇到观众放鞭时由陀佗“钻鞭”。小二哥穿红色桃形领上衣和镶云边的红绿裤,头戴孩发。武扇内穿软靠,外披红色绣花公子氅,头戴公子巾,迎面插一朵绒球,拱嘴翘须,手拿一把折扇。文扇(俗称老座子)身穿红袄外套青色官衣,绿彩裤外围碎花青褶裙,头戴八宝彩珠。渔翁穿草黄色衣裤,外套黄袍,腰系鸾带,白须白发,头戴镶边草帽圈,手持钓竿。樵夫穿豆青或蓝色衣裤,腰扎鸾带,通梢水发,戴帽圈,肩挑一根竹扁担。渔婆身穿粉红色衣裤,外披网状披肩,下穿白水裙。两鼓穿青箭衣,扎丝绦系鸾带,戴蛐蛐罗帽,挎鼓。二锣穿红或粉色衣裤,有饭巾和四喜带,戴绒球额子。膏药身穿紫袍黄马褂,青彩裤,头戴红缨帽,一手持药幌子,一手持串铃。张家湾镇里二泗村高跷动作体态优美,戏曲色彩浓郁;六郎庄高跷善于吸收新套路,表演调度灵活,情绪热烈;城关镇牛作坊高跷讲究人物造型,表演体态舒展,动作细腻。其在封建时代曾受皇封,自称“正统”。宋庄镇小堡村高跷会为双角色共24人,表演阵容强大,气势火爆;永乐店区半截河跑跷改扮传统角色,重新设计情节动作,表现“三打白骨精”主题,新鲜动人。

    通州地区的高跷用打击乐伴奏,一般配有两个锣两个鼓,普遍运用“老三点”,演奏简单易于掌握。有起鼓、行鼓、进场鼓和还乡鼓。节奏有快有慢,清晰有力,艺人说:“头锣打,左右碰。最后有个锣盖顶。”这一艺诀同样适应于击鼓者。高跷唱腔统称为唱秧歌,攒秧歌或点秧歌,以高腔调为主,均是舞一段唱一段,多以“渔樵问答”方式演唱,节奏平稳,音程跳动较大,旋律线条粗中有细,但句式结构不太规则,音乐效果与舞蹈形式也不太吻合。但能为高跷增添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唱词内容极其丰富。涉及日常生活类、爱情类、 宗教信仰和传说故事,盘古论今,无其不有,但也有封建的或不健康的因素。高跷唱段内容用词广泛,可波及到十三道辙韵,而且,同是渔樵对答并存多种声韵。句式多以四、六、八、十二等双句组成,艺人谓“四、六、八板”,衬字较多,但大都合辙押韵。

    马驹桥镇大松垡高跷会  名“长香老会”。表演歌舞并重,风趣诙谐,表情细腻,是一档“文跷”秧歌。

    大松垡高跷会建于清康熙年间。据本村霍永旺(1936年生)说:他小时看过一本由他大爷霍仲三(18611943)收藏的《秧歌曲谱》,原书是蓝色布皮,封面右上有金字书写的“大松垡高跷老会”字样,相传写于清初。经翟鸿利(19041990)等几位老艺人证实,确有此谱,但在”文革”时烧毁。现残存的是1934年复抄本,其中记述:“康熙二十五年(1686)就有高跷老会”。据老艺人们回忆,原谱内容比较全面,开篇就是二十幅左右排练图(包括“罗汉山”等各种“堆山子”),还有每个人物的化装。书内阐述了为什么跳会,组织出会的全过程,包括人选和演员的角色分配。复抄本记述:“前清光绪戊子年间,北京毓园公府为庆贺马王神圣诞、仓颉先师圣诞。光绪十四年(1888)三月二十八日府论邀请庆贺神圣,赏给青缎、紫布、黄布、红缎等做衣料之需。”庚子年义和团运动之后,大松垡村高跷秧歌开始衰落,1935年再次兴起,由该村张翰臣、李殿元、梁振国三人操办,并于关帝庙邀请村民讨论办会事宜,群众自愿捐款购买彩衣行装。指导教师有陈凤池、霍仲三、王玉山等人。复抄本记载了当时会议的办会宗旨:“为提倡富国强民、恢复旧有道德,铲除一切害国毒品、妨害治安的赌博,我村民众结成团体,联络感情,恢复昔年秧歌会。”

    大松垡高跷大都在农历重大节日与其它花会一起演出。据复抄本上说,出会时,“锣鼓齐演极其热闹,前有门旗飘扬,铜锣为号,众人小旗围护,后跟钱粮筐黄龙罩服,抬筐之人皆黄马褂服,身高力大,保重钱粮。”过去出会除走街串巷和在广场表演外,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都要到南辛店天仙娘娘庙;六月初六日到长子营冰雹庙朝顶进香。

    大松垡高跷秧歌的内容主要表现渔樵耕读生活。据霍永旺说:古时,一家有钱的庄园主被迫逃难。这家只有三口人,公子和老座子是夫妻,小二哥是他们的儿子。陀头和尚是小二哥的亲娘舅,也是庄园的主事之人。其余的随行者都是他家的仆人。途中过河时得到渔翁和渔婆父女俩相助。樵夫精通木匠活,为主人设计了足蹬木棍的办法,所以十二人涂脂化装扮作各种角色,足登木棍兼程十八里路才逃出困境。后来这伙人又重新得势返回故里,为纪念逃难之事,他们就办起了高跷会。

    高跷秧歌具有膝部屈伸、颤顿的动律特点,以腰部为轴心,双肩耸摇,臂舞“∞”形。由于演员踩在木跷上,而木跷底端受力面积小,重心不稳,导致以腰为轴心以掌握身体平衡,随着鼓点节拍,身体左、右摇摆,形成“扭”的特点。其基本步法为以胯发力带动木跷,轻抬重放,力点在膝,两膝关节屈伸颤动,形成缓起猛止、顿挫鲜明的舞蹈动作形态。“扭”为全体角色共有的特色,而每个角色由于性格、身份不同,又有不同的形体动作,如老座子的基本动作“风摆荷叶”,左手摆动红汗巾,右手舞彩扇,双臂、双肩柔和地推摆向右前方,拉回时手向里翻腕,合着鼓点的节奏一顿,韧劲显露,恰好使手中的彩扇宛如随风摇曳的荷叶。舞蹈的另一特点则是“逗”。艺人说:“高跷玩的是精气神”,而精气神在于眼的传情达意。武扇与老座子的挑逗、膏药与渔婆的嬉戏等都充满了“潜台词”,表演时意在动先,用眼传神做戏,瞟眼调情,情趣盎然。再有是“耍”。每个武角表演中,手中耍“棒”、“鞭”、“扇”,跷上做“蹲桩”、“抱月”、“背剑”各种技巧。大松垡高跷在扭、逗、耍的动作中都有先柔后刚,刚柔相济的特点,动律则可概括为“扭腰、耸肩、颤膝、顿胯”。

    大松垡高跷秧歌以四锣四鼓边踩跷边击乐伴奏,紧密配合各角色的表演动作,一般同时敲击,亦有时以锣或鼓为主;为了渲染舞蹈情绪,再加上重、轻、闷击以及切音、附点音符的交替出现,使演员手一指、眼一动都应合着锣鼓点节奏。艺人们常说“哪个角色表演就使用哪个角色的锣鼓点”。常用的锣鼓点有“起点”、“行场鼓点”、“回香点”三种。“起点”又称“起鼓”,用于舞蹈的行进中和在广场表演的开始;“回香点”又名“还乡鼓”专用于每次走会结束和去庙宇进香完毕归程中。其中“行场鼓点”则在表演中用的最多,伴奏起来既平稳明快又热烈激奋。大松垡高跷秧歌间歌间舞,舞完即唱。表演动作随词意自由发挥。为调节气氛,每句唱词的拖腔都伴以轻击锣鼓边缘的声响。歌词以叙述民间历史故事为主。还有描绘山川,抨击朝政,颂扬忠孝节义、勤俭为本、修身齐家等内容。

    大松垡高跷秧歌锣鼓点,是以流传在北京地区的“老三点”为主调,贯穿于打击乐曲牌中。如应用最多的“行场鼓点”,听起来给人一种清晰有力的感觉。鼓点的速度变化、长短反复,均根据演员临场表演的需要,在较稳定的速度上进行变化。“起点”是在起会或参驾时用,参驾时击三遍又称“三参”。

    原有唱曲二百多首,现大部已失传,《八仙庆寿》、《采莲船》较为完整。演唱时,每唱至一句的拖腔,均以轻击鼓、锣边部为伴奏。高跷的演唱又称“唱秧歌”,唱高腔调基本是“小调式”。歌词句式结构,以双句为主(衬字较多),艺人谓之“四、六、八板”。 大松垡高跷会的表演程式被收入到《中国民间舞蹈集成.北京卷》中。并被列为通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台湖镇麦庄村高跷会  成立于清代。清朝慈禧太后闻名,曾点演过麦庄村高跷会,因村内南北衙门反对,阻挠未能成行北京。高跷:全高1.5米;踩盘高度1.05米;杉木制成。会主庞德禄、张文飞、郝德忠三人。会员二十余人,走场亮相会员16人。麦庄高跷主要是歌颂、宣传宋朝梁山好汉一百单八将。走会英雄及扮演者:大头型武松由陈宝库扮演;小头型二哥由豪志全扮演;公子菜园子张青由江十海扮演;老婆子(座子)扈三娘由郝德忠扮演;鼓上蚤时迁扮演者是四个打鼓的有:江文来、江文才、李延辉和赵金虎。渔翁肖恩扮演者庞德怀;渔婆肖桂英扮演者赵金龙;场上樵夫拼命三郎石秀由吴克明扮演;打锣四女将扮演者有:吴宝利、郝爱民、李亚利和张宝山;上场先生由赵金河扮演。走跷技术动作有:搬跷、下蹲、跳坡和板凳,走场动作队形有:单月牙、走X型、斗场等。春节初一、初五、初六村内演出。参加县里组织农民艺术节会演,获二等奖;参加次渠镇文化站农民文艺会演得过一等奖。1994年,中央电视台3频道,对高跷会进行实地采访和摄录并播放。

    通州十八个半截胡同回族高跷会  可追溯到清咸丰年间,是十八个半截胡同的一个开炸油鬼铺绰号叫“金四抱”成立的。十八个半截胡同回族老人说,回民高跷玩意儿是跟南关的汉族兄弟学来的,无论锣鼓套路,人物造型还是特技表演高亢唱腔都很相似,出会时双方角色调配使用。回族高跷会演员与汉民高跷会有两处不同。一是化淡妆,不勾脸。二是只在店铺前“踩街”表演,不参加庙会进香拜神。

    据张崇先女士撰文介绍:回族高跷会有约定俗成的会规,一切服从会头指挥,对群众是“子弟玩意儿,茶水不扰”。出会前演员要到会头家聚齐,做准备工作。时家中大门紧闭,门外观众急不可待,翘首企足。当文扇唱一句:“唉,谁买我小二哥的花红豆咧?”锣鼓打三通,开门出会。前面是会旗:红绸缎长幅镶黄字“回民高跷队”;接着是门旗:红绸缎镶黄字“辕门”两字,方形两面举成X型;后面是方形蓝绸缎镶黄字“教门”旗,它是全队的指挥。年节街上走会时会遇其它地方花会队伍,有“让会”、“挡会”规矩,如在一条街上表演,遇其它花会过来,对方督官(会头也叫督官)要到我会督官面前,左手握旗杆中间,右手扯旗右上角,弯腰单腿打千说:“督官您多虔诚。”我会督官则回答:“您虔诚。”“让会”。我会演员靠街道一侧排列,闭锣鼓,拱手行礼。对方敲打锣鼓以示谢意,顺利通过。如果我会要过闸桥去北大街表演,恰巧闸桥正在表演舞狮花会,挡住去路叫“挡会”。这时对方要看你有什么技艺,我会的小二哥出队到对方场地,用马鞭抽打狮子(示范性)。其鞭术是一打头、二打尾、三打腰、四打腿、五打狮子滚绣球。对方拱手行礼,表示谢意“让会”。解放初期,回族高跷队在东大街与东关高跷队相遇,双方发生误会,经会头协商后回族高跷队站在马路北侧一字排开“让会”。两天以后,东关高跷队专门派人邀请回族高跷队到东关演出。从赵登禹大街到蛮子营,高跷队一直舞到深夜。回家时东关高跷队会头和群众在护城河石桥上点起火把为回族高跷队送行,场面甚是壮观感人。

    走会时回族高跷队演员按顺序紧跟“教门”旗后行走,锣鼓打行鼓。在街上遇有摆茶桌场地宽敞适宜表演时,“辕门”旗由X型变II型。由陀头、小二哥躜鞭打场地,锣鼓随之变化。陀头要打数样棒路:开路棒、拨浪鼓、左右盘肘、蝎子勾、探海等;小二哥有多种鞭法,打出几趟后,蹲桩、抱月、背剑、劈叉,二人一同下场。这时武扇上场。高跷会是哑剧,武扇要用72把扇子功挥、转、托、夹、合、遮、扑、抖等,将9个角色分别逗打到自己方面来,即兴表演,双方不得沾衣捋袖。只听“啪”的一声,见武扇左手敝开外氅,摆出一副大架门,开扇前行十余步,调转身来面向文扇,边行边舞,锣鼓配音。二扇共舞,舞姿有掸裙、扫裙、摘头、戏粉等犹如彩蝶飞舞。文扇被逗下场后,武扇舞到渔翁面前,渔翁将渔竿别在身后用胸前的长髯表演,有爱、搂、摊、甩、喷等髯口,然后再用渔竿表演正勾、反勾、甩、棚、背、扛竿等俗称“八样髯,八把竿”。接下是武扇与樵夫用扁担对舞,舞姿有刮风、下雨,轻担、重担俗称“风雨轻沉”。还有一种舞姿叫“扁担换肩”:扁担由左肩颠倒右肩而不用手扶,可见樵夫的扁担功夫。渔樵的表演舒展大方,刻画人物生动细腻。紧跟是武扇与锣鼓四件五人表演的四方斗,锣鼓攒心等,在锣鼓节奏铿锵有力热烈气氛中下场;渔婆的表演比较简单,双手分裙,左右遮挡面部,被武扇引下场。最后压场的是膏药,他表演的是跷功,一些高难的特技绝活,如鹞子翻身、铁板桥,跳八仙桌等。十八个半截胡同高跷,12个角色都有自己的独特技能,宛恩元(生于1924年)是武扇,文武兼备,扮相好,舞姿好,逗得好;舞起来活灵活现令人眼花缭乱。杨凤文(生于1925)外号“舍命杨”扮膏药。十几岁时经常和马殿永、李恩奎在城墙空旷无人的马道上踩高跷练习腿子功。有一天,他在城墙上练习倒立后,又练蝎子爬,伙伴提醒他注意城墙边有一块城砖已松动,他满不在乎,果然一手扶在松动的砖上,连人带砖一块掉下来(城墙约5米高),只见他两根腿子(杉木制)直戳进城墙角下的泥土里,本人安然无恙,在场的伙伴虚惊一场。由此得来“舍命杨”绰号。他表演跳八仙桌:一张八仙桌上放板凳(约1.4米高)他在板凳上倒立后跳下八仙桌,左右两个鹞子翻身之后劈叉,紧接着数个蝎子爬;紧张又惊险,围观者水泄不通,欢声雀跃,拍掌叫绝。

    回族高跷会的唱功是在12个角色表演之后开始的。有独唱、对唱、群唱,无管弦乐伴奏,偶有打击乐附和。唱腔讲究,长调高亢,鼻音浓重,尾音干净,属于“高腔”,和南关高跷会唱法一样,与其它地区则有区别。受北方戏曲和曲艺的影响讲十三辙,有辙有韵 ,有板有眼,吐字清楚,百听不厌;有人专门听秧歌。唱段:《哭马》、《卖马》、《托梦》、《探庄》、《打庄》、《打渔杀家》、《醉打山门》、《渔樵耕读》、《百山图》、《百花名》、《百药名》、《十里亭》、《十针扎》等。张韵笙(生于1895年)人称“渔翁张七”与张德福人称“柴翁张老伯”“渔樵对答”声音高亢、韵味醇厚,嘹亮动听,倾倒无数观众。他们的侄子张殿良(生于1923年)张春芳(生于1917年)酷似前辈扮相,传承了前辈技艺,表演的“渔樵对答”声情并茂使在场观众鸦雀无声,犹入其境。

    当武扇“啪”一抖扇子再猛一合扇子时,12个角色的群唱把唱功推向高潮。有一段群唱叫“八仙庆寿”:陀头领唱:一块浮云遮蔽天,八仙庆寿在云(拉长声)群唱:端来,你看这各路的神仙哟王蝉、王鳌挎龙虎么太平年,后面跟着李大仙呀太平年。陀头领唱:寿星啊,骑鹤在云端里。群唱:走喽!一朵莲花呀,一呀朵梅花呀,花开一朵梅花落噢噢……还有一种叫“砸皮歌”,不是唱而是喊,现场抓哏见景生情,幽默滑稽,常令人心领神会而哈哈大笑。

    回族高跷会深受群众喜爱,表演兴头上常有店铺挑出丈八尺红布为喜爱的角色披在身上叫“披红”。所需经费主要是回族群众自发攒来,到今天仍流传马老伯(马德福)卖一袋棒子买行头的故事。“文革”期间,花会因涉嫌“四旧”而遭冷遇。1978年后,高跷会复苏。马永才、何玉书等曾恢复活动和演出,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终因演员年事已高,年轻人忙于工作,停止了活动。

    永乐店镇半截河村武跷会  成立1948年,由张德勤发起,大家随心注资成立。高跷会会头张德勤、主要演员有张怀真、张连顺、赵三、赵玉田、赵玉连、游德亮、陈永贵、张德宽、游德明、游德忠、赵瑞玲、韩起贵、张怀顺、张德浦、王德福、赵瑞元等70余人。每年正月初一、初二、初五、十五演出;每年送新兵演出。1989年会长由赵瑞兰接任。现任会长是张秀浦。半截河武跷会和通州其它高跷(文跷)有着明显的不同:首先是高跷腿子。半截河武跷会的腿子高2尺有余,而其他文跷腿子则高34尺。其二就是表演对子了。半截河武跷会表演对子为8——12对(1624人),而文跷则一般只有6对,12人。三是角色设置不同。半截河武跷会的角色有:大头行、小头行为1对;立列子、刘二姐为1对;渔翁、渔婆为1对;樵夫、老坐子为1对;锢漏、王大娘为1对;寡妇、衙役为1对;傻子、傻子妈为1对;公子、白干为1对。而文跷的角色只有陀头和尚、小二哥、文扇、樵夫、渔翁、俊锣、俊鼓、丑锣、丑鼓、渔婆、老膏药这12个角色。上个世纪80年代,半截河武跷会还曾在通县文化馆的指导下,改变传统角色,重新设计情节和表演动作,增加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内容。在角色配对上,孙悟空与白骨精为1对;猪八戒与村姑为1对;沙僧与红孩儿为1对;唐僧与老妖为1对,这样,整场演出的角色多达1224人。更显阵容庞大,新鲜引人。第四就是表演技艺不同了。文跷的表演一般只是走群场,捉对逗;而半截河武跷的表演除上述内容外还兼有许多高难度的技艺,如:蝎子钩、对门叉、越同桌、跳板凳、鹞子翻身、怀中抱月、爬坡过桥等特技表演。其本身是一种对生活美的艺术提炼,给欣赏者以联想。这种高度的技艺性体现着“艺中有技,技中有艺”,技艺并重的审美特征。另外就是队形的变化不同。装载河武跷表演分13个场门,队形变化有串花篱笆、二龙戏珠、野马分鬃、乌龙摆尾等。它的场面形成一种从多变中求得对称、均衡的构图美。这种不仅讲究动作技艺,而且注重舞蹈队形的变化形成了它在场面构图上丰富多变的特点。武跷会除在本村演出外,每年春节都参加县、区组织的花会调演,80年代在北京市石景山农运会上获花会表演二等奖。永乐店半截河武跷会被列为通州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县镇徐官屯路灯老会  已有300年历史,由于“文革”期间搁浅已久,于2002年,把面临失传的路灯老会恢复。路灯老会可追溯到明朝燕王扫北时期,传说,十二精灵在年午夜去西天如来佛处讨封,远远望去十二只灯笼在空中闪烁移动,人们为纪念此情此景,从而改编成此戏种。经过几代人创造,又增加两锣两鼓,陀托、小二、公子(武扇)、樵夫、药包、渔婆、渔翁各二人,再加上俊锣、俊鼓,丑锣、丑鼓而成为十六人。路灯老会里十六个角色各有演技,脸谱五花八门,各有特色。行头和衣装均为古装,队列变化无穷,有时一溜长蛇,有时游龙摆尾。每个演员都有一段唱词,其唱腔圆润和美。如陀托唱词:“达摩过江手托钵,脚踩芦苇快如梭。来,你看,一直径奔雷音寺,见了如来叫一声佛。”路灯老会所有表演中最惊险的是跳高台,演员从近2米高的台阶上跳下来,这要求演员基本功过硬。所有角色中,以公子和药包的戏居多,药包脸上一边画一个膏药,右手端古筝,左手拿羽毛扇,以滑稽动作为主,逗人大笑。徐官屯村路灯老会被列为通州区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张家湾镇张家湾村高跷(包括“浪子”和“黄轿子”)  成立于20世纪30年代,前后担任会头的有李艳秋,蒋子青、谢XX三人,演员有赵亮、刘桂、常德祯、郑振祥等,主要角色包括四打(打鼓、打锣各二人),四跳(陀头、小二哥、膏药、武扇),四唱(渔翁、渔婆、樵夫、老座子)共十二人。腿子由杉木芯做成,高1.2米,雕花彩漆,呈金黄色,底部套着环箍。演员文武兼行,文的以扭唱为主,唱词主要是《三国》内容;武的跳高坡、蹦桌子板凳,表演背剑、劈叉、翻身等动作。每年正月十五到里二泗庙上香拜佛。这时,由20个小男孩组成一支“浪子”队。在队长陈小二带领下,手拿“童子老会”会旗,肩挎香袋,打着“娘娘幅”口唱歌谣,边唱边舞,走在高跷会前边。到了里二泗庙,这支“浪子”队走进庙里拜娘娘,见哪个娘娘唱哪段娘娘歌,高跷只能在庙外表演。跟在高跷后边的还有一拨黄轿子,由4人或8人抬轿,罩呈黄色,里边是事先画好的“符”(很神秘),拜完香后把“符”烧了。最后边是“童子老会”会都的“都幅”。据说“都幅”插在哪里,这个地方禁止一切人通行,直到表演结束才能放行。这一套花会前后共计40多人,加上指挥、伴奏、打旗、服务人等,总计将近百人,整个队伍浩浩荡荡,盛况空前。资金来源由有资产、有权威、有势力的富裕户捐助和演职员工自愿献出。”文革”开始后,逐渐解散。此外,“童子老会”还包括高楼金的大鼓、花庄的“吵子”、 齐善庄的中幡、皇木厂的“竹马”、里二泗与大高力庄等村的高跷和枣林庄、姚辛庄、瓜场的小车会等。张家湾的童子老会成立于1930年前后,建国前由李二录担任会首,建国后由王福负责管理。

    张家湾镇里二泗高跷会  二泗庙建于元代,明、清两代庙会极盛,一直延续到20世纪50年代,都有庙会活动。庙会期间,香火极盛,人流如织,各路花会竟献技艺,里二泗高跷会总会在其中大显身手。

    里二泗高跷会约有300多年历史,至今已有十四里二泗高跷会多随庙会活动;解放后,高跷会多是配合政治活动(如庆祝土地改革、庆祝人民公社成立、送新军等)及节日(如春节、元旦、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建军节、国庆节等)庆祝活动。里二泗高跷会主要靠师徒传承。现在只能追溯到第十二承人。第十二传人为刘荣(1894生)、王永生(1891生);第十三代传人王世昆(1922生)、王 泰(1920生)、张元(1936生)、林广仁(1933生)、徐克琴(1924生)、金廷兰(1937生)、齐瑞华(1935生)等;更为可喜的是它的第十四代传人,是该村40多名小学生;他们出生在20世纪未、21世纪初,他们是里二泗高跷会真正的传人,由第十三人齐瑞华负责培训,村委会已制定培训少年高跷队的实施计划,并在人力、物力上给予支持。

    里二泗高跷会角色为12个,即武角4个、文角4个、俊锣、丑鼓各2个;有时增加丑婆和花子各一人,共14人。以水浒传中梁山英雄人物为主。武角陀头、武扇、小二哥、膏药;文角渔翁、樵夫、文扇、渔婆;此外有丑鼓、俊锣各2。服装道具:大头行:月牙箍、棒槌、青衣、偏衫、白丝绦板带;武扇:彩扇、红大袍、红裤子、红内衣、压金帽;小头行:鞭子、花篮子、上红衣、下红裤;文扇:扇子、手帕、黑氅衣、蓝裙子、青裤、兰娥帽;渔翁:草帽、浅棕氅衣、胡子、板带;樵夫:帽子、蓝衣、青裤、丝绦板带;渔婆:大抓阄、帽子、篮子、鱼竿、鸭尾巾、红上衣、白褶裙;膏药:黄帽子、阴阳鱼黄上衣、黄裤子、串铃、幌子;俊锣、丑鼓:锣鼓、红衣、红裤、绿衣、绿裤、围巾、娥帽、青衣、青裤、白丝绦板带、黑网帽。

    里二泗高跷会是文跷武跳,表演有逗坡、走圆场、堆山子、上板桥等。表演时除作“苏秦背剑”、“怀中抱月”和蹲、跳、鹞子翻身等动作外。还有蹦高桌、跳板凳、跑旱船等。1989年在北京市龙潭杯农民文化艺术节获组织奖, 1990年在通县举办的花会调演中,获表演二等奖。里二泗高跷会被列为通州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 上一节、谈十不闲   [ 返回主目录 ]   下一节、谈通州的民间舞蹈(二)
本文共有评论 0 篇︱查看本文的评论
杂志约稿
   

人人文学

运河杂志

人民文学

新诗百年

中国网络作协

大悟山

新书推荐

中国诗人

中华女子

文学评论
友情链接:中国网络作家协会 中国艺术品交易平台
中国人人网艺术频道   人人论坛  



  • 网址:http://www.chinanwa.com 电子邮箱: 1009068986@qq.com
  • 微信:18001145010   QQ 1009068986 创作群195592079(已满) 中国网络作家联盟群136849320 ;
  • 版权所有:  『 网络作家网』 网络支持: 中网协
  • Copyright ◎ 2003-2020 www.chinanw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297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