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朴稚拙的岩画
岩画是指在岩穴,石崖壁面及独立岩石上的彩画、线刻、浮雕等。岩画技法大体有三种形式:一是雕刻绘制在崖面、岩阴;二是雕刻在天然石块较平整光滑的一面;三是用红色矿物颜料绘涂于崖面、岩阴。藏族岩画分布地区很广,今西藏、青海、甘肃、内蒙、四川、云南、陕西、山西、新疆、浙江等地均有分布。而且形成时间很早,上限时间一般认为在公元前1千年左右。藏族远古时期形成的岩画大都为生产、生活和军事题材。藏传佛教岩画的出现时代一般较晚,在各岩画地点中比较少见。进入吐蕃时期和吐蕃以后,特别是佛教传入藏地以后,各地的岩画才开始出现六字真言和佛像以及佛塔、佛经等。吐蕃时期和公元10世纪各个历史时期逐代雕刻的岩画在藏区各地均有分布,据统计多达几百处。主要分布在今西藏山南地区的琼结、扎朗、拉萨,安多地区的甘肃、青海和新疆等地。
藏传佛教岩画中出现的神佛形象和寺院道场中出现的内容是重叠的,不过在壁画和唐卡中更规范精美地表现出来了。在野的岩画,在寺的壁画。佛教有关的岩画内容主要有四类,一是器物类,如佛教器具中的金刚杵、经幡、 伞盖等,这些器物多与藏文“六字真言”等刻文同时出现;二是符号类,主要是正旋的“雍仲”符号或火焰、莲花符号等,有的“雍仲”符号采用双线勾画,其间有四点,与现今所见此类符号极为相似;三是建筑类,常见的有各种佛塔,塔的形状似乎也有早晚之分,较早的佛塔为等高的多层式,每层依次内收,无塔瓶或塔刹;较晚的佛塔有几层塔基,其上承塔瓶,顶上有塔利即十三天和日月宝珠等;四是佛教活动类,如在纳木湖扎西岛洞穴岩画中,有一表现拜佛的画面,画面的上方是一“Ⅱ”形佛龛,龛中有坐于座上的佛像,其下有一举臂欲拜的人物形象。在部分地点的岩画中,表现佛教的画面明显是后期添加而成的,人们在先前刻画岩画的地点增添与佛教有关的内容,说明早期的岩画地点在佛教时期人们的意识中仍具有神圣的宗教意义。
例如多玛区的恰克桑岩画,就有很多反映佛教内容的岩画。恰克桑岩画位于日土县的多玛区恰克桑山上,在多玛区南约25公里。恰克桑现已发现的岩画有三处,分布在恰克桑山余脉的崖壁上和山洞中。它的2号岩画,在一个半山腰的天然岩洞的北壁上,数量多达数百幅,内容有喇嘛、塔、佛像和菩萨像等。第3号岩画位于第1号岩画东南约40米处,岩画面积很大。这里也凿刻着众佛像、菩萨像、高僧像和藏文经咒等内容。
勒巴沟岩画,位于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巴塘乡勒巴沟内。“勒巴沟”,藏语意为美丽沟, 这里自然风光神奇迷人,沟口是历史文化古迹文成公主庙,刻有六字真经和其它经文的嘛尼石随处可见。除了嘛尼经文,还有108座佛塔和大量的岩画,虽经风雨剥蚀,但笔迹依稀可辨,年代已相当久远。岩画刻在卫沟沟崖岩石上,总面积约900平方米。勒巴沟岩画共三个地点。1号岩画画面镌有佛、菩萨、香客、瑞兽等,带有浓厚的唐代佛教造型艺术风格,技法为阴线轮脚打击。佛为立像,低肉髻,身着通肩圆领大衣,右袒,衣服贴身。菩萨均结跏跌坐。供养人的制作比佛小三分之二。其中一幅为文成公主礼佛图,高出地面3.5米、宽2.5米。画面右为释迦牟尼佛,立在仰莲座上,背有焰纹背光和头光,其左为禄东赞,头戴帻巾,身着小翻领胡袍,手持盂钵。左第二位为文成公主,身穿斗篷、头梳双髻, 手持莲花。第三位为侍从,身着斗篷,手持盂钵,皆为阴线雕法,为唐代作品。这些精美的岩画带有浓厚的唐代佛教造型艺术风格,从石刻岩画上体态丰满的唐代侍女和古藏文看,勒巴沟岩画的创造要追溯到1300年前。
卢丝沟岩画 ,位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热水乡卢丝沟内。岩画刻在山崖岩石上,分三组,一组为三尊佛像,幅面长5.6米、宽4.5米,采用线雕方法;一组为四尊菩萨像,幅面长2.6米、宽1.4米,用浅浮雕方法;另一组为双马,亦系浅浮雕方法。经研究,其时代初步认定为唐代。
藏族佛教岩画是出现在寺院之外的藏传佛教绘画,是古代藏族先民记录在石头上的形象史书。古代的藏族信众没有文字生活的普遍拥有,相反倒有着良好的感性天赋和强烈的大地书写意识,岩画使藏传佛教走进雪域民生的心灵世界,使它作为一种文化在雪域高原更好的生存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