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对食”发迹的九千岁魏忠贤
一个横行乡里的恶棍,自阉入宫,为使“那活儿”复生,竟然敲吃童脑。乱后宫,害嫔妃,杀大臣,兴冤狱。多少正人君子,朝中显贵,死其手下。拶、夹、打、敲、剔喉骨、开水浇、铁钉贯耳,酷刑之烈,惨不忍睹。家人收尸,只见一团模糊血肉。朝中佞小拜其脚下,“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儿”、“四十孙”……他比大明皇帝还威风!
明万历十六年某天的一个下午,在一个不起眼的小镇上,一群“混混儿”吵吵闹闹地从一个小巷里拥出。他们见街头有个测字先生,便笑嘻嘻地凑了上去。为首的一个摇头晃脑地对测字先生说:“先生!你会测字?”“对呀!”“好啊,那你给咱测个字吧。”那测字先生久闯江湖,知道此辈不是善类,便笑嘻嘻地说:“小爷儿,您写个字吧!”无赖横了他一眼:“你敢欺我不会写字!”回头对他的“同类”说:“你们谁给我写个字。”这时,一个瘦瘦的“混混儿”挤进来,把写好的字交给那个为首的无赖。这个无赖把字交给了测字先生。先生一看是个“有”字,大惊:“哎唉!小爷儿!您大富大贵啊!”周围的人“轰”地笑起来。那无赖也笑了:“你他妈真会溜须拍马,就我这德行还大富大贵?哈哈……”测字先生说:“甭看您现在这个样子,以后您是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啊!您看这‘有’字,上有‘半天’下为日月君臣之像,今‘月’食‘日’。真是大吉之兆啊!”人们呆住了。那个瘦小子又挤进来,坏模坏样地写个“囚”字,交给那个无赖,你看这个怎么样?无赖将字又交给了测字先生。测字先生见是此字哈哈大笑:“国内幸赖斯,如无斯人,国且空矣。”无赖本想砸这个字摊儿,闻听此言,大喜。摊儿也不砸了,还赏给测字先生二两银子。
这个不起眼的小镇就是河间肃宁县城。
为首的那个无赖就是后来自阉入宫,靠“对食”发迹,屠杀东林党人,把明代宦官擅权推向顶点的大名鼎鼎的九千岁魏忠贤。
魏忠贤的家原本不在这个小镇上。他于隆庆二年(1568)出生在河间肃宁的一个农民家庭。家里穷,没有田地,靠父亲和哥哥跑江湖卖艺为生。本来,父亲也想拉他一起闯江湖。可村里的老人说,这孩子生得奇特,长得精明,是个富贵命,说不定将来要当大官。魏家世代都是草民,听说当官自然高兴。当官得念书啊!可这个“宝贝儿”透出来邪性。父亲进城卖艺,他却在村里偷鸡摸狗,追猫逮鹅,胡乱折腾,把村里闹得乱乱轰轰。惹得村民们三天两头登门告状……对于念书,他没有丝毫兴趣,脑仁儿疼。父母伤心透了:“什么富贵命?这是要我们的命啊!”
村里呆不下去了,读书又不成,家里穷又不能养活闲人,跑江湖,又怕辱没了这个富贵命;没办法,父亲只好托人来到这个小镇——河间肃宁县城,在一家饭馆学厨师手艺。也是巧了,这家饭店的厨师是魏忠贤的远房叔叔。侄儿到来学艺,叔叔高兴,恨不得拿出全身的本领。魏忠贤开始还算安份,人又聪明,一点就灵;不到一年,这厨师的手艺样样精通。魏忠贤和叔叔整天在饭馆里忙活儿,白天,顾客盈门;晚上,他和叔叔睡在一起,听叔叔讲故事:《三国》、《水浒》,他听得入了迷。有一天,叔叔给他讲了当朝太监刘瑾的故事……渐渐地——魏忠贤不安心了。他开始说谎,而且编得那么圆满,说的那么认真。他开始偷店里的东西;又“旧病复发”和街上那帮无赖混在了一起。骑马射箭、偷鸡摸狗、打架斗殴;出红楼、下妓院,进酒馆,串戏园,吵吵嚷嚷,咋咋呼呼……后来干脆迷上了赌博。叔叔知道后,发愁,告诉他父亲。可他父亲又有什么办法呢?只有一声接一声叹息。就这样,一连混了好几年。叔叔见他实在不像话了,就对他父亲说:“孩子大了,回家吧,给他说个媳妇,有媳妇拴着就好了。”魏忠贤回家,媳妇到是娶上了,姓冯,我们就称她冯氏吧!可冯氏哪里管得了魏忠贤呢?他仍然每天往肃宁跑,依然和那些赌徒在一起。
这天,魏忠贤又在肃宁城内的一个破庙里和几个赌徒见面了,他们开始赌博,玩骰子。也不知是魏忠贤手臭还是这几位串通好了,魏忠贤一下子就输掉五十两银子。他哪里有这么多银子啊!趁人不注意,他拿出了耍无赖的本领,抢过那几个人的银子就跑。这几位也不是“善碴儿”,撒腿就追。嚷着叫着乱成一团。魏忠贤惊慌失措跑到一家酒馆里,赌徒们挨家挨户地搜。魏忠贤终于被抓住了。这伙儿人一拥而上,什么嘴巴拳头窝心脚,这通儿打,打得魏忠贤满脸是血,还将魏忠贤的衣服扒光。魏忠贤哪受得了这“奇耻大辱”。他躺在地上,两眼喷火,报仇!报仇!我一定把他们剁成肉酱!他坐起来,想去打架,可他知道,人单势孤,肯定不是对手。他想纠集自己的狐朋狗友,可那都是酒肉朋友,如今自己沦为乞丐,谁肯帮忙?忽然,他眼睛一亮,想起了测字先生的话。对!当官去!当大官!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踉踉跄跄地走出了店门,又对自己的想法产生了怀疑:当官能那么容易吗?自己无权无势,又不识字,能当官吗?他想到了刘瑾,刘瑾不就是当大官了吗?刘瑾是太监,是阉人,这是叔叔说的。当太监就可以当大官?那就当太监!当大官就可以报仇,让那帮孙子乖乖地趴在我的脚下。他惨惨地笑了:当阉人怕什么?人生本来就是一场赌博,他要用自己的身体赌荣华富贵,赌万里江山。他来到叔叔的店里,见过叔叔,一句话也没有说,偷偷找到一把刀子,在磨刀石上磨得飞快。晚上,他躺在床上,一咬牙,大叫一声,把自己的生殖器割了下来。叫声惊动了叔叔,叔叔连忙跑进来,见魏忠贤的下体鲜血淋淋,手中拿着他那个“恶物”,已经昏了过去。顿时吓得面如土色。连叫:“罪孽”。马上叫来郎中,给他敷上草药。
魏忠贤醒来后,见爸爸站在他的床边叹气,妈妈趴在他的身边哭,不由得笑了!“妈妈!我要进宫去,我要当大官。”妈妈哭得更厉害了,但事已至此,有什么办法呢?只好依他。
明神宗万历十七年(1589),魏忠贤终于进了宫,(化名李进忠)当了太监。媳妇当然和他离了婚。这一年,他已二十一岁。
魏忠贤以为进宫就可以发迹,当大官,像刘瑾那样一呼百应;他哪知道,太监只不过是皇上的家奴,他不识字,能当什么官啊!他一进宫,就给派到了大太监孙暹的手下当差;挑水、劈柴、打扫庭院……您想,魏忠贤是个游手好闲之辈,他哪干得了这种活啊?!再说,要是干这种活儿,他到宫里干什么?但魏忠贤颇有心计,不露声色,拿出在宫外当“混混儿”的本领。他好唱曲儿,在宫外时,他经常到戏园、妓院鬼混,学会了许多曲子,又经过行家的指导,再加上他有一副天生的好嗓子,他唱的曲儿,莺啼燕啭,婉转动听。这一下,不但吸引了众太监,也吸引了大太监孙暹。孙暹喜欢听曲儿,经常叫魏忠贤到府上唱,还把他调到甲子库任职。甲子库管人不多,挺轻松。魏忠贤高兴。但他知道,要想实现自己的野心,必须结识大人物,找大靠山。他窥测方向,等待时机。也是巧了,有一次,魏朝来到甲子库办事,听到魏忠贤那美妙的歌声,兴奋了。他没想到甲子库太监中还有这样的角色。立即进门,和其相见,极力夸赞。魏忠贤受宠若惊了。他知道魏朝的地位——太子朱常洛伴读王安的大红人,专门伺候东宫。刘瑾不就是伺候东宫而飞黄腾达的吗?他不能放过这个机会,他得抓住魏朝。他请魏朝喝酒,下厨给魏朝炒菜;他给魏朝唱曲,唱得魏朝如醉如痴迷迷登登。他摇尾乞怜,极力奉迎。魏朝见其风儒文雅,像个正人君子,便和他结为兄弟,还在王安面前极力夸赞魏忠贤,请他进王安府中唱曲儿。王安对他也很欣赏,经常接济他一些钱财。苍天不负有心人,魏忠贤成功了。魏朝把他介绍给皇长孙的母亲王才人那里当典膳太监,主管膳食。他终于进了东宫。
在东宫,他结识了客氏。客氏是河间定兴人,侯二的妻子,有一子名侯国兴,侯二早毙,她十八岁那年被选入宫,当了皇长孙朱由校的乳母。朱由校深居东宫,早年丧母,是客氏把他养大,他对客氏有深厚的感情。魏忠贤找到靠山了!他认为,朱由校必然是将来的皇帝,要想控制他,必须抓住客氏。客氏年轻、聪明、有心计,又早年丧夫;而魏忠贤呢,二十一岁进宫,进宫之前又是有名的“混混儿”,对男女之事特别精通。他与客氏一拍即合,如胶似漆,成了当时流行于宫中有名的“对食”者。
什么叫“对食”?“对食”的说法最早见于汉代,当时是指女子同性恋。唐代时,男子同性恋也称“对食”。到了明代,“对食”特指宦官和宫女相爱。宦官虽然失掉了性器官,但也有男人的性意识和相应的性要求。他们本来就不承认自己是非正常男人,无时不想显示自己的男人本色。宫女久闭深宫,见不着什么正常男人。因此,在明朝后期,“对食”现象在宫中相当流行。甚至宫女入宫一年后,如果没有“对食”者,会被同伴取笑的。
魏忠贤和客氏“对食”的消息迅速在宫中传开了,魏朝听到这个消息暴跳如雷。他万没想到拜在他门下的小兄弟竟然抢了他的情人。他“引狼入室”。原来,在魏忠贤未进东宫之前,客氏与魏朝“对食”。魏忠贤进东宫之后,客氏觉得魏朝不如魏忠贤的“本领”,满足不了自己的性欲,就逐渐冷落了魏朝,私会魏忠贤。魏朝是个大太监,哪吃这套!他气冲冲地来找魏忠贤。在客氏房内,二人相遇。魏朝指着魏忠贤大骂,骂魏忠贤不是东西,忘恩负义,是卑鄙小人!魏忠贤不理,只是“嘻嘻”奸笑。魏朝更气,二人撕打起来。吵闹声惊动了皇上。如今的皇上就是当年的皇长孙朱由校。朱由校听说此事,很感兴趣,问客氏喜欢谁,朕给做主,那当然是魏忠贤得胜。朱由校就将客氏断给了魏忠贤,从此,二人就成为钦定的变相夫妻。魏朝则被发落到宫外当差。
朱由校十六岁登基为帝,史称熹宗。
魏忠贤的愿望终于实现了。熹宗登基后,客氏被封为“奉圣夫人”,魏忠贤也一步登天。他从一个小小的惜薪司太监一跃而成为司礼监秉笔太监,兼提督宝和等三个皇家大店。我们知道,秉笔太监是皇帝身边的高级太监,他的职责是掌管内外奏章,根据皇帝的口谕代拟圣旨,照阁批朱即批示内阁文件。魏忠贤不识字,他哪有资格担任此职?还不是因为他和客氏“对食”!皇帝不识字弄一个秉笔太监也不识字,笑话!荒谬绝伦!大明王朝的悲哀!
魏忠贤飞黄腾达了,他的心也更加歹毒阴暗。为了拢住客氏,他使尽了浑身的解数,与客氏天天厮守,夜夜求欢。但终究有些遗憾。为了满足客氏的淫欲,他听说吃童男脑髓能使阉物复生,便雇用杀手,四处寻找童男……许多无辜的儿童被吞食了脑髓。当时北京流传着两句民谣:“委鬼当头作,茄花遍地开。”委鬼即魏字。指魏忠贤。北方话把“客”念“且”,其音与“茄”相近。“茄花”,就是指客氏。
魏忠贤当了大官,他要铲除一切障碍。首先,他派人把魏朝活活勒死,随后又把矛头对准了王安。这王安是光宗东宫时的伴读,又是司礼监秉笔太监,还是熹宗朱由校的恩人,深受满朝文武的拥戴。当初光宗驾崩时,李选侍为当皇太后,竟将朱由校扣在乾清宫;是王安带人救出熹宗,拥他登基称帝;王安是大明王朝的功臣啊!但他更是魏忠贤擅权的大碍,杀掉他,宫中就无人和他抗争。
这一天,魏忠贤和客氏正在商议除掉王安,宫中传出一条消息:皇上要提升王安为司礼监掌印太监。这掌印太监是司礼监最高官职,掌管整个司礼监;如果让王安担任此职,要想除掉他,恐怕比登天还难。魏忠贤坐在床上呆呆地发愣。客氏在一旁嘻嘻地笑了:“这有什么,按照惯例,提升的官员往往要上疏辞谢,到时咱给他说说‘好话’。”魏忠贤大喜。
皇帝下诏,提升王安,王安果然上表辞谢,说自己年事已高,恐负重托,随后在宫外候旨。客氏闻讯来到后宫,对熹宗说:“这王公公到挺有自知之明,他年老体弱,让他当掌印太监,恐怕累着皇上,到时候皇上就玩不成了。”熹宗觉得奶妈说得有理,便准了王安的辞谢,将掌印太监这一职务交给王体乾。这王体乾是典膳房太监,魏忠贤的狗友。
魏忠贤见计谋成功,乐坏了,接着就采取第二个行动。他找到兵科给事中霍维华,让其弹劾王安。这霍维华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他决心依附魏忠贤。上疏说王安陷害好人,制造冤狱,田诏、刘朝盗窃乾清宫珠宝一事纯属无中生有;又让田诏,刘朝配合上疏喊冤。客氏也在一旁大讲王安的坏话。您想,一个十六岁的孩子懂得什么?随即罢免了王安,让王安到南海子打更,同时赦免了刘朝。魏忠贤提议让刘朝任南海子总督。刘朝惊喜若狂,这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事。当初趁移宫混乱之机,他偷窃了乾清宫的珍宝,不料被人察觉,王安将其抓捕入狱,想是必死无疑;没想到时来运转,不但没罪,还把他提升为南海子总提督。他感激魏忠贤,更知道魏忠贤的用心。上任后他带着衙役来到王安的南海子住处,嘿嘿冷笑:“王老爷子!您还认识我吗?我是刘朝,又出来了,还当了您的顶头上司!这您没想到吧?!哈哈……”王安大骂:“无耻!”刘朝止住笑:“行啊!王老爷子还挺精神!那就别吃饭了,你们谁也别给他饭吃!”众人答应。
刘朝走了。众衙役走了。周围空荡荡的,没有声音。王安蜷缩在小屋的墙角旁,饥饿一阵阵袭来。他忍不住了,爬到屋外的篱笆下,这里有许多野菜。他贪婪地揪一把,狼吞虎咽地吃起来。第四天,刘朝带着众衙役前来,他是给王安收尸来的。只见王安端端正正地坐在门坎上。刘朝大怒:“这老家伙儿还挺禁活。”随即给众衙役一努嘴……王安死了!这位三朝元老是带着悲愤走的!他的身上压着装满泥土的麻袋。
魏忠贤杀死王安,除掉了心头大患,又和王体乾、李永贞商议,决定“梳理”后宫。他知道熹宗年幼好玩,不理朝政,就决定学他的祖师爷刘瑾。熹宗有个怪僻,自幼喜欢木工。他整天和伺候他的太监一起,叮叮当当地打家具,做木房子,锛凿砍拉,无所不精。魏忠贤摸透了熹宗的心思,专等熹宗最专心——用墨斗吊线时,他才去上疏奏事。熹宗当然不感兴趣。急了就说:“你看着办吧,不要问朕。”魏忠贤果然看着办了。光宗宠妃赵选侍,对客魏行为不满,口出怨言,他就假传圣旨,赐赵选侍自尽。光宗庄妃李氏心地善良,待人宽厚,他就唆使伺候她的太监殴其左右,使其在忧愤中自毙。熹宗裕妃张氏触犯了客氏,张氏怀孕,客氏在熹宗面前挑拨离间,结果被打入冷宫,竟被活活饿死。遭他暗算的还有成妃李氏、慧妃范氏,贵人冯氏,贵妃胡氏。甚至连皇后都不放过。正宫皇后张氏为人正派,深恶客魏所为,在熹宗面前多次痛斥客魏之过,还要对客氏实行家法。客魏怀恨在心,竟设计使其流产,从而使熹宗绝嗣。他们还劝熹宗将张皇后废掉,另立魏忠贤的侄儿魏良卿的女儿为皇后,这当然遭到大臣们的反对。
魏忠贤为了培植自己的亲信武装,竟与大学士沈潅(沈漼)(沈隺)内外勾结,劝熹宗开内操。熹宗昏庸,当即答应。魏忠贤就挑选身强力壮的宦官和宫女,在宫内进行操练。宦官列队于左,手持龙旗,宫女列队于右,手执利刃,出入宫禁,旁若无人。他们还在宫内进行火器试验。一时皇宫内喊杀连天,炮声隆隆,旌旗蔽日。有诗曰:“天子宫中肆六鞧,红妆小队舞蛮刀。一闻炮声心惊战,昨日言官谏内操。”
控制内廷后,魏忠贤野心勃勃,逐渐把手伸向了外廷。
此时的外廷,斗争微妙复杂。明万历年间,明神宗懒于过问朝政,朝廷出现了朋党之争。1605年被革职的吏部尚书顾宪成在东林书院讲学,朝中的正直官员多向他们靠拢,这就形成了东林党。东林党众在书院讲学,品议朝政,颇有势力。朝官中还有“浙党”、“楚党”、“齐党”等,这都是以地域关系结成的朋党。他们联合起来向东林党进攻,一时朝内党争尖锐。在这期间,朝中又发生了几件大事。一是“国本之争”。即立太子朱常洛还是朱常洵事件(明神宗要“废长立幼”,与朝中正直大臣发生了激烈的冲突)。随后又发生了袭击太子的“梃击案”,使光宗常洛毙命的“红丸案”和李选侍赖在宫中,阻挠熹宗登基的“移宫案”。在“国本之争”和后来的三大案中,东林党人为避免动乱,坚持祖训,坚持正统,不畏强暴,与“邪党”势力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到了光宗时期,东林党人因拥立太子有功,逐渐掌握了朝政。熹宗天启初年,出现了正臣盈朝的局面。东林党人叶向高、韩爌、刘一燝等成了内阁大臣。尚书赵南星、左都御史高攀龙、言官杨涟、左光斗、魏大中及李应升、周宗建、黄尊素、周顺昌等都是朝廷的中坚。他们还控制了都察院和六部。这些人看透魏忠贤的野心,当然不会让他的阴谋得逞。天启元年正月,他们就上书弹劾客魏。熹宗大婚,册立皇后张氏,御史毕佐周、刘兰等人就奏请皇上,让客氏出宫,但熹宗不允。九月,光宗葬礼完毕,刘一燝再度奏请,皇上还是不听。后来迫于众议,客氏被迫出宫,但皇上留恋不已,魏忠贤更是食不甘味,寝不安席,不久皇上传旨,又把客氏招回宫中。王安的死,更使大臣们产生怀疑,纷纷要求将事情真相查清。接着,御史李应升上疏请求朝廷停止内操,给事中霍守典上书弹劾魏忠贤为其家庙乞题匾额,御史刘廷佐上疏揭发他滥荫亲属,给事中沈惟炳上疏劾奏镇压抚司设立枷刑。无奈,魏忠贤掌握批朱大权,再加上熹宗昏庸,一律贬斥。
魏忠贤阴险狡诈,见自己的阴谋不能得逞,决定步步为营,漫延外廷。天启三年(1623)魏忠贤进一步受到熹宗的宠信,受命提督东厂。这东厂是有名的特务组织,和锦衣卫平行。魏忠贤重权在握,见时机已到,开始对大臣们采取行动。他首先唆使党羽孙杰奏本,弹劾吏部尚书周嘉谟、内阁刘一燝,说二人“仰王安鼻息” ,诋毁朝廷。周嘉谟闻讯恼火,怒写辞呈,本以为皇上会挽留,谁想正中魏忠贤诡计,便矫旨准奏,随后又把刘一燝贬出宫中。御史周宗建曾弹劾魏忠贤擅权篡政,谋杀王安,并痛斥其“目不识丁”;魏忠贤岂能容忍,立即将其罢官免职,命其即刻出京。他又策划了一个大的阴谋活动,命其党羽傅櫆上书,诬陷内阁中书汪文言“交通以奸利”,并牵连了佥都御史左光斗、吏科都给事中魏大中,还将汪文言逮捕入狱,并令镇抚司刘侨严惩。那刘侨是个正直的人,知道此案有隐私;这是魏忠贤要借机兴起大狱,打击朝中大臣。“此案无实据”。刘侨只将汪文言革职,其余人不问。魏忠贤大怒,立即将刘侨撤职,换上了干儿许显纯,又任命另一个干儿田尔耕掌管锦衣卫。至此,魏忠贤完全掌握了厂卫。
魏忠贤的行为,激起了朝廷大臣们的极大愤慨。他们不忍看到王振、刘瑾擅权干政的悲剧在本朝重演,纷纷上疏弹劾魏忠贤。左副都御史杨涟上疏痛斥魏忠贤二十大罪状:自行拟旨,擅权专政;打击正臣,起用私党;违反祖制,滥袭恩荫;亵越朝常,建牌树坊。利用厂卫,陷害忠良。斥一燝、杀王安、毙裕妃,诬陷国戚,动摇中宫;创开内操,居心叵测;生活糜烂,极欲穷奢……疏文最后说:“凡此逆道,昭然在人耳目。乃内廷畏祸而不敢言,外廷结舌而不敢奏。间或奸状败露,则又有奉圣夫人为之弥缝。甚至无耻之徒,攀附枝叶,依托门墙,更为表里,迭为呼应。积威所劫,致掖庭之中,但知有忠贤,不知有陛下;都城之内,亦但知有忠贤,不知有陛下。……陛下之威灵尚尊于忠贤否耶?陛下春秋鼎盛,生杀予夺,岂不可以自主?何为受制幺幺小丑,令中外大小惴惴莫必其命?伏乞大奋雷霆,集文武勋戚,敕刑部严讯,以正国法,并出奉圣夫人于外,用消隐忧,臣死且不朽。”
杨涟的奏章,像一把尖刀,直插魏忠贤的心脏。他捧着这个奏章,身上冷汗直淌。他没有料到杨涟会这么知道他的底细,把他心里最阴暗的“秘密”曝光。他想将奏章压下,可那帮大臣肯定不让,说不定会闹起来,那后果不堪设想,如果让皇上知道真相,那就是欺君大罪,必然会被诛杀九族。他坐不住了,找到最贴心的谋士李永贞商议。那李永贞是奸诈之人,他知道这份奏章的份量。他给魏忠贤出主意,让他找内阁大学士韩爌,请他出面周旋。韩爌是正人君子,哪能为阉党效力?魏忠贤急了,就与客氏一起来找熹宗。一到熹宗的御座前,魏忠贤就拿出了看家本领,跪在地上哇哇大哭。他说杨涟诬陷他。“内臣有同姓同名者,将事款其名下”。他要辞去东厂职务。客氏也在一旁帮魏说话。熹宗不识字,让王体乾将杨涟的奏折读给他听。王体乾读奏章时故意将重要章节落下。活该大明王朝倒霉,摊上了熹宗这么个皇帝。他听完这个奏章,不但没有惩处魏忠贤,而且还夸他劳苦功高,对他表示慰问,并在第二天上朝时痛斥杨涟。杨涟气坏了,他没料到魏忠贤会有这样的通天本领,更没想到皇上会如此昏庸。他要求和魏忠贤当场对质,并准备再次上疏弹劾魏忠贤。魏忠贤心里有鬼,哪里敢对质?皇帝也干脆不上朝了。真为大明王朝这些百官们可怜,他们致死不悟;魏大忠、左光斗等七十余人纷纷再谏,皇上根本不理。
魏忠贤胜利了,在百官的攻击下,像磐石,竟岿然不动。宫廷宁静了。但百官们知道,这宁静不会太久,魏忠贤是只饿狼,他会反扑的。果然,魏忠贤开始反扑了。六月十七日,魏忠贤让王体乾传旨,将万燝、林汝翥梃杖一百。
万燝和林汝翥是继杨涟之后弹劾魏忠贤的。万燝上书痛斥魏忠贤贪残狡诈,任意生杀,修建祖坟仿照皇陵规则。魏忠贤决定杀一儆百,让锦衣卫和太监们奉旨捉拿。一伙爪牙冲进万燝的寓所,蜂拥而上,揪住万燝头发,拳打脚踢,边打边骂,拥至午门,万燝的头发已被揪掉大半,人也被打得鼻青脸肿。
随后进行梃杖。梃杖是明代最残酷的一种刑法。是专门用来对付文武百官的。粗大的硬木棍,如狼似虎的锦衣卫,穷凶极恶的监刑人,横飞的血肉,撕裂人心的惨叫,令人头皮发麻,不寒而栗。
锦衣卫将万燝用麻木兜束,绑住了双腿,褪下裤子,棍子重重落下。五棍便换一人,锦衣卫知道,今天不留活口。
万燝惨叫,挣扎,但动弹不得,血肉溅落尘土。十几棍以后,他已经没力气喊叫了,只是喉咙喔喔作响……一百棍打完了,万燝被人抬回家中,四天后身亡。
林汝翥听说锦衣卫抓他,对他进行梃杖,立即仓惶逃出京城。谁知这正中了魏忠贤的“杀林儆叶”之计。林汝翥是首辅叶向高的族侄。魏忠贤硬说林汝翥躲在叶家。他迅速派人包围了叶宅,逼迫叶向高交人。叶向高哪里交得出人来?这帮太监、锦衣卫就在叶府乱翻乱砸,乱闹乱骂,还在内室污辱妇女,气得叶向高说不出话来。他仰天长叹:“想我堂堂首辅,百官之首,竟要受这帮阉人的凌辱!罢罢罢!”他一咬牙写了辞呈,坚决要求辞职。魏忠贤看了这辞呈奏疏,笑了,当即准奏。林汝翥也被押回京城,执行梃杖。
打死了万燝,逼走了叶向高,随之又先后扳倒了韩爌、朱国桢、赵南星、高攀龙等人,魏忠贤的势力大增。朝廷逐渐形成了以他为核心,以宦官为骨干,以投靠他的大小官吏为羽翼的阉党集团。这个集团,内廷有心腹太监王体乾、李永贞、王朝辅、李朝钦等三十余人。外廷有五虎(崔呈秀、田吉、吴淳夫、李夔龙、倪文焕)、五彪(田尔耕、许显纯、崔应元、杨寰、孙云鹤)十狗、十孩儿,四十孙。他们遍布京城内外,上至内阁大臣,下至郡县小吏。一些无耻之徒及邪恶势力的帮凶“浙党”、“齐党”、“楚党”等被东林党人赶下台的朝官们,见魏忠贤得势,也纷纷拜倒在魏忠贤的脚下。有不少势力小人干脆拜魏忠贤为干爹。魏府门中,干儿成群。最无耻的要属礼部尚书顾秉谦,他已老态龙钟,一见魏忠贤得势,竟带着儿子跪拜魏忠贤,说:“我本想当你的儿子,可惜我须发皆白,恐怕你不喜欢我这个老头子,就让我这儿子当你的孙子吧!”魏忠贤大喜,当即收下这个义孙,并赏银二百两。顾秉谦也由此当上了内阁首辅大臣。有一首诗对此进行辛辣的讽刺:“干儿义子拜盈门,妙语流传最断魂。强欲为儿无奈老,捋须自叹不如孙。”
魏忠贤的势力形成后,立刻将矛头对准他的死对头杨涟。他唆使党羽重提汪文言旧案,下令将汪文言逮捕入狱。魏忠贤令死党给汪文言上重刑,让汪文言供出杨涟、左光斗等人受贿行为,特别是受了熊廷弼的贿。那汪文言是个硬汉,哪肯屈服,结果被活活打死。尔后,许显纯亲自审讯,六人倍受酷刑:打、拶、敲、夹……被折磨得体无完肤,腐肉一块块地往下掉,在堂上受审时都无法跪起,只能披枷平卧。结果,顾大章在狱中被迫自杀,其余五人全部遇害。许显纯还将六个人的喉骨剔下交给魏忠贤做为信物。杨涟、左光斗、魏大中的尸体运出时,裹着芦席,系着草绳,家人打开一看,只是面目皆非的血肉和蠕蠕而爬的蛆虫。尸体恶臭。杨涟死得最惨。死时身上压着一袋土,铁钉贯穿了双耳。他家财产被全部没收,全家被赶出家门,只能在城楼上栖身。乡亲们见其可怜给些粥食。杨涟尸体运回家中没钱安葬,只好放在河边。后经人周济才将杨涟下葬。下葬时血衣裹尸。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六君子案。
魏忠贤杀了六君子,还不肯罢休。天启六年(1626),他又密令他的心腹李永贞借苏杭织造太监李实之名上疏,奏周顺昌等人“聚众谋反”。令锦衣卫将周顺昌、高攀龙、周宗建、缪昌期、黄尊素、李应升、周起元七人逮捕。消息传到无锡,高攀龙正在家中闭门著书,听说锦衣卫来逮捕他,暗想:必是魏阉陷害,此番不能活也。他吩咐家人备酒,宴请了各位亲友。晚上又叫家人备水沐浴。夜里,他独自上了书房。点蜡、焚香,整肃衣冠。随后展开一张纸写道:“臣虽削夺,旧为大臣,大臣受辱则辱国。谨此向北叩头,从屈平之遗则。君恩未报,愿结来生。”写毕,来到后花园的水池边,长叹一声,投水而死。
周顺昌原任吏部文选员外郎,因阉党专权,他乞假回乡。此人虽是文弱书生,却有铮铮铁骨,在家乡也很有声望。魏大中被捕入京时,路过其住地,他慷慨为大中送行。安慰魏大中,痛骂阉党,而且还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魏大中的孙子。这次听说锦衣卫来抓他,他哈哈大笑。告别了妻子,拜辞了祠堂,然后来到了巡抚大衙。
苏州市民听说京城缇骑要逮捕周顺昌,立即倾城而出,包围了巡抚衙门,他们给巡抚毛一鹭、巡按御史徐吉跪下,要求释放周吏郎。那毛一鹭是魏忠贤的干儿,哪里肯放。人们被激怒了,他们跳起来,大骂魏忠贤,大骂阉党。骂声此起彼伏,天地震荡。一名锦衣卫向人群挥鞭猛打,人群乱了起来,为首的一个小伙子,两眼冒火,猛扑上去,抓住这个缇骑……人们拥上来:抓缇骑,抓衙役,抓毛一鹭,抓徐吉……“咔嚓,咔嚓”,一名锦衣卫脑浆崩裂。“劈哩扑噜”,一名缇骑被愤怒的人们踏成肉泥……“打啊!”“杀啊”!锦衣卫抱头鼠窜,苏州城仿佛都在颤栗。
押解黄尊素的锦衣卫在苏州城外抢劫,他们也遭到了百姓们的袭击,百姓们烧毁了锦衣卫押人的大船,还将缇骑扔进河里……
毛一鹭藏进厕所里,才躲过了这场灾难。他又羞又气,下令关闭城门,又调来了大军,准备屠杀苏州百姓。苏州市民颜佩伟、马杰、沈扬、杨念如、周文元为保苏州民众,大义凛然,挺身而出。他们找到毛一鹭对他说:“人是我们杀的,魏忠贤这个王八蛋是我们骂的,同别人没关系……”随后,他们走进狱中。七月二十一日,五位豪杰,谈笑风生,慷慨就义。
周顺昌被押进京城,立即下了诏狱。许显纯对这个弱书生用尽了刑具,轮番拷打。哪知周顺昌越挫越坚。他对许显纯大骂;“贼奴才,你给阉贼当狗,杀戮忠良,我就是变成厉鬼,也不会饶你。我死后定会天下皆知,流芳千古,那条阉狗必将遗臭万年。哈哈!贼奴才你呢,也免不了被碎尸万段……”
许显纯气得“哇哇”直叫,他令众校尉将周顺昌的牙齿敲掉。周顺昌满嘴是血,怒目圆睁,猛扑公案,“噗”的一声,喷得许显纯满脸是血……
周顺昌死了,他和周宗建一起死的。他的脸被压扁,鼻腔压塌,周身都是腐肉。周宗建全身溃烂,但须发根根直竖,犹如生时,他是被开水浇死的。
缪其昌被拶断十指,死在狱中。黄尊素、李应升、周起元面对酷刑,谈笑风生,也在狱中毙命。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七君子案。
这两次大狱,使东林党人的势力大减,但魏忠贤还不放心,接着他下令拆毁全国的书院,铲除东林党人存在的根基。他的爪牙魏广微、顾秉谦编写的《缙绅便览》,把叶向高、韩火广、赵南星等东林党人归为邪人,准备严厉打击。崔呈秀编了《东林同志录》。这《东林同志录》是个黑名单,共列出东林党人三百四十一。王绍微编选了《东林点将录》,开列名单一百零八人。还有《东林朋党录》、《盗柄东林伙》等。在这些“书”中,唯有《东林点将录》最为荒唐,最为恶毒。魏忠贤不识字,但记忆力极强。当初在乡下当“混混儿”时,就听人讲过《水浒传》的故事,对《水浒传》中的人物记得滚瓜烂熟。《点将录》就仿《水浒传》,编东林党一百零八人,按天罡地煞分类。天罡三十六,地煞七十二,每人都与梁山泊的首领对号。如:“天魁星呼保义叶向高 宋江”。“天罡星玉麒麟吏部尚书赵南星 卢俊义”。还有“智多星”、“黑旋风”、“大刀”、“拼命三郎”等。这样,一提水浒人物就知道是谁两相对照,方便之极。魏忠贤就拿这个名单,一一整治。
魏忠贤还力翻“梃击”、“红丸”、“移宫”三案,重修《光宗实录》,主编《三朝要典》,公布东林党人的罪行。
魏忠贤大兴酷狱,屠杀了许多无辜的臣民。扬州知府刘铎,平时最佩服熊廷弼。听说熊廷弼被杀,心中烦闷。他就在扇面上写了一首诗,诗中多有不平之意,这事传到魏忠贤的耳朵里,立即将其逮捕下狱。接着又捏造罪名,说刘铎勾结方道士,诅咒魏忠贤,便以此为由,将刘铎处斩。翰林丁乾学在江西担任主考,出题涉及死去的宦官汪直和刘瑾。魏忠贤大怒,认定丁乾学是影射自己,立即派锦衣卫来到丁的住处,把丁活活打死。对于普通百姓,他更是任意宰杀。有一天晚上,有四个人在酒馆喝酒,其中有一人酒醉,大骂魏忠贤,说魏忠贤是他儿子,他儿子是九千岁。说得那三个人目瞪口呆。这话正好让锦衣卫听见,就将这四个人捆到魏忠贤的住所。魏忠贤当即下令,将骂他那个醉汉活活磔死。
魏忠贤的权势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政府各部门的奏章,都要请求魏忠贤才敢批复。所有的奏疏,均称魏忠贤为“厂臣”。内阁草拟的圣旨中“朕与厂臣”并称,他和熹宗并列。地方官员称他为“九千岁”,甚至称九千九百岁。他位居上公,加恩三等。熹宗褒奖他甚至采用东汉献帝颂扬曹操“九锡文”所使用的高级赞词,他真正做到了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魏忠贤并不满足,他要将大明王朝的一切功劳都揽在自己的身上;他那帮孝子贤孙,更是摸透了他的心思,千方百计地往他脸上贴金,为他冒功。辽阳男子武长春,在酒馆喝酒胡言乱语,被锦衣卫逮捕入狱,严刑拷打,硬说他是后金的奸细,幸亏厂臣英明果断,将其抓住,要不然,大明江山难保,立即奏请皇上给予奖励。皇上封他的侄子魏良卿为肃宁伯,赏赐他房屋田地,武长春却被磔成肉泥。三大殿建成,这当然是我们魏爷的功劳,没有我们魏爷,这殿何时能成?立即奏请皇上,请求给以封赏。袁崇焕在宁远重创后金努尔哈赤,全国欢腾。这是谁的功劳?当然是我们魏爷。没有我们魏爷运筹帷幄,调遣有方,明军岂能胜利?袁崇焕算什么?上疏将他撤职。更为荒唐的是这帮无耻小人,贪官污吏,为讨魏忠贤的欢喜,竟然乱轰轰地演出了为其建生祠的丑剧。
首先上场的是浙江巡抚潘汝桢。他为邀功请赏,别出心裁地想出了一条妙计,他连夜上疏魏忠贤,乞求为魏忠贤建生祠于西子湖畔。真是滑稽!他竟打着为民请命的旗号,说(机工们)蒙受了厂臣宏恩,无以回报,特建生祠,以志不忘。魏忠贤看了这个奏疏,欢喜。您想啊!魏忠贤受封不少,那毕竟代表皇上,如今,他位到极顶,急需民意。建生祠可代表民意啊!他立刻发出中旨:“生祠赐额,以彰功德。着有司岁时致祭。”并给潘汝桢以嘉奖。还为生祠赐了个绝名“普德”。
苏杭织造太监李实见了也不示弱,他也想了一个办法,以个人名义上疏,请求令杭州卫百户沈尚文等专职守祠,管祠内香火。魏忠贤立刻矫旨准奏。普德祠建在西子湖畔关羽和岳飞二祠之间,规模之大,气势之宏伟令二公汗颜。祠内供着魏忠贤沉香木雕的木像。头戴九曲簪缨,身披大红蟒袍,围玉带,插玉笏。头髻上有一小孔,用来插四时香花。生祠落成之日,杭州的大小官员齐去跪拜。潘、李二人每逢初一、十五都要到祠内敬香。
潘汝桢出尽了风头,各地纷纷效仿。魏忠贤发出中旨,令毁天下书院,改建魏公祠。各总督巡抚纷纷献媚,争先恐后,全国迅速掀起建生祠的妖风。蓟辽总督阎鸣泰,见落人后,心中着急。为了引起魏忠贤的注意,便出奇招,他一下在所辖地区建生祠七所,疏请祠额,说魏忠贤“人心之依旧,即天下之向顺”。山东巡抚李精白竟突发奇想,用文字献媚。他在疏请建祠的奏章中说:“厂臣仁威弹压乎山川,氵岁 泽渗漉乎中外,尧天之巍荡,帝德难名;时雨之沾濡,元勋丕著”,并在写的时候将巍字的山头移下,说是怕压上公的头。天津巡抚黄运泰更是丑态百出。他到郊外去迎魏忠贤木像,行五拜三叩首礼。木像安放后,又率文武百官“呼啦”跪倒,头磕得“咚咚”山响。随后又自己单独膜拜。口称:“某年某月蒙九千岁扶持”,磕头谢恩后又说“某年某月蒙九千岁提拔”。
当然,最无耻的要算国子监监生陆万龄了。他为了荣华富贵,竟将“目不识丁”的魏忠贤与孔子并列。说孔子作《春秋》是明一代是非,魏忠贤的《要典》却定三朝之功罪。他上疏朝廷,要将生祠建在文庙的旁边,这样在祭祀孔子时,让魏忠贤配亨;祭祀孔子父亲时让魏忠贤的父亲配亨。魏忠贤见疏,当然高兴,和孔子并列,两千年来谁有此殊荣?当即批下:“厂臣功高盖世,宜并素王,该监生等捐资建祠,准于国子监旁择地兴建。即着该生陆万龄等监督,钦此。”
正当魏忠贤得意忘形之际,国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熹宗驾崩,信王朱由检即位。这下可把魏忠贤吓坏了,他知道,他所有的一切,都是熹宗给的,没有熹宗,他简直不如一条狗。他找死党商议,想篡位,又觉得时机不成熟。
朱由检继位,改号崇祯,即思宗。崇祯皇帝对魏忠贤的所作所为深恶痛绝,决定剪除阉党。他知道这个“九千岁”树大根深,党羽遍及全国,便采取了麻痹战术。魏忠贤不放心,他试探思宗,请求辞去东厂职务。思宗相当精明,热情挽留。他又上疏请求停建生祠,思宗批答:“以前所赐额数照建,其余停止。”魏忠贤高兴,他觉得这个十七岁的小皇帝很像他的哥哥熹宗。
这回魏忠贤可走眼了。几个月后,思宗开始向阉党进攻。第一步是令奉圣夫人客氏出宫,贬其到浣衣局去洗衣服。第二步是解决魏忠贤的干儿崔呈秀。杨所修、杨维坦、贾继春先后弹劾崔呈秀。说崔呈秀不守母丧,有违礼制。“知有官而不知有母,思拜父而思于背君”。朱由检当即批疏:革去官职,回籍守制。随后又罢免了首先倡议为魏忠贤建生祠的潘汝桢职务。新君的态度,点醒了大臣们,弹劾魏忠贤的奏章如雪片般的飞来,魏忠贤的门下人见势不妙,纷纷告病乞休,有的甚至自陈不称职,请求罢免。朱由检一律准奏。魏忠贤门下人一下子去了大半。
接着,思宗朱由检开始对付魏忠贤。嘉兴贡生钱嘉征弹劾魏忠贤十大罪状:一并帝(与皇帝并列),二蔑后(诬陷张皇后),三弄兵(开内操),四无视列祖列宗(太祖规定,宦官不予干政);五克削封藩,六无圣(目无孔子,与圣人并列)。七滥赐爵,八掩边功(不给边防将士行赏),九朘民(剥夺民财,广建生祠),十通关节(行贿枉法)。思宗见了这个奏章,立即召见魏忠贤,沉着脸,让侍卫将奏章念给他听。魏忠贤听了如五雷轰顶。回去后,连忙拿出金银珠宝贿赂崇祯的贴身侍卫徐应允,请其为他说情。崇祯对徐大加斥责,并杖其一百,将其赶出宫中。
思宗随后将魏忠贤流放到凤阳。魏一离开京城,大臣们一起上疏,要求将魏忠贤严办。思宗命令锦衣卫迅速追捕魏忠贤。魏忠贤在路上听到风声,知道自己罪孽深重,便与干儿李朝钦一起上吊自杀。思宗为解民愤,下令割碎其尸,悬首河间。接着思宗又下令查抄客氏私宅,查出了客氏许多不法的事儿。思宗大怒,将其乱棒打死。客魏两家的财产均被没收。其兄弟、子侄、侄孙也都受到严惩。崇祯二年(1629)三月,思宗“钦定逆案”。将魏忠贤及其党羽分别定罪。客、魏定为首逆,凌迟处死。崔呈秀、李永贞、李朝钦、魏良卿、侯国兴定为首逆同谋,即时处死。刘志远等十九人秋后处决。魏广微等十一人被充军流放。顾秉谦等一百二十九人被判三年徒刑。黄立极等四十四人被革职罢官。平反了魏忠贤所制造的一系列冤案,恢复东林党人的名誉并重新启用。臭名昭著的《三朝要典》被毁。但是,由于明朝中后期,宦官干政,政治腐败,朝廷大厦已经腐朽,崇祯也无力回天,他空怀壮志,终于做了大明王朝的最后一个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