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 创 文 学 新 风 尚 ,引 领 写 作 新 潮 流

会员管理
 带雨的云 558
 王风 372
 作协推荐 307
 运河散人 263
 零度 261
 古月重升 210
 郑永涛 173
 张天珍 169
 轻舞飞扬 154
 孙新坤 154
  •  第二种忠诚(中篇小说...
  •  第十二章 山神土地...
  •  第十一章 除魔告城隍
  •  第十章 都城隍判官互...
  •  第九章 化梦点才子...
  •  第八章 化梦点才子(...
  •  第七章 遇仇人禅定...
  •  第六章 与地藏菩萨对...
  •  第五章 悟德收妖僧
  •  第四章 乱法坛悟德羞...
  •  楼梯寄情
  •  她说什么了
  •  吴稚晖何许人也
  •  《爱,能勿劳乎?忠,...
  •  枫叶的招摇
  •  自在杨花
  •  “地坛”的魅力
  •  田间小路
  •  人散茶已凉
  •  发自病榻的心语
  •  浅伤
  •  溱沁
  •  孤煞
  •  梦魇
  •  奈何
  •  道
  •  淡然
  •  天道
  •  超脱
  •  英雄决
  • 谈通州的岁时节令(一)
  • 作者: 日期:2012/7/17 0:16:18 阅读:1330 次 [大 中 小]
  • 谈通州的岁时节令

    通州的岁时节令,我想大概包括两个部份吧,一是传统节日,这些节日在传统文化习俗中渗透着通州运河文化的因素;另一个就是通州特有的民俗节日,这些节日虽然不多,但极具特色,尤为珍贵,有着鲜明的运河文化特征。现在,这些文化习俗有不少已经消失,即使残存一些,恐怕也不是原来那个味道了。因此,将其记录下来传承下去就显得重要了。但岁时节令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从哪说起呢,一月,正月初一?旧时通州时令习俗多以农历月日计算,正月初一正好是春节。狭义春节当然是正月初一。可从广义的来说春节是个完整的过程,从腊月初八到正月十五,在人们的意识中都是春节。从正月初一说起,有些突兀。思来想去,我想,还是从腊月初一说起吧!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从腊月初一说起,我们可以了解春节的整个过程。

    腊月初一  腊月初一炒棒(玉米)花。农村炒棒花为大柴锅,锅里放上沙子烧热,后倒进棒子,用棒子榨(茬)儿或高粱榨(茬)子在锅里“赫楞”翻炒,棒子噼噼啪啪地蹦起来,花雪白,“死豆”极香;当然也可以炒花生和黄豆。俗曰:“腊月初一蹦一蹦,孩子大人不生病。”以喻来年全家身体健康,活蹦乱跳。

    腊八  腊月初八俗称“腊八”,早晨熬腊八粥。光绪《通州志》载:“八日,用各种栗、米杂诸果同煮,曰‘腊八粥’”清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说的更详细了:“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核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葡萄,以作点染。切不可用莲子、扁豆、薏米,用则伤味。每至腊七日,则剥果涤器,终夜经营,至天明则粥熟矣。除祀先供佛外,分馈亲友,不能过午。”通州主要以普通“杂豆米”为主。富户用料诸如大米、小米、玉米渣、高粱米、红薯、花生仁、瓜子仁、核桃仁、红枣、栗子、红豆、绿豆等,穷家则尽其所有,一般是小米、玉米渣、红豆、红薯等几种。熬腊八粥多在初七作好泡豆、淘米、煮栗、洗枣等准备工作,后半夜开始熬,天亮前熬好,初八清晨各商号、官宦富户之间相互馈送。馈送时撒放青丝、红丝、蜜钱果脯、荔枝肉、桂元肉、桃仁、杏仁、核桃仁、松子、瓜子等果料。吃时加红糖、白糖、玫瑰木樨等甜料。各家在佛前、祖先桌供腊八粥。

    腊八粥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流传最广的是纪念佛祖说。相传释迦牟尼成佛之前曾苦行修炼,饿昏倒地,一位牧女见此情景,将把所带的杂粮加采摘的野果煮粥喂他吃下。食毕,释迦摩尼恢复了体力,在菩提树下静坐悟道,于腊月八日这天得道成佛。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仿效牧女作法,以米豆加果煮粥敬献佛祖;民间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此外还有祭祀神农说、地藏菩萨救母说、纪念岳飞说、朱元璋忆苦说、懒夫妻坐吃山空说等各种相关的民间故事。喝腊八粥习俗始于宋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腊八还有一个习俗就是泡腊八醋。腊八醋又称腊八蒜,制作很是简单:将剥好的蒜瓣洗净,放在瓷坛或玻璃缸里,加入米醋后封口,放在温暖或朝阳处,待除夕食用。蒜瓣碧绿,略带酸味,米醋酸中有辣,用它吃饺子别有风味。民谚有云:“到了腊八不用算,离年还有二十一天半。”“老婆老婆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就是说,过了腊八,就已经闻到年味了。

    祭灶  腊月二十三为祭灶日,又称小年。所谓祭灶,就是送灶神上天。灶神是民间重要家神,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册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尊为一家之主,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神要上天述职,汇报人间善恶。百姓祭之,祈求灶神向玉皇大帝说下界人间的好话,以保全家老小平安吉祥。祭灶的活动起于先秦,是在夏季,集中在三、四、五月,每月致祭一次。汉代就改为腊月了,并称之为小年。东汉崔寔《四民月令》载:“腊月日更新,谓之小岁,进酒尊长,修贺君师。”小年活动类似于大年,只是不出门拜贺。宋代以来,祭祀灶神就成为小年的主要活动内容。光绪通州志载:“二十三日,夜设牲醴、糖饼祭灶。”民国《通州志要》云:“二十三日,备糖果‘祭灶’”。看来越来越简单了,没牲醴了。祭灶是在晚上,在灶王爷神像前,供上三或五碗糖瓜儿,一杯凉水,一碟草料,点一对“小双包”蜡。供糖瓜当然为灶王爷嘴。凉水草料呢?灶王爷上天要骑马的,当然要伺候好了。凉水饮马用,草料喂马用,使马精精神神的送灶王爷上天。祭灶也有禁忌。谚云:男不供月,女不祭灶。男主人主祭,祭拜时,男子先拜,女子再拜。上香、磕头,家人依次叩拜。待香、蜡将尽时,再次叩首,把灶王码儿从灶王龛上“请”(撕)下来,把糖瓜儿烤化抹在灶王爷嘴上,把灶王码儿、敬神钱粮、松树枝,芝麻秸一并焚化。边烧边叨念:“灶王爷上天,好话多说,坏话少说。”再把凉水泼在地上,有的人家还燃放鞭炮。这样,灶王爷就上天了。《门神灶王诉宫》云:“年年有个家家忙,二十三日祭灶王。当中摆上一桌供,两边配上两碟糖。黑豆干草一碗水,炉内焚上一股香,当家的过来忙祝赞,祝赞那灶王老爷降了吉祥。”《霓裳续谱》唱道:“腊月二十三,(呀呀哟)家家祭灶,送神上天,祭的是人间善恶言。一张方桌搁在灶前,阡张元宝挂在两边。滚茶凉水,草料齐全。糖果子糖饼子,正素两盘。当家人跪倒,手举香烟,一不求富贵,二不求吃穿,好事儿替我多说,恶事替我隐瞒。”当然,人们祭灶神不单是因其“受一家香火,保一家康泰,察一家善恶,表一家功过” ;而是有着更多的内涵。清《灶王府君真经》言:读书人敬灶君魁名高中,种地人敬灶君五谷丰登。手术人敬灶君百灵百巧,生意人敬灶君买卖兴隆。在家人敬灶君身体康泰,出家人敬灶君到处安宁。老年人敬灶君眼明脚快,少年人敬灶君神气清明……只要你存好心善行方便,我于你一件件转奏天庭。为名的保管你功名显达,为利的管保你财发万金。

    忙年  过了腊月二十三后,就要“忙年”了。所谓的“忙年”,就是为过年作准备。主要活动有购置年货,所谓年货是指过年所需一应之物。我想,忙年恐怕要做两件事吧!第一是赶年集。通州集市,明代已成规模,清代已很发达。“州城日日为市”;乡村集市就更多了。大的集市有马驹桥、张家湾、牛堡屯、西集、漷县、永乐店等;这些集市从腊月十五至大年三十,是买卖最兴隆的时日,各类年货用品全部上市。每逢集日,人们肩挑背负,提袋挎篮,摩肩接踵,熙来攘往。集市上,摊点林立。有酒肉菜糖茶果等饮食类、衣料鞋帽等服饰类、锅碗瓢盆等日常用品类。“年下来到,糖瓜祭皂(灶)。闺女要花,小子要炮。老婆子要吃新年糕,老头子要戴新毡帽。”这些物品,在年集上都能买到。年集最有特色的是佛龛摊儿、供器摊儿、年画摊儿、对子摊儿、灯笼摊儿、花炮摊儿了。佛龛摊儿,二十三祭灶,您将灶王马与纸佛龛焚化了,除夕时得接神呀,神来了,您没有神住的地方怎么行?因此除夕前必须买一座新佛龛,以备除夕接神。这当然是指平民百姓。大户人家就不同了,他们供的佛龛多是花梨或紫檀,将神马焚化就行了。供器摊儿又称神像摊儿,不管您有钱没钱,那是必去的地方。得请神呀!什么灶神、门神、财神。想发财吗?请财神。文财神请比干,武财神请赵公明或关羽;怕鬼作祟的请钟馗;怕断香火的请张天师。请财神是得花钱买的。买不能说买,得说“请”。年画摊儿的年画种类很多:什么四扇屏、合家欢、吉庆有余、鲤鱼跳龙门等,小时在家乡除夕夜给一我敬重老先生拜年,老先生家中年画竟然是大型彩色连环画《三国演义》,至今印象颇深。对子摊儿就是写春联了。家中不贴春联,叫什么过春节呀?对子摊儿摆方桌或条桌一张,上设大笔筒一个,内装提笔、抓笔、大楷羊毫;端砚一块,朱红笺、顺红纸各一叠。还有镇尺、裁纸小刀等。书写者多为穷苦文人、教书先生或半大学生,将写好的春联排列出售,并不停地吆喝:“街门对儿,屋门对儿,买横批,饶‘福’字儿。”或是根据买者要求,当场挥毫。有词云:“教书先生腊月时,书春报贴日临池,要知‘借纸’原虚语,只为些许润笔资。”春联又称春帖,源于古代用于避邪的桃符。我国最早的春联是五代后蜀皇帝孟昶令学士章逊在岁除题写的桃符:“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后,明太祖朱元璋都南京时。下令官民各家必于除夕在门上贴春联,自此,春联在民间普及。贴春联一般是在除日的白天。按民间的说法,“要命的糖瓜,救命的煮饽饽”;腊月二十三,债主会拼命地上门催债,一到大年三十贴春联,要债就不上门了,一切都要等到下一年。春联的贴用,上联贴于右,下联贴于左。民间讲究有神必贴。内容多为敬仰和祈福之言。最有意思是单联了。单联又称“春条”,横竖两种形式,多为四字祝语。贴猪圈上为“肥猪满圈”,贴鸡窝上为“金鸡满笼”,贴粮囤上为“粮食满仓”,贴在高处为“抬头见喜”……并将斗方“福”字贴在大门的影壁上。有的“福”字还倒着贴,取意为福到了。灯笼摊儿主要卖用于庆贺新春的花灯。其主要是在春节及上元节期间,张挂在室内外届时点燃,以点缀年景。人们晚间外出时以手提之,以资照明。有的仅为儿童玩具。所售品种有走马灯、走丝灯、动物象形灯、吉利灯、气死风灯等。那时农村没有电灯,夜漆黑,一年的三十晚上,笔者在街道行走时,忽地从胡同中闪出一盏灯,闪闪烁烁,晃晃悠悠,充满了神秘。在声声的爆竹声中,顿时感到暖意与感激。最热闹就是花炮摊儿了,卖主为了招徕买家,经常试放鞭炮,甚至相互竞放比响。刹时鞭炮声此起彼伏。孩子大人争先购买。一般说来,年集到腊月三十基本结束,一般人家的年货也基本备齐。腊月三十这天有半天集,又称之为“穷汉子集”,意思是也给穷汉点机会,没钱的人家或穷汉这天也要筹钱买点肉,“烘烘锅”,预示来年少受饥寒。

    忙年的第二件事与第一件有关,准备过年食物。杀猪宰羊。猪肉是汉族过年的主要肉料(包饺子,炖肉、祭供等都离不了它),是必备的年货。杀猪,通州称之为“宰猪”,听着有点瘆得慌。在农村,“闷的户”或富户杀猪一般在腊月二十三之前杀,不能太晚。养不起猪的贫苦人家也要到集上买点或用米粮换点肉,以备除夕之用。宰羊呢,穷苦人家养一个“狗羊子”(山羊),年前一杀,这过年的东西就全有了。蒸馒头、做年糕。馒头是旧时农村的上等食品,贫苦人家只有过年时才蒸馒头,非常隆重,有的人家馒头上要点红点儿,以增添喜气。蒸年糕预示着“年年高”、“节节高”。馒头和年糕除了自家食用,主要用于祭祖供神、馈送亲友。因白面少,家里大量蒸团子。团子用白细棒子面掺少量白面,用红豆煮熟糊馅儿做成,豆馅儿掺红糖。没有红糖的人家呢,只有掺糖精了。团子做得很多,放在缸里,供正月早晚食用。另外还有“其饼”、豆包等,不过不是太多。年菜除鸡鸭鱼肉外,有黄花、木耳、蘑菇、豆豉、粉条、豆腐、白菜、韭菜、胡萝卜、香菜、豆芽等;当然,现在年菜品种就更多了。通州的油炸食品我想提一提,一是炸丸子。素的。将萝卜切碎后拌绿豆粉炸制,俗称“绿豆丸子”。再有就是通州的炸饹馇合儿。通州饹馇合儿用绿豆面磨成浆,摊成直径一尺左右的饹馇,卷成圆块,炸成即成。通州的饹馇合儿享誉京城,极有特色。通州李老公庄的咯吱合儿被列为通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备新衣:这是家庭主妇的事儿。旧时,很少有人购置衣服,新衣多由妇女在年前赶制,除夕之前完成,家人拜年时都要穿上新衣服。即使是穷苦人家,儿童也要置备新衣,大人则把旧衣洗净熨好,以备过年穿。扫尘土是指年前要彻底打扫卫生。“有钱没钱,洗洗过年。”无论穷富,家家如此,揭掉墙壁旧年画,扫掉房屋四壁尘垢蛛网,疏通烟筒,清除灶灰,擦净门窗和玻璃。糊新窗纸。擦洗各种器皿。拆洗被褥,洗涤衣服,洗澡、理发,干干净净地迎接新年。贴门神本意是驱恶避邪。《燕京岁时记》载:“门神皆甲胄执戈,悬弧佩剑,或谓之神荼、郁垒,或谓之秦琼、敬德,其实皆非也。但谓之门神可矣。”门神有两种说法:一说来自西汉刘安的《淮南子》:说相传东海度朔山有一棵桃树,树下有鬼门,总管万鬼出入,门边有神荼,郁垒二神把守,恶鬼若为非作歹,二神用苇索将其捆之喂虎,后人遂将二神像画在桃木板上或纸上,置于门扇,谓之门神。另一种说法是说唐太宗李世民,生病时,梦里常听到鬼哭神嚎之声,以至夜不成眠。这时,大将秦叔宝、尉迟恭二人自告奋勇,全身披挂地站立宫门两侧,结果宫中果然平安无事,李世民认为两位大将太辛苦了,心中过意不去,遂命画工将他俩人的威武形象绘之在宫门上,称为“门神”。其实,这两个传说表达的都是一个意思,就是让“大鬼小鬼进不来”。在大年三十,人们请神、供神、辞神,唯独冷落了这二位门神,想起来也怪有意思的。剪窗花更是农村新年的一个主要内容。那时,通州人家门窗皆用木条插榫儿,糊以洁白高粱纸,春节临近时须换新纸并贴窗花,窗花红纸剪成,题材多样,皆以喜庆吉祥为主。大的如喜鹊落在干枝梅上的“喜上眉梢”、猴子骑马的“马上封侯”;小的有单个小猪、小狗、小猫、小公鸡、小喜鹊等;繁复的有“二龙戏珠”、“狮子滚绣球”……《枣林村集》云:“棉花套子大雪压腊八,桥要压断路要压塌,姐姐妹妹出不去,坐在窗下剪窗花……”这是诗人李瑛在文革中写的诗,据说此诗就写于通州。也就是说,即使在文革那动荡的年月里,通州过年时仍会剪窗花来迎接新年。白纸红花,门口再挂一对大红灯笼,再贴上春联,嘿!透出了喜兴。

    腊月三十  (小建二十九)是除夕,民间称作“过年”或“年节”。是一年中最忙的一天,上午供神,设天地桌。《燕京岁时记》载:“每届除夕,列长案于中庭,供以百分。百分者,乃诸天神圣之全图也。百分之前,陈设蜜供一层,苹果、干果、馒头、素菜、年糕各一层,谓之全供。供上签以通草八仙及石榴、元宝等,谓之供佛花。及接神时,将百分焚化,接递烧香,至灯节而止,谓之天地桌。”这是一个临时性的供桌,是除夕专设之桌。一般无大佛堂之家特别重视天地桌,因为平时对佛供献较少,到年终岁尽时对神佛大酬劳一次,此外,这桌主要是为接神使用。天地桌的内容与常年佛堂有所不同,除共有的挂钱、香烛、五供、大供之外,其受祀的偶像也大都是临时性的,:如“百分”,它是一本木刻版的神像画册;“天地三界十八佛诸神”,是一张用大幅黄毛边纸木刻水彩印的全神码;福禄寿三星画像等。“百分”接神后即焚化;有的则须到破五或到灯节才焚烧。

    在神像或祖先牌位前烧香上供;神像有大佛(或供关老爷,或供玉皇大帝,或供菩萨)、财神爷、土地爷、灶王爷,以及供奉神主的祖先桌等。供品有三堂、五堂、九堂之别。一般在大佛前摆蜜供一堂(五碗)或套饼一堂;馒头、饹馇合儿、年糕一堂;还可供果品(不供梨)、糕点、百果、面鲜等各类供品。供品专用容器叫“五供”(因为一堂五个,故名)。有铜的、锡的或瓷的。底座上一根支柱托着盛放供品的圆盘。供碗是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碗、碟,刷洗干净即可,要供一小盆半生的白米饭(农村也有供高粱米饭的),称“年饭”,上插一枝供花和松树枝、芝麻秸(上挂“敬神钱粮”),再放几棵红枣、栗子、桂圆、荔枝等。年饭撤供后不给外姓人吃(包括未出嫁的姑娘)。财神、土地、灶王佛前也要摆一至三堂,每堂三至五碗供品;此外就是祭祖了。祭祖,是过年重要的礼俗活动。光绪通州志载:“‘除夕’各祀祖先,设酒肴宴乐,曰‘分岁’”。民国《通州志要》云:“‘除夕’悬灯结彩,备国饼,三牲祭祖先。”祭祖开始,家中长者主祭,全体家庭成员穿戴整齐,肃立在主祭人身后,主祭人拈香点燃,向祖先牌位行注目礼,将香插入香炉,向祖先牌位三叩首,起身后站在一旁。主祭起身后,全家按尊卑长幼依次磕头叩拜。红烛高烧,香烟缭绕,庄严肃穆。供品依贫富而定。“三牲祭祖先”即整鸡(公鸡)、整鱼(鲤鱼)、猪头和猪蹄。这当然是富贵人家。一般人家三牲是白面做,只是三牲的模样而已。其他供品和祭神差不多。穷人家也要供些炒菜、馒头、饺子、水果等。祖先桌每堂五碗。每碗供品插一枝供花。供一杯清茶。农村在马棚贴一张马王神码儿;猪圈、碾(磨)台等处也要上供、烧香,当天撤供,焚化神码儿。在院落窗台上放一个馒头,上面插一根芝麻秸。正午十二时点燃蜡烛、佛灯,上香、磕头,开始接香(烧长定香一炷接一炷不间断,直到正月初五),忌人(忌讳妇女串门),不许扫地、倒脏土、脏水,说脏话和不吉利的话,忌讳摔坏家具(如果不慎打碎盆、碗,马上说“岁岁(碎)平安”),妇女忌针,直到正月初五。午饭吃米饭、馒头、炖肉,全家团圆;吃团圆饭。吃团圆饭时必须全家齐集,不分男女老幼,围桌团坐,互相祝颂,尽情享用,取团圆欢乐之意。黄昏在院内撒芝麻秸,人们来往踩踏,发出声音称之“踩岁”;“岁”、“祟”谐音,意将邪祟撒出,踩在脚下,使其永不翻身,含有辟驱邪祟之意。还有一说,三十晚上,众神下界,神仙进来会发出声响,人们知道,是神来了。有诗云:“遍撒芝麻秸满地,不愁神过履无声。”就是这个意思。此外,还有芝麻开花节节高,寓吉祥之意。晚饭吃饺子。饺子,又称之煮饽饽,荤素两种,素馅饺子以干菠菜为主料,将香菇、冬笋金钩海米切碎,加香油、食盐、葱末、姜末搅拌成馅,为供神和接神之后吃;“荤馅饺子”主要是猪肉或羊肉加白菜或韭菜搅拌成混合馅,肉切米粒状细丁,用香油、酱油、盐、料酒、姜末,葱末拌匀成糊状,然后加菜。肉菜比例四六或五五。饺子包好后,码在盖帘上,必须朝一个方向转圈码,不能对脸儿码,否则会磕头碰脸,不吉利。一饺子里放枚制钱与众饺子混煮,得食者来年大吉大利。大年三十儿一夜不睡称“守岁”,家中屋里、院内所有的灯都要点燃,通宵不灭。农村猪圈、牲口棚、仓房也要点上灯。点红蜡烛,照得满室辉煌,曰:“守岁烛”,富贵人家粗大如椽,点燃后通宵达旦,贫寒人家,点一红烛,终夜长明。光绪《通州志》载:“坐之夜分,曰‘守岁’”民国三十年《通州志要》云:“全家欢饮,通宵不眠,名曰‘守岁’。”一家人围炉而坐,饮酒品茗,吃花生、瓜子,水果,谈笑聊天,畅叙往事,展望新岁。或老人们给孩子们讲故事。打麻将、推牌九、斗纸牌、掷骰子……小孩子放花炮、点灯笼、拈升官图……有诗云:“相邀守风阿咸家,蜡炬传红映碧纱,三十六旬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宋.席振起)。”接神、送神和辞岁。子时接神,佛桌供三、五碗素馅饺子、一杯清茶,由一家之长主持,从《宪书》查寻元旦之日的财神、喜神、福神等诸神方位,手举点燃的高香,朝诸神的方位磕头,把香插入佛堂的香炉,再叩首,全家人依次磕头,等到高香将尽,全家人再次磕头,把神码儿“请”下来,和“敬神钱粮”、松树枝、芝麻秸一并焚化,表示送神。同时燃放鞭炮。送神以后全家人在祖先桌前磕头,给祖先拜年,晚辈给长辈磕头,叫“辞岁”,也叫拜年,长辈要给孩子们“压岁钱”。拜年之后,全家吃接神饺子。

    正月初一  为新年。通州人喜欢过“三十”,春节这个正日子反而平淡了。其实,初一的许多习俗已经在“交子”(三十晚上十二点左右)时办了。什么“接神”、“送神”、“辞岁”;放鞭炮、吃饺子,拜年等。初一习俗只是延续而已。放鞭炮:“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妖恶鬼。(荆梦岁时记》)”爆竹初时用竹子放进火内燃烧,竹内空气受热膨胀,发出“噼噼啪啪”响声,以此避邪驱鬼,祈盼来年吉祥幸福。唐宋后开始将火药装进竹筒里燃放,后来用纸制桶,将其编制成串,称之为“编炮”,因其响声清脆,故称鞭炮。通州放的鞭炮大多来自本区的邢各庄村,当然也有外来的。鞭炮有“麻雷子”、“二踢脚”、“小鞭儿”等。“麻雷子”,声音宏大,一响便绝,豪无蕴蓄。“二踢脚”又名“双响”。第一响将药筒打入空中,后爆发第二响,满天轰雷,很有趣味。在通州城乡最为常见的还有“小鞭儿”、“鞭里加炮”。小鞭儿每挂有“一百鞭”、“五百鞭”、“千头鞭”、“五千头鞭”、“万头鞭”等。“鞭里加炮”是每十个或二十个鞭中间,加一个大响爆竹。这样在和“花”连接在一起,“劈哩叭啦”“咚”、“噼里啪啦”、“咚”……花炮齐飞,甚为壮观。鞭炮当然不只三十、初一放,而是贯穿整个新年。吃饺子:“初一,无论贫富贵贱,皆以白面做饺食之,谓之煮饽饽,举国皆然,无不同也。”通州当然不例外。清晨合家而食。饺子要剩三四个,用碗盛上“压”(放)锅里,寓意锅满、碗满富富裕裕。拜年:分为两部份吧:一是阖家拜年。全家先给辈分长的拜年,后按辈分顺序拜年,最后是平辈之间最小的弟弟、弟媳带着子侄给哥哥嫂子拜年。拜年要给孩子压岁钱。其实,这套程序在辞岁时已经谈到,大年初一白天主要是给本家同宗拜年。一种是邻里之间相互拜贺。到街坊家串门拜年。说些吉祥话。往日有多大的“过节儿”都会烟消云散。拜年习俗要延续到正月十五。不过,正月初五以后,就是拜晚年了。

    初二“祭财神” “新正二月,大祭财神,点上香蜡把酒斟,供上了公鸡、猪头、活鲤鱼,一家老幼行礼毕,鞭炮一声惊天地。”除了用小三牲祭祀财神外,农村要起五更到水井抢“财水”(城中有人送“财水”),黎明前出门迎“迎财神”;夜晚以食物祭财神,烧纸糊元宝。此外,初二要串亲戚,给亲戚拜年。要到姥姥、舅舅、姑姑、姨、姐姐、岳父等家,给他们拜年。

    初五(“破五”)  主要是破除过年时的各种禁忌,吃饺子,放鞭炮。吃饺子有两个意思,一是捏住小人嘴,免生是非;二是将“破破烂烂”包起来。一到初六,大多数店铺下板开业,农民也开始下地干活。娱乐活动有所节制。农村剧团,初二开戏,初五封箱。

    初八“祭星日”  城中多在入夜时分,在院中设星神码,供元宵、清水、烧香并点若干盏“灯花”。

    十五“上元节”  俗称“元宵节”、“灯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一元复始,大地回春。夜晚,人们庆贺新春的延续。饮食习俗为吃元宵,“元宵”作为节日食品,起于宋代,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元宵节另一个习俗是张灯观灯,因此又称为“灯节”。 《帝京景物略》云:“张灯之始上元,初唐也,睿宗景云二年正月望日,胡人婆陀请燃千灯,帝御安福门纵观。上元三夜灯之始,盛唐也,玄宗正月十五前后两夜,金吾驰禁,开市燃灯,永为式。上元五夜灯之始,北宋也,乾德五年,太祖诏曰‘朝廷无事,年谷丰登,上元可增十七、十八两夜。’上元六夜灯之始,南宋也,理宗淳佑三年,请预放元宵,自十三日起,巷陌桥道,皆编竹张灯。而上元十夜灯,则始我朝,太祖初建南都,盛为綵楼,招徕天下富商,放灯十日。今北都灯市,起初八,至十三而盛,迄十七乃罢也。”这段文字对灯节习俗的发展变化进行精炼的记述。每年正月十四至十六(或十三至十七),人们观灯、赏灯、制灯、玩灯尽情欢乐。“满城灯火耀街红,弦管笙歌到处同,真是生平良夜景,万家楼阁月明中。”这是《朝市丛载·上元诗》对北京灯节生动的描述。

    通州城区灯节与北京大体相同,正月十三或十四,通州钟鼓楼及各大商家开始悬挂彩灯。有走马灯、金鱼灯、绣花灯、宫灯、荷球灯、狮子灯、兔子灯等。北大街路西新泰杂货铺,展出一组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雪人,夜间点燃巨大蜡烛照耀,称之为“冰灯”。正月十五,人们到此观灯,皓月当空,华灯闪烁,交相辉映,异彩纷呈。届时,通州城乡高跷、小车、旱船、跑驴等民间花会云集古城表演助兴,锣鼓喧天,欢声鼎沸、万人空巷,其乐融融。

    农村灯节更是精彩,有“草把灯”、“灯花会”和“放盒子”等别具一格。

    草把灯实际叫“九曲黄河灯”。起于通州马驹桥镇柴家务村。村人称其为“草把灯”,其因出于所用材料为柴草之故。

    九曲黄河灯来历传说有二:一说源于祭拜道家鼻祖老子,九曲实质上就是道家阴阳太极图的变形;另一说是从古代九曲黄河阵演变而来。是古代战争中迷魂阵图形。具体说是商纣王凶狠无道,姜子牙受西伯侯文王邀请领兵伐纣,把商纣兵马打败。为保商纣江山,当时商朝太师闻钟请来好友赵光明率兵抵御,赵光明不幸丧生。其妹“三霄”(云霄、琼霄、碧霄)为给兄长报仇,设下九曲黄河阵让姜子牙破阵,最后“三霄”阵破人亡。后人感念赵光明及“三霄”为朋友尽义气不惜牺牲生命,特把九曲黄河阵演变成灯节娱乐活动。

    “草把灯”始于清朝。每隔二三年,正月十四至十六或十三至十七灯节时,柴家务村举办草把灯盛会。灯会设在村外南口,占地三四亩,外廓为正方形,周围1.6米高的围墙,里面是约1.5米的通道,分3行,每行3个小正方形,共9均用秫秸、竹竿等材料编扎成花篱笆而成,通道弯弯曲曲,左拐右折,回环往复,似一座迷宫。“迷宫”前设正反两门,右边正门为入口,左边反门为出口,两门间是宽13米,高78米的大型牌坊,龙形。龙头、龙尾用彩绸、花布、灯笼、流苏等饰物扎成,进出口及整个阵内外悬挂各种彩灯,高低参差、内外上下、大小不等、形状多样、色彩各异,整个草把灯,有如天上繁星,远看闪闪烁烁如梦如幻。观众自正门入,顺通道左盘右旋,千折百转,循序行进,中途不得停顿也不得折回,更不能走岔;经九曲十八阵,九十六处长短不等的拐弯抹角,走上三四里甚至五六里路,才能到达出口。明月皎洁,灯火摇曳,锣鼓喈喈,鞭炮声声,五光十色,蜿蜒曲折,连绵不断,似游天宫,如履银河,令人心旷神怡。

    观灯赏月,极富情趣,游观者极众。不但本村村民举家观游,方圆十几里的民众都聚集柴家务。为防范于未然(犹以防火为重),届时,要请马桥区镇官警人员多名,帮助维持秩序。有的孩童走进,长时间出不来,呼爹喊娘,嚎啕哭叫,负责维持秩序者,只好将其领出;有的孩子屎尿横流,衣裤尽脏,令人哭笑不得。更有顽童劣孩,或扒坏篱笆乱跑或偷摘阵内灯笼,使阵内片片昏暗,更增加了其他儿童恐惧、急躁、乱挤乱跑,找不到出口,又往回跑,给看守人增添了不少麻烦,但也别有情趣。

    柴家务村南有一地主庄园叫宝合庄,扎结草把灯所用秫秸,由宝合庄拉来,无偿使用,多年如是。草把灯工程繁杂,耗资较巨,对柴家务来说,两三年举办一次,实在不堪重负;又因20世纪20年代,直奉军阀混战,战火殃及马桥、海子里头、大白村、大周易、史村一带,军阀队伍军纪极差,军匪混然,无恶不作,经常窜到柴家务村抢夺衣物,追杀鸡猪,奸淫妇女,老百姓惶惶不可终日,草把灯盛会约在1930年前停办。

    草把灯形式布局有图纸,早年由村民高连登、任二结巴保管,年久人逝,图纸早已失存。

    柴家务村还有一大型文化活动,即灯花会。旧时,每年阴历正月十四至十六或十三至十七,每天晚上散灯花,称“灯花会”,此举在方圆数十里村庄中未尝有之,实为罕有盛事。

    此三日或五日,柴家务村白天唱莲花落,晚间圆月初上,庙内(柴家务村有古庙名“空肚寺”)钟磬齐鸣,佛前焚香上供后,由固定乐队敲打着六副大钹、一副小钹,吹着唢呐,开始散灯花。先从佛像前的供桌上、大殿内、庙院内、古槐下开始,然后沿全村主要街道,边走边散。街道拴着绳子,上挂灯笼。是时各家炉火正旺,煮着元宵,焚香上供,各在自家院内外散上灯花,鞭炮连天,钟鼓齐鸣,灯月交辉,人声鼎沸,真可谓“火观火,人看人”,在荒村野庄中,其场面却蔚为壮观。散灯花绕完全村,再回空肚寺,焚香后即行结束。

    灯花即用纸做的小纸花,沾油点燃。灯节前商店出售“灯花纸”,是手工生产的联东昌窗户纸,裁成约一尺半大小的三角形。染上红、黄、绿三种颜色。买回灯花纸,裁成三四寸长三角形,经过折叠剪齿,捏成下边一小圆托,上边一立柱灯花,制作过程叫“捏灯花”。散灯花时,沾上一些花生油或蓖麻油,当时村公所(即村中管事的人办公的地方各村村公所几乎都设在庙里)买来大量灯花纸,分发给各家,由各家妇女捏成纸花,再交村公所,义务劳动,多年如是,形成老例。

    散灯花时,并排两人各挎一盛满沾上油的灯花大竹篮子,篮子边上拴一花生油灯;散灯花人,用长竹筷子夹着三四个灯花,在油灯上点燃,放在路边,每向前走两三步散上一簇,边走边散。遇有井台、石碾、石磨、石碌碡、坡坎、古木、小庙等处,更要多散上几簇,乐队紧随其后,随观者拥街塞道,势若长龙。不少妇婴围着正在燃着的簇簇灯花,烤手烤脚,烤头烤脸,戏说这样一烤,可去百病,不生疙瘩。

    每簇灯花可燃二三分钟,家庭内散灯花,不是成簇的,是单个的,立着,放在佛桌上、锅台上、院内窗台上、台阶上、水缸的缸台上、门墩上、碾台上、磨盘上、天灯杆下、树根前等处。

    据说散灯花是古时祭祀神灵的一种形式,有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富贵吉祥,驱恶去妖,迎祥接福之意。唢呐所吹奏的曲牌多为民间小曲,有《放风筝》、《茉莉花》、《小放牛》、《百鸟朝凤》、《棒子调》等。

    柴家务村灯花会约始于清初,解放后,随着破除迷信、拆毁庙宇佛像,灯花会废除。

    通州灯节还有一项大的文化活动,那就是“放盒子”。主要在宋庄镇邢各庄村。盒子也称盒子灯。“放盒子”时先用杉蒿搭好3丈多高架子,把“盒子”吊在上边。“盒子”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外场”,有万头鞭、放线旗、牌楼、四把火伞、葡萄架、跑马城等。第二部分为“盒子”本身,5层(节):1层为戏剧故事或民间传说(50年代有艾森豪威尔变王八);2层对联;3层为万盏灯;4层为花篮;5层为通州塔。“外场”圆形结构,与“盒子”有轴相联,自由转动。燃放时,图案五光十色,犹如瀑布,从上至下一层层垂落,每掉一层就换新内容;先向观众“恭贺新禧”,然后映出“通州塔”、“珍珠帘”、“福禄寿三星”、“八仙人”及一些戏剧人物。有的还能映出诗词,后人形容“字如斗大,良久方熄”。“外场”场景在转动中显现,烟花照耀,形象逼真、场面壮观。“盒子”放完后,大小旗火、八交子、太平花、松鼠偷葡萄等烟花腾空而起,万头鞭、二踢脚、麻雷子响声此起彼伏,使人流连忘返。难怪每年放“盒子”时都是人山人海(观众最多可达上万人)。还有一种“小盒子”,“外场”组成部分与“大盒子”相同;“小盒子”内容就简单多了,只有“万盏灯”及“对联”两个节。

    解放前及解放后的十几年间,制作烟花爆竹出名的邢各庄村,每年灯节或农历四月十五日都要放“盒子”。(上个世纪30年代)主持人是王德瑞、王德俊等兄弟三人。届时远近乡民坐车骑驴,扶老携幼前来观看。亲朋好友观看后住亲戚,一住就是十天八天,人吃马喂使不富足的村民们实在招架不住。就这样,1976年放完一次“小盒子”后,此活动停止。

    放“盒子”材料、费用由制做烟花、爆竹的各家各户集资、集料,由业内懂行人士义务制作,燃放时开支也是由做爆竹的各家各户和当时村中较为富足人家集资举办,开支并不很大,人们也可轻松承担。

    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性的活动,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过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光绪《通州志》载:“男女各游街市观灯,曰‘走百病’,又曰‘走桥’。”《清吟堂全集.竹枝词》云:“鸦髻盘云插翠翘,葱绫浅斗月华娇。夜深结伴前门过,消病春风去走桥。”

    二十五“填仓日”  宋代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有这样记载:“正月二十五日,人家市牛羊豕肉,恣飨竟日.客至苦留,必尽而去,名曰填仓。”通州习俗,早晨用灶灰在院内撒几个圆圈,内放五谷杂粮,祈盼丰收。画仓囤  
      二月初一中和节  主要为太阳老爷过生日。其实,这个节日解放后就很少过了,在民国以前还很流行。民国三十年《通州志要》载:“(二月)一日,祭太阳,用凉水一大碗,饼一张。”通州百姓在这一天,给太阳供一张烙饼、一块豆腐、一棵白菜和一碗凉水,企盼着明天的希望。

    二月二,龙抬头  又称青龙节,其习俗有熏虫。《帝京景物略》云:“二月二日曰‘龙抬头’, 煎元旦、祭馀饼、熏床炕,曰‘熏虫’。春回大地,百虫蛰出,熏虫的方法为油煎食物,以油烟气熏床炕,据说这样可以使百虫降伏。剃龙头。通州有“正月里剃头死舅舅”之说。讲究春节之前剃头,“有钱没钱,剃头过年”。到了二月二,已经一月有余,正是理发的好时机,因而在头的前面加了一个吉利字,名曰“剃龙头”;龙抬头,“剃龙头”,有吉祥的意思。吃的东西也与龙联系起来,烙饼叫“龙鳞”、面条叫“龙须”、饺子叫“龙耳”、米饭叫“龙子”等。这天接姑奶奶,故有“二月二接宝贝儿”谚语。此外,在通州,二月二这天要早起打扫房屋,以为早起可以不生头痛病,打扫房屋可以避免夏季虫蝎叮咬。

    清明节  三月上半月为清明节(阳历为每年45日或6日)。此时天气转暖,风和日丽,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清明节由此得名。清明前一、二日为.寒食节。节日里严禁烟火,只能吃寒食。相传,春秋时晋公子重耳流亡在外,大臣介子推曾割股啖之。重耳做国君后,大封功臣,独未赏介子推。子推便隐居山中。重耳闻之甚愧,为逼他出山受赏,放火烧山。子推抱木不出而被烧死。重耳遂令每年此日不得生火做饭,追念子推,表示对自己过失的谴责。因寒食节与清明节时间相近,后人便将寒食、清明风俗合二为一。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诗真切道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清明节的习俗:“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有歌者,哭笑无端,哀往而乐回也(《帝京景物略》)。”通州的“清明节”,男人去“填坟” (清明节前后十天),坟头披新土,冢顶压纸钱;墓有祭祀地者,要搞“清明会”,凡本家族人都到种祭祀地户会餐一顿。如果亲人去世不久,称之为“新坟”,为其扫墓须在清明前。光绪《通州志》载:“家各祀祖先,数日内扫墓,有丧之家,三年内于春首戌寅以前,祭新坟,所谓‘新坟不过天赫日’也”。何谓“天赫日”,不太清楚,待考,但清明不能祭新坟却是真真的。民国《通州志要》说得就更明白了:“各家备酒肉,果饵祭祖于茔,祭之前,扫坟墓,名曰‘填坟’。惟新葬之坟,三年之内不填土,在清明节前另祭之。”其实,清明节扫墓是形式大于意义的,南宋诗人高翥更把清明时节人们扫墓祭祖实质说得入木三分:“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诗的前两句表达了清明祭扫的哀痛心情,后两句却表现了儿女祭拜归来的欢快场面。实际上,无论是“泪血染成红杜鹃”、“ 夜归儿女笑灯前”,还是“哭笑无端,哀往而乐回也,”都是清明节习俗的一种常态,一种展现。清明节习俗还有踏青、郊游、荡秋千、拔河、放风筝、逛庙会、插柳、戴花等。因此,可以这样说,清明有慎终追远的感伤,又融合了欢乐赏春的气氛,既有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到处是一派清新亮丽的生动景象。苏轼《东栏梨花》云:“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我们真得好好过呀!   

  • 上一节、谈通州的生育习俗   [ 返回主目录 ]   下一节、谈通州的岁时节令(二)
本文共有评论 0 篇︱查看本文的评论
杂志约稿
   

人人文学

运河杂志

人民文学

新诗百年

中国网络作协

大悟山

新书推荐

中国诗人

中华女子

文学评论
友情链接:中国网络作家协会 中国艺术品交易平台
中国人人网艺术频道   人人论坛  



  • 网址:http://www.chinanwa.com 电子邮箱: 1009068986@qq.com
  • 微信:18001145010   QQ 1009068986 创作群195592079(已满) 中国网络作家联盟群136849320 ;
  • 版权所有:  『 网络作家网』 网络支持: 中网协
  • Copyright ◎ 2003-2020 www.chinanw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297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