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延闿大传》 少年游学生涯(1)
谭延闿因父亲谭钟麟迭任陕甘总督、闽浙总督、两广总督,因此从他出生之年起,他便随谭钟麟同在任所,由杭州而河南、陕西、甘肃、北京、浙江、福建、广东、湖南,父亲调到哪里,他就跟随到哪里。 正因谭钟麟调任频繁,谭延闿的青少年时代往往迁徙无常。他出生前的几个月,其父才从陕西巡抚调任浙江巡抚。1881年,谭钟麟调任陕甘总督,两岁的谭延闿随父亲迁居兰州,在那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四十七年后,即他五十岁生日时,适其本人重过兰州,回想当年任总督的父亲与将要调任两江总督的左宗棠在这里商议大事的情景,感慨万千,作《过兰州》一首: 当年二老相逢处,长记吾犹襁褓中; 文武衣冠朝市改,川原形胜古今同。 班荆道故情何益,歃血加盟计已穷; 四十七年如俯仰,黄流应笑太匆匆。 谭延闿幼时及青少年的生活,几乎完全以读书科考为重心。他六岁开始进私塾读书,拜兰州人张宝斋为老师。张老先生是一位饱学之士,“喜谈字学”,谭延闿对他的印象颇深,1926年在广州所作的《儿时杂忆》诗中还曾提及: 霜鬓庞眉一尺须,万言撑腹注虫鱼; 薰笼围坐听闲话,更乞先生为甚酥。 当时陪同他一起读书的有姐姐谭福梅和弟弟谭恩闿等人,放学后,与兄弟姐妹常常相互嬉耍,或高声朗诵诗书,童年生活快乐。他描述道: 兄弟踉跄放学时,迎门阿姊指加颐; 书声噪比晚鸦急,唯有慈亲堕泪知。 谭延闿父亲虽公务繁忙,但在公事之余,经常督促他们姐弟三人,对表现好的孩子还常常给予一定的物质鼓励。三十年后谭延闿仍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情景:“余始九岁,是岁丁亥,先公方以目疾乞假,每上灯独坐签押房,使人读公事文牍毕,呼余及亡姊亡弟共坐室隅,各作破题一或试帖二句,间日互易,皆先公口授,无所谓作也。有时不知书写,则先兄从旁代书之,复诵无讹,则各与钱十文,乃起就睡。” 1888年,谭钟麟因目疾加剧,经多次向清廷奏请,最后获准辞去陕甘总督之职。在养病期间,谭钟麟课子更严,常常在灯下口授言教。正是其父亲的指教,这一年,谭延闿开始学习作文。他后来回忆说:“吾十岁时,始学为文。皆先公于灯下口授,次日书之,而张宝斋先生评点之,及己丑至陕西从姚先生世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