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光的脚印
有人说,做人难,当个名人更难,他们往往要遭到许多人的非议,但王连玉却不是这样。王连玉是西集综合厂厂长、北京市劳动模范,在西集来说可算个名人,而西集镇的人们提起他来都挑大拇指。是啊!36年来,他不但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浇灌起一个大型的乡镇企业,而且以他的坦诚、纯朴、聪颖、无私赢得了人心,他受到人们的尊敬。在他身后,是一串闪光的脚印。
他本身就是一部历史。
他是西集王上村人,祖上三辈都是木匠,14岁就走南闯北做工。家庭的熏陶,不仅使他有一身漂亮的木工手艺,而且使他成为纯朴、聪颖、诚实、有主见的人。他早就萌发了一种想法,走出家庭,离开土地,到西集镇当工人。1952年,他响应党的组织起来的号召,串联了5个木工伙伴,每人集资30元,建起了同益木器厂。1954年春天,他又动员西集镇上的胜利木器厂与同益木器厂合并,建起了第一个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西集木业社。这个木业社就是综合厂的前身。从那时起,王连玉就将全部的心血倾注在这里。那是什么样的生产条件啊!几间低矮潮湿的敞棚,几件自带的木工工具,还有这12个翻身不久的庄稼人。但他并没有退缩,将大家紧紧地团结在一起。没有工具从家里带,没有资金大伙凑,没有运输工具他们肩扛手推;产品没销路他们走街串巷、赶庙会;没钱吃饭、住店,他们就自带干粮、被褥睡在野地里。大运河闪现过他们的身影,黄土地上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他们只有一个念头:组织起来走集体化的道路,共同富裕。这是他们的父辈从来没有走过的路啊!挫折、失败、奋起、搏击,流了多少汗?挨了多少累?受了多少委屈?这一切的一切,随着岁月的流逝都注入他的企业里。1964年,木业社积累资金达到几十万元,当年纯利润实现3万元。1965年,木业社和小五金厂合并,建立了西集综合厂,并利用自有资金购置了西集地区第一部汽车。从此,综合厂成为西集强大的经济支柱,在西集站稳了脚跟。
他有过胜利的喜悦,有过失败的痛苦,但从没有灰过心。1967年3月,“文化大革命”的狂潮席卷了综合厂。工厂糟蹋了,制度砸烂了,他被罢官撤职。他愤怒,他痛心,他心疼他的综合厂啊!这是他十几年心血浇灌的家业!白天,他在车间默默地劳动,接受“改造”;晚上,对着孤灯,焦虑着综合厂的明天。就这样仅仅几个月,综合厂就损失几万元。工资发不出去了,“造反派”难撑局面,工人们呼吁:王连玉出山。
他出山了,说来也怪,在那混乱的局面下,厂子竟年年发展,1970年,他带领职工利用业余时间和自有资金,建起18间总计500平方米的大厂房;1974年,综合厂竟完成产值155.6万元,利润达到43.6万元。
但在那个年代,干事业要担多大的风险啊!领导批评他只抓生产,不跟形势(可他们也花的是综合厂的钱)。综合厂被动了“大手术”,工资制被改为工分加补贴,领导会上点名,职工会下抱怨。他鼓励干部职工,振奋精神,狠抓生产,迎接挑战。他先后购置了车、铣、刨、磨等机器设备,开发了机加工,铸造等新项目。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在外培养了12名专业技术人员,厂内办起了技术培训班,学习机械制图、识图等基础知识,开创经济建设的新局面。有人说他对着干,他说:“我为西集人民增加财富,问心无愧,心里坦然。”
他终于闯过来了,迎来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迎来了乡镇企业的百花争艳。
他具有当代企业家的素质,对市场变化、企业处境有一种特殊的敏感。在国营企业、乡镇企业林立的中国,竞争激烈,西集综合厂如何站稳脚跟?他常常思考这个问题。是啊,西集综合厂已不是过去的木业社,他已是拥有近600名职工,几千万元产值的大型乡镇企业,它的成败关系到整个西集镇的兴衰。改革为人们提供了机遇,也提供了挑战。市场的变化,观念的更新,在考验着每一个经营者的素质和雄心。一个企业家要有所作为,必须自己闯出一条独特的道路,这样,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永远不败之地。在县内,他率先实行了厂长任期目标责任制,亲自起草了长达200多页的承包合同书。他对企业内部进行大胆改革,在原来车间的基础上,开发新项目,增加新产品,先后建起5个分厂。实行厂长领导下的经济承包责任制。经济指标层层分解,层层承包,任务到组,责任到人。他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他懂得,现代企业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要想使企业腾飞,必须有一大批为企业奋发拼搏的人。他先后投资7万余元办起厂技校,对职工进行培训;派有发展前途的干部到大、中专学校学习。学习归来的同志大都成为厂里的骨干,有的做出了较大成绩。六级钳工李文召设计的防火门1989年创产值1474万元,利润达到436万元,通过有关专家验收,产品质量达到英国同类产品80年代初期的水平,荣获北京市标准计量局授予的标准化成果奖,并被评为部优产品。
他年过花甲,但勤奋好学,接受新鲜事物快,他只有小学文化程度,可一部《材料工程学》只用一年多时间就啃了下来,在县里举行的厂长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在通县,他以懂管理善经营而著称。50年代就实行了定额管理,实行了生产工艺流水线作业,这也是综合厂长期兴盛的秘诀啊!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他非常务实,不搞花架子,更不为个人谋个闪光的头衔而大吹大擂。对开发新项目,他从不盲目上马,要进行周密的调查,进行可行性研究,考虑投资,考虑技术力量,考虑市场,考虑干部素质,考虑综合效益。但一旦上马,便雷厉风行。综合厂生产的防火门从接受项目试制到批量生产,销往市场,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从1979年到现在,综合厂先后开发了农机配件、铸造、机加工、灯具、制桶、钢窗、防火门、钢锯架等新项目,这些项目都做到了投产快,见效快,年产值递增率一直保持在30%以上,所上的项目没有一个是失败的。
质量和信誉是企业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与国内外同行竞争的基础,作为一个企业家,他有很深的感触。1984年10月,市环卫局在综合厂定做了两千个垃圾桶,要求两个月完成(市里有一家清洁车辆厂专门生产这种桶,但全年才生产500个)。为了完成这个任务,他带病昼夜守在制桶车间跟班作业,经过两个月的奋战,他们竟然做出了2500只桶。当市环卫局检查验收时,简直不敢相信这如此之高的质量和效率竟出自一个乡镇企业。
这里摘录一份综合厂的产值利润对比数字,它可以帮助读者了解该厂的发展状况:1980年,综合厂年产值300万元,1989年年产值达到3600万元,相当于1980年的12倍;1980年利润87.6万元,到了1989年利润达到693.8万元,等于1980年的8倍。
他很平凡,满脸和善,走在街上,根本不显眼。是啊!他不是那类穿西服,坐高级轿车,风度翩翩的企业家,也不是在杯山酒海中夸夸其谈的经营者,他就像从田野中耕耘归来的农民。但展室中那一面面的锦旗,卷柜中那一摞摞的证书和奖状,还有那一串串增长的数字,难道还不足以显示出我们这位企业家独有的风采吗?
有人问,他有什么治厂秘诀?老伴说:“家里是他的旅馆饭店。”工人们说:“我们老厂长值了一辈子班,他的家就在综合厂里。”他说:“要把企业当作自己的家来操持。”他对名利看得很淡,厂里每年评选先进,他都以全票当选,但他最终把名额让给别人。在他的影响下,总厂、分厂、各班组的干部评选先进时都互相推让,使全厂形成了一种好风气。他对西集的贡献是是巨大的,近30年来,综合厂一直是西集的强大经济支柱。而且,西集所有的乡镇企业几乎都直接、间接渗透着他的心血。他使绢花厂扭亏为盈,他投资39. 5万元建起了西集服装厂。他用资金和智慧源源不断地支持着西集镇的工农业建设,但他从不以功臣自居。领导敬重他,人们尊敬他;敬重他的事业,更敬重他的为人。36年啊!他不图热热闹闹大红大紫,他就像一头老牛默默地耕耘。他经过多少次政治运动,受过多少次“洗礼”,账本被翻得稀烂,没留半点污痕。厂内有位职工,为调动工作给他送礼,他不但没收,还在大会上进行不点名的批评,并告诫职工,以后谁送礼,就将礼品作为反面教材展览。1980年,乡政府在综合厂搞计划生育试点,他儿媳妇怀了二胎,当时农村刚刚号召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一些同志认为,这位女同志过去响应党的号召,第一个女孩儿已间隔四岁,应该让她生。他果断地让儿媳妇回家劳动,儿媳妇无奈做了大月份引产,是个男孩。这件事震动了全厂。有人说他太死板,六亲不认,他说:“社会上的歪风邪气我一个人管不了,但我可以用共产党员的标准,用自己的行动影响别人。”
他对自己非常苛刻,对职工却坦诚热情。每个职工家庭情况,他差不多都了如指掌,职工有病他几乎都要亲自探望。有位普通职工的爱人下肢瘫痪,家庭经济困难,几年来,他们一直得到厂里的困难补助。他为职工办了多少好事啊!建浴室、理发室、医务室、图书室、自行车修理部、灯光球场等,解决了职工子女入托问题,提高了职工的福利待遇,丰富了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1987年,他在全县首开先例,给全厂职工投了养老保险和家庭财产保险,使职工看到了乡镇企业的光明前景,使企业有了强大的凝聚力。一位老职工激动地说:“没想到我们在工厂工作是泥饭碗,退休回家反倒端上了铁饭碗。”
他在综合厂奋斗了36年,留下一串闪光的脚印,脚印印在这希望的田野上,功绩铭刻在西集人民的心里。如今,他年过花甲,还带领着综合厂全体职工奋勇前进。对于他,我们还能说些什么呢?我想,一个人要想得到人民的尊敬,必须忠实于事业,忠实于人民,这就是他对我们的启示。
王连玉,我祝福你,祝你健康长寿取得更大的成绩;综合厂,我祝福你,祝你在这绿色的田野中腾飞。
1990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