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 创 文 学 新 风 尚 ,引 领 写 作 新 潮 流

会员管理
 带雨的云 558
 王风 372
 作协推荐 307
 运河散人 263
 零度 261
 古月重升 210
 郑永涛 173
 张天珍 169
 轻舞飞扬 154
 孙新坤 154
  •  第二种忠诚(中篇小说...
  •  第十二章 山神土地...
  •  第十一章 除魔告城隍
  •  第十章 都城隍判官互...
  •  第九章 化梦点才子...
  •  第八章 化梦点才子(...
  •  第七章 遇仇人禅定...
  •  第六章 与地藏菩萨对...
  •  第五章 悟德收妖僧
  •  第四章 乱法坛悟德羞...
  •  楼梯寄情
  •  她说什么了
  •  吴稚晖何许人也
  •  《爱,能勿劳乎?忠,...
  •  枫叶的招摇
  •  自在杨花
  •  “地坛”的魅力
  •  田间小路
  •  人散茶已凉
  •  发自病榻的心语
  •  浅伤
  •  溱沁
  •  孤煞
  •  梦魇
  •  奈何
  •  道
  •  淡然
  •  天道
  •  超脱
  •  英雄决
  • 谈通州的民间小调
  • 作者: 日期:2012/7/17 0:16:18 阅读:1784 次 [大 中 小]
  • 谈通州的民间小调

    小调又称“小曲”、“俚曲”、“时调”等,是人们在劳动之余,日常生活及婚丧节庆中用以抒发情怀、娱乐消遣的民歌。因有职业、半职业艺人传唱,和曲艺、戏曲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加工提炼的成分较多,词、曲即兴性少,较定型化,艺术上较为成熟和完善。

    小调在通州流传很广,在流传的小调中,时调小曲又占较大比重。这里所说的时调小曲,是指明、清以来广泛流传于黄河、长江下游各地,经过较多加工,艺术形式比较规整的传统小调和用其曲调填词编唱的时兴小曲。如《探清水河》、《李芳巧得妻》、《打新春》、《画扇面》、《丢姑爷》等。明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时尚小令”条记述道,宣德至正德年间,时尚小曲主要流行于中原地区,嘉靖以后,流传渐广,到万历以后,“则不问南北,不问男女,不问老幼良贱,人人习之,亦人人喜听之,以致刊布成帙,举世传诵,沁人肺腑。”通州民间小调与京杭大运河有很大关系。随着漕粮的运输,南方的文化——画坊和工艺也随之来到通州,小曲当然也不例外(清代很多南方小曲传到通州)。当然,由于通州语言声调的影响和不同的审美情趣,使这些歌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通州小调的演唱者,既有普通群众,也有职业和半职业的艺人。他们的演唱,有自娱和娱人功能。职业和半职业演员,一般是在万寿宫或庙会上演出,主要是娱人了,自己也能养家糊口;普通民众演唱,基本是自娱,在上工的路上,或干活中间哼唱,使人身心产生愉悦,消除疲劳,逐赶寂寞孤独。一曲小调,很少能够唱完,经常是其中的几句或十几句。

    通州小调内容广泛,涉及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农村小调以反映农村日常生活,特别是反映农村妇女的爱情、婚姻生活者居多;城市小调则涉及城镇小手工业者、商人、市民和处于社会底层的妓女、乞丐等的生活,以及娱乐嬉戏、自然风光、生活知识、民间故事等。现举几首通州最常见的民间小调作一浅析。

    先谈谈《探清水河》。我接触《探清水河》是个极偶然的机会。在家务农时,一次我听到一位村民一边锄地一边哼着小调,非常潇洒。词云:“有一个宋老三,两口子卖大烟,一辈子无有儿,生一个女婵娟……”就这么几句,他反复吟唱。我不明其意,也没有问他。后来看小说《林海雪原》有一个土匪,也哼唱这几句,我才逐渐注意起来,认为这是淫词滥调,心想:土匪唱的淫词滥调你怎么也感兴趣呢?逐渐对那个村民产生了鄙意。后来在1987年搞民族民间文化遗产艺术调查时,我们发现,有不少老人都会吟唱这个小调:

    抬的那个肩上肩,六里月的晴满天,

    (桃叶尖上尖, 柳叶青满天,)

    列其位那个明公, 细听我来言呐。

    此事哎出在了京西蓝靛厂啊。

    蓝靛厂那个北门外,有一个宋老三,

    提起宋老三,两口子卖大烟,

    一辈子无有儿, 生一个女婵娟呐。

    女儿年长哎年长二八一十六岁,

       起了个乳名, 荷花万字叫大莲。

    名儿叫大莲 俊俏好容颜。

    老爹娘去逛庙,抛下奴家把家看。

    眼看黑了天,太阳落西山,

    奴好比一朵鲜花无人采,琵琶断弦无人弹。

    奴好比貂蝉思吕布,又好比婆惜想张三。

    六儿好比花蝴蝶,飞过来飞过去把奴家来缠。

    一更鼓里天,大莲泪连连,

    埋怨二老好抽鸦片烟,耽误小奴婚姻事,

    不与奴家配姻缘……

    其实,这是一个凄惨的爱情故事。大莲哀怨寂寞,情人“六哥哥”爬墙相会,二人做了“露水夫妻”,后被抽鸦片的宋老三两口子发现,遭到了怒骂和痛斥:“无脸耻的丫头 ,败坏我门庭, 今天非要你的命, 你要想活万也万不能……”大莲被逼跳进了清水河。情人小六闻讯后,一心要探清水河。“手拿纸钱河边烧, 叫一声干妹妹等等我。”他跪在地上三跪九叩,烧纸、烧纸糊的银锭、八抬大轿,烧纸糊的老妈厨子、一楼二库两对女童。他嚎啕大哭,日夜相思,险些丧了性命。小调揭示了封建制度对人性和爱情的摧残。

    如果说《探清水河》是个悲剧,那么,《李芳巧得妻》就是难得的喜剧了。这个小调唱的是一个地主女儿和光棍儿“做活的”(长工)相爱,最后成婚的故事。“做活的”叫李芳,潇洒英俊;姑娘叫兰香,婀娜多姿。这个小调关键是一个“巧”。在那个时代,一个地主的女儿和一个做活的(长工)结婚是不可能的,小调是大团圆结局,这恐怕是特例和人们的美好愿望吧。小调最大的特点是层层递进,用细节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使人物的性格异常丰满。先是姑娘试探:

    ……叫声打头的,做活的把话提,

    你的父母可在家里(),

    人有几口,青(今)年多大()?

    娶得媳妇是谁家的(地)

    李芳尊姑娘呵,问在我心上,

    不幸父母双双亡,又与哥嫂分居过,

    未曾娶妻是个棍儿光……

    探得底细后,二人的关系变得微妙起来。

    ……六月里,数伏天,天气热的实难言。

    打头的吃饭出了一身汗,姑娘在身后把扇子儿扇。

    李芳笑盈盈,姑娘你是听,扇出病来可不成。

    受罪误工全不算,还得多花你银铜。

    七月里来七月七,天上的牛郎会织女,

    亲人父母出门去,家剩下兰香看门代喂鸡。

    打头的瞧上笑嘻嘻,伸手抓把土粮食,

    连扬带撒尘土暴天,姑娘头上和了泥。

    叫一声打头的你不是东西,自己的老婆舍也舍不得(地)……

    李芳连连说个错,你低过头来,我把你脑瓜土给擦擦去。

    姑娘歪过头,李芳去擦油儿,

    两人手拉手,哝哝吱吱顺嘴把话流……

    九月里,冷清清,做活的一年要下工。

    叫声打头的,请你不要烦,

    掌柜的不给你长钱,奴家给你添,

    你要是哪破了,奴家给你连……

    这个小调很有意思,李芳吃饭出汗,姑娘把扇扇;李芳试探兰香:“伸手抓把土粮食,连扬带撒尘土暴天,姑娘头上和了泥。”兰香笑骂李芳,自己老婆你舍得吗?李芳笑嘻嘻地道歉,伸手给姑娘脸上擦泥……掌柜的不给你长钱,奴家给你添,钱多钱少千万不要烦,你要是哪破了,奴家给你连……细节,直接道出了二人互相爱慕的激动心情。将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的活灵活现。有些小调,比较敏感。很少在大庭广众之下演唱,农民称之为“庄稼地的歌”,就是艺人也很少在公开场合演唱,即使演唱也不能有妇女。但这些小调,脍炙人口,流传甚广,人人都会哼几口。如《十八摸》

    紧打鼓来慢打锣,停锣住鼓听唱歌。

    诸般闲言也唱过,听我唱过十八摸。

    要伸手你就摸之在姐姐的头发边呀咳,

    一头青丝如墨染,好似那乌云遮满天。

    哎哎哟,好似那乌云遮满天。

    (直不龙冬呛,哎咳哟直不龙冬呛……)

    这是小调的第一段歌词,全部歌词描述的是从姐姐的头摸到姐姐脚的全部情形。没什么淫词滥调,只是爱抚过程中的一种感觉,只不过这种感觉比较“透彻”罢了。由于小调有些歌词比较敏感,就此作罢,这是很遗憾的。《光棍儿哭妻》小调非常有趣,一个光棍儿汉到庙里烧香,碰到了一个妙龄少女(少妇),从而想到自己的处境,触景生情,“哭”出了自己的内心世界。

       四月之里来我四月二十八,

    娘娘之庙来我去把香插,

    且那儿来一个花大姐吧,

    搽着官脂粉,戴着绒花,

    金莲是不大是二寸八,

    两头着地是当之间洼,

    瞧不见的你想起俺们她,

    吱儿啦吱儿啦的活不了啦。

    哭了一声妻,孩儿他的娘。

    五月之里来可麦梢黄,

    豌豆之大麦我全上场,

    自己轧的自个儿的扬,

    自己个儿灌来,自己个儿的扛,

    扛起口袋我泪汪汪噢,

    瞧不见的你想起俺们她,

    吱儿啦吱儿啦的活不了啦。

    哭了一声妻,孩儿他的娘。

    六月里来我热难当,

    大家的小户我拆衣裳,

    光棍儿也把我衣裳拆,

    自己个儿的洗,自己个儿的浆,

    拿起棒锤我泪汪汪,

    瞧不见的你想起俺们她,

    吱儿啦吱儿啦的活不了啦。

    哭了一声妻,孩儿他的娘。

    小调非常齐整,有正曲、有副歌,这在小调中是不常见的。小调唱出了男子想娶媳妇想过正常生活,表达了自己想有一个家的渴望。表述婉转而大胆。婉转是说自己过日子的艰难:自己粮食自己轧自己扬,自己灌来自己扛;自己衣服自己拆、自己洗、自己浆,没有人来帮忙。大胆是说自己想媳妇:瞧不见的你想起俺们她,吱儿啦吱儿啦的活不了啦。哭一声妻呀,孩子他娘。小调很好地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把人物性格刻画的淋漓尽致。与此对应的是《要婆婆家》。《要婆婆家》说的是一个年轻姑娘,想出嫁,要婆婆家。其实,这类题材在文学作品中是相当多的。“没乱里春情难遣,蓦地里怀人幽怨。则为俺生小婵娟,拣名门一例一例里神仙眷。甚良缘,把青春抛的远!俺的睡情谁见?则索要因循腼腆。想幽梦谁边,和春光暗流转?迁延,这衷怀那处言?淹煎,泼残生,除问天。”这是汤显祖《牡丹亭》中杜丽娘,其身份是富贵人家的大小姐,她表达的方式是含蓄羞涩甚至是难以启齿的。文辞典雅富丽堂皇。说白了,就是想找个满意的婆婆家,即追求所谓的爱情;“金针刺破南窗纸,偷引梅花一线香,蝼蚁也知春富贵,倒拖花瓣上宫墙。”这是一无名宫女写得思春诗。写得就有点大胆了。一个妙龄少女,锁在皇宫大院之中,凄凄惨惨戚戚,春天来了,她见蝼蚁倒拖着花瓣上了宫墙,自然触景生情,她能不思春吗?就连蝼蚁都知道春天的富贵,何况人呢?诗写得自然朴素形象生动。其实也是想找婆婆家。民间小调《要婆婆家》不单是大胆,而且有些肆无忌惮了。

    今年那奴十七(我这)过年那奴十八,

    怎不给那小奴家找个婆婆家,

    我说大娘啊,

    白:丫头,丫头你有婆婆家了。

    有了婆婆家,无有婆婆家,

    怎不说那定轿娶哟奴家,

    我说大娘哎,

    白:定不起轿子!

    有轿啊无轿啊,骑着那小毛驴,

    我也将就啦,

    我说大娘啊。

    白:小毛驴也没有。

    有驴呀无有驴呀,

    抱着包袱我走下去,

    我呀将就啦,

    我说大娘啊。

    白:还过河呢,没有船!

    有船那无有船哪,

    鞋扒下去,

    我就趟过去,

    我呀将就啦,

    白:还没有房呢!

    有房啊无有房啊,

    压一间那窝棚我将就啦,

    我说大娘啊。

    白:还没炕呢!

    有炕啊无有炕啊,

    铺上那花秸我将就啦,

    我说大娘啊。

    白:你认得他吗?

    说了认得他我到了认着他,

    留着那背头镶着金牙,

    我说大娘啊。

    白:他给你多少钱啦?

    钱也不多钱也不少,

    给我那三块六毛八,我说大娘啊。

    嘿!好一个大胆泼辣的姑娘,她藐视世俗,鄙视偏见,冲破阻力,追求自己的幸福。这种执著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称赞吗?《光棍哭妻》、《要婆婆家》,说白了,就是我想过正常生活,我想有个家。这是他们——广大平民的一个愿望。

    有些小调渗透在花会中,和花会一起在节假日演出,作为花会歌曲载歌载舞,充满了欢乐气氛。如小车会中人们耳熟能详的《 跑旱船》就是如此:

    大年初一头一天,小妹妹跪在了姐姐面前。

    姐姐一见就忙搀起,跑上前,拉长衫,

    慌忙掏出了压岁钱,(嗯哎 呼儿嗨),

    一奶同胞你拜的什么年。(咧哎呼儿嗨呀)……

    正月十五闹元宵,门头村儿的的秧歌来到了。

    大姐儿又把二妹叫,二妹妹听见了,

    蹬上了花鞋往外跑,(嗯哎 呼儿嗨呀),

    锣鼓儿喧天好不热闹。(咧哎呼儿嗨呀)……

     

    二月里来龙抬头,小姐儿俩又上了绣房楼。

    大姐绣了一个枕头顶儿,二妹妹不会绣,

    绣了个狮子滚绣球,嗯呐 呼儿嗨,

    两手儿发麻你汗珠儿流。(咧哎呼儿嗨呀)。

    小调在小车会的舞曲中将节日的气氛一下子烘托出来。与此相比还有《打花巴掌的》。 打花巴掌》则是由民间吹鼓手演唱,这些吹鼓手,有很高的民间音乐素养,他们边吹边舞,边数边唱,有时候还用“口咪子”咔调,异常热烈:

    打花巴掌儿的,正月正,老太太抽烟看花灯。

    烧着香儿捻纸捻儿,茉莉茉莉花儿,

    玉春棒儿呀,蔼康尖儿哎。迎春花儿开呀!

    打花巴掌儿的,五月五,老太太抽烟看花鼓。

    烧着香儿捻纸捻儿,茉莉茉莉花儿,

    玉春棒儿呀,蔼康尖儿哎。石榴花儿开呀!

    打花巴掌儿的,八月八,老太太抽烟看烟花。

    烧着香儿捻纸捻儿,茉莉茉莉花儿,

    玉春棒儿呀,蔼康尖儿哎。银桂花儿开呀!

     打花巴掌》在通州流传非常广范。每次演出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为了烘托场面,艺人们演出临时发挥,这就有了不同的版本,如:“三月三,老太太要吃糖瓜粘”、“五月五,老太太要吃烤白薯”、“六月六,老太太要吃水煮肉”、“七月七,老太太要吃大公鸡”……与之相对应就是《对花》了,通州早就有小调《对花》和《反对花》。它节奏明快,气氛热烈,非常适合在喜庆场合演唱。1987年,我们采访了杜士莲先生,据他讲,上个世纪30年代,他听南方两个卖艺小姑娘唱的《对花》,词和通州的基本相同,但曲调不一样,它的旋律抒情性强,表演感情细腻,其“2”到“.(1)”的大度跳跃,更具特点,小调保留至今。充分体现了运河文化的包容性。

    正月儿里(呀的)来开得什么花儿(哎)?

    正月儿(那个)里(哟)迎春花儿开。

    迎春的花儿(的你就)开(的)开望想多(了)么(的)大(儿来呀可),

    小(儿)妹(的这个)一(朵)心要(哎)对花。

    (七个了龙冬锵啊,是八个龙冬锵,

    一二一个叶儿仨。

    儿仨儿仨(那么)一儿耶合仨呀,

    的龙冬格儿龙冬格儿龙冬格儿冬,龙冬一个拉嗒)。

    二月儿里(呀)开得什么(的)花儿(哎)?

    二月儿(那个)里(哟)兰草花儿开。

    兰草花儿那(开)那开望想(多)了(么)的(大儿来)呀,

    小(儿)妹(的这个)一(朵)心,要(哎)对花。

    (七个了龙冬锵啊,是八个龙冬锵,

    一二一个合仨。

    儿仨儿仨可一儿耶合仨耶,

    的龙冬格儿龙冬格儿龙冬格儿冬,龙冬一个拉嗒)。

    三月儿里(呀)开得什么(的)花儿(哎)?

    三月儿(那个)里(哟)桃杏的花儿。

    桃杏花儿(那就)开(的)开望想多(了)么(的)大(儿来),

    小儿(了)妹(的这个)一(的)心(那)要(哎)对花。

    (七个了龙冬锵啊,是八个龙冬锵啊,

    一二一个叶儿仨。儿仨儿仨一儿耶合仨耶,

    的龙冬格儿龙冬格儿龙冬格儿冬格儿龙冬一个拉嗒)。

    这个小调艺术价值是非常高的,它和《跑旱船》和下面的《妇女翻身歌》一同被收录《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北京卷》中。《妇女翻身歌》是个新小调,它歌颂了解放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使几千年的封建势力迅速瓦解,妇女们翻身得到解放。这个小调是妇女们由衷发出的心声

            中国妇女们(哪),真把封建恨,

            天天儿在家里,不敢出大门。

    丈夫天天儿打,婆母太狠心,

    拿着儿媳妇,就当外来的人。

    大姑子天天儿吵(哇),小姑子闹天昏,

    每天伺候怎么也不随心。

    “七七”事(了)变(那),来了八路军,

    中国妇女们,这才翻了身。

    男女要平等,自由来结婚,

    一不受压迫,二不欺压人。

    通州的小调还有《画扇面》、《《小寡妇思夫》、《四贝上工》、《小白菜》、《继母娘打孩子》、《送情郎》、《妓女告状》、《打新春》、《放风筝》、《提起当兵的》、《姑娘标》、《十八忍》、《民国二六年》、《二月里刮春风》、《大姑娘洗澡》、《父母恩情》、《卖饺子》等等举不胜举,因篇幅关系,不在赘述。

    通州小调有着鲜明的艺术特色:小调摆脱了实用性功能制约,成为独立以表现性功能为主的音乐体裁。如通州的运河号子、夯歌、硪歌、打水歌(灌歌)等,它们的实用功能是非常强的;“号”者,“大呼也”。号召、召唤众人共事一致之意。目的是消除疲劳,统一劳动步调,增加劳动兴趣,提高劳动效率。而小调则与此不同,它的目的主要是自娱和娱人。另外就是歌词了。小调的歌词语言通俗,明白如话,上口好唱。尤其是儿化音及通州的土话的大量运用,注入了通州运河文化元素,突出了浓重的地域性特征。如《光棍儿哭妻》中的“瞧不见的你想起俺们的她”的“俺们”;《李芳巧得妻》中“做活的把话提”中“做活的”等,这都是通州的土话,听起来非常亲切。第三就是小调的曲调:曲调流畅﹑婉柔﹑曲折﹑细腻,旋律变化丰富﹐常常把级进音型和跳进音型﹐单向上升﹑下降同弧形﹑波状旋律线等表现手段灵活﹑巧妙地结合,造成一种起伏跌宕﹑多样而统一的曲调进行。节拍规整而不拘泥﹐节奏鲜明而不强烈。疏密相间﹑变化有致﹐富有很强的动力感。此外,小调结构多以单曲体为基础,曲体结构内部以对应和起承转合为原则﹐形成整齐平衡的关系,末句具有总结性,有很强的稳定感。小调的衬词﹑衬腔定型化规整化。在分节演唱时﹐虽然每段唱词不同﹐但衬词﹑衬腔却是原样重复﹐从而使整个作品有机地统一起来。

    通州的民间小调不但愉悦了人们的精神,滋润人们的心灵,而且对其它艺术形式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京东大鼓,其唱腔吸收大量通州的民间小调,翟青山更是在这些小调的基础上,创造了单琴大鼓。作为后辈的我们,应该珍惜这个传统,继承这个传统,吸收小调之精华,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伟大作品,这是我们的职责,也是我们的荣耀。

    (此文与常富尧合作)

  • 上一节、谈通州的夯歌、硪歌   [ 返回主目录 ]   下一节、谈拉洋片
本文共有评论 0 篇︱查看本文的评论
杂志约稿
   

人人文学

运河杂志

人民文学

新诗百年

中国网络作协

大悟山

新书推荐

中国诗人

中华女子

文学评论
友情链接:中国网络作家协会 中国艺术品交易平台
中国人人网艺术频道   人人论坛  



  • 网址:http://www.chinanwa.com 电子邮箱: 1009068986@qq.com
  • 微信:18001145010   QQ 1009068986 创作群195592079(已满) 中国网络作家联盟群136849320 ;
  • 版权所有:  『 网络作家网』 网络支持: 中网协
  • Copyright ◎ 2003-2020 www.chinanw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29743号-5