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通州的剧团
其实,通州的剧团我已经写了不少:专业剧团有通县专区文工团、通县河北梆子剧团、通县评剧团、通州市评剧团、通州专区评剧团、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运河之声艺术团等;业余剧团有马驹桥郭村剧团(蹦蹦戏)、通州业余京剧团等,我都有文章进行详细论述,因此,在此不赘,我要谈的是通州最基层最普通的业余剧团,他们是通州戏剧活动生存的基础。我们曾经谈过,通州域内流行京评梆三大剧种,但流行区域是不同的,一般说来,通州城区喜欢京剧的比较多,农村就相对少一些;反之,喜欢评剧的人在农村就多多了。通州有些业余剧团还上了《中国戏剧志》,如马桥的郭村剧团、大务剧团、光复剧团、通县业余京剧团、永乐店河北梆子团、里二泗评剧团、马桥杨秀店剧团、富豪评剧团、张各庄评剧团、望君疃评剧团、沙古堆评剧团等。不过,不知《中国戏曲志》的编辑是怎么搞的,竟然将通县马桥郭村剧团写成了怀柔郭村剧团,我曾多次给编辑们写信,也没有回音,只好在这里更正了。顺便说一下,马桥郭村剧团1980年解散,2006年又正式恢复了活动,不但盖了剧场,其蹦蹦戏还正式有了第五代传人。马桥郭村剧团的蹦蹦戏被列入通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柴家务村莲花落 起于清末,每年正月十四至十六(三天)或正月十三至十七(五天)进行演出活动。莲花落,起源于河北省唐山、滦县、乐亭一带,起初唱腔较为简单,伴奏有打击乐器小鼓、手锣、大锣、铙钹、旗钹、堂锣、木板、挂板、节子等。莲花落落户柴家务有两种说法:一说柴务村一王姓村民,外出谋生,在滦县、乐亭一带学会了演唱莲花落,后回村在冬闲季节组班学唱,逢年过节演出,以此自乐。另一说是从肖府村请师傅教的。柴家务莲花落在20世纪20、30时最为兴盛,演员众多,阵容齐整,剧目多达七八十出。1937年后,日本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莲花落衰落下来,演员少了,剧目大减。解放前主要剧目有《王小赶脚》、《小拜年》、《小西厢》、《大西厢》、《四卖》、《陆哥闹学》、《洪武放猪》、《小八掌》、《鸿雁捎书》、《小王打鸟》、《傻柱子接媳妇》、《赴会》、《韩湘子三度林英》、《锯大缸》、《锯碗丁》、《小姑贤》、《借琵琶》、《小上坟》、《画扇面》、《老妈进京》等。《王小赶脚》取材于通州的张家湾。其情节就是赶脚的王小与雇毛驴妇女间发生的故事。《老妈进京》说的是三河县一带水灾频繁,民不聊生,不少妇女别家舍子,到京城为有钱人家当“老妈儿”(老妈子)。该剧就是反映这些情节的。在多年演唱中,出现了一些名演员,像翟青山,经过演出莲花落,萌发了对文艺的热爱,后来成了单琴大鼓创始人。张宝善,做派泼辣,令人捧腹,嗓音高亢,被听众誉为“小金钟”。1945年,日本鬼子投降,冀东八路军来到马驹桥一带,建立起人民政权,是年九月,马驹桥举行盛大庆祝活动,各村花会均被邀参加,柴家务村莲花落也被邀参加演出,颇受欢迎。解放初期,柴家务莲花落唱了三四年,后停演消亡,实为憾事。
永乐店河北梆子团 1936年成立,是永乐店镇喜欢戏曲艺术的木匠、瓦匠、铁匠及农民组成。又称“工农剧团”,是通县地区较早的群众业余戏剧组织。
据原剧团负责人韩昭亮、李柏生老人介绍:剧团成立以前,永乐店镇就有戏剧活动。这些木、瓦、铁匠,白天走街串巷,赚钱糊口,晚上聚在一起,唱戏聊天。逢年过节,他们组织小车会助兴,自娱自乐。1936年农历九月二十三永乐店庙会,镇上人山人海,摩肩接踵。高跷、小车、少林、中幡等各档花会大显神通。永乐店小车会艺术一般,倍受冷落,戏迷们(也是小车会成员)自尊心受到伤害,因此,赌气成立了剧团。
剧团初建时40余人,高潮时达80人左右。演员们工作艰苦,白天干活,晚上排戏,艺术质量不过关。他们聘请了贾井瑞(漷县人,曾在北京唱过戏)、李老板(安平人,曾在天津某剧团)、胡老板(武清县人,曾在富连成班工作)三人为师。建团初,剧团经费全部自己筹备。剧团人员,据自己情况,每人三元、五角不等。后来,永乐店地区的各大商号看到剧团演出对他们的贸易大有好处,因而给一些资助。这些商号有永乐店粮行:“宝昌号”、“同聚成”、“源和庄”、“公信永”、“同春和”。烧锅:“义源昌”、“成泰号”、“源和庆”、“同记号”、“裕昌号”等。这样,剧团陆续添置了戏箱。
剧团演员比较精干,有张孝增、徐秀兰、王凤坡、赵永和、张永和等。他们不但在本地活动,还经常到漷县、门头沟、武清、安平、马驹桥等地演出。演出的剧目有《铁弓缘》、《汾河湾》、《大登殿》、《忠孝牌》、《大劈棺》、《三娘教子》、《武林镇》、《小放牛》、《走雪山》、《斩黄袍》等40多出戏。解放初期,配合政府征兵工作,演出了《木兰从军》、《韩玉娘》、《王同志串门》等,受到当地政府表彰。1958年,剧团解散,戏箱在“文革”中被毁。其演出及活动被收录《中国戏曲志》。
永乐店大务农民剧团 成立于清朝末年,当时是河北梆子团,1925年改成小车会,1937年又改为评剧团。组织者卢存福,团长邢凤会。剧团有60余人,最小年龄11岁,最大40岁。剧团教师是河北省香河县延福屯村的高连甲,当年50岁左右。此人原在天津某评剧班,因嗓音变坏被辞,被大务村聘为教师,大约四年后,又被河北省王各庄评剧团请走。大务评剧团的剧目一般都是口传,有《老刘公》、《少刘公》、《杂精堂》、《绣鞋记》、《王定保借当》、《借红灯》、《刘云打母》、《秦香莲》等30余种;现代戏有《小二黑结婚》、《农民泪》、《三月三》。剧团除了在永乐店活动外,还经常在漷县、东四庄、北马庄等地演出;还到过香河县的延福屯,但从没卖过票。剧团的服装道具都是老一代人留下来的,有八个戏箱,价值为一万多元,毁于文化大革命。1966年,剧团停止活动。其演出及活动被收录《中国戏曲志》。
通县光复京剧团 原名通县业余京剧团,成立于1935年,由冀东伪政府自水公司、邮电公司工人及估衣铺、当铺少掌柜们组成。该团20余人,先后由徐兆惠、梁发云等人负责。该团在民众教育馆排练,经常到河北各地庙会、集镇,北京天桥、门头沟等地演出。演出剧目有《三娘教子》、《四郎探母》、《将相和》、《苏武牧羊》、《赤桑镇》、《坐寨》、《盗御马》、《锁麟囊》、《四进士》、《二进宫》等。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该剧团改为光复京剧团,并在西仓广场举行庆祝演出,演出剧目有《乌龙院》、《女起解》、《四郎探母》。解放前夕,该剧团部分演员进入专业文艺团体,剧团解散。其演出及活动被收录《中国戏曲志》。
宋庄镇翟里剧团 1953年,村民邓瑞臣、杨克彬、崔文红、马学贵等组成剧团委员会,在村委的支持下,组建翟里剧团。排练京剧、评剧、河北梆子,聘请汤希泉为艺术指导。汤是顺义人,住在崔文红家,轮流在12位团委家吃饭,剧团只管饭,没有其它待遇。剧团服装道具由村民集资购置,参加活动的演职员没有任何报酬,每年正月初二至正月十五进行演出,演出的剧目有《秦香莲》、《豆汁记》、《卷席筒》、《小女婿》、《夫妻识字》等;演出时本村及邻村群众前来观看,场面极其热烈。1957年停止活动。1962年初,剧团在党总支书记邓尚林,大队长田广胜支持下恢复活动。剧团骨干有邓存荣、曹尚彬、乔振录、王桂元等,演出的剧目有《秦香莲》、《卷席筒》、《夺印》、《三月三》、《龙江颂》等。文化馆来人进行辅导。演员演出时间每人补助十天工分。演出范围除在本村外,应白庙村邀请,四天公演,受到白庙村及周围群众热烈欢迎。1966年停止活动。1978年再次恢复,骨干有邓存荣、曹尚彬、乔振录、王桂元等,由团支部书记邓存山负责。剧团实行民办公助形式,演员白天到村种子站集中劳动挣工分,晚上到大队排练演出。为提高艺术水平,请文化馆夏德勇、北京梆子团韩强作艺术指导。剧团除在本村演出外,曾在乡礼堂进行售票演出。1980年剧团解散。
马驹桥镇杨秀店评剧团 1951年成立,是马驹桥杨秀店村民赵文元请郭村张绍先等人帮助筹建的,是个业余群众文化团体,在通县地区较有声望。剧团建立之初有20人,以后逐渐扩大到50人左右。聘请郭村剧团张绍先为师。张绍先是原郭村“三顺河班”的班主,此人非常热情,戏曲造诣较深,在杨秀店教戏三年,没要任何报酬。剧团主要在本村演出,每到腊月正月及重大节日,则在村里搭台唱戏。演出的剧目有《白蛇传》、《闹严府》、《智斩鲁斋郎》、《文竹记》、《小二黑结婚》、《刘巧儿》、《小女婿》;“文革”中演出了《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大戏。1961年,为剧团演出村里专门建了戏楼。剧团的经济来源主要是村民捐赠。村民们虽然经济困难,但一提演戏,户户给钱,每户一元、二元不等。这样,剧团陆续置齐了服装道具,有了大幕二幕,到四清时剧团家底达到7000元。1981年,剧团解散,其演出及活动被收录《中国戏曲志》。
郎府乡张各庄评剧团 1952年成立,全团60余人,由张各庄村民、通县著名民间艺人王化臣等人组成。张万银任团长,王化臣、范恩海任导演,主要演员张万银,常希魁、常桂华、刘淑英、金玉芝、金桂芝等。剧团经常在通县县城、侉店、武窑、张家湾、西集、侯东仪及郎府各村演出,剧目有《茶瓶计》、《绣鞋记》、《棒打薄情郎》、《刘巧儿》、《小女婿》、《罗汉钱》、《赵连碧借粮》、《婚姻自由》、《会计姑娘》,还自编自演了《春婚配》等剧目。1953年,通县专区举行戏剧会演,该剧团取得第二名。剧团经济来源一靠村民赞助,村民当时生活困难,但一提到剧团需要钱,来者不拒,每户出三元、五角不等。二靠“化缘”,即由剧团团长或村里较有名望的人,到张各庄在城里工作的人员那里“化缘”,给者乐意,“化缘”者高兴。这样,剧团陆续置齐服装道具,家底达几千元。1960年,因三年自然灾害,剧团停止活动。1964年,张各庄大队成立京剧团。团长张光武,导演王化臣、范恩海、张万银。排演大型现代戏《沙家浜》,在西集、郎府、侉店等乡演出。1967年,剧团解散。其演出及活动被收录《中国戏曲志》。
徐辛庄乡富豪评剧团 1952年成立,张月斌任团长,后由杨国庆兼任。全团40余人,演出剧目有《孔雀东南飞》、《小姑贤》、《墙头记》、《卷席筒》、《茶瓶计》、《刘云打母》、《马寡妇开店》、《秦香莲》及《小二黑结婚》、《刘巧儿》、《小女婿》、《夺印》、《三月三》、《游乡》、《会计姑娘》、《收租院》等。该剧团冬闲排练,春节演出。除在本村活动外,还先后到本县大庞村、大兴庄、宋庄、范庄、尹各庄、沟渠庄、小营、双埠头等地演出,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培养了一大批戏剧骨干。剧团的经济主要靠村里供给,年年补一点,剧团陆续置办了5000元左右戏妆。1981年,通县举行戏剧会演,富豪剧团获一等奖。1982年解散。其演出及活动被收录《中国戏曲志》。
张家湾镇里二泗评剧团 前身是小车会,1950年成立剧团,剧团有40余人,由里二泗、上店、烧酒巷、姚辛庄四个村戏剧爱好者组成(里二泗村民为主)。团长林广兴,主要演员:金淑香、沈淑珍、金亭兰、金亭彩等。该剧团演出主要配合党的各阶段中心工作,如征兵工作,演出《王保山参军》、《王同志串门》;宣传破除迷信,演出《打城隍》;抗美援朝时期,自编自演了评剧《美军暴行》;宣传婚姻法,演出《刘巧儿》、《小女婿》。此外,剧团还经常演出《秦香莲》等一些大型传统剧目。这个剧团有一个显著特点:自编自演节目较多。作家严一烟曾在里二泗体验生活,对剧团影响较深,(严一烟是电影《中华儿女》的作者,曾对该剧团进行辅导,其所作歌剧《农家乐》由该剧团上演))。他们共创作了《美军暴行》、《打城隍》等十几个剧目。剧团每次演出前,还针对不同层次观众,自编自演开场词,这样剧团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演出风格。剧团主要在里二泗村演出,社员们在村庙后砸一土台,距地面一米三四左右,周围支上席棚即是。此外,他们还经常到通县县城、双桥农场、枣林庄、武窑、钢铁学院、张家湾镇等地演出,到三间房等地慰问驻军。剧团的经济来源主要是自筹,参加剧团的人员每人三元、五元不等,后党支部专门拨十亩地,供演员将义务劳动(种棉花)成果补充剧团经费。这样剧团陆续置齐了戏箱。1966年,正当剧团蓬勃发展时,“文革”开始,剧团解散。
郎府乡沙古堆评剧团 1952年成立,全团45人,团长韩迁兰,主要演员韩昭、田文铎、刘继俊、高秀珍、刘庆祥等。该剧团经常在西集、郎府、张家湾等各乡镇演出,也曾到通县慰问驻军,演出的剧目有《柳树井》、《秦香莲》、《刘巧儿》、《小女婿》、《箭杆河边》等。1955年,该剧团参加通县举行的戏剧汇演,获第三名。1966“文革”开始,剧团解散。郎府乡望君疃剧团 1952年成立,全团50人,团长白文太,主要演员曹秀兰等。该剧团主要在本村演出,剧目有《艺海深仇》、《祥林嫂》、《小二黑结婚》、《小女婿》等。”文革”时期,曾演过现代戏《智取威虎山》(京剧)。1968年剧团解散。这两个剧团均被收录《中国戏曲志》。
科印厂京剧团 中国科学院印刷厂京剧团,1959年成立,全团30多人。团长于立韵,负责人郭守成、陈根发。演出的剧目有《红鬃烈马》、《四郎探母》、《追韩信》、《徐策跑城》、《黄鹤楼》、《罗成叫关》、《吕布戏貂婵》及《芦荡火种》、《红灯记》等。该剧团除在厂礼堂演出外,还经常到工人俱乐部、防腐厂礼堂、管庄礼堂、通县礼堂、中国科学院中关村礼堂等地演出。通县业余京剧团欧阳中石、刘永泉、皮少甫、何铁明等经常与该团合作演出。剧团有戏箱10个,价值10万元。文化大革命初,剧团解散,戏箱被毁。其演出及活动被收录《中国戏曲志》。
郎府乡张各庄评剧团 1952年成立,全团60余人,由张各庄村民、通县著名民间艺人王化臣等人组成。张万银任团长,王化臣、范恩海任导演,主要演员张万银,常希魁、常桂华、刘淑英、金玉芝、金桂芝等。剧团经常在通县县城、侉店、武窑、张家湾、西集、侯东仪及郎府各村演出,剧目有《茶瓶计》、《绣鞋记》、《棒打薄情郎》、《刘巧儿》、《小女婿》、《罗汉钱》、《赵连碧借粮》、《婚姻自由》、《会计姑娘》,还自编自演了《春婚配》等剧目。1953年,通县专区举行戏剧会演,该剧团取得第二名。剧团经济来源一靠村民赞助,村民当时生活困难,但一提到剧团需要钱,来者不拒,每户出三元、五角不等。二靠“化缘”,即由剧团团长或村里较有名望的人,到张各庄在城里工作的人员那里“化缘”,给者乐意,“化缘”者高兴。这样,剧团陆续置齐服装道具,家底达几千元。1960年,因三年自然灾害,剧团停止活动。1964年,张各庄大队成立京剧团。团长张光武,导演王化臣、范恩海、张万银。排演大型现代戏《沙家浜》,在西集、郎府、侉店等乡演出。1967年,剧团解散。其演出及活动被收录《中国戏曲志》。
于家务乡东马各庄村“新民剧团” 1949年成立。为评剧团,团长周本祥。起初只有男演员,从1950年开始有女演员加入,剧团人数最多时达70人,剧团不同历史时期上演不同剧目。主要剧目有《小二黑结婚》、《小女婿》、《柳树井》、《刘巧儿》、《苦菜花》、《四劝》、《小姑不闲》、《血泪仇》、《送肥记》、《杜十娘》、《哭井》、《三勘蝴蝶梦》、《井台会》、《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等。主要演员:祁振山、周本祥、周淑菊、周连东、姚桂芬、周连芬、周月玲、周瑞凤、王秀芹、王秀丰、祁连富、周瑞云等。并专门从天津武清县请了韩井春师傅作艺术指导。剧团一直延续到“文革”与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合并。为剧团演出需要,村党支部在大队部院内盖80多平方米戏台。演出主要娱乐本村群众。戏台由于年久失修损坏,现已拆除。时至今日,东马各庄村戏剧爱好者还经常凑到一块唱上几段开心解闷,此村有“评戏村”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