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 创 文 学 新 风 尚 ,引 领 写 作 新 潮 流

会员管理
 带雨的云 558
 王风 372
 作协推荐 307
 运河散人 263
 零度 261
 古月重升 210
 郑永涛 173
 张天珍 169
 轻舞飞扬 154
 孙新坤 154
  •  第二种忠诚(中篇小说...
  •  第十二章 山神土地...
  •  第十一章 除魔告城隍
  •  第十章 都城隍判官互...
  •  第九章 化梦点才子...
  •  第八章 化梦点才子(...
  •  第七章 遇仇人禅定...
  •  第六章 与地藏菩萨对...
  •  第五章 悟德收妖僧
  •  第四章 乱法坛悟德羞...
  •  楼梯寄情
  •  她说什么了
  •  吴稚晖何许人也
  •  《爱,能勿劳乎?忠,...
  •  枫叶的招摇
  •  自在杨花
  •  “地坛”的魅力
  •  田间小路
  •  人散茶已凉
  •  发自病榻的心语
  •  浅伤
  •  溱沁
  •  孤煞
  •  梦魇
  •  奈何
  •  道
  •  淡然
  •  天道
  •  超脱
  •  英雄决
  • 谈通州的岁时节令(二)
  • 作者: 日期:2012/7/17 0:16:18 阅读:1432 次 [大 中 小]
  • 五月初五“端阳节”  亦称“端午节”。其起源民间有多种说法,最流行的说法是纪念屈原说,说战国时期,楚国楚怀王因拒不采纳屈原大夫的救国主张和苦劝,导致楚国灭亡,屈原悲愤交加,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而死,人们为了纪念他,届时举行各种活动,遂成了端午节。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云:“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水,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子贮米,投水以祭之……今五月五日作粽并带楝叶、五花丝、遗风也。”.文秀诗云:“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此外,还有纪念伍子胥说,恶月恶日驱避说,起源夏至说,龙图腾崇拜说等。

    端午节的习俗,涵盖了以上的几种传说。“‘端午节’,家以角黍相馈赠。插艾、悬符,饮菖蒲、雄黄酒,制五色线系儿女臂以避毒。(光绪《通州志》)”“角黍”即粽子,是端午节典型的节令食品,其用糯米、红枣,以苇叶包裹,用马蔺系之,为斜四角形。当然也有大黄米粽子,以豆沙为馅儿;粘韧而清香。现在,粽子的品种就更多了。吃五毒饼。五毒为蝎子、蛤蟆、蜘蛛、蜈蚣、蛇。当然,吃五毒饼并不是真吃这“五毒”,而是将刻有这“五毒”形象的印子,盖在酥皮儿玫瑰饼上。玫瑰饼以玫瑰花瓣儿为原料,捣成玫瑰酱,加上等白糖与蜂蜜在锅里熬稀,拌上松仁儿等果料,调成馅儿,做成酥皮儿饼,然后盖上鲜红“五毒”形象的印子,将“五毒饼”的“五毒”吃掉,使其不能毒人。现在,这种饼已经很少见了,真应该好好地挖掘一下,使我们的节日食品更加丰富多彩,有文化味儿。“饮菖蒲、雄黄酒”。雄黄酒是酒内加入一种叫做雄黄的药物。菖蒲呢,则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水边,地下根茎淡红,叶子形状似剑。其根茎可做香料,也可入药。菖蒲酒即将菖蒲根茎放入酒中而成。艾也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有香气,可入药。艾叶酒即将艾叶放入酒中而成。当然,有时把几种药物混放入酒中,也可以称作雄黄酒。吃“五毒饼”、饮菖蒲、雄黄酒主要是为了避邪驱毒。古人认为五月为“恶月”,端午节为“五毒节”。此时百虫蠢动,疾疫流行,饮用雄黄酒可解毒避瘟。不仅如此,人们将雄黄酒或雄黄涂在小孩的口鼻处,或在额头雄黄写“王”字,肩头彩线缀一红布葫芦;门口插菖蒲、艾草,门上张贴天师符或钟馗像,以避邪。“制五色线系儿女臂以避毒。”五色线,又名长命缕,多用青、红、白、黑、黄五种颜色的丝线做成绳。《燕京岁时记》载:“每至端阳,闺阁中巧者,用绫罗制成小虎及粽子、葫芦、樱桃、桑葚之类。以彩线穿之,悬于钗头,或系于小孩之臂。按风俗通云:五月以彩丝系臂,辟鬼及兵,令人不病瘟。一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这类东西,悬挂在门楣,或戴在少妇、少女、小姑娘的身上或头上,或戴在小孩儿脖子,或系小孩手臂,以求辟邪驱祟,保佑安康。此外,樱桃、桑椹是端午节的时令鲜品。放风筝、斗草是人们的娱乐活动。

    七夕节  又称乞巧节。起源于汉代,初,习俗只是晒经书和衣服。后,逐步完善的牛郎织女故事渗入其中。这样就赋予节日新的含义和丰富的活动内容。《荆楚岁时记》载:“七月七日,为牛郎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皆彩缕,穿七孔针……陈几筵、酒、脯、瓜果、菜于庭中以乞巧。”东晋葛洪《西京杂记》云:“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节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五代·后唐杨璞诗云:“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乞巧节是女孩子们的节日,其主要习俗就是乞巧。在人们的心目中,织女聪明美丽,心灵手巧,是一位仙女,擅长纺织。她在人间时曾把高超的织锦绣花技术传授给人们。所以,在七月七日这天,凡间女子都要趁她在和牛郎团圆的时候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通州的乞巧活动大概有两种形式吧。一是穿针乞巧。针数目为七,俗称“七孔针”, 所用线为五彩线,(即用五种颜色的丝线合成一线);晚上,月亮升起,女孩子们对着月亮穿针引线。谁穿得又准又快,谁就能得巧。穿上针的当然高兴,认为月亮大姐教会她眼尖手巧了,没穿上的呢,心里沮丧,怎么办呢?第二年的七月七您还得来乞巧。二就是丢巧了。七夕这天,晌午,打一盆水在太阳底下曝晒,过一段时间,尘土飘落,水面上结成一层薄薄的膜。把针丢在水面,有膜支撑,针浮在上面,观察水底针影而定巧拙。清光绪《通州志》载:“七日,为‘女节’。用盎盛水曝日中,水面生膜,投以小针,谓之‘丢巧’。”《帝京景物略》说得就更明白了:“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征矣。”民国时期,通州的乞巧习俗逐渐消失,这是非常可惜的。
        七月十五“中元节” 也称鬼节。其起源有两种说法,一是三元日(三元节)之说;说正月十五为上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七月十五当然是中元节了。二是目连救母说。《燕京岁时记》记载“中元日各寺院设盂兰会,燃灯唪经,以度幽冥之沉沦者。按释经云:目莲以母生饿鬼中不得食,佛令作盂兰盆会,于七月十五日以五味百果著盆中,供养十方大德,而后母得食。目莲白佛,凡弟子行孝顺者亦应奉盂兰盆供养。佛言大善。后世因之。又释氏要览云:盂兰盆乃天竺国语,犹华言解倒悬也。”

    中元节习俗有举办盂兰盆会、烧法船、放河灯、祭祖。

    解放前,通州城扁担胡同静安寺,每年中元节都要举办盂兰盆会,届时信男信女都来此进香膜拜,烧法船。法船为冥衣铺裱糊匠扎制,以竹竿和秫秸秆作为骨架,小者丈余,大者数丈,甚至十几丈,外表糊纸,并载上纸扎的楼台殿阁、神佛鬼判和水手等。放于水中的法船,在船底涂上桐油,或临时在水面搭木台,作为底座。为防风刮,四周要拉上纤绳,将法船固定。法船有“普度船”和“净业船”两种。普度船可超度一切孤魂野鬼,净业船则用于超度善人,因此船上所糊的神鬼也不尽相同。普度船,也称“济孤船”,船舱内供地藏王菩萨(道教则为太乙寻声救苦天尊),旁列十殿阎罗,船头站有作探海势的夜叉,甲板上立有黑、白无常,伴以牛头、马面,后面站有“四值功曹”(即值年、月、日、时的小吏)。造大纸法船焚烧时,士女争向船上投纸钱,有的还将亡者姓名写在纸钱上,意为让亡人跟船一起赴奈河桥。傍晚,众僧披袈裟,敲法器,护送法船到东海子水塘边焚化。

    其次为放河灯:放河灯有这么几个意思,旧说法,七月十五是秋气新来阴盛之时,天地府洞开,鬼魂四出,“七月半,鬼乱窜”。有祀者,回家接受子孙的祭拜,无祀者,人们会请佛道做法事“普度”,毋使孤魂野鬼,流浪为害。祈求河神保佑不要淹死人;纪念亡故亲友;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放河灯的习俗据说由上元张灯而来,民间认为上元节是人的节日(也称“人节”),要张灯结彩喜庆元宵,而中元节是“鬼节”,为鬼庆祝节日也应张灯。但是,人鬼有别,人为阳,鬼为阴,陆为阳,水为阴,所以上元节张灯是在陆地,而中元节张灯是在水里。因为灯可“照幽冥之苦”,故又称“照幽冥”、“照冥”或“照幽魂”。河灯,也称“荷灯”, 最初的河灯确以荷花或荷叶做成,后来则用纸做成莲花形代替,插上蜡烛或放上纸捻的灯花,燃点成灯。后用瓜皮、面碗、纸张、木板等各种材料做成灯具。通州多河富水,放河灯的地方当然很多。《燕京岁时记》载:“运河二闸,自端阳以后,游人甚多,至中元日,例有盂兰盆会,扮演狮子秧歌诸杂技,晚间沿河燃灯,谓之放河灯……”《京都风俗志》载:“带梗荷叶者,谓之荷叶灯。晚间,小儿三五成群,各举莲花荷叶之灯,绕巷高声云:‘莲花灯,莲花灯,今天点了明日扔’。或以短香遍粘蒿上,或以大茄满插短香,谓之蒿子灯,茄子灯等名目,此燃香之灯,于暗处如万点荧光,千里鬼火亦可观也。”凉水河、潮白河等都放过河灯。通州老坑居多,也为放河灯提供了条件。我到漷县镇采访,漷县镇村民云:放河灯在漷县镇西黄垡村曾经很是流行,西黄垡村西有一条河从村边流过,村子当中四坑相连……自制河灯用彩纸糊成莲花,下面用半个西瓜皮或掏空的茄子等作底托,把纸莲花扦在上面,中央插上蜡烛或纸搓的灯花蘸油,夜间点燃放河中任其漂流。据说,这是祈求河神保佑不要淹死人。放河灯时也有吹歌,给热闹场面增加欢乐气氛。放河灯的习俗解放后就少有了。1986年,通县文化馆拍摄电视片《运河组歌》在西海子公园放过河灯。有荷花灯、西瓜灯、自制的“龙灯”等。19907月,西集镇在潮白河畔举办消夏晚会。岸上篝火熊熊,载歌载舞,河里,河灯闪烁,亮亮晶晶。潮白河畔沉浸在欢乐之中。关于放河灯,通州还有一段传说故事。说很早以前,通州城闹瘟疫,满城都是黑蚊子。14岁的小姑娘荷花不辞辛苦日夜兼程请来神灯灭蚊,通州人造燃灯塔将神灯挂在塔尖上,神灯照亮了整个通州城。大黑蚊子(瘟疫)灭除了,百姓欢呼雀跃,荷花姑娘却因过度劳累,含笑而死。那天正是七月十五。爷爷痛哭着,把她安葬在渡口旁,为她修一座坟茔。姑娘的名字叫荷花,她生前又最喜欢荷花,为了纪念她,感念她的功德,每年七月十五,人们都默默地来到运河边,有的用纸做成荷花,有的用西瓜皮,有的用鲜荷花。上面放上点燃的蜡烛,做成无数盏荷花灯放在运河里。看到荷花灯人们仿佛看到了正在摆渡的荷花姑娘。这个故事很美,也很动人。表达了通州人崇善逐恶的品德。

    第三就是祭祖了。民国《通州志要》云:“十五日‘中元节’,祖祭。”关于祭祖的习俗,前面已经谈过,在此不赘。

    中秋节  俗称“八月节”。因恰值三秋之半,故称之为中秋节。 中秋节的起源有三种说法。一是嫦娥奔月说。“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嫦娥此举所付出的代价是作苦役,终生不能返回人间。“白兔捣药秋复春,女亘娥孤栖与谁邻?”这是李白颇为伤感诗句。嫦娥虽觉月宫好,但耐不住寂寞,每年八月十五月圆夜清之时,返回人间与夫君团聚,但在天明之前必须回到月宫。后世人每逢中秋,既想登月与嫦娥一聚,又盼望嫦娥下凡一睹芳容。此外还有祭月说,秋报遗迹说等,不过都是好日子,寓意全家团圆,喜庆丰收。中秋节的习俗主要在晚间举行:拜月、赏月、吃月饼、吃团圆饭等,月亮升起来了,圆圆地挂在天上,是那么的丰满;人们呢,家家团团圆圆,笑语盈盈,嘿!那是什么气氛?

    拜月也称祭月,早上起来打扫庭院,预备供品。院中摆放供桌,供品有各种月饼(“自来白”除外)、自家烙的糖饼、一杯清茶等,鲜果(梨除外)、毛豆枝、鸡冠花、九节藕。分瓜必牙错瓣刻之,形如莲花;柿子、苹果成对供,寓意“事事平安”;桃和石榴成对摆,意为“桃献千年寿,榴开百子图”;枣和栗子撒于苹果、柿子之间,以寓“早早平安”“利市”等意。供桌中间摆一张白面红糖馅大圆蒸饼(称为团圆饼),供桌外层设香炉、蜡扦和花瓶。蜡扦上插红烛,下压敬神钱粮(黄钱、元宝、千张)。花瓶插毛豆枝,用以祀玉兔儿;另一瓶插紫红色鸡冠花,象征月亮里娑罗树。石榴、夹竹桃、仙人掌、霸王鞭等果木盆花放在供桌两侧,烘托节日喜庆气氛。请来“月亮马儿”立于供桌后;刻有蟾宫玉兔图案大月饼(团圆饼)插在木架上。“月光马儿”者,祭月神像也。“……以纸为之,上绘太阴星君,如菩萨像,下绘月宫,及捣药之玉兔,人立而执杵,藻彩精制,金碧辉煌,市肆间多卖之者,长者七八尺,短者二三尺,顶有二旗作红绿色或黄色。向月而供之,焚香行礼,祭毕与千张元宝等一并焚之。”《帝京景物略》云:“纸肆市月光纸,缋满月像。趺坐莲华者,月光遍照菩萨也。华下月轮桂殿,有兔杵而人立捣药臼中。纸小者三尺,大者丈,工致者金碧缤纷。”月亮升起,月光普照大地,开始拜月。拜月主角是妇女,由家中女长辈主祭,向月而拜,对着神位(月亮)上香,三叩首,然后全家女成员按辈分,再行三叩首礼。妇女向之盈盈下拜,曰拜月,男则否,故京谚云:“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不过,也不一定,有的只不过是女人先拜,男人后拜而已。

    祭月撤供后,全家庭院设席团坐,分食饼饵、瓜果,饮酒取乐,共赏明月;或月下品茗畅谈,坐话秋成;或听老人讲“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白兔捣药”、“梦游月宫”等传说。或邻里相邀,朋友聚会,对酒当歌;或结伴出游,步月行歌;乘船遨游,尽情欢乐。宋.吴自牧《梦粱录》《中秋》云:“此夜月色倍明于常时……金风荐爽,玉露生凉,丹桂香飘,银蟾光满。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或登广榭,玳筵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恣以竟夕之欢。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栾子女,以酬佳节。虽陋巷贫窭之人,解衣市场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此夜。天街买卖,直至五鼓。玩月游人,婆娑于市,至晓不绝。”

    当然,中秋节最具代表性的节日食品就是月饼了。月饼是因其形圆似月,故而得名。其既是中秋祭月的供品,又是每家必吃的应节食品,还是节日馈赠中不可或缺的礼品。月饼以白糖、冰糖渣、桂花、桃仁、青红丝为馅,以香油和面烤成,是素品。家庭自制面饼,以红糖为馅,有的嵌枣,表面用木戳或临时采摘的花果(如麻果)蘸胭脂印上红花,然后蒸或烙熟。祀月时,供于月前,镶在特制的木架上当作祭月的神位。通州中秋节还有一种自制的食品,那就是烙糖饼。红糖、白面,有时糖里还加些芝麻。嗬!吃起来又香又甜。至于玩的吗,那就是兔儿爷了。兔儿爷,用黄土胶泥为料,用石膏模具磕出,施以彩绘。民间艺人赋予兔儿爷人格化造型特征。兔首人身,脸面飞金,身施彩绘,或从或立,大者一米有余,小者三寸左右,或捣杵或骑兽,或头戴金盔,身披甲胄,右手持杵,左手抱臼;或背插纸旗、纸伞。体态神情惟妙惟肖,深受孩子们喜爱。

    九月九日重阳节  “重阳”源出《周易》“以阳爻为九”其中以一三五七九代表阳数,两九相重,即为“重阳”。重阳节起于先秦时期,汉代逐渐流行。其习俗有登高、赏菊、插茱萸等。登高是重阳节的一个重要习俗。光绪《通州志》云:“九日,蒸粉面,置枣、栗其上,曰‘花糕’。间有采菊载酒登高者。”我想,通州的登高也不是真正要登多高吧,主要还是大家提壶携榼、赋诗饮酒、烤肉分糕、畅饮游玩、娱乐休闲。《燕京岁时记》载:“每届九月九日,则都人提壶携榼,出郭登高,南则在天宁寺、陶然亭、龙爪槐等处,北则蓟门烟树、清净化城等处,远则西山八刹等处。赋诗饮酒,烤肉分糕,洵一时之快事也。”登高郊游,自然要讲究吃喝,“蒸粉面,置枣、栗其上,曰‘花糕’”则是应该的了。花糕,又称菊花糕、重阳糕,吃花糕源于“登高”。“高”与“糕”同音,象征“步步高升”的寓意。“花糕有二种:其一以糖面为之,中夹细果,两层三层不同,乃花糕之美者;其一蒸饼之上星星然缀以枣栗,乃糕之次者也。每届重阳,市肆间预为制造以供用。”清李静山《增补都门杂咏》之《食门·花糕》亦云:中秋才过近重阳,又见花糕各处忙。面夹双层多枣粟,当筵题句傲刘郎。

    重阳节第二个习俗就是喝菊酒、赏菊花了。赏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

    重阳时节,秋高气爽,风清月洁,菊花盛开,五彩缤纷。“九月重阳,都下赏菊,以数种:其黄,白色蕊若莲房曰‘万龄菊’,白色檀心曰‘木香菊’,黄色而圆者曰‘金龄菊’,纯白面而大者曰‘喜容菊’,无处无之《东京梦华录》。”;试想,在这样的美景中,邀几名好友相聚,登高赏菊,饮酒作诗,以菊花之高洁笑傲权贵,该是什么滋味儿?

    重阳节的第三个习俗就是遍插茱萸了。诗云:“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茱萸,一种落叶乔木,夏日开花,秋季结果;果实、茎、叶均可入药。插茱萸主要目的是辟邪驱恶。茱萸芳香,将其佩戴在手臂上,或磨破放在香袋里;头戴菊花,清香怡人。此习俗在唐代已很普遍。佩戴者大多为妇女、儿童。

    其实,登高、赏菊、遍插茱萸都是为了躲避灾难,延年益寿。都是为了人们的身体健康。现在,此习俗虽然部份消失,但其文化内涵却得到了很大的丰富;从1989年始,我国政府将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敬老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爱老、敬老、助老的风气。我曾多次参加通州政协文史举办的敬老会。每年的九月九,通州文史办公室的同志都会把政协文史委员组织在一起,给年老的文史委员过老人节。政协主席、副主席们都会参加;摆上硕大的蛋糕,点上蜡烛,大家聚在一起,唱着生日歌:祝你生日快乐。其乐融融,令人难忘。

    十月初一寒衣节   给亡人烧纸糊衣服,谓之“送寒衣”。

    寒衣,彩色蜡花纸裁剪糊制而成,长约一尺,衣物形状;有粉红、豆青、深蓝、黑、白各色,上印梅花、菊花、牡丹等花卉和蝴蝶图案。“蜡花剪纸送寒衣,十月初辰扫墓归。不独人间备棉絮,九泉亦怕雪霏霏。”因种种原因在这天不能上坟祭祀者,则烧包袱。祭祖包袱是一个大纸口袋,竖长一尺,宽一尺五寸,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全白的素包袱,用于新丧不满三年者,另一种印有黑线花纹的花包袱,用于老丧以及三代、五代宗亲,以花包袱皮最为常见:花包袱皮是一个大白纸或红纸口袋上印上水墨单线的图案,四周黑框内是佛教梵文音译的《往生神咒》;中间印一莲座的牌位,用来填写亡人名讳;牌位右上方印着“金银财宝冥衣一封”,可根据情况在下边填上“戊子清明祭用”、“周年祭用”等字样。左下方是填写祭祀人姓名之处。每份包袱皮附着一张四寸见方木刻版水墨印刷的“冥国邮政”的邮票,装好冥钱冥衣后,贴在包袱背面。包袱内装有寒衣纸、烧纸、冥锭、冥钞和佛道两教的往生钱等。讲究的人家会请冥衣铺的裱糊匠专门糊一套高级的御寒衣物,如皮袍、皮褂、皮鞋、风帽、棉袜,纳有云纹的“老头乐”棉鞋或绣花花盆底棉鞋等。焚送包袱前祭祀,称为“供包袱”,供品为三碗水饺(每碗五个)和一杯清茶,讲究的还有佳肴、糕点和时令鲜果等。由长辈上四根香,行四叩首礼(应“神三鬼四”之说),然后,按长幼尊卑次序四叩首。礼成后,送至大门外或十字路口,准备焚化。如果给男的烧送,先在地上画个十字(取意指向九幽之地,使亡人无论在何处都可以收到这份冥资),给女的烧送,在地上画个圆圈,并在西南方向留一缺口(此缺口代表幽关,即鬼门关,表示将冥资送入幽冥之地)。然后将包袱放在十字或圆圈的中间点火焚化,据说这样还可以防止其他孤魂野鬼来抢。同时,要留出几张散纸钱,放在十字或圆圈外焚化,称为“打发外崇”。此习俗延至至今,去年的十月初一,在武夷花园十字路口,我还见到有人在此送寒衣。不过只是烧纸,仪式可比过去简单多了。

    回族除上述主要节日外,还有三个大节,一为“开斋节”,回历九月初一开始“把斋”(白日不吃饭),十月“望日”即为“开斋节”,有“九月斋十月开”之说。二为“古尔邦节”,从把斋日起第一百天为古尔邦节,会礼、宰牲。三为“圣纪”,回历三月为圣诞节,阿訇讲穆罕默德事迹,念《古兰经》,聚餐。

    此外,我觉得通州有两个节日应当重点提一提。一个是东马各庄村的冰雹节,还有一个就是大名鼎鼎的开槽节。

     东马各庄冰雹节  为农历六月初六。是东马各庄的特殊传统节日。通州其它地方是没有这个习俗的。2006年,通州文化馆进行通州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据当年88岁的周德兴老人讲,他爷爷听老辈人说节日起点应在1846年。节日的起因很简单,传说农历六月初六是冰雹老爷的生日,东马各庄人为保佑全村庄稼丰收,免遭冰雹袭击,自发的为冰雹老爷祈祷。当时祈祷活动主会场在大兴县的长子营。阴历六月初六是长子营庙会,东马各庄村中各家主要人都要赶去庙会烧香上供,并带上些节目,节目有“耍中幡”、“炒子会”等。1846年到1930年从未间断。周德兴12岁那年(1930年)的六月六,他随父辈们去长子营庙会烧香,突然,电闪雷鸣,风雨大作,冰雹如泻,赶庙会的人们被击得四散,庄稼那个惨样儿就甭提了。人们很是纳闷儿,我们给你过生日为你祈祷你怎么还下冰雹呢?这不是瞎掰吗?算了吧。从此不赶长子营庙会,但过节的习俗却沿袭下来。

    东马各庄的“六月六”节其隆重程度一点儿也不亚于春节。六月初五,家家接姑奶奶。“六月六”大炖肉。早上人们到肉摊买肉,中午家家摆酒席。老人们说,过去长工在地主家扛活,“六月六”也要放一天假,并在中午给他们过节炖大肉吃,如果长工们将所有的肉吃完,明天地主家还要补上一。酒足饭饱后吃新鲜瓜果。此时,大街小巷热闹非凡,各种形式文艺活动纷纷上演。1931年后的几年,周万江、周德忠、周德勋中幡最为耀眼,周万江将5米长竹杆用头顶,或用双手双肩随地翻滚跨越,使长竹和幡带始终直立飘扬,耍幡者精深的技艺,时时博得观众阵阵喝彩;说评书的周德常、周万筑、周万全在树阴下,摆上小方桌,手端茶杯,摇着蒲扇,一杯茶一段《济公传》,一袋烟一段《呼延庆打擂》,时有观众为表演者的精彩表演送上一杯水,一些花生瓜子,有的人两眼一闭,手摇扇子静坐细听,品茶听书别有一番情趣;小车会、高跷会表演引人注目,每支表演队伍前后都拥满了人,沿表演路线的人家提前在自家门前摆上茶桌。最为热闹的要算请剧团唱大戏了,剧团演员们同村里人同吃炖肉后化妆入场,露天剧场热闹非凡,村里人通知亲朋好友看戏,周边村人也闻讯赶来;卖花生瓜子糖果的小贩更是不甘落后,早早地来到剧场边叫卖,孩子们用父母给的钱买串糖葫芦,边吃边和同伴们追逐玩耍。男人们叼着烟袋,围坐一处谈笑风生,妇女们磕着瓜子唠着家常;年轻恋人们在一起窃窃私语。开戏前整个剧场人声鼎沸,一片欢歌笑语,当场上传来开场锣鼓后,剧场一片寂静,艺人们逐渐把人们的思绪引入剧情。

    东马各庄六月六节始终没有中断。即使在生产队期间,村里也要放假一天,让大家在家里过节。为了让大家在这天吃上新鲜瓜果,各生产队在谷雨时节选地种上各种瓜类,到六月初五这天将瓜摘好分给大家。茶余饭后,村内大街小巷自娱自乐开始:有唱戏的,有吹拉弹唱各种乐器的,还有说评书或讲民间故事的。人们都用各种不同的形式欢度自己的节日。

    “六月六”这一民间节日,方圆几十个村镇只有东马各庄一个村过。六月初六节延续到现在已有160年之久。如今,东马各庄“六月六节”已被列为通州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运河开漕节  运河开漕节始于明代,源于祭坝祭祀吴仲等人,是古代通州独有的大型文化活动。据《明史·河渠志》载:“大通桥至通州石坝……自此漕艘直达京师。……人思仲德,建祠以祀之。”《日下旧闻考·京畿·通州二》:“通惠祠嘉靖四十五年建,以祀监察御史吴仲。”《通粮厅志》载:每年祭坝毕,在北督储馆(又称石坝御门)公宴。《漕运底帐》记有:“祭坝费银”。祭祀活动在通惠河东端葫芦头(今西海子公园葫芦湖)东岸石坝(坝长60余米,宽30余米,高出地面近3米)举行。气氛热烈,场面大,祭坝后开始验收转运漕粮,故又得开漕节之名。

    祭坝有春祭、秋祭之分,春祭又有公祭、民祭之别。公祭由官方主持,各方头面人参加,是正式的祭祀活动,仪式隆重而简约。民祭由商民组织。每年农历三月初一(清明节前),开河后第一帮粮船到达通州后,即择日举行春祭。这就是开漕节。是日由仓场总督率坐粮厅官员及其所属军、白粮经纪和掌管石坝的州判、掌管土坝的州同,各按身份着官服或礼服齐集石坝东,按等级列队,每人高举三柱香,向事前请至于石坝几案上的吴仲等四人木神主鞠躬礼拜。祭拜时奏弦、管、笙、云锣等乐器。石坝两端有由人装扮的狮子蹲踞,雄狮在左(北),雌狮在右(南),各有耍绣球的和小狮陪伴。

    公祭毕,请神登肩舆(由人左侧怀捧),乐班前导,仓场侍郎率众恭送至卧虎桥,乐班引神回祠(天后宫后院,石坝衙门东跨院)。民祭开始,蹲踞的狮子在钹鼓、鞭炮声中翩跹起舞。雄狮追逐绣球在坝上下翻滚,母狮带领小狮过坝、戏水。狮群边舞边东移至运河边石坝楼。狮群下坝未毕,由专业脚行扛夫组成的“双石会”急速登场,单臂举石锁、仰卧蹬磨盘、叠罗汉、耍石墩,演至高潮时,由一彪形大汉双肩两腋各扛夹一袋粮食。大汉负重七袋,重超千斤,可称神力。民间传说有神附体,故有坝神之说。

    与双石会表演同时,坝下有“大头和尚度柳翠”表演。演出时只舞不唱。表演和尚的头戴硕大的纸糊头具,满遮头部,只在口、眼部留三个洞。小伙子扮演风尘女子柳翠与和尚对舞,渐有众和尚加入,形成群舞。

    双石会演至高潮时,着明服饰的巡坝戏登场。官员纱帽圆领,随从青衣小帽,皆戴纸糊面具。官员在石坝上边巡视边说,跟随人员恭谨唯唯而听。据说这是效当年吴仲治理通惠河故事。官员是经纪人头面人扮装,跟随人员则是石、土两坝书吏。说的内容是坝某处应修,河某段应浚,也是借祭祀演戏之机向官衙建议吧。巡完石坝再去土坝,巡坝队伍前有锣和长号开道,随之有伞、扇、回避、肃静、官衔牌,官员乘肩舆居中,后有数排官兵,气势威严,煞有介事。经掣斛厅(今通济桥西南小公园),石坝楼(城东北隅,今纸箱厂一带),南行至土坝(今三中东门南),在防御外河水的土坝上巡查一番,再向南行到坝口黄亭子(今江米店东河边)巡查,然后返回,由南小门进入东门瓮城卸妆,执事仪仗交回西街杠房。

    紧随巡坝之后的有亦舞亦唱的“莲花落”、“太平调”、“打花棍”、“地秧歌”、“小车会”、“跑驴”,“高跷会”最后督队。空旷地方有“五虎棍”、“少林拳”、“耍叉”等在做种种表演。“茶水老会”或在路边,或穿夹于各花会中施舍茶水。“进香老会”在巡坝队伍前后,忙碌着向沿河八座神庙进香。流寓通州的河南、安徽人也挤进人群,表演“河南坠子”、“凤阳花鼓”……自里河石坝到外河沿,南到坝口,挤满男女老幼,观看各种表演的人群如墙如堵。

    祭坝后,官员们集于石坝衙门公宴。经纪人等去城内各饭馆酒楼吃喝,好野味的人则去运河边饭棚子吃刚出水的烧鲇鱼,也有人去里河沿饭摊就着刚出炉的烧饼喝鲜鲫汤,图方便便宜的人则在北门口吃小吃——漕运开始。

    与春祭比秋祭就简略多了,每年农历九月中,立冬节前,粮帮陆续南返,择日举行秋祭。只是经纪首脑天字一,会同州同州判到通惠祠与天后宫上香,然后到石坝、土坝察看即结束。其间也请北关的小车会、高跷在北门口一带走走会,但表演时间较短,没有春祭的气氛。清朝末年,朝廷将征粮改为折征银两,陆运兴起,漕运废除,祭坝即开漕节随之消失。

    通州岁节时令还有很多,如:“三月三苣荬菜钻天,家家到地剜苣荬菜。”六月里“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还有六月六晒衣服;立秋吃饺子等等。在此不赘。

    通州的岁节时令丰富多彩,是通州运河文化的重要元素。这些文化习俗,强化了个人同家庭、家乡乃至国家的感情联系,满足人们对安全感、归属感的需求;创造了人们互动的机会,调解和强化人际关系,进一步整合社群、强化民众的集体意识;同时调试人们的生活功能,满足人们娱乐性的需求;最重要的是:这些文化习俗,是通州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文化积淀。人们通过这些丰富多彩又独具特色诸多活动和附着习俗的传说,以及物质的、行为的、情感的记忆符号,周期性地重温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复述和传承着中华文明的记忆;正是包括这些集体记忆在内的关于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全部记忆,才形成了我们坚定不移的民族认同感和持久不衰的向心力、凝聚力。可惜,这些文化习俗,有的已经消失;有的只留些残存的记忆;有的已经面目皆非。有的消失是时代的发展,岁月的使然,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有些可就是我们人为的因素了。我们要保存住我们的记忆,尤其是通州独有的传统的文化记忆,并赋予其新的内涵,为建设通州现代化国际新城服务。因为我们是中国人!因为我们是通州人。

    2011年6月5日

  • 上一节、谈通州的岁时节令(一)   [ 返回主目录 ]   下一节、谈通州的传统农具(一)
本文共有评论 0 篇︱查看本文的评论
杂志约稿
   

人人文学

运河杂志

人民文学

新诗百年

中国网络作协

大悟山

新书推荐

中国诗人

中华女子

文学评论
友情链接:中国网络作家协会 中国艺术品交易平台
中国人人网艺术频道   人人论坛  



  • 网址:http://www.chinanwa.com 电子邮箱: 1009068986@qq.com
  • 微信:18001145010   QQ 1009068986 创作群195592079(已满) 中国网络作家联盟群136849320 ;
  • 版权所有:  『 网络作家网』 网络支持: 中网协
  • Copyright ◎ 2003-2020 www.chinanw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297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