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名权宦小德张
小德张昏昏沉沉地躺在炕上,两眼直瞪瞪地盯着顶棚:我要发财……他被背回家中。妈妈见他那血淋淋的下体,顿时哭昏过去。进宫当太监……对!学戏。为得宠,他咬紧牙关,勤学苦练。为高升不但要学会唱戏,还要把世间的一切虚虚假假吹吹拍拍做尽。倚仗权势,贪贿鬻爵,家财积万贯。到头来,还是空空两手而去。
在晚清,有三大太监闻名于世。一个是安德海,一个是李莲英,还有一个就是小德张。小德张是晚清最后一名太后隆裕最宠信的宦官,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名大权宦。
小德张,本名张兰德,号祥斋,直隶静海吕官屯人。生于光绪三年,进宫得宠后被人称之为小德张。久而久之,小德张的名字就在宫中传开了。
小德张进宫完全出自于一个偶然的事件。那是光绪十八年冬天,小德张仅十五岁。
那天,小德张背着粪筐去村东拾粪。刚到村口,见到一辆大车横在路旁。小德张是庄稼人,见着大车当然高兴。这是谁家的大车啊?还是个新打的。他不由自主地来到车旁,摸了一下。谁料车后窜出一条大汉。这大汉手持长鞭,满脸横肉,一看就是个车把式。他指着小德张的鼻子怒骂:“不许动!穷鬼!动坏了你赔得起吗?”小德张顿时满脸通红,脖子上的青筋直蹦,他攥紧拳头。“穷鬼?谁是穷鬼?你说!”那大汉“嘿嘿”冷笑:“你!你!你瞧你那个德行,浑身上下……啊……衣裳都扒掉,也抵不上我大车上的一根钉儿!”小德张冲了上去,大汉冲着他的面门就是一拳,打得小德鼻血四溅……
小德张从来没吃过这样的亏,他昏昏沉沉地回到家,躺在炕上,两眼直蹬蹬盯着顶棚。穷鬼?穷鬼?为什么我是穷鬼?难道我就当一辈子穷鬼?不!我要发财!我要发大财!他问妈妈:“妈!咱们什么时候能发财呢?”妈妈摸着他的额头,以为他在说胡话,没有吭声。他又问妈妈:“妈!您说我怎样才能发财呢?”妈妈还是没有吭声。他还问妈妈。妈妈叹了一口气,说:“唉!咱们是穷人,能混饱肚子就不错了,还谈什么发财啊?想发财,除非当老公。”
当老公?小德张沉默了。是啊!当老公得割掉那“玩艺儿”,谁愿意当老公?况且村人听说你当老公,叫你老公,等于骂你八辈祖宗。可是不当老公又能怎么样?穷,还不是照样被人瞧不起,被人打,被人骂,被人轰!与其那样,不如进宫。俗话说,有钱的王八大三辈,只要能发财,挣大钱,不要说当老公,就是当一条癞狗,我也干!对!就当老公。他眼前浮现出一个美妙的图景:发大财……回家……抖威风……买大车……买十辆,不!一百辆……要让赶车那小子看看,到底谁是穷鬼?要好好治治那小子,雇他赶车,打他,骂他,抽他的嘴巴,让他乖乖跪在自己的脚下……嘿嘿……我要让他看看,咱们到底谁行?!
可当老公,那是容易事吗?首先得“净身”。怎么净呢?他到是听人说过,北京有两家牙行专门干这营生。一个是毕家,一个是刘家。他们都是祖传的手艺。但到那里净身,得要银子。他哪有银子?不就是把那“玩艺儿”割下来吗?自己干!他见过劁猪劁羊,就是没见过劁人。反正都一样!小德张真是牲性,他背着妈妈,把镰刀磨得飞快,然后来到村中的观音寺内,对着菩萨拜了又拜。一咬牙,举起镰刀,把那“玩艺儿”狠命一割,他大叫一声……
其实,小德张也不懂,当时虽说没有麻药,没有消毒用品,但净身也是需要做些准备的。首先要把净身用的刀子放在火中烧一烧,算作“消毒”,再弄些白腊、香油、花椒粉等物涂在棉纸上,算作“药”。还得找些鹅毛管子。净身前,要先喝开水,至少三碗;净身后,要把鹅毛管迅速插到尿道中,作为排尿用,免得伤口长出肉芽把尿道憋死(那时还得作第二次手术)。小德张哪管这些啊!先割下来再说!
幸亏一名乡邻来到观音庙烧香,见小德张昏迷不醒,倒在血泊中,吓了一跳,他还以为谁在行凶。再一细看,小德张手拿镰刀,那“玩艺儿”还连着一点皮,明白了。随即用镰刀将皮割掉,把小德张背回家中。妈妈见到血淋淋的小德张,顿时哭昏过去,醒来后她拼命哭着、闹着、撕扯着自己的头发。她恨自己,恨自己为什么偏偏说出了那句话,随意的一句话竟毁了孩子一生。她对不起孩子啊!
小德张在家中养伤,一躺就是三个月,终日不离床板,屁股下垫些沙土,大小便都在上边。最可怕的就是换药,每换一次药,他都疼得死去活来。妈妈守在他床边直掉眼泪。他却笑着对妈妈说:“妈!我要进宫,我要发财。”
小德张终于进宫了。但他的想法也随之破灭。他原想进宫能挣大钱,发大财,谁料只当个卫生太监,干些庭扫之类的杂事。这能挣什么大钱?小德张有些绝望了。要干这些,我到皇宫来干什么?到皇宫我不就是为了发财吗?不就是为了挣大钱吗?为了它,我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而且失掉身上最宝贵的东西!如今,弄得人不人,鬼不鬼,却到这里来服苦役!不行!他想逃走。可宫门紧闭,往哪儿逃啊?再说,自己已经失掉那“玩艺儿”,要是这样逃走,岂不是太亏啦?
小德张举棋不定,悔恨交加。有一天,发生了一件事,这件事却启发了他。那天,他正在敬事房与人闲聊,见一帮太监拥着一个人耀武扬威地走来,敬事房的太监们忙向他磕头请安。可这人派头挺大,略一点头,扬长而去。小德张忙问是谁?有人告诉他,说这是咱们的李大总管。接着他们就聊开了李莲英的身世。说李莲英原也是个穷人。原先在宫外只是个补破鞋、熟皮子的。进宫后跟随老佛爷,只是个回事太监。没想到这小子有手绝活儿,梳头。他梳的头漂亮,老佛爷高兴,一下子就赏给他个梳头总管。后来就鞍前马后地侍候老佛爷,这不儿,现在是咱们大总管,官居二品,顶戴花翎,还赏了黄马褂。咱们李爷阔气。在宫外,光豪华住宅就有好几处,家里的下人一大帮,听说还有家眷。财宝,多极了,根本没有数儿……
这一片话,说得小德张一激灵。对啊!在宫中,要想得到荣华富贵,必须讨老佛爷高兴,只要老佛爷高兴,马上就可以得到晋升,还愁发不了大财?!怎么讨老佛爷高兴?梳头?显然不行,那是李莲英的专利,自己对梳头一窍不通。况且,就是自己学会了梳头,也赶不上李莲英,只配给他提鞋。这傻事不干!那么,干点什么呢?小德张相当聪明,他经过几天的观察,发现慈禧有个特殊爱好,——看戏!是个大戏迷。对!就学戏!为了得宠,他咬紧牙关,勤学苦练;吊嗓,踢腿、劈叉、翻跟头……腿练肿了,脸磕破了,他一声不吭。他还请了谭鑫培等名伶指点。经过几个月的苦练,他竟能掌握了演戏要领,而且能够登台演出了。
当时的清宫,为投慈禧所好,一年四季,几乎天天演戏。从宫外召名伶进宫演出,这叫内廷贡奉;这还不算,宫里还专门成立戏班,由小太监们组成。这班子叫内廷戏班,又叫本家孩子班。小德张就加入了内廷戏班,天天登台演出。小德张的愿望终于实现了。这一天,小德张在听鹂馆戏台演戏,他的扮相,他的演技,一下子吸引了慈禧。戏一演完,慈禧就把他传到身边。一问话,见这奴才,不仅长得漂亮,而且口齿伶俐,对答如流,把慈禧乐得合不上嘴。立刻把他提升为戏班总提调。从此,开始频频接触慈禧。
慈禧宠爱小德张,自然引起李莲英的注意。这李莲英是什么人,他哪能看不出小德张的用心。他暗暗责骂小德张:小子!想投机钻营?想得宠?还想不花本钱,绕过你李爷?白日做梦!你不就是个戏班提调吗?行!看咱爷们儿要你的好瞧!一次,他告诉小德张,老佛爷要到听鹂馆戏园看戏,小德张一听,马上前去安排,可李莲英却陪着慈禧来到德和戏园,这德和戏园哪有戏啊?!可把慈禧气坏了。李莲英也在旁边直皱眉:“这小德张是怎么搞的?说好了在德和戏园看戏,怎么没动静啊!待奴才派人看看。”当李莲英派去的人气喘吁吁地跑来时,慈禧早失掉了看戏的兴致。她怒气冲冲来到听鹂馆戏园,传唤小德张,对他进行痛斥。吓得小德张魂飞魄散,跪伏在地。
还有一次,慈禧传旨,召集京城名伶到宫中演戏。小德张领旨,召来两个人。这两个人是京城名角,一个叫穆凤仙,另一个叫孙怡云。演《双灯记》和《玉堂春》。穆凤仙是难得的净角,文武兼备,尤其擅长鼻音,在京城有活包拯的美誉。孙怡云专工青衣,也是难得的旦角演员。演出开始,先演《双灯记》。穆凤仙在锣鼓声中迈着方步出场,开口就是一句:“最毒不过妇人心。”声音如宏钟贯顶,嗡嗡作响,可把慈禧乐坏了,她拍着巴掌连声叫好。李莲英却在一旁皱开了眉,他趴在慈禧耳边小声说:“老佛爷!好什么啊?他刚才唱什么?最毒不过妇人心,他是在影射老佛爷!”慈禧一听大怒:“好!好个屁!赶快停演!”在场的人都吓呆了,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慈禧命人传杖,先打穆凤仙五十大板,驱逐宫去;随即又命李莲英传旨,小德张身为提调,选人不当,杖二十大板。行刑的太监一拥而上。杖刑用的是长五尺圆五分的实心青竹,有五六个人,一下子就把小德张按伏在地,臀部突起。然后一人按头,俩人按腿,俩人按手,一人掌刑,一人喊数;可把小德张打惨了。小德张连连喊叫:“请饶恕奴才罢!奴才不敢啦!”其实,他也不知道“不敢”什么。
这样的事一边发生五六次,小德张明白了,这是李大总管搞的鬼。他暗暗骂自己:“蠢”。怎么光顾老佛爷,没想到李莲英呢?李莲英是什么人?那是老佛爷的掌上明珠!红人!甭说自己,就是王公大臣、封疆大吏,为讨慈禧宠爱,都得打通李莲英的关系,何况自己这小小的提调?李莲英是通往慈禧的一座“桥”啊!要想过桥,就得不惜血本!他拜倒在李莲英的脚下,把太后赏的银子全部送给李莲英,请李大总管多多关照。李莲英见小德张识了“识务”,实际上太后也确实离不开小德张,也就算了。就这样,二人关系还勉强过得去。小德张抓住一切机会奉迎慈禧,提调做的滴水不漏。不久,慈禧就把他提到自己身边,当八宝太监,专门负责八宝管理。所谓“八宝”是指慈禧的笔、墨、砚、纸、玉印、印泥、佛珠、藏香八宗用品。慈禧喜欢舞文弄墨,尤其喜欢写“福”字,有时心血来潮,想写就写。小德张从不扫慈禧的雅兴,随时侍奉,一呼就到,一要就有,得到“服侍勤谨”的赏谕。慈禧又让他兼管服饰,当服饰总管。
小德张的崛起,使李莲英坐卧不安。李莲英阴险狡诈,他想这小德张太聪明了,不是个好东西!论心计,论阿谀奉承,决不亚于自己。自己呢?虽说顶戴花翎,官居二品,可已经年近五旬,况且,自己有个致命的弱点。原来李莲英长得丑,驴脸,满脸大麻子,厚嘴唇,说话像犬吠,嘴角上还常常流着涎水,他的升迁完全靠的是权术。小德张不同,他年轻,仅二十来岁,而且长得漂亮。慈禧就喜欢漂亮男人,尽管他是个太监。如果让他长期呆在老佛爷身边,对自己极为不利。他一怕小德张和他争宠,将来取代自己;二怕小德张在慈禧面前进谗言,自己被老佛爷遗弃;三怕这小子年轻貌美,太后宠爱,冷落了自己。他决不允许这种事情发生。他想尽一切办法,处处刁难小德张,给他设置障碍。可小德张也不是善类。他已不是进宫初期的小德张,而是已经和李莲英打了几年交道。他总结出一套对付李莲英的策略。策略之一,就是忍。无论李莲英对他如何无理,怎样敲榨,他都笑脸相迎,满足他的要求,从不得罪李莲英;尽管他恨得咬牙切齿,也不在慈禧面前说他坏话,以消除李莲英的疑虑。二是凡是和李莲英打交道,他都多长几个心眼儿,要准备几套方案,决不让李莲英钻空子。三是利用自身有利条件,紧紧抓住慈禧,让老佛爷高兴。老佛喜欢听戏,他就不时地唱两口,折几个跟头,甚至出出洋相。老佛爷喜欢玩牌,他就跪着陪老佛爷玩;每次都让慈禧赢,而且赢得不易。小德张这几招果然奏效。光绪二十七年(1901),小德张又被提升为传膳太监、御前膳房掌案,官居三品,离李莲英这个大总管仅一步之遥。这一年,他才二十四岁。
小德张被升为传膳总管、膳房掌案,对他来说,是个好事,使他有更多接触慈禧机会,但也使他大伤脑筋。慈禧一生有几大爱好:好揽权,好美,好虚荣,好听戏……还有一大爱好,就是好吃。慈禧位尊身贵,单设私厨,叫西厨房。下设荤菜局、素菜局、饭局、点心局、饽食局。专门侍奉慈禧用膳的太监有几百人。慈禧一天要吃四顿饭,两顿小吃,两顿正餐。她用膳的品种太多,正餐膳食每餐一百五十品,用膳时要摆长桌三张。这一百五十品饭菜要求“色、香、味、形”俱佳,都要合乎慈禧口味。传膳前,几十名小太监在小德张的带领下,鱼贯而入,整整齐齐地排成两行。传膳开始,太监们将膳盒依次递入。膳盒内放大碗两品,小碟四品,外有棉被套保暖。饭菜分三行摆放在桌上,由李莲英用银筷品尝,慈禧才能用膳。这一系列次序,不能有丝毫马虎,稍一不慎,就会引起麻烦。最要命的是慈禧好玩,用膳没有固定地点,走到哪儿就要在哪儿用膳。而李莲英又偏偏和自己作对,太后去东,他偏说西,以造成小德张失误,引起慈禧不满。因此,小德张每根神经都绷得很紧,唯恐出现纰漏。
但小德张不怕这些,他抱着一个宗旨,就是千方百计讨好慈禧。慈禧不是好吃吗?就得让老佛爷吃好!他研究慈禧的口味,观察慈禧对各种菜的反应,然后拿出自己当年学戏时的功夫,亲自下厨房进行苦练。煎炒烹炸,清蒸煮炖,终于练就一手好手艺,研究出几种慈禧特别喜欢吃的饭菜。尤其是他的爆羊肉,令慈禧叫绝。
一次,小德张给慈禧做个汤。慈禧一尝,味道鲜美,问小德张:“这是什么汤?”小德张连忙跪倒,说这是奴才给老佛爷做的神龟大补汤。慈禧一听说神龟,来了精神,便和小德张聊开闲话:“听说这龟肉很难熟啊?”“是很难熟,但奴才有办法。”小德张知道慈禧爱听故事,便讲开了。说奴才在乡下时,听老人说,三国时期,吴地一村人上山砍柴,遇一大龟。这龟有三尺长,二尺宽,像个小山包。村人大喜,立即将它捉住,装在船上,准备献给主子孙权。船行到岸边时,天已经黑了,没办法,只好在江边的一棵桑树下停宿。夜晚,村人刚要入睡,忽然听到一种声音。原来是桑树在和大龟说话。桑树说:“你怎么成这个样子?”大龟叹了一口气:“别提了,我被这小子捉住,这下子惨了,定会被他火燎水煮。”桑树担心起来。大龟笑了:“不要紧,我告诉你,他用什么柴禾也煮不烂我。”桑树说:“如果要用我这一族的树柴呢?”大龟一下子慌了:“别吱声,小心有人!”第二天,村人将大龟献给孙权。果然,孙权派人煮一个月也没有煮烂。孙权很发愁。捉龟人一下子醒悟过来,连忙把桑树和大龟的对话告诉给孙权。孙权立即命人将那棵桑树砍倒做柴,一把火就把大龟煮烂。这碗神龟汤,就是奴才用桑柴煮的,请老佛爷尝尝。“慈禧听了非常高兴,连汤带肉全部吃光,还赏给小德张二十两银子。
小德张得到慈禧的最高宠爱是在光绪二十六年。当时,八国联军进犯北京,慈禧挟持光绪“西幸”,逃出京城,奔山西太原,随即又逃往西安。一路上颠颠簸簸,跌跌撞撞。渴了嚼玉米秆解渴,饿了向农民乞玉米面粥充饥。夜间,无处栖身,慈禧和光绪背靠背静坐。那些随行的五公大臣,皇后嫔妃,也顾不得什么礼体:“贴背共坐”、“仰望达旦”,或“卧于土园”,“相枕而睡”,狼狈之极。小德张一步也不离开慈禧。一天忽降大雨。雨过后,道路成为沼泽,车子无法前进。小德张见状,立即背起慈禧。在皇宫,奴才背主子,本不算什么。如今是大难临头啊!慈禧涕泪横流。说:“就是我的亲儿子能这样孝敬我,我也就满足了。”小德张机灵,老佛爷的话就是圣旨,立即磕头谢恩。从此,他就以慈禧的干儿子自居。
小德张不光讨好慈禧,他时刻为自己留后路,也讨好光绪帝。光绪搞维新变法,失败后被慈禧困在瀛台。慈禧命小德张为其送饭,并密嘱其监视光绪言行,随时报告慈禧。小德张接受任务后,心中暗想,这宫廷斗争,神鬼难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况且,老佛爷已年过花甲,光绪帝仅三十多岁,一旦老佛爷宾天,这大清江山还得落到光绪手里。如今皇上正在危难之际,自己不能落井下石;应该好好地照顾他,将来必对自己有利。慈禧为摧残光绪,降低他的膳食标准,只给其一些粗糙食物,而且随时进行检查。小德张想尽办法,躲过慈禧的检查,给光绪送些可口的饭菜。果然,小德张获得光绪的好感,把他当成自己的亲信。有时,还让小德张传递消息。慈禧询问光绪情况,小德张哄骗慈禧。说皇帝每天闭门静坐,不和奴才讲话,奴才没发现可疑迹象。李莲英不信,对他进行暗中监视,也没有抓到什么把柄。小德张的做法果然得到厚报。一次军机处签发一名江海关监督,送给光绪帝盖章(这是当时大清朝的规定,慈禧虽然垂帘听政,但签发大员事先必须由军机处通过阁议签奏请准,并由光绪帝盖章。慈禧不能代行皇帝对外职权)。光绪拒盖。这位被签发人亟欲谋到是缺,心急如焚,通过关系找到小德张,请他帮忙,并送给他二十万两银子“茶钱”。小德张得到银子后,出面向光绪帝求情,光绪竟然用宝。
小德张当上御前掌案太监,官居三品,野心更加膨胀。但他知道,慈禧喜欢李莲英,前面有李莲英挡道,自己很难再上。因此,他采取多头主子的策略。在讨好慈禧的同时,避开李莲英,又投靠隆裕皇后,讨隆裕皇后喜欢。同时,又和朝中大员广泛结交。张勋、袁世凯、马福祥等人都是他的好朋友,有的是他的换帖兄弟。机会终于来了,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四(公元1908年)慈禧病死(光绪也先慈禧一天驾崩),隆裕被封为皇太后,树倒猢狲散,李莲英失去了靠山,被迫出宫。而小德张因受隆裕宠爱,取代了李莲英,被升为总管大太监。这一年,他三十三岁。
小德张当上了大总管。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他首先利用隆裕太后的权势,搞垮了杜兰德、李兰芳、齐海潮、陈瑞峰及隆裕宫中总管万宝斋等三十六友;又以拜把子结盟收徒弟等方式,扩大个人势力。将亲信安插在内宫各主要部门。姚孟山是他的把兄弟,过去只是个带班太监;小德张把他提升为隆裕太后的二总管。任福祥是他的徒弟,过去只是个不起眼的小太监;小德张将其提升为御前掌案太监。此外,还把结盟兄弟刘兰卿提为司房大首领,徒弟信修明提为管理膳房的太监,不久,又提为司房大首领。这样宫内太监首领上上下下都是小德张的人。
小德张成为晚清宫廷的显赫人物,王公大臣、封疆大吏,无不仰其鼻息,拜倒在他的门下。对于这些大员,小德张不像安德海,口出狂言,专横跋扈;也不像他的前任李莲英,玩权术,令大员们难堪;而是抱着广交结,多受益的原则。各省大员到京觐见,无论是谁,只要求到他,对他有所表示,他都跑前跑后地帮忙,并尽力做好。但是,如果谁惹恼了他,他也毫不留情,置你于死地。
1909年的一天,他的把兄弟张勋和姜桂题偕同端方等人来访。这端方是直隶总督,新上任的大员。他以前从没见过端方,可是他和他的弟弟端老六是把兄弟,论起来端方还是他的大哥。因此,他很敬慕,一见面对端方一躬到地,为其请安。谁料端方傲慢,根本看不起这个“刑余之人”,竟漫不经心地用胳膊略一哆嗦,就算还了礼。随即一屁股坐在沙发上,翘腿伸足。小德张哪见过这个,大怒。他对张勋说:“绍轩,我这儿不是酒馆茶铺,以后,是人不是人的少往我这儿领!”端方立刻面红耳赤,同来的那几位也觉得没趣,灰溜溜而去。小德张余怒未消:这小子太可恶了,得给他点儿厉害尝尝。他时刻窥测端方动向,寻找机会报复。机会终于来了,不久朝廷举行光绪、慈禧的奉安大典,天津鼎章照相馆买通了端方,在沿途拍照片,并拉上电线。小德张一看时机已到,立即联合李国杰以“妨害风水,破坏灵道,偷照御容,故意亵渎”十六个字为词,专折参奏,请按大清律对上不敬者予以斩决,可把端方吓坏了,他领教了小德张的厉害,托人多方求情疏通,最后阁议以革职处分。
小德张是隆裕太后的奴才,可这奴才竟能挟持主子。不知为什么,隆裕对小德张言听计从。他和隆裕太后同吃一个灶,派头和主子一样,每餐都有菜品四十品,有二十七名太监侍候。他还以照顾太后健康为由,把隆裕的生活管起来,规定太后能吃哪些,不能吃哪些。如他说:“太后应忌生冷”,隆裕便不敢吃凉东西,甚至口渴难忍,偷饮漱口用的凉水。他说:“太后应该多遛一遛”,隆裕便一步轿也不敢坐,直累得满头大汗。至于劝太后少食,太后便不敢吃饱;让太后多吃,太后不饿也要勉强加餐之类,更是不足为奇,以至发展到后来隆裕想吃点什么,根本办不到。这在大清朝是史无前例的。
小德张倚仗权势,贪污受贿,卖官鬻爵,敲诈勒索,拼命地搜刮财物,甚至抢窍国宝。宫中的书画古董,他明目张胆地运回家中,宫中人人测目,但皆敢怒而不敢言。从宣统元年到隆裕死,他当大总管这几年中,宫中宝贵文化遗产,不知被他盗去了多少!小德张真正实现了他入宫前发大财的梦想,一下子成了吸血鬼,暴发户。仅仅几年,他的财产就超过了当时北京巨富李莲英。除庆亲王外,无人敢与他相比。他在原籍静海县购地十余顷,在南苑置地二十顷(有一种说法是五十顷稻田),在天津英租界置楼房十二座。在北京永康胡同建筑一座宏伟的豪华大宅;在北京极乐寺胡同建造百余间楼房。在北京前门外鲜鱼口和北河沿开设永庆、永存两间当铺,资金十余万。在北京市内开设祥益绸缎庄,天成信绸缎洋货店。其中,祥益绸缎庄子是和其他太监合开的,他占百分之七十的资本。总投资共二十二万两白银,他占十四万两。据说小德张发财后真的回家省过亲,重修了他净身的地方——菩萨庙。沿途散钱,唱大戏三天,抖尽了威风。这大概是想“雪”当年受辱之耻吧?!
说实话,清室对小德张不薄,但小德张根本就没想到过效忠清室。1911年,武昌起义成功,各省纷纷独立,全国革命风起云涌,大清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野心家袁世凯是内阁总理大臣,见时机已到,立即行动,抢夺人民革命斗争胜利果实。他知道小德张在隆裕心中的独特位置,找到小德张,送给他三百万两银子,让他给隆裕太后施加压力,在御前会议上采取行动。小德张见到银子,眼都红了,在御前会议上抢先发言,说:“照奴才看,共和也罢,君主也罢,老主子全是一样的。讲君主,老主子管的事只不过是用用宝;讲共和,太后也还是太后。不过,这可得答应那个‘条件’,要是不应啊!革命党打到北京,那可就全完了。”隆裕太后本来就是个庸碌无为的女人,遇到这样的大事,只会哭,她能有什么主意啊?!大臣们又是各怀心思。结果,小德张先声夺人,促成清帝退位,使袁世凯篡夺革命斗争胜利果实成功,当上中华民国大总统。
中华民国成立后,小德张相当精明。他认为,民国虽说对清室有优待条件,那只是暂时的。民国政府不可能让皇上、嫔妃及王公大臣久居紫禁城。到那时,什么皇上、太后,统统扯淡,大伙儿都是平民百姓,谁没钱也不行!自己是个太监,怎么办?溜!手中有钱,到哪儿都行?于是,1913年,隆裕死后,他悄悄地离开紫禁城,乘火车到天津英租界,住进自己豪华的洋楼。
小德张在自己公馆里“纳福”,当起大富翁。他有四个老婆,他的过继儿子也有三个老婆。他还从宫中带来五六个小太监。这些太监专门给他烧香、倒茶、摆饭,招待来宾。他的生活相当糜烂,经常到妓院玩妓女。一次,他结识了妓女方金翠。二人起初情意相投,娼主见小德张是条“大鱼”,当然极力奉迎。二人整日园楼居馆,花天酒地,打得火热。小德张吐痰时总要方金翠以口承接,然后再由方口将痰吐入痰盂。所以,外面传说很多,说这叫“过笼痰筒”。后来,他想买方金翠为妻,方金翠坚决不答应,理由很简单,自己还是处女,嫁给小德张等于守一辈子活寡。小德张一气之下,在另一个班子买了妓女张小仙为妻,当时,张小仙也是处女。还有一种说法,小德张娶姨太太多名。一位姨太太因为受不了他的虐待,逃到英国巡捕房,请求保护,小德张钱能通神,英竟将这位姨太太交给小德张,结果,被活活打死。
小德张家规森严。据历史资料记载:他的家凡是男性一律不准进入内室。家中女性不能出门。客人来访,不经过他的同意,更不能径直入内。他的谱儿很大。每日起床后,先由小太监给他烧好十二口鸦烟,分左右侧卧各吸六口,然后到院内散步。九点在客厅升坐,接见他的子孙以及管事、帐房、佣人等。这时,大家需向他请安问好。他只用手帕托着一个康熙瓷蓝八卦纹的盖碗,略一颔首表示还礼。午饭照例先给他开。子孙吃饭时必须双手捧碗,向他请跪安,口中说:“请老爷赏饭!”他便向每人碗中夹一箸菜或饭之类,儿孙们再说一句:“谢老爷赏!”据说这是宫中的礼节。小德张有一继子,两个继孙。继子张彬如吸毒,毒瘾很大,手中没钱就偷,卖小德张的房产,偷家中的古玩,最后因吸毒而死。次孙张继和善偷,后来成了恶霸流氓,解放后被判无期徒刑。
小德张在天津大讲排场。1922年,小德张母亲董氏去逝。为了光耀门庭并博得孝子的美名,小德张特请满清末科武状元武国栋祭门,前北洋军阀内阁总理高凌霄点主,并邀请大事全赁活铺的经理魏子文和天兴寿材厂的经理李锡三主办丧事,仅念经就有十三棚,有喇嘛、道士、和尚、尼姑不计其数;亭、幡、联匾、伞盖、神轿一应俱全。其规模仅次于李纯、张勋所办的大殡。
1945年,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名权宦小德张死于天津,时年八十五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